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當(dāng)夢幻開始

第五章:遺失的文化

當(dāng)夢幻開始 清茶炒飯 2831 2019-11-15 01:54:19

  第五章:遺失的文化

  這一日整個下午顧江河都還對《雨幕》武俠文的過稿有些不可置信,這使得他頻頻拿起手機查看微信錢包一千五的余額。

  直至傍晚從這一千五的巨款中消費了十塊錢吃煎餅果子顧江河才真正相信自己渡過漫漫長夜了。

  這使得吃過煎餅果子后的顧江河十分的愉悅,見著誰都是滿面笑容,坐他一側(cè)的靚仔不由得問他:“十塊錢的煎餅果子那么好吃嗎?”

  顧江河笑而不語,使得靚仔和胖虎二人一致評價他吃錯藥了。

  若是他們知道顧江河這一日憑借一篇九千字的武俠文獲得了一千五百塊的巨款,只怕他們會興奮到掐著顧江河的脖子讓顧江河把剛剛吃掉的十塊錢的煎餅果子吐出來。

  這天的英語晚自習(xí)照例考試,不過這次的作文題目倒是有些意思,大致是小師大要舉辦創(chuàng)新科技大賽,讓作為李華的你給留學(xué)生Peter寫一封郵件邀請他合作參賽。

  顧江河提筆便寫,七八行很快就寫完了三段,他每逢英語作文就必寫的spiderman和superman再一次向李華的外國朋友拋出了成為新的superhero的邀請。

  在英語郵信作文中加入了幻想元素就如同小學(xué)二年級在兩百字的作文里加入了玄幻元素,顧江河覺得自己大抵是全中國第一人!

  不過遺憾的是英語老師并沒有對顧江河的superhero和亂糟糟的語法做出任何評價。

  顧江河寫給Peter的邀請條件中有一條意思是說因為Peter是外國人,小師大創(chuàng)新科技大賽評委會因此“pay attention to me”!

  顧江河的英語作文往往就是這么風(fēng)格迥異。

  最后提上“Your sincerely,Li Hua.”,顧江河的一篇英語作文也就出爐了。

  瞧了眼最末的Li Hua,顧江河嘖嘖地?fù)u了搖頭,全中國最長生不老的人物大抵就是這個無時無刻不擁有著數(shù)千萬分身的李華了,即使是我們中文系的小明和小紅兩口子也不得不給這位大佬讓出一條路來。

  第二節(jié)晚自習(xí)顧江河便一直在看前幾天剛買的《唐詩一萬首》,這還是為了學(xué)習(xí)詩詞格律特意買來參考研磨的。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本在多多上二十塊錢買來足足六百頁的《唐詩一萬首》雖然足量,但印刷卻并沒有足夠清晰,其中暗字常常不能夠在第一時間被辨認(rèn)出來。

  買不起《全唐詩》,顧江河只能是買本跟十幾塊錢的盜版網(wǎng)文小說形式一毛一樣的《唐詩一萬首》了。

  顧江河猶記得小六和初一那兩年買不起正版書就在書店里買盜版書來看,兩三百塊錢全套十幾本的正版書盜版只消六十塊錢三本就是全集,雖然這并不是一個該自得的事情,但那些年盜版書屬實為顧江河這群窮孩子提供了心靈的港灣。

  不過這些年自打在手機上看起了小說后顧江河就已經(jīng)沒有再購買過紙質(zhì)版的網(wǎng)文小說,在習(xí)慣了正版電子書顧江河也變得寧愿每月花費二三十在點點上看正版也不想去看盜版電子書了。

  畢竟正版才是對作者的支持,且看正版后真的就會形成一種對看盜版很不屑的情緒。

  不過這本《唐詩一萬首》雖然紙質(zhì)和印刷都如同六百頁的盜版書,但它屬實不是盜版,畢竟這類詩詞書籍在市面上并不吃香,沒有哪個腦殘會花心思去盜版這不掙錢的物什。

  且,都是幾千年前的人寫的詩詞,也不存在所謂的盜版正版的說法。

  雖然《唐詩一萬首》的印刷字跡不盡人意,但顧江河仍是看得津津有味。

  六百多頁頁面十六開字體足夠小的詩詞合集,顧江河每每握著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滿足感。

  每日看個十幾頁,這是靚仔等人無法體會的怡悅。

  除了這本《唐詩一萬首》,顧江河的桌洞里還有一本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和一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八大家散文》。

  除了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外,在顧江河城南的家中還有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和《五經(jīng)》,《五經(jīng)》中便包含了《詩經(jīng)·風(fēng)》的一部分,而顧江河又有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詩經(jīng)》。

  之所以會有兩個出版社出版的《楚辭》是因為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其中錯誤太多,也并沒有對生僻字進(jìn)行注音。相反,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楚辭》和《詩經(jīng)》都是全注音的,且錯誤較少。

  不過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這兩本也有一點不足之處,那便是其中個別字使用的是繁體字而非簡體字,且對于《楚辭》中“兮”直接寫為“啊”放在譯文中。

  若是按照該翻譯進(jìn)行朗誦,那大抵會像一個每句話都用啊啊啊結(jié)尾的傻逼。

  顧江河是有收集癖的,且對于古文格外地喜歡。

  除了以上的書本外,他還收藏有綢面版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和豎排的仿古本《本草綱目》,他甚至有兩本郭沫若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史稿》!

  主要還是貧窮限制了顧江河的發(fā)展,否則別說他眼饞許久的七百塊的《全唐詩》《全宋詞》和兩千塊的《國朝典匯》,就是那兩萬塊錢的《明實錄》他也得屯回來。

  《國朝典匯》和《明實錄》都屬于明朝史書,是對于明朝歷史比二十四史中所謂的《明史》還要權(quán)威的明朝史書。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當(dāng)今時代對這些古籍文化并沒有多么的看重,也沒有多少人去注意她們的存在。就拿《國朝典匯》和《明實錄》來說,《國朝典匯》在多多購物APP中沒有任何頁面,在寶寶APP中也僅是兩三個版本七八家店鋪有的售賣。

  而《明實錄》則僅在多多有唯一的一套售賣。

  如此又過十?dāng)?shù)百年,這些類似的書籍購買頁十之八九將在全網(wǎng)消失,到那時,這些書籍不是淪為孤本就是被收藏家永久地封存在墳塋中。

  就如同中醫(yī),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曾一度被認(rèn)為是迷信的產(chǎn)物遭受打壓剝削,直至今日諸多典籍遺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諸多中醫(yī)技法如正骨、針灸、把脈等都遺失了許多關(guān)鍵性的技巧手法,現(xiàn)今殘存的所謂中醫(yī),似乎僅是中醫(yī)的皮毛。

  顧江河曾經(jīng)知道這么一個報道,一名患者頸椎全脫位依靠著八號鉛絲扽著脖頸才能呼吸,走了幾個省沒有醫(yī)院愿意接收這樣的病人,最終一名叫做劉寶琦的正骨大醫(yī)只在幾息便將脫位的頸椎復(fù)位……

  然而即是這般神乎其技的手法后生們卻并沒有誰愿意去學(xué)。

  也許是因為其太簡單而有效了……這畢竟是個物質(zhì)社會。

  中醫(yī)遺失的東西太多了,多到后人需要如五千年前神農(nóng)嘗百草一般才能將之?dāng)鄶嗬m(xù)續(xù)地修補回來。

  這不是在開辟新的路途,而是要像探尋新的大道一般去摸索老路,這該是何等的悲哀。

  另一點,中醫(yī)一途,最大的絆腳石并不是行醫(yī)資格證的普及,而是庸醫(yī)和假藥。

  中醫(yī)一庸,中藥一假,皆壞人命!

  五千年的東西,至今已是小道爾,這對于全漢族人而言,又怎能不是遺憾呢。

  五千年大國所遺失的也并不只中醫(yī)文化,還有諸多“舊的”“封建的”“愚昧的”文化。

  雖說四大文明古國獨留中國,然而其諸多文明都已被歷史的洪流和時代的鋒芒湮滅。

  言歸正傳,顧江河回到在城南的家中,戳著微信錢包看了好一會兒,而后他挑出了先前寫的一首現(xiàn)代詩和類古文在愛佛僧的郵箱再次投稿了過去。

  現(xiàn)代詩《寫給我的江南小城》寫于顧江河高一時期,是顧江河至今現(xiàn)代詩之最,因為這首詩寫盡了他前十八年。

  這一年三月當(dāng)他滿十八歲時他將這首《寫給我的江南小城》發(fā)布了QQ說說,祝賀自己的十八歲。

  而以拙劣的古體文寫的《日月浮生寄》則是寫于高二時期,不說是顧江河類古文最好的一篇,但它卻也是顧江河較為滿意的一篇。

  投稿之后需要等待,也不知這兩篇是否能過稿。

  另一天被鬧鐘叫醒的顧江河第一件事便是登陸郵箱查看是否有回信,但有些氣餒的是尚無回音。

  踏著黎光返校的顧江河瀏覽了一番之前寫的文稿之后點進(jìn)QQ音樂聽歌,當(dāng)他正點開劉梅的《短歌行》時,一輛小電驢駛來停在了他邊上。

  顧江河愕然偏頭就見到了班主任老王難看的面孔。

  “走路都要辦手機?”

 ?。ū菊峦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