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01
8月初旬,廣州下了幾場大雨,雨天潮濕的不適感,讓本就不喜口罩悶熱感的我,心里愈加堵得慌。
從小到大,我很容易在雨天中懈怠,長期壓抑的焦慮、沮喪情緒,隨著雨點一起落地、倒塌、炸開。
特別是上學時期,陰灰灰的天氣,總會讓我忍不住捫心自問:每天起早貪黑地努力著,究竟是為了什么?
想停止努力的念頭,就像雨天適合睡覺的誘惑一樣,時不時鉆入我的大腦,慫恿著:別再努力了,就此放縱吧。
有時上當了,有時抗住了,不斷切換著墮落與克制的狀態(tài),那種體驗還蠻差勁的。
如果你和之前的我一樣,總抵擋不住誘惑,產生不想再努力的想法,就看看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里面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02
跟你們講一段,我很少講的實習經歷吧:
以前我實習的時候有些心高氣傲,覺得自己很有才華,寫寫簡單的廣告文案嘛,點到為止,發(fā)揮天賦就好。
那時上班,總覺得寫的東?市儈,充滿商業(yè)氣息?!拔沂亲x者我不會想看的”——我不信任自己產出的浮夸成果。
我每天看著窗外都在想,來回三四小時的?程太苦了,地鐵倒公交,公交倒地鐵,永遠倒不完。
而且,自從趕完項目的某個周五過后,我每天都盼著臨時的放假通知,每天都在渾渾噩噩地應付生活。
很短一段時間后,項目停擺,我的直接領導因工作不力被開除,被她招進去的我,也被安排到其他崗位。
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才覺得那段時間被荒廢了。
很久以后才明白,是因為,我從來沒有真正接納過,“我需要吃苦”這件事情。
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小孩兒,甚至是個略有才華的小孩兒,所以飄飄然沒關系,“大不了我以后只寫書”。
當然,我后來也沒寫成書,只是在創(chuàng)業(yè)后的今天,我回顧以前,總不禁發(fā)出些感慨:看不起生活的話,生活不會對你好的。
我歸納一下就是:對生活的輕蔑,都會被生活反算到自己頭上。
我心里清楚,在那段實實在在浪費掉了的時間里:
我本來可以學習怎么跟人相處,我可以了解真實的市場需求,我可以在跟甲方的反復交接中鍛煉意志。
但我太年輕了,嬌氣,不想挨打,生怕吃虧,最后就成了一無所?。
過日子苦嗎?
苦,但是你得說服自己,讓自己愿意去吃那種苦。
任何時候,你都不能處在被動的“我今天又好慘”的位置,你得知道現在你的學業(yè)和工作,都是在為你的未來做謀劃。
直面煎熬當然是難的,但你不能直接從那些苦里跳出來,僅僅跟它打個照面就奔逃,這樣沒有意義。
你得主動地跳進那些苦里,徹徹底底地進去,接受痛的淬煉。
03
我也在反思自己,從前的生活,過得太漫不經心,太過舒服了。
那時的計時單位以“月”開展,只想抓緊機會吃喝跟閑逛,熱衷于把最小塊的時間裝飾涂抹好,而不去「想未來」。
打扮一個小時出?,散步三個小時,喝茶兩個小時,加起來一個小時的時間回工作消息,這就是我曾經很多個下午。
「想未來」很痛苦,你總是會發(fā)現,你需要逼迫自己在工作中逆流而上,你需要了解最復雜的生存規(guī)則;
你需要質問自己:為什么沒有更高的眼界、更好的思維。
你得讓自己站在壓力之下,否則你的生活是不會翻新的。
而幾年后,如果旁人都事業(yè)有成家庭圓融,而我仍舊只能緊握瞬時的快樂,我就得接受:
當初,是我在該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的時候,自動選擇逃跑的。
在現實中落跑可不是公主,而是過于軟弱無法駕馭生活的人。
在大學的世界里,你很難想象,其實你注重前進的速度,不是為了在同齡人里爭取第一或第二,僅僅是“做個正常的同齡人”,就需要你不斷奔跑。
因為這個世界在前進,你得跟上它的速度。
去年的時候,跟我稍有接觸的同等粉絲量的公眾號,我最近再點開一看,有的閱讀量都掉到只有3000了。
有個認識的朋友,僅僅是因為沒有考上研究生,臨時地找了個不知名小公司上班。
現在發(fā)現,以自己的履歷既無法再去大公司,也無法進入體制內。
而每當我松懈時,我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會被拋下的焦慮。
問了朋友,他們說,都是如此,如果幾天了,手里都沒有像樣的產出,心里就發(fā)慌了。
我們被催促著不能慢,本就如此。
04
李佳琦不停直播,能賺到上億的豪宅,多數人不停地工作可能仍收效有限,但還是得繼續(xù)。不繼續(xù),仿佛就離自己想要的生活,更遠了一點。
所以就直面所有的痛苦。長大后的世界,苦是常態(tài)。
艱巨的痛苦、煩瑣的痛苦、被令人恐懼的事物反復折磨的痛苦,這些讓我們逐漸具備成年人的特質,可以跟這個世界平等對話。
19年的時候我坐高鐵,從廣州到上海出差,當天到達上海的時間,正好是平時推送文章的時間,剛下地鐵,我就掏出筆記本,蹲在小雨中的路邊做最后的校對。
我覺得我很苦,當時的朋友卻直言:其實你可以提前準備好的。
我:我在途中做了,高鐵上信號不好,我修改起來更慢。
朋友:對,這個你也應該早點考慮進去。
當時心里嚎啕委屈,覺得朋友怎么這么無情。
現在我就會想:確實,我沒有安排好時間,早就該優(yōu)化自己的工作思路。
我覺得相比起驕縱的過去,我的如今很好,踏實知足,放平了心態(tài),能跟屢屢發(fā)下挑戰(zhàn)的生活對峙周旋。
我們不向外界撒嬌示弱了,這也是我們抓起人生話語權的時刻。
寫到最后:
事到如今,我每天都會折騰下自己,讓自己跳出溫水煮青蛙的安逸中,但也不會的像打了雞血的戰(zhàn)士,每天都跟生活拼個你死我活。
我只不過是想,每天都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我也一直在想,究竟還能遇見多少個不為人知、又充滿驚喜的我,光是想想,就充滿期待。
不過,我也會偶爾失落、不想再努力,想要放棄。
但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也不斷給我輸入動力:
我們這一生的最大理想,不就是把自己過好么?
不再重復上一代的模式、不必依賴任何人的施舍,按自己的喜好不斷修正自己。
將原生家庭、成長挫折、社會現實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最終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我不會再因為想逃避生活錘子的敲打,再為了躲開鉆心般的痛苦,而活得碌碌無為。
我接受生活不定時的狂風暴雨,也甘愿摸爬滾打熬過苦難。
因為我明白,只有在大雨的沖刷中扛下去,才會有重生的希望;只有吞咽下生活中的苦,才會得到加倍的糖,平淡日子里,才有甜的存在。
如果你也一樣,點個“在看”告訴我,不如一同向生活宣戰(zhàn),并肩迎難而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