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儒林外史》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安徽全椒縣人。出身于世代書香的名門望族,到他父親吳霖時,家道開始衰微。吳敬梓少時刻苦研讀,熱衷科舉,23歲中秀才,久困科場。其父死后,由于他對家產(chǎn)治理不當,晚年生活貧寒困頓。由富變貧的生活變故,使他嘗盡世態(tài)炎涼,從而棄絕功名。他由自身經(jīng)歷和觀察所得,對八股取士制度和官僚制度,有了痛切深刻的認識,乃集畢生精力寫就《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安徽全椒縣人。出身于世代書香的名門望族,到他父親吳霖時,家道開始衰微。吳敬梓少時刻苦研讀,熱衷科舉,23歲中秀才,久困科場。其父死后,由于他對家產(chǎn)治理不當,晚年生活貧寒困頓。由富變貧的生活變故,使他嘗盡世態(tài)炎涼,從而棄絕功名。他由自身經(jīng)歷和觀察所得,對八股取士制度和官僚制度,有了痛切深刻的認識,乃集畢生精力寫就《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