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大千獨游

第六十六章 鸛雀樓

大千獨游 我看青山 2004 2019-12-12 23:59:24

  天下之中,蒲州古城之外,有樓翼然臨于大河之畔,看慣風(fēng)吹雨打,登樓既有騰空欲飛之感,故以“云棲”為名,又有如鶴水鳥名鸛雀者常年成群棲息于高樓之上,故亦有“鸛雀樓”之稱。

  而自王季凌漫游于此,留下那一首《登樓》之后,凡有士子經(jīng)行于此,莫不選擇黃昏時節(jié)登樓望遠(yuǎn),吟詩作賦。

  今日又有數(shù)十士子相約攜酒來此,舉辦一場盛大詩會,各自作文,切磋琢磨。

  觥籌交錯,絲竹管弦之盛,與滔滔大河流水聲相得益彰,驚起通靈鸛雀無數(shù),圍繞著這座四檐三層的高樓飛翔盤旋,盛唐氣象盡在于此。

  鼎沸人聲中,卻有三道身影孤零零緩步走來,在座北朝南鸛雀樓下停下腳步,駐足望去。

  “這座樓怕不是有二三十丈高,果然有凌云之勢?!?p>  岳姓女子掀起帷幕,癡癡望著這座背靠夕陽的高樓,喃喃自語:“我幼時啟蒙,讀得第一首詩便是那首《登鸛雀樓》,只可惜此地距離我們?nèi)A山雖然不甚遙遠(yuǎn),但早已毀于戰(zhàn)火之中,又因黃河泛濫改道,遺址被泥沙所埋,再無絲毫痕跡留存于世,沒想到一朝身死之后,居然能在今日看到唐時這最為繁盛之景,果然時也命也?!?p>  說到這里,岳姓女子聲音不自覺低沉下去,帶上了幾分感傷。

  “輪回空間當(dāng)中,不知有多少世界,莫說我們眼下所處的大唐,便是秦漢亦可輕易抵達(dá),他朝有幸,我倒是想要去看一看那被付之一炬的阿房宮是何等富麗堂皇,妙奪天工,岳師妹當(dāng)可與我同游這上下數(shù)千年?!?p>  即使有著面紗遮面,憑借著敏銳靈覺,裴文德也能輕易感知到這位岳師妹情緒。

  自看過那所謂的笑傲江湖三部曲,又匆匆瀏覽了最開始的文字小說后,裴文德已經(jīng)了解了其身世性情。

  對于其堪稱悲劇遭遇也是頗為感嘆,明白此時此刻怕是令其想起了她那位有著“君子劍”的父親,便自直接將話題引開。

  “師兄果然藝高人膽大。”

  遇上裴文德后的短短時日,岳姓女子經(jīng)歷過的已經(jīng)比前世還要豐富,心志經(jīng)此磨練亦是大有進(jìn)境,知曉自己有些失態(tài),將先前情緒壓下,壓低聲音說道:“依著我的想法,本來是該立刻收拾行囊,奪路而逃才對,免得招惹麻煩。卻沒想到師兄居然能夠如此悠閑,還有心情來這里參加詩會,這里人多眼雜,實在太過危險。”

  說到這里,岳姓女子忍不住搖搖頭,道:“難為師兄居然相信那名女子,此人作風(fēng)不正,說不定就會將我們的事情泄露出去。”

  “此人當(dāng)然算不得良善之輩,說出的話不可全信,不過那樣對她沒有半分好處,只會惹來更多麻煩,她既然得了我從輪回空間購置的戶籍路引,更加不會隨便吐露。更何況她既然知道是我們連那頭狐妖都能斬殺,又怎么會認(rèn)為普通人對我們造成威脅。”

  裴文德五指張開,緩緩握緊道:“即使此人畏威而不懷德,終究也算是個聰明人,決計不會如此。如果當(dāng)真恩將仇報,即使遠(yuǎn)隔千里,我也要親手將其斬殺?!?p>  不想再繼續(xù)這個話題,裴文德繼續(xù)仰頭看著這座云棲樓,然后轉(zhuǎn)身面向滔滔黃河,悠然感慨道:“我以為此樓已經(jīng)高絕,少有能夠有與之比肩者,但是根據(jù)輪回空間里面的記載,在其他契約者出身的世界里面,猶有高樓大廈十倍于此者,亦有堤壩可以馴服操運比這滾滾黃河還要更加洶涌澎湃的水力,鋼鐵飛鳥凌霄升空,而且還不是運用了什么神仙法術(shù),而是純粹的人工機(jī)巧之力。委實難以想象,這才是真正的巧奪天工,人定勝天之舉。”

  “只要我們身在輪回空間終有一天能夠親眼見識這般景象?!?p>  聽到裴文德這般言語,岳姓女子亦是悠然神往,她是和裴文德同時從影像中看到這些的,當(dāng)時還以為是幻術(shù)所為,知道盡為真實后,比起自己最開始認(rèn)識到自己由死返生還要來得更加震驚。

  “師兄既然是入京趕考的士子,學(xué)問之深不問自知,今日詩會想來也定有佳作?!?p>  暢想許久,岳姓女子總算想起裴文德今日來此的目的,一雙美目流轉(zhuǎn),充滿期盼地看向裴文德。

  雖說她對那位被稱作“君子劍”的父親無比失望,但畢竟自幼受其影響極深,對于飽讀詩書出口成章之人總是多出幾分欣賞敬佩,這也是人之常情。

  她與青梅竹馬,一道長大的大師兄令狐沖感情自然極深,只可惜令狐沖為人放蕩不羈,而且只是粗通文字,相比之下,還是裴文德這位實質(zhì)上的主人更加符合所有女子對于謙謙君子的想象。

  “哪有那么容易?!?p>  長嘆一聲,裴文德給岳姓女子耐心解釋道:“我大唐承自前朝科舉取士,設(shè)有明經(jīng)、明算、明法、明字、秀才、進(jìn)士等諸多科目。秀才過于艱難,非是經(jīng)世治國的大材不能稱之,甚至有的年份沒有一人可以通過,早已被取締,明法、明算等即使出來,終生也不過是小吏,難有作為。唯有明經(jīng)、進(jìn)士兩科最重,其中進(jìn)士更為難得,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jìn)士之說,世人也更加推崇?!?p>  “師兄想來一定是要考進(jìn)士的?”

  想也不想,岳姓女子便自問道,雖是問句,但語氣卻是十分篤定。

  “不錯?!?p>  裴文德點點頭,繼續(xù)道:“科舉取士,本是要擇才治國,當(dāng)以策問為重,不過多年下來,進(jìn)士科只重詩賦已是積重難改。”

  言及于此,裴文德臉上不由現(xiàn)出幾分不好意思來,說道:“只不過詩賦極為考究天賦,我河?xùn)|裴氏家學(xué)淵源,自認(rèn)在經(jīng)義策問上不遜于人,但是詩賦卻總是差了一分靈機(jī),稱不上奪目,哪里好意思拿出?!?p>  “更何況?!?p>  裴文德用手指指高樓,無奈道:“有王季凌、李君虞、暢當(dāng)三篇在上,已然將情景道盡,實在沒什么好寫的?!?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