首頁 古代言情

廠督的朝堂日志

第十章 徐州貪墨

廠督的朝堂日志 何時以清淺 3042 2019-09-15 22:39:34

  夏衡坐在書房門口的石桌旁,手里拿著本書翻著,石桌上只放著一壺茶。蘇季穿著一身常服走進了書房院子,在夏衡身邊坐了下來。夏衡看到蘇季過來抬起頭,放下了手上的書,有些詫異地問道:“你今天沒去吏部嗎?怎么這么快就過來了?”

  夏衡一邊問著一邊倒了杯茶放到了蘇季旁邊,蘇季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答道:“去了呀,交接完了我就回來了?!?p>  “怎么交接的?”

  蘇季想了想說道:“嗯……就是以前署理考功郎中的那個文選司郎中帶我在吏部里轉(zhuǎn)了轉(zhuǎn)熟悉了一下環(huán)境,認了認人。誒,你別說,吏部的茶水還不錯,糕點也挺好,我嘗著他們那兒的蜜餞味道不錯,就打聽了一下順道給你捎了點兒,你不是喜歡吃嗎?我給夏安了,他一會兒應(yīng)該就拿來了。”

  夏衡沉默了一會兒,看蘇季沒有再說話的意思了,問道:“然后呢,沒了?”

  “嗯,沒了呀?!?p>  夏衡愣了一下問:“你好歹呆了幾個時辰就交接了這些?”

  蘇季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聽見夏衡問話急忙咽下去,說:“那你倒是誤會了。我從吏部回來后回家換了件衣服,然后出門吃了個飯,給你買了蜜餞,在街上轉(zhuǎn)悠了一會兒才過來的?!?p>  “那你們就沒交接考功司的事情?”

  蘇季聳了聳肩說:“那有什么辦法?人家覺得我之前沒在吏部任過職,年紀還輕沒有經(jīng)驗,又是被中旨任命的,恐怕一時半會兒處理不好人事的事,就想著先幫我署理著,等我熟悉了再交接給我。不過我想按他們的心意,交接給我的時候京察就結(jié)束了?!?p>  夏衡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接著說:“那你先熟悉熟悉考功司的流程,之前的事就別管了,估摸著再過幾天就要京察了?!?p>  蘇季點了點頭答道:“嗯,好。”

  這個時候夏安端著幾罐蜜餞走了進來,后面跟著回來了的夏陽,夏安上前把東西放下,說道:”爺,這是蘇大人帶來的蜜餞。“

  夏安說完話站到了夏衡身后,夏陽往前走了幾步對著夏衡說:”爺,我把白姑娘送到了,商量好明天在哪兒接了。那沈昱莫那邊現(xiàn)在怎么辦呀?“

  蘇季好奇地看了夏陽一眼,又轉(zhuǎn)頭看向眼睛早已經(jīng)黏上蜜餞的夏衡,問道:“沈昱莫?京杭運河那個?他怎么了?”

  “貪墨?!?p>  “他貪墨?我記得他素有清正之名,怎么會呢?”

  夏衡喝了口茶回道:“京杭運河那邊從開工開始我就讓人盯著,聽那邊的人說賬面上的錢款與實際的水工不太相符,而且沈昱莫好似刻意將人員調(diào)派的十分混亂,各處的工費都算不清楚?!?p>  “哎嗨,不止呢,還有一出。”

  夏陽一副八卦的樣子,也勾起了蘇季的好奇心:“還有什么?”

  “他讓他外甥幫他養(yǎng)外室。”

  見蘇季驚訝又迷惑的樣子,夏陽接著道:“江凌閣的清倌,是他半年前讓他外甥高價贖的。”

  夏衡看著蘇季的眼神逐漸怪異,無奈地端起茶杯清清口,等著打消他那奇思妙想:“這種聽起來得蹲在人家墻角才能聽到的消息,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傳言,跟你聽說東廠會派人蹲人墻角一個傳揚路徑的傳言。但是沈昱莫確實跟那姑娘有些關(guān)系,還去看過她幾次?!?p>  眼見他的眼神又不對了,夏衡補充道:“我事后查的?!?p>  “啊,這樣。”

  夏陽看向夏衡接著道:“徐州那邊遞了消息,沈昱莫行事謹慎,實在查不出什么,從年前查到現(xiàn)在也好幾個月了,也不好把太多人力投在徐州,要我說直接明查算了?!?p>  “這事急不得,京察快開始了,我們查不到確切的東西就把人抓起來,只會惹起紛爭。我去信讓徐州那邊的人再查查,最好能查出錢款的流向,等京察結(jié)束了再明查。你先回去吧,夏安你去送送他,等會兒捎壺茶過來?!?p>  “誒,爺?!?p>  夏安應(yīng)了一聲后和夏陽一起行了禮就退了出去,石桌旁就只剩下了夏衡和蘇季。

  “你這東西哪兒買的?”夏衡又吃掉一顆蜜餞后抬頭問蘇季。

  “東直門大街附近。味道不錯吧?”

  “你跑的倒是挺遠?!?p>  “就是,你看我待你多好?!?p>  蘇季皺眉有些嫌棄的看著一顆接一顆往嘴里放蜜餞的夏衡說:“你怎么這么喜歡吃這些小姑娘家的零嘴,酸不酸甜不甜的,你也不怕吃壞了牙?!?p>  夏衡無所謂的說:“我又不常吃。吏部那邊你小心,他們肯定會在你身上下功夫的,你就做好本職就行了,他們的爭論,你管不了的就別管了,免得連累你自己。”

  “我知道,反正這次參與京察的人各方都有,應(yīng)當不會鬧得太難看,不至于如辛亥京察一般?!?p>  夏衡喝了口手中的茶,點點頭應(yīng)道:“嗯?!?p>  …………………………………………………………………………………………………………………

  清早的太陽從東邊透出了一束陽光,照在乾清宮的飛檐上,幾只鳥兒飛了過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梳理著羽毛,時不時抬頭互相叫幾聲。

  殿內(nèi)相對站著兩撥人,一邊是司禮監(jiān)的,一邊是內(nèi)閣的,內(nèi)閣那邊后面又站著新任吏部尚書談景、蔣正、薛岳和蘇季。陳翊扶著皇上從內(nèi)間走了出來坐到了上首的位子上,扶皇上坐好后退下來站在了夏衡旁邊,司禮監(jiān)那邊最前面的位子。眾人等陳翊退回來后一起跪下向皇上行了禮。

  “都起吧。“

  眾人聽到這話又一起站了起來,皇帝接著說道:“這次召大家過來,為的是丁巳京察的事。京城官員,每六年一查,四品以上官員上疏自陳,五品以下官員由吏部會同都察院考察,這次京察就靠在場的大家澄清士風(fēng),整肅吏治了。

  在場的人都誠惶誠恐地低下了頭,徐平說道:“能為皇上分憂實屬我們身為臣子的福分?!?p>  皇帝笑了笑接著說:“前幾天吏部談卿上疏奏請京察日期,朕想了想吏部尚書和考功郎中都才上任不久,上任考功司郎中驟然病故,京察的準備也停滯了,還是定在最遲的三月二十好了。朕欲以吏部尚書談景和署部事左副都御史蔣正主持京察,考功司郎中蘇季和河南道掌道御史薛岳、吏科都給事中李義協(xié)理,內(nèi)閣可有意見?”

  內(nèi)閣的人側(cè)身互相看了幾眼,徐平回道:“皇上,此事內(nèi)閣并無意見。只是……”

  皇帝看徐平猶猶豫豫的樣子先開口說:“徐卿有話直說便好?!?p>  郭正明往隊列外走了一步,抬手作揖略低著頭說:“皇上,微臣以為京察中,考功司郎中之職乃重中之重,蘇郎中才入吏部,且以前沒有接觸過吏部的事,年前京察的準備事宜蘇郎中也沒有參與,擔(dān)此重任只怕有些吃力,不如再任命一位協(xié)理,輔助京察。”

  郭正明這話說完,江易和裴放抬頭看了他一眼,皇帝也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問道:“那郭卿以為再任誰比較合適呢?吏部左侍郎魏茂如何呀?”

  徐平皺皺眉搶先開口說:“臣以為魏少宰不可?!?p>  皇帝看著他問:“為何?”

  “魏少宰在吏部任職多年,官職較高,其他協(xié)理難免受其影響,倒不如任命一位與幾位協(xié)理品級相近的?!?p>  陳翊附和道:“閣老言之有理,那任誰比較合適呢?”

  郭正明開口推薦道:“皇上,臣以為文選司郎中趙勉可以,京察中履歷文冊的撰寫就需文選司輔助,前任考功郎中病故后考功司便由趙郎中署理,趙郎中對京察先前的事宜也比較熟悉。”

  “徐卿覺得呢?”

  徐平低頭想了想回道:“臣以為若文選司郎中協(xié)理,只怕會限制蘇郎中履職,況且蘇郎中與趙郎中都在吏部,趙郎中本就可以輔助蘇郎中。臣以為,戶科都給事中王應(yīng)平可以,去年京察陳言論劾王都諫就曾參與,明晰京察輿情,可做協(xié)理?!?p>  江易此時說道:“臣以為王都諫不可,去年回復(fù)京察陳言時王都諫就遭人論劾,以其為協(xié)理恐難服眾。臣以為貴州道掌道御史孟允成可為協(xié)理,照例,都察院各官履歷冊由貴州道造送,貴州道本就可以輔助河南道京察,任其為協(xié)理,也合規(guī)制。

  皇帝低頭思索了一會兒,看向司禮監(jiān)的人站著的方向,問:“司禮監(jiān)的人覺得呢?夏衡?“

  夏衡聽到皇上點了他的名,往殿內(nèi)走了一步,抬手作揖說道:“皇上,奴婢以為幾位閣老所言皆有道理。但奴婢覺得貴州道孟侍御比較適宜。如方才江閣老所言,王都諫去年也深陷輿情,不宜為協(xié)理,貴州道掌道品級與各協(xié)理相近,又有舊制可循,可為協(xié)理?!?p>  皇帝點了點頭:“那好,那朕就再任命貴州道掌道為協(xié)理,共同完成京察。大家還有意見嗎?“

  見殿里安靜了,皇帝接著吩咐道:“既然沒意見了,那就讓中書科擬旨吧。吏部尚書、左副都御史,河南道掌道御史、蘇季?!?p>  站在內(nèi)閣后面的幾個人聽到皇帝喚人,趕忙往殿前走了幾步,低頭做恭敬狀。

  “此次京察朕便交給你們了,希望你們可以公正評判,為朕這朝堂明辨忠奸,留下可用之才。”

  蘇季等人跪下齊聲答道:“臣等定不負圣命。”

  屋頂?shù)镍B兒被這一聲驚到了,紛紛飛了起來,朝著其他方向飛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