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婚以后,他們過了許久幸福的日子,但是母親并不知道當時的父親有多么的不著調(diào),母親以為父親當時只是年輕罷了,哪知道父親一次更比一次的不著調(diào),在當時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每月平均領(lǐng)二三十元錢,再加上父親平日里的一些不著調(diào)的一些開銷,這點工資本就不夠,再加上平日里愛玩,就欠下了一些債,我們欠債,但是我們還,但有些人說你們欠債,欠了債還沒有還完,你們就不能買任何東西,在當時買肉的時候正好碰見了熟人,那人說:喲欠了債還買肉,難道欠了債就不能買肉了嗎?這是什么理論,可想而知當時母親的心酸,每逢當有人敲門的時候母親心臟總是咚咚的跳,不管外人怎么說的,我們該怎活不還得怎么活嗎?母親為了讓以后自己的孩子不讓人小瞧,也不想總是心驚膽戰(zhàn)。母親就咬了咬牙,用自己的工資,還債,還了五六年,也終于還完了,在這還債期間,母親忍了不小的苦楚,硬是把一個溫柔似水的女人,逼成了一個母老虎,小姑子的小看,婆婆的打罵,侮辱,母親硬是沒有還一句,本以為忍一忍就會過去了,可是沒有,還是變本加厲的一味辱罵母親。母親為了家庭沒有多說一句話。那時候以為
母親不會發(fā)火,何曾想到是沒有觸碰到母親的底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就連溫柔似水的母親也不例外,所以每當觸碰到底線的時候,溫柔似水也會變成很厲害的人,不是嗎,每個人不是隨隨便便地發(fā)火。總是到了一定的度,忍不下去了才會發(fā)火的不是嗎?即使心里再不痛快,開心,不也還得咬著牙,繼續(xù)前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