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點兒蛋(填坑)
2020中國區(qū)困難模式開局,其他地區(qū)也并不平靜,不知道未來的走勢如何,也不知道我的小說未來將會怎樣,恐怕僅剩的幾位書友也不會陪我走到最后,那我就先把以前挖的坑填一下,就是關于曼德拉效應的那個。
應該有人聽說過或者了解過曼德拉效應,不了解的我就簡單說一下這個東西,即: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最先來源于記憶中南非總統(tǒng)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jīng)在監(jiān)獄中死亡”,但現(xiàn)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后來更被釋放,還當上南非總統(tǒng),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以上來自百度百科)。
咳,關于這個東西眾說紛紜,爭論的很多的除了總統(tǒng)曼德拉本人之外,還有關于“皮卡丘的尾巴尾部是否有黑色”“自由女神像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甚至是某句歌詞,某個廣告,某個電影片段等等,真實的情況都與大眾或者個人的記憶不符。
我個人對這個東西最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是因為看到了關于“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經(jīng)典名畫的討論,在我個人的記憶之中,蒙娜麗莎是絕對沒有笑容的,它整個畫作呈現(xiàn)的是一種詭異的氣氛,甚至在我幼年的記憶之中,頗感覺有些恐懼,我當時還奇怪為什么叫“微笑”?
然后,奇怪的事情來了。
現(xiàn)實之中,或者是這個世界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畫中的女人笑的十分燦爛,“微笑”變的理所當然。
emmm……
除此之外,另一個就是經(jīng)典雕塑“思想者”了。
這個雕塑經(jīng)典的不能再經(jīng)典,名聲大到在我小學的時候,就有許多同學喜歡模仿,他們都是把拳頭頂在額頭之上。
我的記憶當中,思想者的動作也是如此,整個造型呈現(xiàn)著十分驚人的美感和魄力。
可是,現(xiàn)實之中呢,或者是這個世界的思想者呢,它是用手掌托著下巴的。。
emmm……
好了,看了這么多,你可能說我在扯犢子,你記憶之中的蒙娜麗莎就是笑的很燦爛,思想者就是托下巴的。。呃,我不反駁,我也說了,我是在扯淡~
最后說個我個人的事情吧,關于曼德拉效應的,這個東西發(fā)生在了我本人的身上,也就是我想填的那個坑,前面文章里面提過一嘴。
我前段時間不是需要辦戶口嘛,之所以辦戶口,是因為我的身份證到期了,去辦說我是黑戶,辦不了。
我大學是在外地念的,戶口也遷過去了,畢業(yè)之后一直沒管,結果變成黑戶了(有同樣心大的同學畢業(yè)之后就把戶口搞定比較好)。
然后我讓我當?shù)氐耐瑢W去弄個遷移證,最后落回原籍,過程挺煩的,但是總的來說還算順利,我的戶口和身份證都已經(jīng)搞定了。
嗯~不過當我時隔十年再重新翻看我家的戶口本的時候,我和我媽都愣住了。
因為我當初從老家把戶口遷到學校的時候,我戶口本那頁【作廢】了,就像左邊顯示的那樣,有一個長方形的印章【作廢】!
可是我現(xiàn)在一看,這個【作廢】竟然完全沒有了,消失了,從來不曾出現(xiàn)過的樣子,一點點的痕跡都沒有,我那頁的干凈程度,和我爸媽頁面一樣,完全看不出我這個人曾經(jīng)遷出過。。
好吧,我從來不相信記憶有偏差,更何況我媽的記憶和我一樣,所以我確認了,不是我和我媽的記憶出現(xiàn)了錯誤,而是現(xiàn)實……
這,就是曼德拉效應。
曾經(jīng)我十分關注,但是并不怎么肯定的一個東西,現(xiàn)在嘛,嗯~我要說我早在關注曼德拉效應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這個世界是虛擬的了,你相信么?
這個話題以后有時間再聊~
總之,庚子年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