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大舅媽又來混了一頓飯,沒見到周英強(qiáng),便說了一大堆的好聽話,然后領(lǐng)著她的侄女回了家。
初五,無聊的清萍便跟著外爺鉆進(jìn)后院緊靠著的山體上開出的那個用來存放洋芋的山洞。
山洞最里側(cè),堆著幾捆扎好的芨芨草,搬開之后,后面是一扇能夠容一個人進(jìn)出的小木門。
木門進(jìn)去是一個比外面寬敞的窯洞,三面墻上挖進(jìn)去的凹槽上鑲嵌著木板,類似于一層層書架,上面擺放著紙質(zhì)發(fā)黃,線裝的書。
清萍以前愛看的就是左側(cè)這一面墻上的那些演義之類的古書,文字不完全是古文,易懂而且故事有趣。
右側(cè)放著類似于唐詩、宋詞之類的書,聽外爺說都是他的手抄本,不過以前的清萍可不感興趣。
最里側(cè)的書架上書不多,而且還是一些史記之類的書,所以清萍從未翻過。
外爺今天帶著她非要走到最里側(cè)的書架前,讓她翻翻那幾本書。
一本繁體的山海經(jīng)、一套四庫全書、一本史記,還有一套二十四史,全是手寫體,清萍越翻眼睛越亮,因?yàn)檫@些書上的字體她是見過的,在秦老那里見過。
等她將所有書都翻閱了一邊,她的目光在最上面一層右上角看到了一個類似于黎昌勛手里那個‘金磚’的盒子。
不過這個盒子通體卻是烏黑色,而且這個盒子只有那個‘金磚’的一半大,興許是外爺經(jīng)常來擦拭的緣故,烏黑色也是锃亮锃亮的。
清萍拿下來,放到窯洞中間那個支起來用來看書的簡易桌子上,就著煤油燈小心翼翼地打開。
盒子里裝著一副字,字的落款處竟然是秦鄴風(fēng)的印鑒。
清萍將盒子小心翼翼地合上,然后踮著腳尖準(zhǔn)備放回原來的位置,卻在放上去時,看到原來盒子位置處的木板墻上有個木質(zhì)的旋鈕。
想起外爺把她送進(jìn)來,非要讓她看這面墻上的書時的神情,她覺得外爺似乎是有什么話想對她說。
清萍把盒子放回桌子上,然后用手旋動那個旋鈕,后墻上的書架竟然動了,打開了一個僅能容一個人通過的通道。
清萍拿上煤油燈,鉆了進(jìn)去。
里面的空間不大,對面墻上有個挖進(jìn)去的臺子,上面放著一個常約六十、高約五十,寬約四十厘米的箱子。
箱子的八個腳上鑲嵌著閃閃發(fā)亮的‘金片’,鎖扣也是金色的,不過掛著的鎖卻是一把大銅鎖。
清萍激動地靠近箱子,握住老式大銅鎖,多么希望這個鎖是開著的,因?yàn)檫@個箱子除了小一點(diǎn)意外,竟然和康永祿三人在她家院子挖出來的箱子的形狀一模一樣。
大銅鎖是鎖著的,清萍在臺子上找了一圈,也在附近的墻上摸索了一邊,沒有找到鑰匙。
清萍遺憾地摸了摸箱子,轉(zhuǎn)身走出來,然后把書架恢復(fù)原位。
走出窯洞,急匆匆到了堂屋門口,清萍卻猶豫了。
若這個箱子是真的,那么外爺今天怕是想把她的身世告訴她了,可是她真的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嗎?箱子看上去太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