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黷武錄

第四十一章 公子獻頭

黷武錄 不自由 3946 2019-11-08 22:14:03

    突然而來的善財眾,讓戰(zhàn)局平衡再起了新變化,一時間誰都不敢率先出手打破這微妙的平衡。眾人看向曹雙秀,都在等他說出當年秘聞。

  只見曹雙秀攏了攏衣衫,緩緩道:

  時歷龍寧十六年,先帝老衰,加之太子身死討匈之難,舊疾新患交加,難理朝政。

  自從大太子身死異域,皇繼之位一直空懸,其他諸位皇子也大都在忙著拉幫結派,就等先帝駕崩上位。一時間,朝中權臣縱橫,糾黨結朋者眾,顯各自為政之勢,內(nèi)憂外患交加,大靖之廈垂垂將傾。

  縱有朝臣以忠社稷、念民生之本心欲扶危難,然勢單力弱,蠅營狗茍之輩驅去復返,朝來夕往,良德賢臣蒙冤辱死者,累冊難計。

  明臣寒心,百姓彌苦,就在這等局面,出現(xiàn)了一個領頭人,上書諫,下?lián)崦?,斗權臣,安天命。他就像一桿旗幟立在朝中,百官受其響應,動蕩之朝,正如凜冬回春,大靖形勢逐漸轉好。那個領頭人,正是一直不爭權、不斗勢、文韜武略皆有所成,臨危扶廈的三皇子。

  可人一旦嘗過甜頭,就再也難忘其滋味。

  此前對于那些蠅狗之輩來說,大靖就像已經(jīng)端上桌的珍饈,可他們誰也沒料到一直安讀圣賢書,看似無爭的三皇子竟會突然將他們的酒菜給掀了,其他皇子見三皇子已漸得民心,更是對其恨之入骨。

  沒過多久,不知從哪來的消息,說大太子之死全是三皇子的策劃,在陷死大太子之后,三皇子緊接著拉攏人心,全是為皇帝之位,更有甚者,還傳言不久三皇子便要逼宮,讓先帝識趣“讓賢”。

  太子身死之事本就位先帝心頭大疾,傳言一出,不知又從哪冒出了些證據(jù),加上三皇子身邊侍從像模像樣的告發(fā),三皇子一夜間便鋃鐺入獄,只等問斬。

  就在這時,身為定軍王的四皇子明令接到消息,日夜兼程從邊關趕回了京城,隨后“玄變”事件爆發(fā),四皇子弒君誅兄,三皇子在親信幫助下逃得一劫,以不忠不孝之罪手刃胞弟明令,繼位九五。

  說到這兒,曹雙秀看向場中眾人,悠悠道:“這些,是在典冊中所記載的,可真實情況,卻比這有意思的多。如今眾人皆罵四皇子弒父殺兄,不忠不孝,極人所不恥,可卻不曾知道四皇子之苦心?!?p>  場中眾人皆是不言,唯有仇滄發(fā)問道:“苦心?父……四皇子他的苦心是什么?”

  曹雙秀抬起左臂,點了一下仇滄的頭,道:“這個苦心,叫公子獻頭?!?p>  仇滄盯著額頭前曹雙秀的手,想起說書人說起過的故事,微微一震,道:“公子獻頭?荊軻刺秦,公子獻頭……”

  曹雙秀微微點了點頭,接著道:

  關于太玄府,世人有一則秘聞。傳聞大靖開朝祖皇,立世征討,全靠一名道人為其謀略,祖皇感激之下,為那名道人創(chuàng)立了太玄府,一者是為百姓立神,一者是為后代皇孫培養(yǎng)謀者。

  傳說太玄府每隔十年,便會派人下山尋覓良主,那些人無一例外,最后都成了大靖九州十三都的霸主皇者。

  四皇子明令作為將軍,他冠勇無二,年紀輕輕便受封定軍王,以一人之軍在邊關抗衡金匈三十六國。但明令雖勇,卻無心文事,相較之下三皇子文韜武略皆有所成,大太子身死之后,眾民皆以其作為未來皇帝來念叨。

  論韜略,論民心,三皇子比四皇子明令更具霸主帝王的優(yōu)勢??烧l都沒想到當時從太玄府下山而來的道人,卻投靠了四皇子明令,而并沒有選擇帝王之資更盛的三皇子。因為此事,民間還沸沸揚揚有過一段時間的議論,都說太玄府瞎了眼。

  可三皇子并沒有因為此事與胞弟明令有過爭執(zhí)。三皇子與四皇子為一母所生,二人自小便親密無間,更何況三皇子本人雖天資過人,卻無爭權之心,時常自謙自己別無他長,只是好學。但三皇子聲名在外,難免受到嫉妒打壓,每每三皇子受人誣陷,還都是軍功赫炳的明令為其出頭。

  太玄府派來的道人,跟隨了四皇子定軍王明令,三皇子為自己的胞弟感到高興,明令想驅趕那道人讓其跟隨自己兄長,可卻未能實現(xiàn),最后還是三皇子規(guī)勸之下,才把那太玄府道人放在身邊隨自己征討。

  但明令在自己兄長入獄受難時回京,最后叛亂弒君,皆因此道人謀略計畫——公子獻頭。

  明令回朝以后,并沒有如以前一揚,面見先帝為兄長三皇子求情,反倒是一直安待在自己的王府內(nèi)。過了幾天,四皇子率領穆武十三護,馬踏皇宮,發(fā)動“玄變”。率軍突襲皇家王府,結黨謀利的皇子無一生還,更逼宮先帝,讓其退位。這都是四皇子為三皇子鋪的路,一條成帝之路。

  三皇子為人謙和,待人行事皆效圣賢,這樣的一個人作為朋友師長很有富裕,治盛世,也可有大成。但當時的大靖受金匈滋擾多年,若讓三皇子去做大靖亂世之下的帝王,則就顯得過分柔弱了。

  大太子身死,先帝受疾不理朝政,朝中動亂的危難之際,三皇子雖力身扶難,可卻少了雷厲風行,面對示弱的權臣黨眾沒有下決心清理,最終被其他皇子和大臣聯(lián)手誣陷,入獄待戮。三皇子過分的仁慈,險些葬送了自己。

  明令殺盡其余皇子,唯獨他的胞兄三皇子無礙。有的說是明令念及手足之情,有的說是三皇子親信之護,可這都不對。

  三皇子在玄變之初無礙,其實是明令的安排。明令一面殺光其他皇子,為三皇子排除隱患和對手,另一方面獻自己于不義,逼著三皇子行義舉、繼九五。

  明令知道自己的這個兄長有才無心,即便大靖將危,只要先帝沒有詔令,也絕不會逾越禮法進位,哪怕是有詔令,恐怕也會以難當大任之辭違詔,他就像一個異類,身在皇家,卻不愿坐皇位。明令唯有替自己兄長準備好一個他不能拒絕的局,逼著他繼位。

  哪怕當初陷害三皇子的罪名,明令也參與其中。明令身在邊關前線,他的話最有說服力,在三皇子設計陷死大太子的傳言剛起,明令便以發(fā)信回宮確鑿此事,先帝這才震怒將三皇子打入天牢。

  其他皇子見與三皇子關系最好的明令,也有意陷害三皇子,都認為明令也覬覦皇位,與他們是站在敵對三皇子的同一戰(zhàn)線,因此反倒對掌握著一定兵權的明令疏忽了防范,最后被穆武十三護格殺。

  公子獻頭之計,便是向三皇子獻上敵人的頭。

  四皇子明令殺兄,是為不仁。以不仁逼仁,就是那道人公子獻頭計策的第一層。

  可讓明令沒想到的是,就算此等境況,三皇子也不愿繼位,反倒是勸說起明令去向先帝請罪。三皇子執(zhí)意如此,明令形勢難下,唯有再行公子獻頭之計。

  公子獻頭之計,第二計,也是真正的計策,便是向三皇子獻上自己的頭。

  明令殺兄,在世人眼中以是貪戀權欲,不計親情的逆人。可說到底,那些皇子包庇權臣,結黨謀私,都是該殺之人,百姓們只是敢怒不敢言,明令殺兄之舉雖說不上仁義,卻也令一直身受那些皇子壓迫的百姓們感到痛快,若是他繼位,百姓們也說不上反對,最多背后念叨幾句,畢竟對他們來說,不管誰做皇帝,只要能讓他們吃飽飯,日子過得比以前被壓榨好,就夠了。

  明令見三皇子不愿繼位,在那道人的建議下,終于在不仁之后,走上了不義的道路,讓自己和三皇子,都再也回不了頭。

  明令在讓穆武十三護其余眾人控制皇宮京城之后,獨自走進了被軟禁的先帝寢宮,當著三皇子的面,一刀將先帝弒殺。

  明令知道,皇兄太過遵禮守法,自己如今弒君殺兄,已是世所不容的不仁不義之輩,自己做皇帝,哪怕是再糊涂的人恐怕也難以誠服,一個受百姓打心底反對的人做了皇帝,其他軍閥權臣勢力見此,正好順應民心,以討賊的名義揭竿叛起,到時候,大靖就要烽火遍地,百姓受難。以仁行事的三皇子,決計不愿見到此景,唯有繼位,才能安撫眾民,而且,是以一個誰都不能出言反對的名義繼位。

  那便是——誅殺逆賊,逆賊唯有死了,別人才不會抓住把柄掀起叛亂,大靖才會安定,那些權臣也不得不跟隨那名誅殺逆賊的天命之人,因為民意,站在那個討賊之人那里。

  四皇子明令弒君,事為不義。以不義成大義,就是那道人公子獻頭計策的第二層。

  明令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不仁不義之人,一個讓三皇子安穩(wěn)繼位的逆賊,一個三皇子帝王之路上的第一個功績。

  曹雙秀盯著不敢置信的仇滄,道:“三皇子最終親手殺了那個為他鋪下帝王路的人,四皇子,定軍王,你的父親。三皇子,當今圣上,你恨他嗎?”

  仇滄一張小臉慘白,嘴唇張張合合,不知該說些什么好。曹雙秀所說的事,對他而言,沖擊太大了。

  仇滄一直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如今他知道了,卻得知自己的父親已經(jīng)身死,而且身死的原因如此復雜,還是死在了他的手足兄弟手里。

  “我……我……我不知道我該不該恨他,這個結果,是我父親……甘愿的結果?!?p>  仇滄低著頭,顫著聲音,“父親”兩個字說的很輕。

  曹雙秀并沒有注視仇滄的眼神,反倒掐著求低著頭的仇滄的脖子,讓他也注視著自己。

  曹雙秀喝道:“你該恨他!你父親一番苦心,不惜身死,背負罵名,為當今圣上鋪了一條帝王路,可他并沒有走好這條路……當今之世,已病入膏肓,他辜負了你父親。”

  仇滄情緒不斷起伏,他不懂那些大的道理。仇滄幾乎要哭了出來,口中“我……我……”說個不停,卻連一句整話都說不出來。

  曹雙秀接著道:“你的父親,何嘗不是心中裝著這天下生民,是一名真正的英雄。而你?你身體里流著他的血,茍活在在深山小鎮(zhèn)之中,卻也變成只顧著自己的一個普通人。你可以繼續(xù)留在這兒,但從你打定這個想法起,你父親便就真的死了,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能繼承他的大義!”

  曹雙秀一把將仇滄拽了起來,仇五忙想近前,卻被杜固緊緊攔住。

  曹雙秀怒道:“殺父之仇,你應該報。向那辜負你父親的皇帝,向出了獻頭之計的道人,向只聽一言不查真相的大靖!”

  仇滄被曹雙秀的氣勢給震住了,道:“那道人是誰?”

  曹雙秀道:“你聽過,在場的人也都熟悉,他們瞞了你這么多年,沒有一個人給你說。如今,我告訴你,那道人便是當朝太丞,卜易黃。他跟在你父親身邊,受你父親百般照顧,最終卻出計讓你父親赴死,你父親死了,他卻安然無事,反倒是搖身一變成了權傾天下的太丞!他用你父親的性命,換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就像一條狗,吞噬著你父親的尸體,活成了人樣!那卜易黃從太玄府下山找上你父親,是為了輔佐他?還是為了等著有一天靠著你父親的尸體上位?!這樣的人,你恨不恨!”

  仇滄怔怔愣住,腦海中不斷回蕩著曹雙秀的那句話——“他用你父親的性命,換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這句話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入了仇滄的心里。

  仇滄不懂什么是大義,這些年,他不過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聽到自己的身世,了解當年的真相之后,正如曹雙秀所說,他也認為自己的父親是一名英雄。

  仇滄也不懂什么是權力,當今的世道好或不好,他分不清,但自己的父親身死,不過是甘愿。

  但那出計之人,卻活得好好的。自己的父親成了人們口中的逆賊,而那道人卻成了人人稱頌的太丞,此等落差,一時讓仇滄難以接受。

  就在此時,只聽輕微風鳴,仇滄目光一轉,只見一支沒羽箭,襲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