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陳曉麗告訴陳明宇:“我姨劉天鵝送給了我一幅這樣的涼快畫。我也想去讓那個畫家給我畫一幅?!?p> “你還是我心目中那個道德模范嗎?”陳明宇用一個陌生人的眼光打量陳曉麗,好像第一次看見她,并且她是個相貌出奇的外星人。
“我讓人免費畫了我,然后署上自己的真名高價賣!站著涼快一會兒就能掙大錢,不好嗎?”陳曉麗也用那種眼光打量陳明宇。
陳明宇緘默了。
陳曉麗又匆匆去盯著手機了,陳明宇就去找看手機不近視的陳小鳳,陳小鳳把看到的內(nèi)容念給他聽:
明后年奇點降臨,智能科技大爆炸,人類將實現(xiàn)永生!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數(shù)據(jù)生成并被數(shù)據(jù)操控著的世界,我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生活在被AI應用統(tǒng)御的世界。不離手不離身不離心的智能手機就不說了,連門鈴門鎖和掃地機器人中都有AI科技。長期以來被視為人類創(chuàng)造力主權領地的藝術領域也早已被AI攻陷,AI已經(jīng)能夠制作完整的音樂專輯、寫作結(jié)構(gòu)完美的劇本以及創(chuàng)作成熟的繪畫作品。看,這是繪畫機器人創(chuàng)作的《自畫像》自從20多年前美女藝術機器人艾達(Ai-Da)帶著“她”的大作亮相牛津,在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場轟動一時的AI藝術展。艾達不僅會畫素描和油畫,還會雕塑和制作藝術視頻。顯然,艾達很有藝術“天賦”,創(chuàng)造力爆棚。看,這是“手持”鉛筆的美女藝術機器人艾達。這是美女藝術機器人艾達的雕塑作品。艾達雖然只是個“搞藝術的”機器人,但她也屬于那種令科學家心生忌憚的“類人型機器人”。她那戴著假發(fā)的腦袋上覆蓋著硅樹脂,她的牙齦和牙齒都是3D打印出來的,她的眼睛里面裝著內(nèi)置攝像頭。看,這是美女藝術機器人艾達和她的“主人”、英國藝術品經(jīng)銷商梅勒。艾達的“主人”是藝術品經(jīng)銷商和美術館館長艾丹·梅勒(Aidan Meller),他與牛津大學、利茲大學以及機器人公司Engineered Arts合作設計研發(fā)了這款藝術機器人。這是史上第一位程序員洛夫萊斯伯爵夫人奧古斯塔·艾達·金·諾爾。這款藝術機器人被命名為“艾達”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程序員洛夫萊斯伯爵夫人奧古斯塔·艾達·金·諾爾(A. Ada King-Noel,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1852)。這位生活在十九世紀的女數(shù)學家出身名門,她是浪漫主義大詩人拜倫的獨生女。艾達參與了數(shù)學家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設計分析機的科研工作,該分析機是后世計算機的先驅(qū)。1843年,艾達在一篇譯文中發(fā)表了自己關于分析機編程的詳細注解,其中包含一段分析機用的算法,這被公認為史上第一段計算機程序。因此,一些史學家認為艾達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程序員???,這是人們在聚精會神觀賞美女藝術機器人艾達的作品,艾達的機械手臂正在繪圖中。雖然藝術機器人艾達的作品在很多藝術史家看來“缺少靈魂和人文精神”,但艾達的創(chuàng)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她可以“用巴赫的思維來運用畢加索的技巧”。艾達是人工智能,可以使一切臻于完美,而不會犯人類才有的不完美錯誤。但就是因為她的技藝可以如此完美,才會有畫評人吹毛求疵批評說:“但算法不能表達諷刺,也不會反思并質(zhì)疑自己,總之它們?nèi)狈ψ园l(fā)性,也沒有感覺和判斷能力?!笨矗琅囆g機器人艾達和她的諸多作品!但科學家通常主張將人工智能視為一種對人類技藝的補充和豐富,而不是將其視為人類藝術家的競爭對手。智能藝術機器人應該是未來藝術家的合作伙伴,他們并不會完全取代人類藝術家,人類將繼續(xù)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AI會成為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有益補充。因此,在一些藝術院校中,編程課已成為教學計劃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無論如何,讓我們對AI藝術保持一份好奇心,正如人工智能藝術家克林格曼(M. Klingemann)預言的那樣:機器遲早會“創(chuàng)作”出能“騙”過人類慧眼的藝術品,那將是“超越人類想象力的作品”……
“小鳳,南徐莊有一個再生人徐蘭海,給脫涼快了的美女畫美術畫兒?!?p> “你想讓我也去他那兒涼快?”陳小鳳抬起頭來問,“就我這樣子?”
“不是。”陳明宇搖搖頭,“相反,我想讓你阻止他畫那種畫。你現(xiàn)在不是一件衣服嘛,你去哄他穿上你,然后勒他半死,讓他手腳僵硬,畫不了畫。”
“為啥?”
“懲治色鬼唄?!?p> “一個機器人而已,懂什么色?!?p> “機器人?明白了,怪不得能再生。那就隨他去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