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璋,愛卿乃朕之舅姥爺,雖出身貧寒,但是為人純樸謹慎,追隨太祖,受到太祖、先帝的重用,鎮(zhèn)守晉州,多次抵擋北漢的進攻。。。。。?!?p> “愛卿,你為國守邊,提防北漢,也是勞苦功高,回去之后,你同樣要跟李筠一樣,加強訓練部隊、修筑城防,做好情報偵探工作,等候王師北上,一同掃平北漢?!?p> “謝陛下,臣回去必定厲兵秣馬,聽候陛下旨意?!薄昂?!”
“曹彬,你在外歷練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回汴梁城參與中軍行營的管理,明天到李重進的中軍都督府報到,到時用心學習。”
“臣必定盡忠職守,為陛下前驅?!?p> 忙完一天的事,柴宗訓靜下來,盤算著還有什么是要做的,看著自己寫的備忘錄,現(xiàn)在就剩下潘美、馬仁瑀、馬全義等一批先帝的侍衛(wèi)了,按理說應該是自己最親的人,不過他們也跟趙匡胤相處融洽,難免會被他拉攏了,要是在身邊突然來一刀就麻煩大了,不過他們也是值得拉攏的,起碼是先帝的侍衛(wèi)啊,才一個多月,明天找他們來,說道說道,看看怎樣,而且這個事不能提前說,省得有心人察覺,預先做準備。
于是,就安排內侍第二天一大早去宣潘美、馬仁瑀、馬全義等一批先帝的侍衛(wèi)覲見。
眾人收到圣旨就馬上來皇宮,見到昔日的同僚分外開心,雖然現(xiàn)在在不同的崗位,但是當初一起拱衛(wèi)先帝,一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戰(zhàn)的情誼是十分深厚的,情同手足,各人際遇不通,職位有高有低的,但是在這熟悉的皇宮里相見,頓覺十分開心。私下詢問,為何被召進皇宮?眾人皆不知原因。
等人齊了,內侍就領著眾人進入皇宮深處。
慢慢走著,皇宮內依然是戒備森嚴,眾人的心慢慢的緊張起來。各自想著,自己也沒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而且這里都是昔日的同僚,共同侍奉先帝,能有什么事呢?
眾人由內侍引領來到偏殿,殿內一片肅穆,正中是太祖和先帝的牌位,香爐當中有清香點燃,香煙繚繞,柴宗訓侍立在旁,看著眾人進入大殿。
內侍清唱:“眾位將軍,請給太祖和先帝上香?!?p> 眾人馬上畢恭畢敬的按次序上香、跪拜。
然后一起拜見柴宗訓。
“眾位將軍,平身。各位將軍,都是侍奉先帝的猛士,與先帝一同出生入死,可以說大周的天下是在你們手上打出來的。”
“潘美,先帝侍從,先帝即帝位后,補任潘美為供奉官。高平之戰(zhàn),潘美因為戰(zhàn)功遷為西上閣門副使。后出任陜州(今河南三門峽市)監(jiān)軍,改任引進使。當先帝準備用兵于隴、蜀二地時,命潘美統(tǒng)率永興的屯兵,管理西部戰(zhàn)事。。。。。?!?p> “馬仁瑀,漢乾祐中,太祖鎮(zhèn)鄴,仁瑀年十六,愿隸帳下,太祖素聞其勇,既見,甚喜,留置左右。廣順初,補內殿直。先帝嗣位,命衛(wèi)士習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勁,而所發(fā)多中,賜錦袍、銀帶。會太原劉崇入寇,先帝親征至高平,周師不利,諸將多引退。仁瑀謂眾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輩!”乃控弦躍馬,挺身出陣射賊,斃者數(shù)十人,士氣益振,大軍乘之,崇遂敗績。先帝擢仁瑀為弓箭控鶴直指揮使,及還京,又遷散指揮使。從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飛樓高百尺余,先帝觀之,相去殆二百步,樓上望卒厲聲嫚罵,先帝怒甚,命左右射之,遠莫能及。仁瑀引滿,應弦而顛。及淮南平,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賜以良藥,遷內殿直都虞候?!?p> “馬全義,幽州薊人。十馀歲學擊劍,善騎射。十五,隸魏帥范延光帳下。延光叛,晉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來上。全義在籍中,因補禁軍。以不得志,遂遁去。漢乾祐中,李守貞鎮(zhèn)河中,召置帳下。及守貞叛,太祖討之,全義每率敢死士,夜出攻太祖壘,多所殺傷。守貞貪而無謀,性多忌克,全義屢為畫策,皆不能用。城陷,遂變姓名亡命。”
“周廣順初,先帝鎮(zhèn)澶淵,全義往事之。從先帝入朝,太祖召見,補殿前指揮使,謂左右曰:“此人忠於所事,昔在河中,屢挫吾軍,汝等宜效之?!毕鹊奂次唬w右番行首。從先帝戰(zhàn)高平,以功遷散員指揮使。從征淮南,以功遷殿前指揮使、右番都虞候?!?p> 。。。。。。
柴宗訓一個一個地點名,抑揚頓挫地說出各人履歷以及南征北戰(zhàn)的出彩之處,說到激動處又加上激勵人的評價,大殿內只聽到柴宗訓清朗的童聲滔滔不絕,但是這些童聲描述的卻是風聲鶴唳的南征北戰(zhàn),各人隨著柴宗訓的描述,都回到那個崢嶸歲月,跟隨先帝出生入死,獲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大周的版圖逐漸擴大,各人的官職也越來越高。。。。。。越聽越興奮,好像又回到了拱衛(wèi)先帝的大營中,準備再次出擊一樣。
柴宗訓把眾人的事跡羅列了一遍,看到大家有點激動的神態(tài),轉過身,對著先帝的牌位,跪下,大聲說:“父皇,我一定善待各位將軍,待之如同叔父,請父皇庇佑大周,兒臣必定繼承遺志,率領大周鐵血雄師橫掃天下、超越盛唐!”
眾人一聽,激動得馬上跪下,大聲說:“請先帝放心,我潘美(馬仁瑀、馬全義。。。。。。)一定聽從皇上差遣,捍衛(wèi)大周社稷,橫掃天下、超越盛唐!”
“好!朕必不負汝等。先帝大行,朝廷現(xiàn)在需要穩(wěn)定下來,提防屑小,我們還要練兵,準備南征北戰(zhàn),各位將軍要謹守崗位,聽從朕的旨意,等準備工作做好,汝等就去橫掃天下,到時候封侯晉爵,共享富貴。”
“臣等定當遵從陛下差遣,橫掃天下?!?p> 為了更好地掌握禁軍的軍心,柴宗訓想了很多顯示關心的招數(shù),見過先帝的侍衛(wèi)之后,就安排第二天一大早召見宰相和樞密使。
四位宰相和三位樞密院正副使都到齊了,見過禮,柴宗訓請各人就坐,然后就指了指各人桌面上的資料,開門見山就提出要辦學校和醫(yī)館,這些學校和醫(yī)館向禁軍的家屬提供服務,禁軍的小孩可以免費上學讀書、到醫(yī)館看病費用可以減免部分,這些費用由內務府負責,其他老百姓也可以到學校讀書、到醫(yī)館看病,不過就是要收費。
說完,柴宗訓請各位大臣先看看學校和醫(yī)館的實施方案,然后請各位大臣提出修改的意見。
范質看完,就說:“陛下,這個學校和醫(yī)館并不是單純?yōu)榻姺瞻???p> “對,為禁軍服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yǎng)一批一批的人才為朝廷服務,我們不排擠原來的讀書人通過科舉制度成才的途徑,但是我們需要更多專業(yè)的人才,例如:天文、地理、制造、農業(yè)、軍事、醫(yī)療、會計、水利、商業(yè)、吏治、律法、醫(yī)療等等,單純靠科舉積累人才,沒有幾十年是湊不夠數(shù)的,所以要開辦學校培養(yǎng)人才?!?p> “朕想通過術有專攻的方式,以專業(yè)人士為師,專門大量培養(yǎng)專業(yè)對口的人才,然后在實干中篩選德才兼?zhèn)涞娜瞬艦槌⒎?,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另外通過增加學校來開展教育,增加普羅大眾識字讀書的水平,可以提升我們的文化素質,所謂有教無類應該就是指這些吧。識字讀書的人多了,他們學習圣賢經典、研究天文地理、醫(yī)學、律法、軍事等等都會事半功倍,我們的人才輩出,這才是大周興旺的根本。到時候各位大人可以管理更多的有識之士,為朝廷服務,你們負責把握大方向不是更穩(wěn)當嗎?”
“各位愛卿,也說一下這些想法是否妥當,如果妥當,那我們如何增加這些學校的老師、醫(yī)館的大夫,如何制訂學校教學教材、印刷教材等等呢?!?p> 范質想了想,就說:“陛下,太常寺所屬的太醫(yī)署主管全國的醫(yī)療、教學等方面的,可以調部分大夫到醫(yī)館服務,同時帶著學徒開展工作,既可以培養(yǎng)人才,也可以增加人手,另外太醫(yī)署制訂標準的教學教材用于醫(yī)療教學,擴大太醫(yī)署的教學招生人數(shù),培養(yǎng)一段時間就去醫(yī)館做大夫的學徒,參加臨床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與此同時朝廷可以征召各地的醫(yī)師,經過認證,加入到朝廷的醫(yī)療服務體系,增加醫(yī)師的數(shù)量。”
“至于學校的老師,我們可以招收讀書人,他們通過翰林院的教授的考核之后成為教學的老師,至于每一種科目就由翰林院或者相關部門的資深官吏進行考核,認定為專業(yè)的老師,這樣一來,教師的數(shù)量就會增加。臣以為這些學校首要的需要是教會這些學生識字,所以一開始的老師需求會相對容易一點,可以教《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教學一年半載之后,再增加其他的教學內容,對于那些年紀大一點的學生就增加一些工作技能的教學,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派到相關的作坊或者部門做學徒,邊做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