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
陸凡雖然旗下有好幾家公司和一個影視城基地,但這些大都都是固定資產,短期內無法快速表現(xiàn)。而前期投資《水滸傳》所賺的錢,除了給董靜的分紅,大部分也都投入到影視城基地的建設中去了,現(xiàn)金流很少,所以一下子讓陸凡拿出一千萬去炒期貨確實有點困難。
之前陸凡本來想通過銀行貸款,用影視城基地作為抵押,但是銀行貸款的流程太復雜了,而且時間還拖得很久,特別是陸凡還涉及房地產項目的公司,要想通過貸款審核就更嚴了。
在當時,連后來的王首富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接下了一個政府干了一半的工程,本來想著政府項目肯定是穩(wěn)賺不賠的,哪里想到剛一接手,就遇到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治理整頓,后續(xù)資金沒有著落,為了繼續(xù)啟動這個項目,需要兩千萬資金,但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王首富只能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拿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續(xù)都是健全的,但王首富一連跑了幾十家銀行,甚至提前跑到銀行行長樓下堵住行長,想行長放款,但在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下,沒有哪個行長敢冒險,結果還是沒有一家銀行愿意貸款給他們。
連萬達這樣有過開發(fā)項目經驗的公司在銀行貸款都那么困難,至于像陸凡這樣才成立一年多時間,沒有任何開發(fā)項目經驗的小公司,就更加不好在銀行貸款了,所以陸凡為了盡快獲取一千萬的現(xiàn)金,就只能通過借錢這一條路了,而現(xiàn)在唯一有能力一次性借給陸凡五百萬現(xiàn)金的人,除了董靜,陸凡也實在想不出其他人能有這個實力了。
所以陸凡決定自己親自跑一趟深城,去見一見董靜。畢竟借錢的事,電話里也不好說,有些事情只能當面談比較好。
第二天一早,陸凡便一個人離開蓉城,來到了深城,由于當時香港還未回歸,內地人去香港不像現(xiàn)在這么方便,需要辦理的證件還有很多,所以便留在深城,給董靜打了電話,約在深城的一個酒吧見了面。
得知陸凡準備去炒期貨,董靜起初也很不理解,但經過陸凡的解釋,最終還是相信了陸凡,畢竟之前投資陸凡的影視公司已經獲利了近一千萬,現(xiàn)在再拿出五百萬也不是什么問題,反正也都是陸凡替自己賺來的。
陸凡在董靜這里借到了五百萬后,未做逗留,就立即起身回到了蓉城。
蘭雪那里也按照陸凡的安排在各個公司東拼西湊,總算湊集到了五百萬資金,就這樣陸凡準備炒期貨的一千萬資金已基本到位。
陸凡把公司里的大小事務交給了馬宇,就帶著劉洋和蘭雪二人一起趕往了去上海的火車。三天兩夜的火車也讓劉洋再次感到無聊,便打開話匣子問蘭雪:“蘭雪,你有沒有見過一千萬現(xiàn)金?你說這一千萬現(xiàn)金放在一起能有多少?”
蘭雪回到:“你又不是不知道,雖然我分管公司財務,但我連十萬現(xiàn)金都沒有見過,哪里見過一千萬現(xiàn)金,你這不是在取笑我嗎?”
劉洋說道:“要是我有一千萬現(xiàn)金,我就拿去存銀行吃利息了,現(xiàn)在一年期利率是10.98%,我算一下,我的乖乖,這一年不動本金光利息都有一百多萬,平均下來一個月都有八九萬,抵得上普通工人十多年的工資了。要是我的話,我就不會拿去冒險炒期貨,直接放銀行養(yǎng)老就行了,不僅我花不完,連我孫子都花不完。”說完話,劉洋還瞅了一眼陸凡。
陸凡笑道:“哪有你這么算的,按照你的說法,我當初賣給陸強股份的時候,就是千萬富豪了,早就過上你說的養(yǎng)老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都只有二十來歲,后面還有好幾十年,總不能就靠這些錢來過一輩子吧,而且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這些錢將來就不值那么多了,利息也不可能一直會這么高,到時候,在深城,上海這些大城市這一千萬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p> 這時候蘭雪也點點頭說道:“還是陸總有眼光,這人民幣越來越貶值,只有不斷用錢來生錢才會越來越有錢,如果一直放銀行的話,就就會超值,等幾十年后這一千萬的購買力還不如現(xiàn)在幾十萬購買力強?!?p> 在當時,由于通貨膨脹的厲害,加上當時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觀念也和后來不同,大部分老百姓都不愿意把錢存到銀行里去,而是選擇存現(xiàn)金在家里,為了鼓勵老百姓把現(xiàn)金拿出來存到銀行,國家不斷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到了當年,銀行一年定期都達到了10%以上,隨后隨著通貨膨脹的抑制,銀行存款利率也不斷下調,二十年后,銀行一年的定期利率還不到2%了。
當時92年國家發(fā)放的國庫券,票面利息只有9.5%的,比95年的銀行利息還低,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認為這批國庫券回報率太低,相比通貨膨脹嚴重之下不斷調高的存款利率,買國庫券還不如直接拿去存銀行。
就是在這種國債利息和銀行利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在當時國債期貨市場,就分為兩部分人,一部人認為國債利息過低,國家為了支援建設,肯定會補貼國庫券利率,就不斷在國債期貨市場對國庫券做多;而另外一部人則認為國家不會干預國債利率,就瘋狂在國債期貨市場做空。
當時做多的一方主要以代表國家隊的中國經濟開發(fā)信托投資公司(也簡稱“中經開”)為主,而做空的一方則基本上是民間隊,主要代表是以萬國證券和遼國發(fā)為主。
就這樣,多空雙方圍繞著國債期貨市場嗜殺了三年時間,雙方互有勝負,而最終決定雙方勝負的那天就是被媒體稱之為“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雙方在這一天的廝殺也達到了巔峰。
而這一天,也正是陸凡一直等待的機會。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