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沒有逃避,只有活下去;面對困難,最好的也不是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去面對。
唐不棄現(xiàn)在就面對著袁天罡,沒有一絲躲閃。
“你長的很不凡,但說的更不凡。”
袁天罡兩雙手別在了身后,一派仙風道骨模樣。
“可憐生在帝王家!”
接著,袁天罡忍不住發(fā)出了一聲長嘆。
隨著袁天罡的那聲長嘆,唐門的心一抖,目光再無神采。
他守了六年的秘密,還是被人揭開了。
唐不棄也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對于自己的身世充滿了好奇。我的父親難道是李世民?不過很快又被他自己推倒了。因為唐門的隱姓埋名。作為勝利者的李二,是絕不可能作出這種事的,那么只剩下作為失敗者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了。
但這結(jié)果無疑是最悲哀的。
想不明白,那就不去想。唐不棄果斷放棄了自己的猜測。因為在想下去,事情只會越來越可怕。事情還沒有發(fā)生,自己又何必庸人自擾呢!再說了,自己好好的生長了六年,那么接下去一定還會有很多個六年。
我還沒好好的長大,我還沒看過山外的風景,我還沒親眼目睹這盛世繁華。我只想好好的活下去,在這盛唐之下,做一個驕傲的唐人,僅此而已。
人生可以很長,長到你可以想死。人生也可以很短,短到你覺得無窮無盡。這取決于你自己選擇的活法。唐不棄很想選擇,但是上天似乎在今日剝奪了他選擇的權(quán)利。他只有默認,點頭,走下去。
唐門把唐不棄趕出了屋子,關(guān)上門,偷偷地和袁天罡在房間里說起了悄悄話,而那些話,決定著唐不棄今后的人生。
稚子無力。的確,唐不棄是沒有力氣的。他現(xiàn)在連個房間的門板都推不動,沮喪的坐倒在地。
唐不棄知道,他的命運就此不同。
房門一直到晌午才打開,唐門黑著個臉,別說多難看了。袁天罡則是笑瞇瞇的,走出來見到唐不棄時還不停的朝他眨眼睛。
顯而易見,他們兩人這次的交談,以袁天罡獲勝而告終。
唐門如同斗敗了的公雞,啞著嗓子對唐不棄宣布了一件事。
“今日之后,唐不棄將隨著袁天罡離開唐家堡?!?p> 不長的一句話,卻似乎用盡了唐門的力氣,唐門說完后,鐵塔般的身體差點倒下。
袁天罡聞言,撫摸著胡須,不住的點頭。
門外早已聚集了聞訊而來唐家堡的眾人,在聽到動靜后,所有人都主動圍了過來。這當然替唐不棄省了番力氣。他本來就想去喊唐家堡人求援的。袁天罡是誰?傳說中神仙般的人物。沒有一眾人圍在身旁,唐不棄怕自己再面對袁天罡時瞬間會沒了反抗的氣勢。該死的,這其實還不都是唐不棄現(xiàn)代的認知所帶來的。一千年前,大唐傳說中手段能通神的袁天罡袁老道如今正活生生的出現(xiàn)在了自己眼前。唐不棄感覺還是那么的不真實。雖然來到唐朝六年了,從嬰兒長成孩童。但畢竟,唐不棄也是最近才接受作為一個唐人的現(xiàn)實,他還沒熟悉透徹,一些神仙般的人物就毫無征兆的闖進了他的世界,打破了那原本平靜的生活。
對于唐門剛剛說的話,唐不棄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趕忙轉(zhuǎn)頭看了下身旁唐缺的反應(yīng)。唐缺的嘴張的老大,眼珠子都突了不來,看來是受驚了。唐不棄再接著往別的人望去,樣子基本和唐缺一個樣,只是沒他那么明顯罷了。不可置信,唐門竟然說出了舍棄唐不棄的話,這對于眾人而言那是絕不可能發(fā)生的事。
唐不棄對于唐門而言,不只是親人,更是承諾與誓言。在這個以信義為人生信條的時代。唐不棄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會被世人所唾棄的。“人無信則不立。”這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至理名言,同時也是做人的準則。
片刻沉寂之后,唐家堡眾人便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開始了不明所以的議論。
“門哥,你說啥?”
“是我耳朵起繭子了嗎?咋個話都有點聽不清了?!?p> “那一定不是真的??隙ㄊ翘崎T身邊站著的老道做的怪。他一定對唐門施了妖法了?!?p> “唐門是什么人,你我可都是清楚的很的。那是說到做到的?!@絕不可能。”
“耶耶,你說的是真的嗎?”
最后,作為受害者的唐不棄開口了,他那清脆的童聲,讓眾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同時聚在了唐門的身上,所有人都在等著唐門回答,等待著一句話。
唐門依舊沉默,只是默默地低下了他那一向高傲的頭顱,如同一尊雕塑。唐門沒有回答,選擇了沉默。但是他的這一舉動,比回答更加令眾人失望。
唐不棄要離開了。這已成為了不可更改的事實。
生命的背后是更多的生命。
唐門不得不作出他的選擇。袁天罡的話,讓唐門陷入了窮途。袁天罡分毫不差的說出了唐不棄的身世,讓唐門的心不經(jīng)一抖。接著,又道出了許多的人和事,更是讓唐門的心為之揪緊。最后,袁天罡告知了唐門一件事,徹底消除了唐門心存的一絲僥幸心理,擊垮了唐門的心里防線。
“陛下,他一直都知道?!?p> 一句多么簡單的話。但背后,卻牽涉了多少人命,袁天罡和唐門自然知曉。
原來明白的人是他,不明白的人只是自己而已。唐門突然對自己這么多年的行為感到很可笑,但他絕不會就這么輕易的就主動認輸,尤其認輸?shù)膶ο笫悄莻€唐門只見過一次面的男人,當今的天子陛下李世民。
“李二,為何一直不動?斬草除根,難道這不是李二他一貫的手段嗎?”唐門向袁天罡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呵呵?!痹祛笇μ崎T的話只是尷尬的笑了笑。天子的心意豈是這么好揣測的。隨后,袁天罡向唐門訴說了自己此次前來,李世民的旨意,袁天師,帶唐不棄那小子來見朕。很普通的一句話,沒有威逼,沒有利誘,也沒有不容抗拒的命令,更多的像是一句囑托。但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卻不得不令人去認真思考。
唐門,最后做出了選擇,他遵從了李世民的旨意,對唐不棄放開了手。
帝王一怒,伏尸百萬。這不是夸張,也不是玩笑,是真實可能發(fā)生的。
在封建社會,皇帝的權(quán)利是無與倫比的,個人的意志即代表了整個國家的意志。
你可以抗衡一個人的力量,兩個人,甚至更多,但你能抗衡整個國家嗎?答案不用說,你也知道,不能。
個人的勇武終究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