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方諭沉默了。
其他人他不清楚,但原主跟陸方博交情好,對他家的情況是十分了解的。
陸方博四兄弟,兩個兄長一個弟弟。兄長因家中貧困,早早就下地干活了;弟弟年紀跟陸方博相近,但在村學(xué)念書時成績不行,也被父母勒令退學(xué)回家種地。唯有陸方博頭腦還算聰明,陸父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供他上學(xué)。
現(xiàn)如今兩位兄長都成家有了妻兒,一大家子十幾口人,都在地里刨食供著陸方博上學(xué)。能讓他去姚家私塾上學(xué),一年交四貫錢的束脩,已是傾盡全家之力了。嫂嫂們?yōu)榱俗约汉⒆映院命c穿好點,不愿意勒緊褲腰帶供小叔子上學(xué),鬧著要分家,都是隨時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怎么可能還會送陸方博去北山書院念書?
陸明觀等幾個同窗的情況,似乎也跟陸方博差不多。
想到這里,陸方諭倒是幸運起來。
要是他穿越過來,就是陸方博這種情況,他還真不能像現(xiàn)在這般行事瀟灑,說分家就分家,說去報考北山書院就去報考。
即便他有賺錢的本事,他也得顧著家里人的吃喝用度,而不是換一個好學(xué)堂。
分家后他是陸家大房的唯一男丁,陸茉娘和陸蔓娘又一心一意對他好,他才能這般行事。
思及此,陸方諭暗暗下定決心,要讓陸茉娘姐妹倆過上好日子。
陸義林見他皺著眉不說話,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他擺擺手直接趕人,打斷了陸方諭的胡思亂想:“行了,你趕緊回去看書吧。雖說時間不多,但能看一點是一點,爭取考上北山書院。”
“還得麻煩您老人家替我去里長那里說一聲,讓他給我開個身份文書。書鋪的張叔說了,北山書院得要文書證明才能考試?!标懛街I忙道。
“這個容易。”陸義林朝陸明端道,“你陪諭哥兒去里長那里跑一趟?!?p> 里長是隔壁村的,陸義林作為陸家莊族長,跟里長的交情自然不淺,有陸明端出面,又只是開具身份文書這種小事,自然只需招呼一聲即可。
“又勞煩明端叔了。”陸方諭真心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給陸義林和陸明端增添了許多麻煩。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标懨鞫诵Φ馈?p> 祖父膝下的兒子、孫子有十多個,他能跟著祖父身邊,跟他學(xué)習(xí)如何處理族中雜事,受他教導(dǎo),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呢,跑跑腿實在不算什么。
于是陸方諭與陸明端又去了隔壁村一趟,開了一份身份文書。
到了晚間,陸明端過來告之陸方諭,說他跑了陸家莊幾個讀書人家里一趟,大家都表示已交了束脩,目前不考慮換學(xué)堂。
“其他人家里都拿不出錢,所以不考慮。像你明云叔他們這幾個,念的學(xué)堂也不差,又交了束脩,也決定不換了?!标懨鞫说馈?p> 他嘴里的陸明云,年紀跟陸明觀差不多,不過家境要好一些,上的是縣城里比較好的書院,是一個舉人老爺開的,一年束脩是八貫錢。他在學(xué)堂里得先生看重,今年就打算下場一試,又已交了束脩,自然不會考慮換學(xué)堂。
畢竟北山書院是新開的書院,情況是好是壞還不清楚。萬一那里不好,再想回到原來的書院念書又回不去了,吊在半空中,那才糟糕呢。
村里能交得起那十貫束脩的讀書人,想法都跟陸明云差不多。
“好的,明端叔,我知道了。多謝你來告訴我?!标懛街I笑道。
北山書院的事,他既知道消息,不過是跟陸義林提一嘴。至于通不通知他們,誰去誰不去,跟他沒半點關(guān)系。
北山書院好不好,他也不知道,自然不必為陸明觀和陸方博這兩位他很有好感的叔兄感到可惜。
一夜好眠,第二日一早,陸方諭就按時起了床。
大概是為了照顧路遠的考生,北山書院的考試時間定在午時。聽張忠良說,載德書院考試的時間亦是午時。
太早過去沒有意義,而且不趕時間,陸方諭沒有跟陸明觀幾人一起乘騾車去縣里,而是選擇了步行。
在家里吃了早飯,等著陸方博他們乘馬車離開了,陸方諭這才提著書袋,慢慢往縣城里走去。
陸家莊別看是個小村子,地理位置卻是極好的,離縣城五里遠,還正好位于省城與縣城的交通要道上。
上次陸方諭從縣城走回陸家莊,一路上都沒遇上什么馬車、騾車,行人也不多。可今天卻不同,他往縣城走的這一頓飯功夫,就有三四輛馬車、騾車從省城方向過來,越過他往關(guān)山縣城里去。
想想陸義林說的話,陸方諭猜想,這些馬車、騾車,都是奔著載德書院來的。
東宋雖不存在于陸方諭前世認知的任何一個時代,但地理位置與前世的古代華夏十分相似,版圖略小一些,西邊和北邊那幾個邊疆省份都不包含在里面,大致為古代的中原加江南、華南、西南地段。
東宋不產(chǎn)馬,需得從北邊草原上購買,且還是軍@|需品,馬匹十分昂貴,小富人家根本買不起,也沒門路買去,一般用的都是騾子。能坐得起馬車的,在這地界上絕對是非富即貴的人物,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惹得起的。
可這短短一頓飯的功夫,從陸方諭身邊經(jīng)過的馬車就有三輛了。由此可見陸義林的話果然非虛,來載德書院念書的權(quán)貴人家的子弟,趨之若鶩。由此也可見陳載德一系的顯赫,至少在安州省,是很難得的。
載德書院因為占地不小,沒有建在縣城熱鬧地段,而是建在了城門進去不遠處,大門離路邊也只有幾丈遠。
往時陸方諭都是乘騾車來去,加上對載德書院沒印象,所以來去了幾趟對它也沒在意。今日陸方諭進了城門,往前走一小段路,不用特意尋找就知道載德書院的所在。
因為那里實在是太熱鬧了。
載德書院大門口的那塊平地上停了許多馬車、騾車,來來往往的人也很多,算得上人聲鼎沸,大部分人都穿著綢緞衣衫,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還有一小部分雖穿著細布棉袍,也干凈得體很是體面,可見家境也算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