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之軍權天下

第五十九章:聲威初顯兇名壯

大明之軍權天下 天下行惡 2849 2019-11-09 22:53:58

  據(jù)《遼東志》、《全遼志》記載,遼東二十五衛(wèi)所,全年繳納額鐵兩百噸,遼東鎮(zhèn)每年制造鐵甲、鋼盔三千多副。刀兵、槍戟、銃炮、鐵盾近十萬件。鐵匠、炒鐵軍士、匠戶數(shù)以千計。

  萬歷三十年,僅廣寧右衛(wèi)一地原額出糧米一萬七千八百余石,治鹽丁八十人,年產(chǎn)鹽十二萬四千兩,囤戰(zhàn)馬秋草十四萬四千二百余束。廣寧右衛(wèi)生產(chǎn)力不可謂不強,但卻不是遼東二十四衛(wèi)之首,實乃中游之類。以此觀之,遼東鎮(zhèn)土地之富饒、鹽米之充裕可見一斑。

  如此充裕武備,又有將士用命,本不致全遼失陷,亡大明國祚。

  小子竊言之,此乃人禍。前有李成梁、楊鎬縱容異族,屢喪國士十數(shù)萬人于異國,后有袁應泰、袁可立、袁崇煥一眾庸人統(tǒng)帥,掣肘大將用兵,肆虐將官如豬狗,直至國破家亡,大明中樞每一個高官文人,每一個朱紫勛貴都是亡國的幫兇。

  李秉誠甲胄明亮,身姿高昂,他與陳策、羅一貫、戚金、周敦吉、張明世等站在虎皮驛城頭,看著城外連營數(shù)里的七八萬戰(zhàn)輔兵馬,一時間胸中豪氣萬千。

  昨日,他收到杜文悍遣來信件,信中與李秉誠仔細言說,陳策與羅一貫乃是當世猛將,用此二人可抵御后金十萬大軍。

  李秉誠本將信將疑,待劉興祚引三千人馬于北沙河北岸扎營以后,陳策命麾下游擊周敦吉率三千騎渡河奇襲,一時間劉興祚部大亂被后來援軍殺敗。李秉誠此時胸懷大志,雖好大喜功卻有三分謹慎。

  待他尋了個由頭將朱萬良下獄以后,又多番整頓兵馬,自領戰(zhàn)、輔兵馬近四萬,擢張明世、周敦吉、戚金以參將銜領副總兵事,三部各充八千人馬由陳策節(jié)制,陳策統(tǒng)御此一路兵馬鎮(zhèn)守虎皮驛。

  又給羅一貫補充戰(zhàn)兵六千西進王大人屯,許他就地募集戰(zhàn)輔兵勇,節(jié)制遼陽各衛(wèi)指揮使所轄軍戶四千人,于王大人屯、柳條寨二處自決戰(zhàn)守之事。

  李秉誠有武勛在身,難免沾了一身的文官氣息。他升遷陳策麾下以制衡其軍權,充實遼西援軍將領羅一貫麾下引為助力,最后自己在控扼虎皮驛、王大人屯兩地軍資糧餉,以此可驅策全軍。

  真可謂,打仗不見本領,弄權可見真招。

  軍令既下,李秉誠自引大軍回遼陽。

  ……

  再言遼南。

  鎮(zhèn)江游擊祝世昌部匯同蓋州參將黃得功部、海州游擊張啟仁部,合戰(zhàn)輔兵馬一萬八千,東進鳳城。

  于十月二十日,又招來敗退朝鮮義州的毛文龍部殘兵一千余人,強攻鑲藍旗旗主阿敏鎮(zhèn)守的定遼右衛(wèi)鳳城。

  鑲藍旗自引旗下三十三個牛錄戰(zhàn)兵一萬人,統(tǒng)御蒙漢奴兵、輔兵七千人守城。定遼右衛(wèi)衛(wèi)城城高墻厚,城中積聚銃炮、火藥、糧草、兵甲眾多。

  大明軍丁剛在城下列陣,就聽城頭炮聲震耳,硝煙彌漫,一時間鐵丸飚飛,血肉糜碎。各部將領督軍攻城,雙方往來廝殺,一日之間明軍死傷兩千余,如此尚不得登城。

  第二日,蓋州參將黃得功見麾下死傷慘重戰(zhàn)事不利,一時間血性大發(fā),親率麾下先登敢死,臨陣登城,廝殺不過一個時辰,鳳城西門告破。

  大軍由西門入城與阿敏部下在城中廝殺,鑲藍旗精銳巴牙喇率戰(zhàn)兵阻敵,鏖戰(zhàn)至午時,阿敏引兵逃往叆陽堡。

  如此定遼右衛(wèi)衛(wèi)城收復。

  ……

  與李秉誠等人的戰(zhàn)略預期不同,后金五旗人馬在渾河南岸擊退李秉誠以后,遣劉興祚一部冒充先鋒,實乃佯動部隊。

  雖然,后金軍做出一副引大軍攻遼陽的樣子,但是他們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兵力支撐后續(xù)作戰(zhàn)了。

  自天啟元年二月底起,后金先攻奉集堡,再襲殺王大人屯、柳條寨、武靖營、白塔鋪。最后圍城沈陽,后金八旗戰(zhàn)兵大小作戰(zhàn)二十余場,損兵數(shù)萬,單單倒在川軍、浙兵、秦軍手中的披甲兵就不下一萬人,這還沒算各部的仆從奴兵、輔兵部隊。

  第二次圍攻沈陽,雖有喀爾喀蒙古助力,但尤世功亦非庸人。奪城而下,死傷也有數(shù)千人許。與此同時,更有清河堡、鴉鶻關、赫圖阿拉失陷。后金死傷倒在其次,實在是這寒冬將至,若不早些調配資源,赫圖阿拉左近不知道又要凍斃多少人。

  十月底,努爾哈赤令下,遷移老寨赫圖阿拉民眾于撫順。

  命正白旗皇太極部、正藍旗莽古爾泰部鎮(zhèn)守沈陽。鑲白旗杜度部與鑲藍旗代善部領叆陽堡遼東長城內(nèi)外,統(tǒng)御寬甸一帶。兩紅旗代善與岳托兩部守清河堡鴉鶻關一線。

  另有一條軍令,就是命各部旗主率麾下宰殺境內(nèi)漢人,取其米糧送往撫順。

  沈陽城。

  莽古爾泰提著一條血肉淋漓的鹿腿來找皇太極喝酒。待篝火熾熱,肉香彌漫時,莽古爾泰嘆道:“此番汗父是動了大肝火了?!?p>  皇太極放下酒盞摸了摸自己的腦門,一雙飽含深意的眼睛看著自己的哥哥,沒一會兒,兩人具是哈哈大笑。

  赫圖阿拉陷落,汗王最為鐘愛的大妃阿巴亥及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不知所蹤。

  “五哥,此事我已有了消息?!被侍珮O捻著一串紅玉佛珠沉聲說道:“行商細作與我回報說,人在鞍山驛守將杜文悍手中?!?p>  莽古爾泰一撩袍子,盯著席間鹿肉滿不在乎的說道:“這杜文悍又是何人?可是他敗了劉興祚那賊子?”

  劉興祚與李永芳之流雖得高位,但在后金軍中也不得尊重,代善等貝勒曾多次在軍議之中喝罵劉興祚與李永芳為二臣賊子。

  皇太極挑起眼皮用沉穩(wěn)睿智的目光審視著自己的哥哥,他緩緩敘述起杜文悍這大半年來的起兵經(jīng)歷。

  ……

  依奸細婁俊臣、孫得功及鞍山驛過往行商的探報。據(jù)說鞍山軍的骨干原是廣寧城的驛站巡吏,這些窮酸兵丁以和尚、流民、乞丐為主體,一度窮困潦倒凍斃路旁,直到杜文悍娶了川軍將門秦家的女人才有改觀。

  據(jù)說這伙人自打跨過三岔河起,就開始目無長官蠻橫行事,不僅砍了廣寧衛(wèi)騎軍把總官,還殺光了鞍山驛的一眾當?shù)剀娎簟?p>  駐兵鞍山驛期間,杜文悍麾下橫行四野,強募壯丁充實營伍,但有抗拒者皆斬斷四肢,棄之荒野。

  這種行事狠辣的果決執(zhí)行力,猶如經(jīng)年慣匪。

  于是,杜文悍倉促之間得兵兩千,隨后就引兵北上,在渾河畔殺敗正白旗猛將西佛先。據(jù)說這只軍隊不要俘虜,軍中統(tǒng)帥更是慣愛殺俘。

  別人不知道,皇太極卻知道,這伙膽大包天的亡命徒在杜文悍的率領下,僅僅六百人就敢搶攻鴉鶻關,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還真被他奪下了。

  據(jù)鴉鶻關敗兵所說,杜文悍麾下個個都是悍不畏死的猛士,雖身被數(shù)創(chuàng),喉間中箭,尚且奮戰(zhàn)不休直至力竭身死。

  自杜文悍帶人廝殺開始,他還沒有打過敗仗。不止如此,自杜文悍奪下鞍山驛左近之后,這個家伙大搞個人崇拜,于鞍山驛中強遷軍戶,設忠義節(jié)堂專司洗腦,每一個能在鞍山驛軍中任職的把總官,都是在杜文悍身前磕頭燒香的義子,全軍將官皆兄弟相稱。

  鞍山驛軍中,杜文悍沒有一個親信,也沒有一個家丁,因為這支軍隊打根兒起就姓杜。

  他們還截殺了大明中樞賜款隊伍……

  他們吞并了川軍、秦軍的百戰(zhàn)之余,還有浙兵將官指導編練火器……

  他們還把努爾哈赤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燒的野火燎天,伏尸萬計……

  鞍山驛雄兵聲威日重。鞍山驛軍旗一掃,便是滾滾人頭落地,赫圖阿拉萬戶哀歌。杜文悍利刃所向,麾下亡命徒前仆后繼,血流千里。

  興許杜文悍自己都不知道,敵人比自己人更了解他。

  莽古爾泰愣愣的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弟弟問道:“這鞍山軍有多少人?”

  皇太極深深的嘆了口氣,平靜的說道:“如杜文悍這般英雄人物,此前,我實在是聞所未聞,上月遼南探子來報,說鞍山軍左近戰(zhàn)輔兵馬足有一萬八千以上。”

  言罷,皇太極心中氣苦。他屢次上書汗父,應借大勝之威聚全軍強攻遼陽,遼陽陷落,順勢奪鞍山驛。奈何努爾哈赤年老,已不復壯年勇略,此時已不聽人言了。

  皇太極不敢細想,如杜文悍這種人,有了足夠的糧餉軍資,究竟能編練多少死不旋踵的勇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