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
小學(xué)徒找大廚拜師學(xué)藝,勤學(xué)苦練了兩年。每天只是挑水切菜,一次也沒碰過爐火上的鍋。
小學(xué)徒心里煎熬難耐,終于忍不住問師傅:“師傅,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學(xué)做菜的本領(lǐng)?”
師傅見他氣急敗壞,安慰他說:“你先別急,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在東北,有一種叫“毛竹”的竹子。
無論如何精心照料,前四年里,毛竹也不過長3厘米。
然而到了第五年,毛竹會突然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長,只用六周,就能長到15米。
長成后的毛竹,只要使用得當,不僅能像鋼鐵一樣結(jié)實,而且材質(zhì)堅韌,富彈性。”
小學(xué)徒愣住了,呆呆地望著師傅。
師傅笑著說:“人生就如一根毛竹,剛開始成長會很艱難,但只要踏實努力,熬下去,就有機會成才?!?p> 生活中,我們也要咬緊牙關(guān),熬過那三厘米。
要耐住學(xué)習(xí)與成長的苦,身處低位時的卑微、坎坷與委屈,以及做事過程的壓力與煩惱。
無論多艱難困苦,都勇往直前。最終你收獲的人生,將大不相同。
熬,是最好的修煉
生活多是重復(fù)的,熬住才能出頭。幾乎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忍受煎熬,厚積薄發(fā)。
這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
吳軍博士曾在演講中說:“有家長和我抱怨孩子太苦,平時要上課、補習(xí),還要學(xué)各種藝術(shù)體育。
我告訴他,教育可以改變命運。
學(xué)習(xí)必然是辛苦的,因為向上的路注定艱難。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不辛苦就會面臨階層下滑?!?p> 之前,清華大學(xué)官博曬出了一份“清華學(xué)生計劃表”。
這是清華大學(xué)校史館舉行的“優(yōu)良學(xué)風(fēng)檔案史料展”中的展品。里面滿滿當當寫著每一天的學(xué)習(xí)計劃,從早到晚,一周7天,安排得非常充實。
展覽中還有很多學(xué)生的筆記、作業(yè)、計劃等,全都字跡工整、思路清晰。
能夠如此踏實地學(xué)習(xí),這樣的學(xué)生怎能不優(yōu)秀。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從來不是傳奇的一躍而上,而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
試想,你在寢室打游戲時,別人在學(xué)習(xí);你在看綜藝時,別人利用休息時間看書;你還在望而卻步,猶豫不決,別人已經(jīng)在努力提升技能。
我們羨慕的那些人,他們所得的,難道不就是他們應(yīng)得的嗎?
優(yōu)秀的人,自然都懂得熬的道理。
正如王陽明所說:“人須在事上磨煉?!?p> 熬,是經(jīng)歷命運的擠壓,也是自身的一次整合和蛻變。
去年,國產(chǎn)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火。
短短上市幾周內(nèi),票房就飛速突破15億,連破多項紀錄。網(wǎng)絡(luò)上,口碑也相當不錯,獲得了國漫史無前例的超高評價。
好的作品,都是熬出來的。就像鐵,只有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敲打、煅煉,才能百煉成鋼。
僅僅是打磨劇本,《哪吒之魔童降世》就花了2年。電影制作用了3年,全片共有5000多個鏡頭,大約是普通動畫三倍。
其中,特效鏡頭有1400多個,占全片80%。
不難看出,這部電影制作團隊背后的工匠精神。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
這是電影中最震撼的臺詞。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境,也會在眾說紛紜中迷茫,動搖了前行的膽量。
但其實,正如一句俗語所說:“干活原本無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態(tài)度千萬種,一個熬字萬事銷。”
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
熬,表面上是一種受苦受難,實質(zhì)上是一種修行,
熬得久了,心性自然磨練得堅韌。
泰戈爾說:“世界之路并沒有鋪滿鮮花,每一步都有荊棘,但是你必須走過那條荊棘路?!?p> 所謂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
所以要先不斷積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心境。這是一種積蓄能量、增長智慧的修為過程。
只有這樣,熬出來的人才更加睿智,有魅力。
熬過了,就會遇到光明
熬的過程,必然與枯燥和寂寞相伴。
當看到其他人出了彩頭和風(fēng)頭的時候。有的人守不住內(nèi)心,在半路停住了腳步。有的人則堅持到最后,看到了曙光。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p> 我們遭受的苦難,終將支撐我們熬過那段歲月。
馬云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shù)人死在明天晚上”
在烏云散開之前,要看誰比較熬得住,耐得住性子。雨過天晴后,你會感謝當初那個咬牙堅持的自己,無堅不摧的自己。
曾國藩在讀書時,天賦奇差。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里背書,小偷在梁上聽。
小偷都會背了,曾國藩還沒背下來,結(jié)果小偷走到曾國藩面前流利地背了一遍,揚長而去。
直到23歲,他才考取秀才,前后考了7次,還是全縣倒數(shù)第二名。
但曾國藩沒有放棄,智力不如別人,就一點一點熬,進步一點是一點。
他時刻檢省自己,書本不舍,日課不輟,堅持了幾十年,最終成為了響當當?shù)拇笕宋铩?p> 倪萍在《姥姥語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p> 熬過痛苦失敗,就能看到光明。
30年前,任正非為了養(yǎng)家糊口,拿著2.1萬元注冊了華為公司。
十幾張床挨著墻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所有員工都在這里住。
1991年,任正非發(fā)誓“如果研發(fā)不成功,就從樓上跳下去”。
當時他經(jīng)歷了做生意被人坑、老婆離開、孩子父母弟妹要養(yǎng)育的困惑中年。
2000-2002年,更是面臨心腹叛變、母親離世,任正非身患抑郁癥,常常半夜哭醒。
但任正非始終堅信: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30年后,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的小公司,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通信制造業(yè)的歷史。
如果你處在了人生低谷,一定要熬住。因為境遇不可能更糟了,每進步一點都是希望和力量。
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熬過去了,你就出眾,熬不過去,你就出局。
人生就像熬湯,越熬越濃純
人生如湯,關(guān)鍵在一個“熬”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有了。
我們要記住,熬是一門功夫,更是一種智慧。
熬不是逆來順受,不是認命妥協(xié),是在逆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積蓄力量。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與足夠多的耐心靜心。
熬,表面上是一種考驗,實際上是一種升華。
就像林語堂所說:“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zhì)的精髓。”
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這,正是修心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