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配步戰(zhàn)車了,至于要這么練嗎?直接幾炮不就行了!”
鐘澤銘在旁邊幫我組裝著模擬設備時問我。
“明天給你看下連長寫的論現代化部隊訓練的教案就知道了!”
“關于什么內容的?”
“我們是野戰(zhàn)部隊,大面積的集團作戰(zhàn)將來的戰(zhàn)場上很少能夠出現的,盡管現在的武器裝備更為先進,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作戰(zhàn)人員,坦克和裝甲車之類的只能起到前期火力壓制和炮火支援的目的,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在于作戰(zhàn)人員。這是連長寫的,也是這段給我的印象最深!連長的這個教案沒有上交研究,他還在不停的修改,估計連長的意思是裝備是一方面因素,更為重要的還是人員!”
“就像美軍一樣,前期火力覆蓋式打擊,后期人員進行戰(zhàn)場清掃!”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但是現代戰(zhàn)爭已經往巷戰(zhàn)和城市戰(zhàn)發(fā)展了,平原作戰(zhàn)真的不多了。”
“你們倆聊的很廣泛嘛?”
“連長,我倆就隨便聊聊!”
轉身看見連長站在身后,趕緊岔開話題!
“那我問你,為什么步戰(zhàn)車在目標前三公里不到的距離放在載員而不讓步戰(zhàn)車直接開到目標地點?”
“步戰(zhàn)車的裝甲防御距離和有效的炮火支援支援,移動途中可以使用車載機槍有效的掩護載員前進?!?p> 想了想結合自己翻看教材組織了下語言回答道。
“還要防止防守方在進攻線路上設置反坦克樁、三角錐這些可以阻礙車輛通行的設備,載員可以提前下車進行爆破作業(yè)開辟路線。”
“還有呢?”
連長的興致上來了直接坐在地上和我聊了起來。
“還有什么?”
“你作為步兵連的防守方會如何防御呢?”
“我作為防守方的話,首先鋪設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跳雷,在雷區(qū)里設置反坦克錐作為第一道防線,只要車輛在雷區(qū)和反坦克錐前停下利用40火進行車輛打擊,先停止步戰(zhàn)車的戰(zhàn)場作用,人員利用掩體進行射擊敵方作戰(zhàn)人員!”
“那你不就成烏龜殼了?”
鐘澤銘在旁邊問我。
“總比被幾炮消滅光的強吧!再說了步兵排雷還要時間,可以利用排雷的間隙進行射擊有效的殺傷敵人。連長你認為呢?”
“這樣的防守也是有過先例的,一般來說進攻方都是比較吃力的,防守方可以利用地形和工事進行反擊,所以我軍也在學習國外的作戰(zhàn)經驗,在不停的探索新形勢下的作戰(zhàn)體系。裝好后通知炮手過來訓練!”
連長起身離開帳篷,抓緊時間和鐘澤銘把設備組裝完畢。
“這個點喊人過來訓練,有點晚了吧?”
“喊吧,爭取能提前練出成績來,你去通知連長設備安裝調試好了,我去喊炮手?!?p> 兩人分開,一個帳篷一個帳篷的通知炮手到放置設備的帳篷集合準備訓練。
連長等人員到齊后,邊操作邊和炮手們進行講解,然后起身指導炮手們開始進行操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