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我是農民,我驕傲!
韋老頭隔三差五的就微服私訪‘御賜竇氏田莊’,一頭扎進大棚查看土豆的長勢,和莊子里的農人交流管理方法,探討澆水施肥。他親眼看著棚里的土豆苗長勢良好,甚至勝過普通田間種植,對于種植的成功有了些把握,暗自心喜不已。
仿佛一夜過去,瓦上,地面,樹干等,天地間處處掛上了晶瑩剔透的薄霜,韋老頭顧不上穿外衫,提好鞋子,立即一路小跑的來到后院,自己建的一處麻布暖棚,老伴正領著孫兒彬哥兒一起挖菜呢。
自打建了暖棚,點了瓜豆,撒了菜種,這里就成了老兩口經常活動的地方,看著各樣苗苗出的水嫩,心里也歡愉不少。
“怎樣?棚子里冷不冷?”韋老頭亟不可待的問。
“你這個老頭子走火入魔了兒?衣服都不穿好!如果撞見兒媳,看你羞不羞!”老伴一頓奚落,“還算好啦!和平時差不多?!?p> 韋老頭仔細感覺一下,好像是,又在四角做了對比,又好像是涼了些?!肮芗夷兀∧惆褱蕚涞牟莺熥尤肀E?,以后每天白天掀開,傍晚蓋上?!?p> “是!老爺?!?p> “老頭子,這南瓜秧子長的不錯,你看這里打了花骨朵兒啊。”
“哎!真的喂!不知道山里的大棚怎么樣?還有莊子里的,那里不像府里這么高的院墻能遮風擋雨的。不行,我現(xiàn)在就去看看?!?p> 韋老頭不顧老伴抗議,再次來到竇氏田莊,山里的氣溫更低,結霜也顯的厚實些。這里的暖棚已經加蓋了草簾子,田莊的勞力們正給簾子拉起來。
最先種植的棚子里,土豆苗已經一尺多深,陸續(xù)開始結出花蕾,幾個孩子在里面采摘剛冒出的花骨朵兒。
韋老頭進來看著,不由的心疼的一跳一跳的,沖過去一把拉住一個。
“哎呦!小祖宗們,哪里不能玩,在這里禍害啥喲!”
“咯咯。。。。。。”幾個孩子還樂了,“您是韋爺爺吧?祥哥說過,如果您看到我們采花一定會著急的,果然??!”一個肩膀上趴著一只小貓的六七歲孩子笑著說。
“?。刻煜橹?,還要你們在這里禍害?”韋老頭一直沒有把竇天祥當小孩子對待,在他眼里竇天祥睿智從容,心懷慈悲,擔當有為,勝過這天下大多數的英雄才子。
那什么砍砍殺殺的、吟風弄月、故作呻吟的,活著就是為了浪費糧食的。
“清兒!你不要逗韋爺爺玩了!”旁邊略大些的孩子說。
“好吧!二哥!今日,韋爺爺來的正好,我們在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哦!”清兒擠著眼,拉著韋老頭蹲下。
阮清、阮風、還有竇天奎、姜二寶幾人最近來的燕京,除了巡視田莊大棚作物種植情況,還參與了河灘建設。
老虎村儲備萬畝土豆出產兩季,加上三十多處田莊近二萬畝多畝地土豆產量,幾乎全部化整為零,悄悄的換成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河灘土地。別人怕河灘拋荒,淤泥灘涂,難以治理。而阮清看來是最好不過了。
河灘不僅容易耕作成水田,而且淤泥就是最好的肥料,臨河,灌溉就有地勢之優(yōu)。最重要的是水運碼頭設置的便利,利用分布全國的河道網絡結成水運網,臨河據山,可攻可守。
“您看,這土豆苗在現(xiàn)蕾后,要及時摘除花蕾,以避免因開花結果造成多余的養(yǎng)分消耗,保證結塊的養(yǎng)分供給,以后啊,就能長出大塊的土豆來。”
“?。窟€有這樣一說?”韋老頭第一次聽說,懵了一會兒,反應過來,“你們怎么知道的?”
“我家土豆花被我摘了喂豬,結果豬吃肥了,土豆長的也比別人家的個兒都大了啊!”那孩子語音軟糯,聽著讓人心軟。
當然,阮清說的是實話,不過這豬是山里的小野豬而已。
“而且這個時候還要施肥,這樣土豆結塊會又大又多哦!”阮清好似做孩子久了,習慣了扮萌,看的老頭心里軟軟的。
“你們?yōu)榱诉@個才摘花的?”韋老頭看看幾個孩子,原來不是玩,而是在做工,自家孫子五六歲了,老伴有時候還攆著喂飯。真該讓他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樣生活的,嗯!下次帶他一起來。韋老頭一時起意,給小孫子找了去處。
“是!”幾個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
“哦,韋爺爺來了?”竇天祥和姜寶貞一起抬著一筐肥料進來。給他打著招呼。
幾個孩子上去接過來給土豆施肥。
韋老頭拉過來竇天祥,“他們不是在玩?”
“他們是我的兄弟們,這是小清、小風、二寶、天奎?!?p> “是?。⊥炼拐梢栽黾咏Y塊速度,結的又大又多。他們是在認真干活的?!备]天祥認真的介紹了幾個孩子給韋老頭認識,又再次確認孩子們干活的事實。
可以不信別人,但竇天祥說的,韋老頭無條件的相信,自己也蹲下身子,跟著他們學習采花。
這大棚不足二分地,除了韋老頭堅持留下一株苗不采花,為以后做對比。六七人很快采完一棚。再把肥料一一施上,竇天祥順便給介紹肥料的配制,“就是草木灰伴人畜糞便,稀釋后漚成的。這時候使用可以催果?!?p> 韋老頭和幾個孩子又換一個大棚,這里是后種植的,里面土豆長的大約半尺左右,已經有人在忙碌著。幾人也拿了鏟子除草,順便把土培在土豆苗邊,加高隴高。
“清兒,這樣就行了?”竇天祥問小個兒的孩子。
“嗯!這是第二次培土,還要再隔一月左右再培土一次。從出苗到開花前后三次培土,就可以了?!蹦乔鍍翰痪o不慢的解釋,手底下的活計也做的熟練老道。
韋老頭不禁奇怪,看起來這個孩子也不凡哪!“為何要三次培土?”
“土豆出苗后,應及時中耕除草,出苗一個月左右,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間隔一個月左右,再次中耕、除草、培土,盡量把空行的土培到馬鈴薯種植行上,使埂高達到六到九寸,使埂面形成壟,空行成溝,利于灌水,排水。達到深種深蓋,保證土豆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和水分,使塊莖全部深埋土內,可增加結薯量,提高產量。”
那小清兒言語清晰條理,仿若多年農人似的,熟稔的說著種植技術。韋老頭耳朵豎立,老眼圓瞪,“你怎么知道的這樣清楚?”
“聽。。。我爹說的!”仿佛被老頭嚇到了,小清兒怯弱的退一步,絆摔在田埂上,小白也被甩在了地上。
阮風和竇天祥搶上前一把扶住阮清,韋老頭知道自己唐突了,也上前一把抱過阮清,“哦,是爺爺的不好,嚇著我的小清兒了!”
肉麻的話,聽的阮清一陣惡寒,心里暗自琢磨,‘這次扮萌過了頭了!’不過這老頭還是不錯嘛!
“韋爺爺,沒事的!”阮清從老頭懷里掙出來,撈起小白,掐著小細腰大聲說,“我可是知道很多農事的!因為我爹是農民,我也是農民??!哈哈哈。。。。。?!?p> 旁邊幾人暴汗,這個清兒!做農民很驕傲嗎?
但韋老頭不是這樣想,他一直認為農業(yè)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自打出任大司農后,更是把播百谷,勸耕桑,足衣食,視為己任。
這個阮清小傲嬌的樣子恰恰好戳中了他的軟肋,越發(fā)心里歡喜的不行?!昂谩⒑?、好。。。來,看看清兒都知道啥?”一把拉過來阮清,向旁邊棚子走去,余下幾人傻眼了,這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