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臺
我是月兒。
英語課,王老師來了之后上過兩年,學生尚且有點基礎??茖W課從沒開過,我和王老師放學沒事,便一塊商議,如何開課。
“但是并沒有實驗室,也沒有實驗器材。”王老師說。
“僅僅借助大自然,低段教學還可以完成,到高段,必須要到實驗室才能完成。”我說。王老師認同的點點頭。
我們打開教材,一頁頁的梳理知識,設計教學過程,研究實驗,然后把每個年級所需的器材都列了表。
待這些工作完成,天色已暗下來了。
“你在哪吃的飯?”他看著廚房并沒動過,問我。
“我來時帶了些東西,還沒吃完?!蔽胰鐚嵒卮稹?p> “天天吃涼食可不好。”他說。
“現(xiàn)在天還熱,不怕涼。再說不想做飯我可以訂餐。”我搖搖手機。
他笑道,“你當你還在家里?這山區(qū),哪里能訂餐?”
我一時沒想到這點,訕訕的笑著。
我想起之前看的一個視頻來,問,“王老師,我想用磚和泥砌個灶臺,您說學校里讓不讓做?”
“學校不管這些,你別說做個灶臺,就是蓋個樓他也不管。”王老師說。
我心思著,這點倒比城市好,城市里就算不拆你,怕也找不到地方蓋樓。這山間叢林,要是能蓋個樓,我還真是稀罕住在這里吶。
我倆人一身汗一身泥一陣子忙活,在宿舍門外做了個方方正正的灶臺。我想起有個小游戲,里面的東西都是方方正正,豬頭都是方的。不自覺笑起來。
王老師說,他早就想做個這個,比燃氣做飯好。但是就他一個人,懶之又懶,如今兩個人,也值得做一做了。
當晚灶臺尚不能用,我倆去李老師家吃了頓飯,李老師家大房子大院子,屋子收拾的很整潔。
她說,她自己在家,她老公在外打工,孩子上了外地學校,自己也是煩。說我倆要是樂意,就天天跟她吃飯也好。
我們笑著推讓:“天天叨擾自是不行,每周來一次好了?!?p> 吃了燜豆腐,海帶排骨湯,喝了點米酒,一份米飯,想必李老師是精心做了飯,甚是美味。
聊了一會家常,夜色已晚。便起身,致謝告辭。王老師在校外的一個民宿里住,他將我送回學校,回了他的宿舍。
今晚月滿,月輝明亮。宿舍周圍的樹木草叢里,響起各種蟲蟲的彈唱,甚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