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萬物相生
趙重歌越聽越糊涂,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問道:“這個萬物相生和五行相生相克是什么關系?”
“什么五行相生相克?沒聽說過。你果然是個小笨蛋,這都聽不懂?!痹录в行┑靡獾爻靶w重歌。
看著趙重歌窘迫的樣子,姬信打斷道:“月姬別鬧了,重歌不是在圣域長大的,這些基本的常識不知道很正常。”
姬信接著說道,只不過說話的方式變了,變成了修者之間的傳道方式,他口中只是說了一個五行相生相克,但是這句話里包含了他對五行相生相克的很多解釋。
趙重歌打開神念,接收這句話的所有信息。
五行相生相克是一種對萬物本源的一種抽象概括,但是這種抽象概括卻不是非常的完整,確切說,是一種表象,是早期為了教化世人的一種退而求其次的表述。
畢竟大道本意是很難用言語和文字來表達概述的,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由來。也是李耳在道德經(jīng)里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為開篇的原因。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是用最接近萬物的大道本意的事物來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但是這種相生相克的關系就會被世人誤解,從原本的大道本意變成了最淺顯的生克關系,因此反而導致萬物內(nèi)在的關系沒法解釋的通。
若真的世間萬物都能用五行相生相克來解釋,五行相生:水生木,因為樹木生長需要水,木生火,因為木頭可以被點燃,火生土,因為木頭燃燒后的灰燼是土,土生金,因為金屬來自土壤,金生水,因為金可以融化成液態(tài)。
五行相克:金克木,因為刀可以砍伐樹木,木克土,因為木可以在土壤里生長,土克水,因為土可以擋住水,水克火,因為水可以把火澆滅,火克金,因為火可以融化金屬。
這些五行相生相克實在太過表象,且漏洞百出,例如,金克木,那么火也可以把木焚燒,也是一種克制,又如何解釋。這只能說明這套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說完五行相生相克,姬信又說了四個字:萬物相生。
這四個字里包含了遠超五行相生相克的信息,趙重歌的腦海中立刻浮現(xiàn)出了一副畫面。
首先,一片虛無混沌中,出現(xiàn)了一道光,這道光照亮了虛無,但是這道光里什么都沒有。
這時,第一個大道本源出現(xiàn)了,是空間,空間里充斥著能量,但空間里除了能量,依舊一無所有。
接著各種基本物質(zhì)出現(xiàn)了,這些物質(zhì)便是第二個大道本源——物質(zhì),最初用五行來表達道意的時候,便是用【土】來表示構(gòu)成萬物的物質(zhì)本源。
這時,物質(zhì)開始演化,同時出現(xiàn)了幾種大道道意。
【同化】與【異化】,這是物質(zhì)存在的兩種方式,用現(xiàn)今最接近的科學理論來區(qū)分,就是金屬和非金屬。
具有同化道意的物質(zhì),同種物質(zhì),最小單元具有絕對相同性,可以以任何形態(tài)相互共存,彼此之間,不分你我。
所以最初用五行之中的【金】來表達道意,因為同化與異化一體兩面,且同屬于【物質(zhì)】本源下的道意,故而在五行之中,用【金】來表述同化道意,異化道意不做表述。
同時物質(zhì)有了【冷】與【熱】兩種道意,整個空間便開始有了溫度,這兩種道意貫穿在所有物質(zhì)之中,是僅次于【空間】和【物質(zhì)】的第三層次的大道本源。
所以最初用五行之中的【火】來代表【熱】的道意,而【冷】與【熱】一體兩面,故而【冷】之道意不做表述。
當所有的物質(zhì)基礎都演化完成后,物質(zhì)之間便有了層次,但是萬物之間需要產(chǎn)生聯(lián)系,溝通,交融,否則世界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于是便有了【交融】和【排斥】兩種道意。
這兩種道意既保證了物質(zhì)之間可以凝聚在一起,有保證了物質(zhì)之間不會融成一體,成為一片混沌。
萬物之中,水既可以與某些物質(zhì)融合,行成新的物質(zhì),又可以涇渭分明,不發(fā)生任何反應,所以,最初我們用【水】在五行之中代表【融合】與【排斥】的道意。
當所有物質(zhì)規(guī)則都穩(wěn)固下來后,世界的基本雛形便固定了,然后充斥在世間萬物中的能量便依附萬物之中,有了各自的屬性。
物質(zhì)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必然會導致能量的屬性發(fā)生變換,即靈力的屬性發(fā)生變化,這種靈力屬性的轉(zhuǎn)化,便是另外一種大道本源——【轉(zhuǎn)化】。
如果說【融合】道意是一輛汽車,那么【轉(zhuǎn)化】道意就是汽油,只有汽車,沒有汽油,車子是沒法運轉(zhuǎn)的。
而最能代表【轉(zhuǎn)化】道意的,便是所有的植物,故而在五行之中,用【木】代表著【轉(zhuǎn)化】道意。
以上為五行相生與萬物相生的關聯(lián),但是,世界是復雜的,不可能僅僅憑借這幾種本源道意就能構(gòu)建整個世界,所以每種本源道意里,都有各自細化的道意。
比如趙重歌的雷法,就是【物質(zhì)】本源下,傾向于【同化】道意的一種次等道意。
說到這里,趙重歌基本明白了關于萬物相生的所有含義。
不過,他覺得這里少了一點東西,整個空間的物質(zhì)是講完了,可是唯獨缺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生命。
雖說人的本質(zhì)也是物質(zhì),可生命與一般物質(zhì)是截然不同的,具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潛力。
趙重歌將這個疑惑與姬信說道,姬信沉吟了片刻,回答道:“你說的沒錯,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為生命而創(chuàng)造的,所以肯定還有【生命】本源和【死亡】本源,但是這涉及到圣域的最高隱秘,只有等你到了圣域,獲得認可之后,我才能告訴你?!?p> 趙重歌聽了姬信的話,愈發(fā)好奇,但是這個隱秘顯然沒有繼續(xù)下去的可能,他也識趣地沒有繼續(xù)問下去。
不過他還想到了一種大道本源,那就是時間。
時間顯然應該是和空間相當重要的大道本源,但是姬信說的時候,并沒有提到。
趙重歌好奇的問道:“那時間呢,難道不是本源之一嗎?”
姬信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因為沒有人驗證過。不過,據(jù)推測,時間本源應該是比空間本源還要高級的存在,唯一能夠驗證的是,變幻莫測的【運道】應該是時間本源的次級道意,但所有典籍的記載中,都沒有提到過有人掌握了【運道】道意。所以你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去試圖去浪費時間鉆研這個,這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趙重歌點了點頭。
聽了這些修煉的基本常識后,之前那個問題就很容易明白了,那件冥器的靈性應該是【融合】道意的某一個次級道意,而人身上的生命運行規(guī)則里,肯定有【融合】道意,所以村民們的一部分生命力被這部分道意奪走了。
但是那些花花草草身上是【轉(zhuǎn)化】道意,真正純粹的本源道意,所以冥器吞噬的生命力,有一部分被這些花花草草給轉(zhuǎn)化了。
離開學生會辦公室后,趙重歌走在校園里,此時他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親切了,他感覺自己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和這個世界的道意共鳴。
就在這一刻,趙重歌神識空間里的神秘菩提樹無風自動,發(fā)出嘩啦啦的響聲,如同空谷鳳鳴,在整個空間里回蕩。
趙重歌忍不住長吁一口氣,這聲音聽起來太舒服了,舒感過后,趙重歌驚奇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太玄靈力】在經(jīng)脈中流動的速度竟然順暢了許多。
聽了學長的一番見教之后,竟然有了一次小頓悟。
這讓他心情異常愉悅。
但是當他抬頭看著太陽時,趙重歌卻又迷茫了。
太陽,萬物的能量之源,可是在萬物相生的世界里,卻顯得格格不入。
作為萬物相生的道意集合體,萬物之靈長,卻無法直接與太陽共鳴。
作為修者的趙重歌,卻無法從太陽里找到任何一種道意的存在。
這一刻,趙重歌恨不得馬上掉頭回去,讓姬信給他解惑。但是他忍住了,因為直覺告訴他,這可能又是一個隱秘,姬信是不會輕易告訴他的。
趙重歌想到這里,原本舒暢的心情又變得郁悶起來。
這時,一陣手機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掏出手機一看,是胡芳打來的。
電話里,傳來胡芳氣喘吁吁的聲音。
“趙…趙重歌,你人在…在哪呢?怎么沒回來?”
趙重歌有些疑惑道:“我先來的學校,還沒回去呢?你這是怎么了,氣喘吁吁的?”
胡芳深吸了一口氣,把氣喘勻了,繼續(xù)說道:“電梯壞了,我扛著行李上了14層樓,累死我了?!?p> 趙重歌腦海中浮現(xiàn)出胡芳嬌小的身子拖著一個大行李箱,連拖帶拽地上到14樓的情景,有些想笑,但是忍住了。
他說道:“那你應該早點給我打電話,我好過去幫你?!?p> 胡芳說道:“我想跟你說的不是這件事,你晚上有沒有空,一起出去吃個飯?!?p> 趙重歌本想拒絕,因為跟宿舍里的兩人約好了一起出去吃飯,但是他鬼使神差地答應了下來。
“行,我過一會就回去,保證下午五點能到,不會錯過飯點?!?p> 胡芳聽見趙重歌同意了,聲音也變得歡快起來,說道:“說好了,不許放我鴿子。我先收拾行李,五點見!”
說完便掛了電話。
趙重歌收起手機,心里開始琢磨,找個什么理由,放宿舍倆人的鴿子。
天藍騎
這章主要寫底層世界觀,與傳統(tǒng)的五行相生相克不同,為了能貼近現(xiàn)在主流科學對世界的解釋,又要和傳統(tǒng)古典哲學相匹配,所以有些晦澀難懂,如果沒看懂也不要緊,以后會在主支線里詳細講解。但是這章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代表接下來的劇情過渡到修真世界觀了。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