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黃巾起義與陳勝吳廣起義一樣,都是反對暴政,都是有著很強的正義性。
但是,與陳勝吳廣起義的突發(fā)性與倉促性不同,黃巾起義有著大賢良師張角無數(shù)年的布局作為鋪墊。
而這個鋪墊不是其他,正是太平道!
太平道之所以被稱為太平道,不是因為其他,是因為太平道的治教經(jīng)典是《太平經(jīng)》。
《太平經(jīng)》本名《太平清領(lǐng)書》。相傳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東漢道教太平道典籍,成書于東漢中晚期,全書共170卷,全書涉及的種類繁復(fù),有經(jīng)學(xué)、醫(yī)學(xué)、鬼神之說、已及倫理道德等等。
《太平經(jīng)》所謂“太平“,是指陰陽和順,國富民安,社會公平無私。其又強調(diào)忠孝之道與尊卑貴賤的秩序,人民必須服從帝王,奴婢則要服從主人,天災(zāi)人禍主要是臣民而非帝王的罪責(zé)。
顯然,《太平經(jīng)》上有些內(nèi)容是不符合張角自身的愿想的,所以,張角主要宣傳的教義就是其中的鬼神之說。
東漢末年時期,疫病流行,天下苦疫病久矣,就連醫(yī)圣張機張仲景的家族都有過半的人死于傷寒疫病,可見當時疫病的可怕。
疫病的出現(xiàn),往往是伴隨于災(zāi)禍,每次大災(zāi)之后必有大疫流行,這是當時社會所必然的規(guī)律。而東漢末年,各種天災(zāi)人禍絡(luò)繹不絕,使得百姓凋零,生民疲敝。
這樣的時代背景,再加上漢天子的不作為,這給了張角傳教一個極有力的契機。
太平道鬼神之篇中認為,人體生病乃是鬼神所為,但是,鬼神不會無緣無故附身于人體之內(nèi),人之所以會生病,主要是因為其自身行為有罪過,才會招惹到鬼神。
所以,張角施符水救人的過程,就是讓有病之人跪伏于地,闡述己過,然后再喝下張角的符水,若是痊愈,則是己之功德,名傳四方,更兼?zhèn)鞯?;如若病情未曾痊愈,則說是此人心不向道,則神仙難為。
如此鄙陋不堪的傳教手段,居然會讓其與其弟子八人在短短十數(shù)年的時間內(nèi),獲得教眾數(shù)十萬。這一點,讓許煜明白義務(w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yǎng)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zhuǎn)相誑惑。十余年間,徒眾數(shù)十萬”——《后漢書·皇甫張段傳》
“太平道者,師持九節(jié)杖,為符祝,教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云此人不信道?!薄度龂尽堲攤鳌?p> 許煜靜靜的傾聽高順的訴說,心中也是連連嘆息。
張角的手段可以說是把握了此時上至公卿,下至黎民崇尚鬼神之說的思想,結(jié)合許煜所知道的歷史知識,不僅僅是百姓受其蠱惑,十常侍中兩人都是成為其發(fā)展的內(nèi)應(yīng),可想而知鬼神之說的可怕。
張角能夠安然的傳道十余年,恐怕與這十常侍中的兩位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張角也不傻,知道抱大腿的重要性。
說到抱大腿,許家在許縣的地位,遠遠不是一個許縣縣令可以比擬的,就像潁川四大家族一樣,其中一家的權(quán)勢都可以影響到潁川的政治。
強者如現(xiàn)在還不是大將軍的河南尹何進,先前位居潁川太守之時,所有的事情都還需要與四大家族商議,即使他們之中有人沒有從官的資格。
其實,這是潁川家族與大將軍何進的一場相互利用罷了。何進身為卑微,乃是屠夫之后,完全是因為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被選為貴人,身份地位得以擢升。
如今身為河南尹的何進仍然與潁川諸家族聯(lián)系密切,不因為別的,因為何進不是世家出身,沒有自己的黨羽,沒有一個出謀劃策的人。
想到這里,許煜搖了搖頭,想的有些遠了,抬頭看見高順已經(jīng)將自己知道的太平道的事情講的差不多了,正在喝些稀粥潤潤嗓子。
說道潤潤嗓子,許煜又是不禁自哂,剛剛穿越而來的時候,自己可是鬧了一個大笑話。
平日里習(xí)慣喝茶的他,讓下人奉茶,看見下人奉上來的茶,自己差點打了那人一頓。
后來才知道,是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東漢時期的茶是先將茶餅在火上烤成赤色,然后再研墨成粉末,加入水中,再加上鹽之類的調(diào)料。用茶圣陸羽的一句話描述現(xiàn)在的煎茶,那就是猶如“溝渠間棄水耳”!
“伯平可知太平道徒之規(guī)模?”許煜見高順稀粥飲盡,轉(zhuǎn)而說道。
“此事順卻是不知!”高順搖了搖頭,久不出許家莊園的他,消息閉塞,并不知道太平道的發(fā)展,再加上他對什么太平道什么的不感興趣,每當別人與他談及此事,他都是轉(zhuǎn)而言及其他。
“實不瞞伯平,如今漢家天下,不拜天子,供奉大賢良師張角的百姓,足有數(shù)十萬戶啊!”許煜并沒有夸大,而是實事求是的說道:“伯平有所不知,昨日吾言及天下動亂之根源,皆在于此!”
“嗯?”高順聞言,心中震動,沒有想到太平道的規(guī)模如此龐大,又聽許煜的后半句話,心中又是疑竇頓生,不解道:“亂天下者太平道?”
“亂天下者太平道!”許煜斬釘截鐵,這句話說得十分的肯定:“吾從師從荀家,恩師荀慈明曾聽聞朝廷中人言及此事,言語切切,痛斥太平道之事為亂國之源!”
荀家的聲望,在潁川境內(nèi)可以說是無人不識,尤其是荀爽荀慈明,更是文名布于四海,高順也是聽說過。
“既然朝廷之內(nèi)已然有人知道此事,為何不早做布置,趁早打算?”高順不解,既然皇帝已經(jīng)知道這樣的事情,為什么還會放任太平道發(fā)展?
“究其緣由,同昨日所說之賑災(zāi)之事同理!宦官當權(quán),天子不知民間疾苦,不知天下政事,如此而已!”許煜面無表情,緩緩道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不會爆的米花
嗯。。。二十二章先發(fā)出來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