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病宋

第九章 飛檐走壁?

病宋 為所難 3150 2019-10-02 13:53:09

  巳時起床之后,趙樞吃些點心墊墊肚子,休息一會兒后去前院找鄧寬鍛煉——不管以后是要打仗還是跑路,沒有個好身體可不行。

  八歲之前趙樞也相信古代可能有什么內(nèi)功絕學(xué)可以飛檐走壁,然而事實證明,他穿越的這個世界生物和物理規(guī)律跟前世是一樣的。

  鄧寬教給趙樞一套拳法,與其說是拳法,其實就是一套發(fā)力的方式,按趙樞的理解,就是通過杠桿原理放大拳上的力量,很符合物理學(xué),看來這是鄧寬戰(zhàn)場生死搏殺間的心得。

  “你會太祖長拳嗎?”趙樞問鄧寬。

  “什么是太祖長拳?”鄧寬一臉懵。

  “啊?不會嗎,那大概是我記錯了?!碧骈L拳不是趙匡胤的拳法嗎,難道記錯了?趙樞如是想。

  其實趙樞沒記錯,后世的確稱趙匡胤發(fā)明了太祖長拳,然而那是明朝武術(shù)家們發(fā)明的,碰瓷宋太祖而已,鄧寬當然不可能會。

  鄧寬的訓(xùn)練方法簡單粗暴,每天早晚,扎好馬步按照他教的出力方法出拳五百次,以后身體長開了,再增加出拳次數(shù)。

  按他的說法,趙樞底子極好,以后就算不能成百人敵,尋常人二三十個不能近身還是沒問題的。

  趙樞長在宮中,從小營養(yǎng)就好,再加上他一直有意識的鍛煉,身體素質(zhì)再同齡人中確實算頂尖的。

  “你會棍法嗎?”趙樞又問道。

  “回郡王,軍中多用長槍,金瓜和刀盾,卑職都略有心得,箭術(shù)也還可以,但未曾習(xí)得棍棒?!苯鸸暇褪情L柄鐵錘,因為錘頭鑄成南瓜形狀,所以又被稱為金瓜。

  “沒學(xué)過嗎,不應(yīng)該啊,不是說棍是兵械之祖嗎?”

  “郡王,這是說棍有各種器械的運行方法,但棍棒是江湖游俠和武藝人的武器,戰(zhàn)陣之上沒用的。”

  “也是,不過我有一套心得,你幫我研究一下?!?p>  “喏?!?p>  “你且聽好——”趙樞扎了個馬步,邊出拳,一邊朗聲道,

  “中直八剛十二柔,上剃下滾分左右;打殺高低左右接,手動足進參互就。

  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斗。

  陰陽要轉(zhuǎn),兩手要直;前腳要曲,后腳要直。一打一揭,遍身著力;步步進前,天下無敵。

  視不能如能,生疏莫臨敵。后手須用功,遍身俱有力。動時把得固,一發(fā)未深入。打剪急進鑿,后發(fā)勝先實。步步俱要進,時時俱取直?!?p>  念完,趙樞又解釋道,

  “所謂中直八剛十二柔,便是指身體要中正平直,腕、肘、肩、胯、膝、踝身體十二個部位保持放松,八個方向的發(fā)力要柔運剛發(fā)……”

  趙樞逐條解釋完,鄧寬皺眉沉思。

  “郡王這套口訣……”鄧寬似乎不知道該怎么組織語言。

  “樸實無華,句句都是要點,看起來是戰(zhàn)陣之上的制敵之術(shù),毫無花法,不知郡王從何處而得?總結(jié)出這口訣的必是一代宗師?!?p>  “嘿嘿,幾年前我去廟里燒香,有個人去找和尚比武,一個人打敗了整座廟的和尚,臨走之前留下了這口訣。”

  “原來如此,竟有如此高人,高山仰止,卑職心向往之?!?p>  “嘿嘿,我只是紙上談兵而已,這口訣給你,你結(jié)合自己在戰(zhàn)場上的經(jīng)驗融合貫通一下,然后再教我。”

  “喏,謝郡王指點?!编噷捁笆殖?。

  趙樞告訴鄧寬的口訣來自與戚繼光齊名的明朝名將俞大猷。

  俞大猷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一手荊楚長劍無出其右,曾上南少林踢館,無人能敵,得出那群和尚是一群騙子的結(jié)論。

  后來他將自己的絕學(xué)著成《劍經(jīng)》,然而名叫《劍經(jīng)》,里面記錄的確是棍術(shù)。用俞大猷的話來說,能明棍理,則各種帶有鋒刃的兵器的主要技法就都能從中領(lǐng)悟了。

  而他的老戰(zhàn)友戚繼光對他的棍法也極為推崇,在《紀效新書》里指出,按照俞公的棍法練習(xí)鏜鈀鉤鐮,最為實用。

  討論完武藝,趙樞回三進院進了廚房,今天他要親自指點趙媽媽做菜。

  在唐宋時期,豬肉是賤肉,富貴人家是不吃的,皇宮里每年消耗羊肉四十多萬斤,但每年吃的豬肉只有區(qū)區(qū)四千斤。

  蘇東坡好吃豬肉,他被貶到黃州時,看到當?shù)匕傩者^年吃豬肉,還為此寫過一首打油詩《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首打油詩里面寫了豬肉不受歡迎的原因——黃州好豬肉,價格賤如泥。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富貴者不肯吃豬肉,宮中御廚只用羊肉,古人對豬肉有一種偏見,韓愈曾說:“凡肉皆補,唯豕肉無補,故養(yǎng)身家不食豕肉也。”

  而這種偏見,趙樞認為來自《禮記》中“君子不食溷腴”。

  而且豬肉很便宜,一匹馬可以買三四十頭豬,請客人吃豬肉很沒面子。

  而窮人不會吃豬肉,雖然南北朝時期就出現(xiàn)了鐵鍋炒菜,但宋代之前的鐵鍋都很厚,老百姓更多還是用陶鍋蒸煮,宋代冶煉技術(shù)突飛猛進,薄鐵鍋普及開來,炒菜才進入千家萬戶。

  在蘇軾發(fā)明東坡肉之前,豬肉是做不好吃的。

  作為一個上輩子無肉不歡的紅燒肉糖醋里脊土豆燉排骨等等等等愛好者,趙樞生生吃了十二年羊肉,由于這個年代人們對豬肉的誤解,他愛養(yǎng)生的娘親一口豬肉也不許他吃。

  是時候改變這個殘酷的現(xiàn)狀了……

  還好現(xiàn)在有糖也有醋。

  趙樞流著口水走進廚房,

  “李媽媽中午好啊。”

  “舍得起床了?”李媽媽知道趙樞喜歡睡懶覺,打趣道。

  “嘿嘿,李媽媽,材料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做菜吧?”

  “樞兒,你這個食譜,我有個地方不明白?!崩顙寢屢苫蟆?p>  “什么?”竟然還有李媽媽看不懂的食譜?

  “淀粉是什么?”

  ……

  臥槽……

  大意了,在這個沒有玉米沒有土豆的年代,雖然可以從其他植物中獲得淀粉,但很明顯此時炒菜剛開始發(fā)展,所以還沒人掌握這種技術(shù),食譜中是沒有淀粉的。

  “嗯……您就用面粉代替吧?!?p>  “好,食材都在這里了,怎么做?”

  “先打雞蛋,把肉片放進去,加水和面粉抓勻……”

  “蔥姜切成末,黃酒,糖,醋,蔥姜鹽,面粉,高湯放到碗里兌成芡汁……”

  “油燒五成熱,把肉片炸至焦脆,撈出瀝干油,然后鍋里留底油,把芡汁和肉片倒進去炒勻。”

  李媽媽在趙樞的指揮下,完成了歷史上第一盤糖醋里脊……沒有淀粉的。

  不過對于十二年沒有吃過豬肉的趙樞來說,已經(jīng)是人間美味了。

  趙樞又指點李媽媽做了盤蒜爆肉和蒜薹炒肉,李媽媽把飯菜端進正房,趙樞又去西廂房叫了竹櫻,三人來到正房。

  三人向來親切,私下也沒有多余的禮節(jié),竹櫻進屋后一屁股做到椅子上,拿筷子夾起一片肉,

  “咦,這是什么肉?”竹櫻聞了聞不解道,

  “不是羊肉,也不像牛肉鹿肉,難道是驢肉?”

  “……”趙樞無語,

  “沒吃過豬肉嗎?”

  “當然沒吃過,這是豬肉?”竹櫻有點嫌棄。

  趙樞這才想起來,竹櫻是江南富商家庭出身,自然是沒吃過豬肉這種“賤肉”。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嗯,真香?!壁w樞吃了一片糖醋里脊,陶醉道。

  看著趙樞瞇著眼睛享受的狀態(tài),竹櫻有點迷惑,這東西有這么好吃?

  帶著疑惑,竹櫻也往嘴里放了一塊糖醋里脊。

  “嗯,真香。”竹櫻很快喜歡上這道菜,瞇著眼陶醉道。

  “竹櫻姐,我給你取個字號吧?!?p>  “什么字號?”

  “竹櫻,字境澤,號真香先生?!壁w樞搖頭晃腦道。

  “……”

  竹櫻白眼,她自然不知道后世網(wǎng)絡(luò)上“真香”的梗,但也看得出來趙樞又在拿她打趣,只是忙著吃菜,沒空搭理他。

  李媽媽看著這對姐弟日常斗嘴,但笑不語。

  “有了!”

  “你吼那么大聲干什么?嚇我一跳?!壁w樞嚇得筷子都掉了,李媽媽出門去廚房給他拿筷子。

  “嘿嘿,”竹櫻不好意思地笑道,

  “你還知道很多這樣的新菜式吧?”

  “嗯,有一些,你的意思是?”趙樞好像明白了竹櫻想干什么。

  “咱們也可以開個酒樓啊,你看啊,咱們能拿出其他酒樓沒有的新菜式,而且你可以動用朝中大人的關(guān)系,他們只要露個面,就能吸引那些才子文士去酒樓開聚會吟詩作畫,等名氣打起來了,這簡直就是撿錢的生意,比你在城外弄得那幾個院子好多了。”

  ……趙樞也沒指望竹櫻能理解工業(yè)的力量。

  “嗯……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你懂如何經(jīng)營酒樓嗎?還有,哪里能開酒樓,總不能去城外別業(yè)吧?城內(nèi)繁華地帶房子都有主了,買的話要花不少錢吧,咱們還有多少錢?”

  “當然要在東京城內(nèi),買樓是貴了些,而且還要裝修,雇掌柜大廚,要是從外地名廚找還要給安家費,咱們賬上的錢肯定不夠了,不過也不用咱們自己干,上次在皇后那遇到長帝姬,她說閑來無事想在城內(nèi)開個酒樓,你要是同意,我去找長帝姬談合伙的事。”

  “大姐嗎?我看可以做,那你跟大姐商量著干吧,反正我的錢都在你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