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思鄉(xiāng)之病
“王上!快來,美人有些不對勁?。 焙龆T外傳來婢女阿宛達(dá)的聲音,她急匆匆的找來了遼王耶律賢,那姬城美人又是哭又是叫的,顯然出了問題。
老遼王剛吃了藥,睡了去。耶律賢趁機出來想要處理些政務(wù),卻在半路上被婢女阿宛達(dá)叫了來。
姬城美人年歲剛好,且美艷無雙,她身上有一種草原兒女沒有那種溫軟艷麗,卻因練武而具有特殊的柔韌,她個性鮮明,絲毫不輸于草原上長期馬背上長大的姑娘那種颯爽英姿。
耶律賢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納入后宮后,其文化素養(yǎng)和才藝越發(fā)博得他的心意,為此特模擬了東梁的建筑,為其建了傾心苑,可見對她的好。
為老遼王侍疾,耶律賢幾乎放下后宮,一身撲在了老遼王那里,心下雖然早已有些不耐,卻不能開口說出來。這不,聽到姬城不適,當(dāng)即帶了御醫(yī)過來探視。
掀開了門簾,走進(jìn)屋子,就見滿屋子一片狼藉,披頭散發(fā)的姬城就坐在撕爛的熊皮堆里,掩面大哭,衣衫也撕扯的亂七八糟,原本擺放整齊的幾個火盆子撒的到處都是,早已熄滅了火星子,房間暗沉且冰冷。
耶律賢一把扯下了身上的斗篷,披在了她的身上,抱了起來,往屋里去,“收拾!收拾!”
頓時仆從們魚貫而入,飛快的收拾起來,撤下了損毀之物,重新端上火盆子,點上牛油大蠟燭,屋里立即溫暖明亮起來。
耶律賢把哭泣失聲的姬城塞進(jìn)了被子里,理順來了她那頭亂七八糟的烏發(fā),看其抽噎著睡了,伸手招呼了御醫(yī)給她看診。
隔著簾子,御醫(yī)小心的給她診了脈,“美人肝陽上亢,肝氣不舒,憂郁神傷,多疑易驚,悲傷懶動,或是煩躁驚恐,甚至幻覺無出,可以用養(yǎng)心安神,解郁悅神湯藥試試!”
“是何原因?”耶律賢看著那雙眉眼緊蹙,偶有淚水溢出眼眶,心下隱隱作痛,“大概是美人思鄉(xiāng)了吧?”御醫(yī)嘆息一聲,收拾起自己的診箱,提筆寫了方子,交與那婢女阿宛達(dá)去抓藥來熬,交代她飲食清淡,忌口事項后離去。
耶律賢手撫摸了那嫩滑的小臉兒,也是嘆息一聲,美人思鄉(xiāng)已久,為此自己想方設(shè)法的的收集些東梁的物件兒,討她歡心,就如這滿屋子的瓷器,絲綢織物,秀屏畫件,玉器珠寶,皆是東梁而來。嚴(yán)寒來臨,那銀霜炭求不到,只得勉強她湊合著暖盆子。這樣的付出,換不來她思鄉(xiāng)之情嗎?
“王上,湯藥熬好了!”婢女阿宛達(dá)端了一碗醬色湯藥,站在門口彎腰稟報。
“快端過來,孤王親自喂給美人喝!”耶律賢招了招手,喚了阿宛達(dá)給湯藥端了過去。
“王!兩位王爺要見闖宮見駕!”忽而門前有侍衛(wèi)稟報,耶律賢頓時臉色鐵青,豁然站起身來,囑咐阿宛達(dá)照顧好姬城美人,轉(zhuǎn)身就急匆匆的出了門去。
自老遼王病倒,自己這兩位兄弟就沒有省心過,一心的想要為自己掙些保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看看父王是什么狀態(tài),哪里經(jīng)得起他們一鬧再鬧的!
嘩啦啦來人都撤退了去。唯獨留下阿宛達(dá)近身侍候著,“美人,起來喝了這碗湯藥吧!這可是好東西喲!”阿宛達(dá)溫柔體貼的抬起她上半身靠著自己的身上,把那一碗湯藥仔細(xì)的喂給了姬城美人喝下,給她擦了嘴巴,放下躺好,再次隴了被子悄然退出。
“啊~”一夜無話,清晨,姬城忽而醒來,她驚恐的瞪大雙眼,忽而尖叫起來,隨即掀開了被子跳下床,查看自己的手腳,那里被老鼠撕咬的血肉模糊,白骨顯露,竟然絲毫無損,伸手觸摸了臉上,原本坑坑洼洼的地方,居然也是光滑如玉。
“美人,你怎么了?”婢女阿宛達(dá)跑了過來,趕緊的問道。
“老鼠!我被咬傷了,遍體鱗傷的。。。你看不見嗎?”盡管手腳光潔如初,姬城還是驚恐不已,那撕咬的痛楚是那么的真切清晰,怎么會輕易的就忘了去!
“美人,沒有老鼠!沒有老鼠!你做噩夢了?!辨九⑼疬_(dá)連聲安慰她,還捧出了銅鏡來,“看看,您的臉頰還是那么的美,草原上最美的花兒了!”
姬城手捂著臉兒,不敢看,卻心下掙扎了半晌,才偷偷的從手指縫子中看了看自己,果然,還是那如玉般溫潤的肌膚,完好無損,只有點兒蒼白。“我。。。真的做了噩夢嗎?”她一點一點的撫過自己光潔如初的面頰,眼神有些迷離,難道那遍身一團(tuán)團(tuán)黑灰色的毛球兒,撕咬自己全身潰爛的可怕事情,真的是一場夢境!
“御醫(yī)說,美人思鄉(xiāng)太過,難免傷了心神!王上也來探視過了,他說最近太忙,待騰出手來,必然會陪伴美人。他送了好多的禮物給你呢!看著衣服多美,還是清一色的幼狐皮子,軟滑溫暖?!辨九⑼疬_(dá)絮絮叨叨的講述著她睡著后是事情,姬城的眼神越發(fā)迷離起來,難不成自己真的因為想家而出現(xiàn)了幻覺?
婢女阿宛達(dá)低頭放下手里的鏡子,無人見她嘴角一絲殘酷的笑意。
自那日起,姬城時病時好,病時,瘋癲無狀,醒來周身疼痛,困頓不已,漸漸的人就纏綿病榻之上。
東梁,漫天大雪時有降落,也不管地上還能不能盛放的下。若是站在往昔高高的墻垛子上俯瞰下方,有一種臨高望遠(yuǎn)之感,此時,卻看著積雪即將漫過城墻,四野茫茫雪原,余無他色。
燕京官道通往各處而去的道路還在維護(hù)之中,積雪清除后留下兩旁高若危墻的深深雪墻,其他道路漸漸失去了蹤影,幸虧昔日里架高了竹竿旗子做下的路標(biāo)兒,指引著各處方向和路線。那運輸貨物的纜車漸漸承接了運人的活兒,為這樣異常的氣候里異地穿行提供了另外一種方式。
東梁各地,在官府出面引導(dǎo)下,開始了另外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救災(zāi)行動——改良田地灌溉體系和河道兩旁架設(shè)大型水車。
這次救災(zāi)格外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hù),鋪天蓋地的大雪之中,存下房屋的可能性幾乎不大,如果開春回暖,這漫天大雪即將是另外一場難以估量的災(zāi)難!
老一輩們早已愁的吃不下睡不著,困在地下村或是山洞中,三五成群的討論著辦法。哪里會有好辦法!那年洪澇災(zāi)害沒過去多少年,提起來,百姓們還是記憶猶新,有人還提到那千帆競渡的恢弘場面,不禁手舞足蹈的贊嘆不已。
可是這寒冬,毀壞的不僅僅是房屋田地,甚至連那大樹也被禍及,幸虧朝廷一再修訂了救災(zāi)策略,把原本加固房屋和增加的取暖轉(zhuǎn)移到建設(shè)地下村來,要不然什么樣子的房屋經(jīng)得起這接連的密集降雪,還有各處斷絕的交通?
地下村里借著地氣的恒定,省去了不知多少取暖之物,還有那地下菜園,種植出了不少的鮮嫩蔬菜來,比起往年,大鍋飯熬煮的粗糧雜粥,添了些許的嫩菜葉子,那平時枯干糙廋的百姓們,居然一個個的吃飽了飯,還甚至變得圓潤白皙起來,除了有個別身弱體虧的死于風(fēng)寒,東梁幾乎沒多少人口損失。
憑借了村里組織了的勞動,做些手工,還賺了些銀錢在手,還有不少人居然私下里說著舍不得這蟄居于地下的日子的話來。
那一日,官府突然貼了告示,朝廷出了新政,征集木匠,生產(chǎn)水車,征集勞力,挖掘灌溉溝渠,不是平白用工,俱是按照市場價格補貼人工和材料費用。年輕人心下興奮不已,這地下村在好,也是憋得膩歪了,外出耍耍最好。老人們卻有不少的人老淚縱橫,“到底有人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