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昭”。寧礪呼了一聲。
小昭回應道:“我的名字告訴你了,你叫什么呢”?
寧礪說道:“人們都叫我公子”。
小昭哈哈的笑了兩聲,說道:“你這個人真是不要臉,看你的穿著就是一個山中獵戶。居然哄騙我這么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叫你公子”。
寧礪心中一樂,雖然猜不透這姑娘的身份,卻也覺得她是十分的有趣。
小昭見寧礪不說話,以為是她剛才的話傷了寧礪的自尊心,于是立馬說道:“公子就公子吧,反正這里就我們兩人。一個公子,一個小昭,誰都不吃虧”。
“這姑娘是怎么個思維方式,公子和小昭能是一個意思嗎”!寧礪心中又暗自嘀咕一句。
小昭見寧礪還是沒有說話,就對剛才自己的判斷更加的肯定。眼前之人定是自尊心極強的人,看來還是應該多給他說一些好話。想到這里,小昭又開口說道:“這樣吧,如果你能把我從這里帶出去,那么我就叫你一輩子‘公子’,如何”。
“還有這樣的好事”!不知為何,寧礪心情大好。
小昭看寧礪一副滿足的表情,便在心里對自己的準確判斷狠狠的贊揚了一番。
寧礪久歷江湖,對小昭的心思多多少少能猜到有一些,便問她道:“小昭姑娘,你知道‘公子’的意思嗎?可不要胡亂的許下諾言”。
小昭見對方這么輕視于她,連忙說道:“怎么不知道了,我說了的話是絕對算數的”。
寧礪心中一陣好笑,這小姑娘看來還真是涉世未深啊。
小昭見寧礪又不說話,這次卻不知道怎么辦了。
寧礪不想過于逗這個姑娘,便說道:“好吧,既然小昭姑娘決定這一輩子跟著本公子,那我們就開始尋找出口吧”。寧礪故意將叫一輩子“公子”,說成是一輩子跟著自己。
小昭根本沒有察覺這之中的不同,連忙答應下來。
寧礪到來之時便已是下午,這會更是快要天黑。這被四面絕壁包圍的湖泊面積甚廣,哪里是一時半會能找到的。于是兩人便只有在小昭居住的洞穴之中,先行度過一晚。雖然小昭強烈要求寧礪睡在洞穴之外,可寧礪還是以外面太冷為借口要住在洞里。
不過小昭態(tài)度相當強硬,甚至達到了要以死相逼的地步。小昭的抵抗一度讓寧勵感到挫敗,直到他派出了豆包。
豆包可愛的體型、動作、神態(tài)和靈性,讓小昭毫無抵抗能力。最終,寧礪以豆包怕冷又不敢離開自己懷抱為由,終于睡在了洞內。
至于寧礪如何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做一些想做的事,那可就是他家的獨門秘籍,不能外傳了??傊诘诙烨宄?,兩人的關系便迅速的好了起來。
第二日一早,面人便開始尋找起密道的出口來。寧礪研究這塊羊皮地圖有一段時間了,他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找到兩頭之間最短的距離??煞叛壑?,不是湖泊就是絕壁,究竟該從什么地方入手就是當前最難的一件事。
當前面積太大,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寧礪只能和小昭分工進行搜索。寧礪沿著湖泊,小昭沿著山體慢慢的查找線索。搜索了大半天,兩人都沒有發(fā)現什么有用的線索,不免使他們有些頹唐。
寧礪再次將羊皮地圖展開,細細的研究起來。如果眼睛能像手指一樣,可以實質性的接觸這塊地圖,相信現在這塊地圖已經被磨破了。還是想不出什么精妙的辦法,寧礪開始犯起愁來。
“怎么辦,難道就此放棄嗎”。寧礪心里一陣沮喪,便仰躺在草坪之上。
“啊”!寧礪剛一躺下,余光掃過遠處便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小昭見寧礪古古怪怪的,嚇了一跳。隨即就看見寧礪一步一步向湖里走去。
“才在這里一天,你就瘋了嗎”?小昭一把抓住寧礪,著急的問道。
寧礪反手抓住小昭,指著湖面對她說道:“你下來看看,這湖面周邊的山體并不都是高于它的?!彪S即一用力,便將小昭拉進湖里。
兩人站在湖里,寧礪繼續(xù)說道:“你想,如果此處的出入口是在湖面之后的山體之中,那我們在外面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的”。
小昭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便被寧礪拉著沿湖邊搜索而去。寧礪還是固執(zhí)的要從湖面的幾何中心開始搜索,因為羊皮地圖上連接兩頭的細直標識正是如此。
來到湖面的幾何中心處,兩人便開始細致的查看起來。寧礪甚至要潛入水里一段時間,確定沒有通路之后才繼續(xù)搜查。
在湖里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寧礪有了發(fā)現。此處湖面之上還有一截露在水面的山體,兩人向里游去也還能把頭留在山體與湖面的空隙處呼吸。往里行了不到十米,便沒有了進路。寧礪的手往上和往前探查一番,發(fā)現前方還有足夠的空間,便從水里躍上前方攔路的山石之上。
爬上山石,寧礪再往前方探查,卻驚人的發(fā)現腳下卻是一條向下延伸的大路。寧礪心中一喜,便從懷中摸出一個物事。也不見寧礪如何動作,他手中便驟然的亮了起來。
兩人借著這點燈光,一路向下走去。這條路很寬,雖然路中間有一些粗大的柱子,可估計也能同時容納十幾人并行。而且兩人絲毫沒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說明此地暗處應該與外界相連,能保證外間的空氣進出無礙。
眼見著這條路越來越像寧礪心中的樣子,兩人心里也高興起來。可這種高興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前方又沒有了路。
看著眼前山體之上露出的一片綠油油青苔,寧礪和小昭兩人對望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一絲無奈。寧礪在心中默默的計算了來路的坡度和路程,發(fā)現此處已經距離他們眾人分成三人小組探路的地方不遠了。也許,這一面青苔的背后就是他們被阻的出發(fā)點。只是不知道,這一面山體究竟有多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