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愛咋咋地
王嬤嬤是譚夫人過府后被買回來的,這些年始終伺候在譚夫人身邊,據(jù)說曾經(jīng)也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可惜后來遇人不淑,遭到枕邊人與妾室的算計,落得個子女喪命,終身不孕的結(jié)局,最終被貶為妾室,隨后因夫家落魄,轉(zhuǎn)手發(fā)賣的下場。
后來王嬤嬤來到潭府,跟隨在譚夫人身邊,教會了她很多的與人相處之道。
即便王嬤嬤自身結(jié)局凄慘,好歹也出身于大戶,比起譚夫人的農(nóng)戶出身,懂得太多。
也虧得這位王嬤嬤,譚夫人才沒有因自身的情況,在這些年的送往迎來中出錯。
譚家六個孩子幾乎都是王嬤嬤照看著長大的,對她自來都很是看重,即便日后王嬤嬤年老體衰,在潭府養(yǎng)老也是不會被嫌棄的。
“二姐,就差你了?!弊T四公子看到二姑娘,打趣了一句。
二姑娘也不惱,上前在弟弟腦門上,輕輕的點了一下,“可有帶上披風(fēng)?夜里風(fēng)涼?!?p> “帶著呢。”
譚夫人這時,和譚尚書一起出來,笑著招呼一對兒女出門。
上面的四個還均以成家,自然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只是幾個孫子孫女年紀(jì)不大,自然無法出門,畢竟是宮宴,孩子們?nèi)f一在宴會上鬧出點什么來,這可不是輕易能善了的。
好在府中還有譚老夫人,由她照看著,譚夫人再是放心不過。
比起別家難以相處的婆母,譚老夫人即便目不識丁,可做人的道理卻懂得不少。
她自始至終就喜歡譚夫人這個兒媳婦,后來更是給他們家生了四個孫子兩個孫女,更是樂的老夫人做夢都能笑醒,因不識字,她除非必要,基本上不會出府,最喜歡的就是看著孫女孫女在府中熱熱鬧鬧的,萬事足矣。
“歡歡,娘聽你父親的意思,陛下似乎有意在這次宮宴上,為敬王選妃?!瘪R車內(nèi),只有譚夫人與二小姐譚清歡。
可譚清歡倒是看得開,“娘,女兒容貌只是尋常,比起京中其她的數(shù)位小姐多有不足,論相貌怎么都不會輪到女兒身上的。再說即便女兒雀屏中選,那也是女兒的福分,雖說敬王雙腿不良于行,可在京城的口碑卻是很好?!?p> 譚夫人知道自己這個小女兒一向有主見,自幼更是飽讀詩書,譚尚書很多次在私下里和她閑談,說小女兒是六個孩子里最出色的,若是男兒身,譚家興盛有望。
“娘并不擔(dān)心你,只是讓你有個準(zhǔn)備?!?p> “是,女兒明白。”
今晚的皇宮,到處張燈結(jié)彩,遠遠望去,璀璨奪目,不似尋常那般令人生畏。
明明與往年除夕并無不同,卻因為姚家倒臺,領(lǐng)著權(quán)貴中心,也似乎變得有那么幾分人情味。
所有馬車在宮門前均不得入,均得步行。
女眷卻頗受照顧,下了馬車后,會有專門的轎攆,抬她們?nèi)雽m。
譚尚書在宮門前下馬,和聚集在這里的同僚抱拳打招呼,妻眷則相繼乘坐轎子離開。
晚宴是在保和殿設(shè)立,除夕之夜,冷風(fēng)凜凜,好在這些大人們都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不然一路走過去,非得凍得全身僵硬。
殿內(nèi)安置了好幾個巨大的暖爐,一跨進去,外面的寒意隔絕在外,如同進入另一片天地。
“清歡姐姐?!弊T清歡跟隨母親剛進殿,一個圓臉的嬌俏小姑娘高興的走上前來,“好些日子沒見到姐姐了,之前聽嫂嫂說姐姐染上風(fēng)寒,現(xiàn)在可好些了?”
這名少女是于翰林家的姑娘于明錦,因兩家的父親是同科進士,這些年私交很是不錯,譚清歡的姐姐譚清清就是嫁給了于翰林的長子,兩家也是姻親。
如今譚清清再次有孕,今年的宮宴是無法出席的。
“好些了,勞煩明錦掛念著。”兩個人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
譚夫人見狀,眉目溫潤,與在場的幾位官家夫人也低聲聊著,這是她們這些官家太太的必修課。
不多時,一群朝臣們打著哆嗦跨入殿內(nèi),還有跟隨在他們身邊的子孫,一時間殿內(nèi)倒是變得更加熱鬧。
酉時剛過,門外就傳來內(nèi)監(jiān)的唱喝。
“陛下駕到!”
殿內(nèi)眾人趕忙上前,分侍兩側(cè)跪地叩首,高呼萬歲。
與謝瑯一同進來的還有敬王與謝宸,敬王坐在輪椅上,被林管家推著,一襲暗金盤龍龍袍,襯得他更是華貴無雙,氣度不凡。
謝宸如今還未封王,穿的衣服是謝瑯給他挑的,沒辦法,內(nèi)監(jiān)挑的這孩子不滿意,非得纏著她指定一件才肯穿。
至于謝瑯,即便目前身量不高,體格纖細,可一身黑金龍袍,襯得那張眉目清雅的臉龐,無端讓人不敢直視。
這是與生俱來的上位者氣場。
在大周,皇帝是黑色,明黃色龍袍,龍是正龍和升龍形制。王爺?shù)膭t是暗黃龍袍,龍是盤龍和降龍形制??ね鮿t是蟒袍。
不管是龍的形制還是顏色都有著嚴(yán)格的規(guī)定,誰也無法逾越,不然就是謀逆,誅九族的大罪。
即便是大周新律廢除了連坐株連的酷刑,可也有著詳細的法律條文,謀逆不在其列。
謝瑯一路來到上首的主位坐下,看著下面匍匐的眾人,笑道:“除夕辭舊迎新,諸位如此,朕亦然。故,朕將廢除現(xiàn)用年號,改為天元,明日啟用?!?p> 下方朝臣倒是沒有跳起來諫言,雖說年號在以往基本沒有帝王在位時更改,畢竟每次的年號都是欽天監(jiān)竭力推測出來的,可帝王想改,你也無法,反正又不是改國號。
再說之前的年號是姚太后定的,如今姚太后及其姚家均已不在,這年號陛下厭棄,也是可以理解。
況且余下的朝臣對姚家也是深惡痛絕,改了也好。
再說天元,這寓意也好啊。
又是一番彩虹屁的吹捧,謝瑯揮手讓這些人起身落座。
年號這東西,以前謝瑯覺得跟國號一樣,瞧著應(yīng)該是很慎重的事情。
可想到女帝武則天在位時的十幾個年號……
算了,愛咋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