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諸天無限

夢里有靈氣

第二章 沒有未來的人

夢里有靈氣 天高辰遠 3527 2019-10-20 22:16:14

  “呃……你在家?。 绷杼熠s緊抓起褲頭,手忙腳亂的收拾,一臉的尷尬。

  而那“曼妙女郎”則垂手站在一側,不著寸縷,滿臉木然。

  “我他媽只是旁聽生!不回來住哪?”凌楓怒道:“宿舍嗎?”

  吼完,一甩房門,回屋了。

  凌天默然。

  “主人,還需要繼續(xù)嗎?”女郎面無表情的問道。

  “滾一邊去!”凌天煩躁揮手。

  “好的,主人!”

  ……

  “車流線”將城市分出了上下,住在下層的居民需要乘車得從地面爬到百米高的乘車站,凌楓家里那輛七系在二十年前或許算得上奢華,可在這個連“兩桶油”都破產(chǎn)重組的年代里,不能飛還燒油的車就是一堆沒用的廢鐵。

  一般城市的“車流線”為離地一百到一百五十米,一線城市則延展到兩百米,在這段區(qū)間內的房價較上層低,但因乘車方便,價格也不是底層人負擔的起的。

  乘車站有通往地面的電梯,每到乘車高峰期,電梯門前的隊伍能排出去上百米遠。

  凌楓今天走的早,街上的路燈零星亮著,雨氣帶來的薄霧像一條玉帶纏在高樓腰間,凌楓欣賞不來這所謂的美景,這層濃霧遮擋住的不只是他看向天空的視線,還有他的前途……

  站臺人不多,距離第一班車到站還有不少時間,凌楓拿出手機開始翻看講義,耳塞中不斷回放著從眾多小網(wǎng)站里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盜版名師音頻。

  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嚴格意義上并不算能飛,固定的軌道直接附著在沿街的高樓上,從實用上來講并不比目前還在運行的幾條地鐵線優(yōu)越多少。只是很多新建筑里沒有規(guī)劃老式的交通口,如果坐地鐵,凌楓下車后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到了目的地還得從地面爬過下層高逾百米的倉儲區(qū)才能到上層的活動區(qū),貨運電梯和逃生通道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

  列車上人不多,這種在舊時代技術上添加自動駕駛功能的低端智能交通是吸引不了如今的有錢人的。

  找了個還算干凈的位子,凌楓繼續(xù)埋頭看書,他并不知道,他老爸凌天昨晚做了個非常非常離奇的……“噩”夢!

  “這……這他媽……也太真實了吧!”從夢中驚醒的凌天帶著滿頭的汗水。

  對于那些幸運或者不幸的人來說,2045年2月27號這一天改變的不止是他們個人的命運。

  在首次面臨變故的這一批人里,因為茫然,很多人還來不及意識到命運的改變,就已經(jīng)被命運殘酷拋棄了……

  凌楓旁聽的學校在新城區(qū),曾經(jīng)的偏遠郊區(qū)成了新的CBD,荒草叢生的低矮山丘被各大勢力爭搶、圈占,然后紛紛改造成精致的景觀,成了這個年代里難得的情趣。

  班上人不少,和他爸那個年代的傳統(tǒng)一樣,文科班里絕大部分都是女生。

  當然,男生少并不是因為男生們還堅持著“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等迂腐甚至愚蠢的觀念,而僅僅只是因為——他們付不起學費。

  如今這年代里,還愿意在男孩身上投入高昂教育成本的家庭已經(jīng)稱得上“豪門”了!

  凌楓走進教室的時候人不多,但前后都有人。

  前幾排,不愿被“物化”的女生們正努力通過自己的奮斗踐行著自強之路。

  最后一排,幾乎砸鍋賣鐵才上得起法學課的男生為了坎坷的人生,頂著重壓,艱難前行。

  凌楓比他們都要坎坷,也更加努力,可他的未來依舊被漆黑的濃霧籠罩著。

  班上這幾個稀缺的男生沒能享受到他們父輩那個年代里的粉紅色待遇,如今這年月,只有那種特別、特別帥的男生才有市場。

  年輕的男生臉上雖不缺滄桑,卻又沒有世事沉淀下來的穩(wěn)重,大叔范是走不通的,也就只剩下那種蓄上長發(fā)比女生還靚麗的“奶油小生”們才吃得開。

  凌楓,只能用清秀、干凈來形容,時光倒回三十年或許會有幾個小清新們羞澀的遞情書,如今,他只能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

  他本來就只是個旁聽生而已。

  課程的內容遠不如課程結束前教授的幾句話給凌楓的觸動大。

  “這算是你們法學系的最后一個學期了!所有課程都會在這個學期結束,九月份也就是大四上學期你們就可以參加法考,通過之后明年六月拿到畢業(yè)證、學位證就能去申領法律從業(yè)資格證,無論你們是要從事檢察官、法官或者律師,拿不到這個證,你們這幾年學相當于白上……”

  下課后,凌楓從教室后門沖出,追上教授,焦急中帶著忐忑:“教授,我的學籍……”

  “唉,學籍的事我也幫不上忙??!”

  教授是法學院的副院長,看在老同學的交情上讓凌天的兒子過來旁聽,學生學籍則歸教務處管理,要是三十年前,身為副院長,搞定一份學籍并不困難,可如今,法學系的學費可是很貴的,老同學的那點交情也只夠讓凌楓旁聽了。

  學籍進不來就拿不到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拿不到這兩個證,就算參加了法考并且通過了,明年也申請不到從業(yè)資格證,哪怕凌楓再努力,哪怕他的專業(yè)水平再高,沒有證就吃不了這碗飯。

  在這個機器和程序取代人類的年代里,找不到工作是常態(tài),可對每個人來講,人生都只有一次,凌楓還沒到心如死灰的年紀。

  “怎么?又在想學籍的事?”不用回頭也知道是死黨張凡。

  “要我說,你就跟我一樣來聽幾堂文學課,完了直接找個網(wǎng)站開始寫小說,要是簽約了好歹也算有個正經(jīng)工作嘛!”

  “呵呵,那種一個套路寫十幾年還能年入上億的人只能活在咱爸那個年代,現(xiàn)在AI會的套路比人多?!绷钘骼湫?。

  “是啊,要是我能早生幾十年就好了,讓那幫王八羔子把錢賺走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張凡一臉的羨慕嫉妒恨。

  “閉嘴,你還想不想混了?人家現(xiàn)在可都是大佬,一句話分分鐘讓你們這幫菜鳥撲街!”凌楓笑罵道。

  數(shù)量不明的高樓圍住了幾座矮丘,巨大的人造天穹上,人造的太陽發(fā)出算不上溫暖的光,隔絕了外面濃濃的水汽。

  作為這年代最高技術的發(fā)源地之一,大學校園已經(jīng)越來越像一座座獨立的城市,依托科研力量,下轄各種公司,技術轉化為經(jīng)濟效益,繼而獲取政治資源,商業(yè)運作下,“學術氛圍”非但沒有稀釋反倒越來越濃厚。

  老師,作為一個也沒有被替代的行業(yè),在機器和程序的反襯下反倒越來越受人依賴。

  AI沒有人性,自然更不可能有人情味,在AI剛上線的那幾年,不是沒有公司主推“智能教育”這個賣點,但在經(jīng)歷過幾次慘痛的事故后,已經(jīng)沒有家長敢把孩子托付給這些“沒人性”的家伙了。

  社會學家、教育學家、人類學家等人文科學家隨后掀起的關于人類傳承的大討論更是讓普通人明白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就是人性的延續(xù),其中三觀、性格、品德等等是機器和程序壓根就不可能明白、人類也不敢讓他們明白的東西。

  “你說我們的世界到底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p>  面臨困頓的未來,兩個年輕人重復著近十年來無數(shù)人進行過無數(shù)次的討論。

  “AI帶來的行業(yè)沖擊、人為擇育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女權覺醒引發(fā)婚戀觀念變化……”凌楓都不用思考,直接回了幾個網(wǎng)絡上討論最多的觀點。

  “行業(yè)沖擊不分男女,而且技術含量低的重復性勞動領域女性比例也很高?。 ?p>  “在面臨生存困境下,女性還有最后一條路可走……”一個從來沒有人愿意宣揚卻又真實存在的因素。

  當AI開始掀起失業(yè)浪潮,男人們困頓不堪,女人們則撿起了那項最為古老的職業(yè),和上世紀末的下崗潮不同,再也沒有遍地的風口,有的只有固化的市場和無情的資本。

  面臨困境,公權力無奈放松了監(jiān)管力度。

  而這種讓人絕望的現(xiàn)實進一步激化了人工擇育的熱度,沒有哪一個媽媽愿意讓自己的女兒經(jīng)受她們這種痛苦……

  于是,“重男輕女”這種思想還在延續(xù)的最后幾年里,人們有了更好的借口。

  早在世紀初就已經(jīng)失衡的男女比例在這短短的幾年里徹底崩了!

  凌楓面無表情道:“雖然那時候男人娶媳婦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可是沒人愿意承認自己的兒子會娶不著媳婦,然后再過幾年,他們失業(yè)了,沒飯吃了,更別提給兒子娶媳婦?!?p>  當公權力開始意識到問題,本就開始了很多年的女性權益保護工作像坐了火箭一樣,各項措施、法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出臺。

  然大廈將傾,在經(jīng)濟問題得不到改善的現(xiàn)實下,法律的執(zhí)行出現(xiàn)巨大問題。

  就在眾多學者、領導、知名人士紛紛悲呼“種族危亡”時,市場卻用它那雙看不見的手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定制未婚妻”、“婚姻養(yǎng)成計劃”、“結婚撫養(yǎng)協(xié)議”等等駭人聽聞卻又沒有超出人類想象的“新事物”紛紛出現(xiàn),面對這光怪陸離的現(xiàn)實,所有能夠發(fā)聲的人都沉默了,上層也只能對人民群眾的驚天創(chuàng)意妥協(xié)……

  這種把女性當成“合同標的物”的做法無疑是赤裸裸的“物化”女性,但不可否認,曾經(jīng)宣傳了多年卻進展緩慢的女性權益保護,在經(jīng)濟規(guī)律的運作下,一夜之間到達了頂峰。

  這實在是一種諷刺。

  父系社會有了再度向母系社會轉化的趨勢。

  智能化、機械化徹底抹平了男女之間的體力差異,在面臨AI的自我增殖時,沒有創(chuàng)造力或創(chuàng)超力低下的人只能被淘汰,但于創(chuàng)造力而言,男女在本質上其實是平等的。

  女性從家庭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又擁有了家庭中幾乎全部的教育投入,在競爭中毫無疑問占據(jù)了優(yōu)勢,尤其是那些不甘被“物化”的女性更是發(fā)揮出了驚人的能量,在各個行業(yè)與男性,與AI進行著劇烈的競爭。

  經(jīng)年累月下來,女性們的優(yōu)勢越來越大。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雖然男女比例開始出現(xiàn)恢復平衡的趨勢,但全部受過高等教育、女權覺醒的女性再也不可能回到那種作為男人附庸的日子了。

  同樣,斷層了一代,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男性,連自我生存都成問題,更別說吸引女性的青睞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