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個洞,比以前發(fā)現(xiàn)的洞都要深很多。
也不知道里面通不通風(fēng),希望里面不會缺氧,如果里面缺氧的話,那就危險了?!?p> 吳剛知道,人不能長時間缺氧,那樣會使人窒息而死的。
而洞里因為通風(fēng)口不暢,最容易缺氧。
吳剛看著懷里的楠楠,又看了看山洞,他有心想要和大家一起去洞里探險,但是楠楠又無法安置。
他總不能抱著妹妹去洞里探險吧?里面又黑又長,楠楠肯定會受不了。
想了半天,最后還是決定不進洞了,就在洞口陪著妹妹玩吧。
“大家進洞里都小心點,注意安全,我要哄楠楠,就不進去了?!?p> “剛子哥,你不去可不行,這里面屬你的經(jīng)驗最多,你要是不去了,大家還怎么探險?
不行,你必須得去,我還指望著你給我們傳授點這方面的經(jīng)驗?zāi)?。?p> 聽到吳剛說不進洞了,小軍當時就不愿意了。
小軍是這群孩子里的頭兒,他在這些孩子里最能打架,所以孩子們都怕他,也都愿意聽他的話。
在這些人里面,他說的話,比這群孩子的爹媽說的話還管用。
13-14歲的孩子,正是叛逆期,根本就聽不進父母的話,也正是最讓父母頭疼的時候。管嚴了父子成仇,母女成恨。放任不管了,又怕孩子誤入歧途。
真是愁懷了很多父母,但是家家又都無法避免這個矛盾。
就像是狗剩這樣的,爹媽說的話,根本就置之不理,但是小軍說的話,他卻無條件的聽,而且還非常的愿意聽。
這種情況讓很多家長都無法理解,都埋怨自己家了孩子廢物,沒骨氣,為什么要聽別人的話呢?
還真是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
但是小軍卻不敢惹吳剛,到不是吳剛比他長得強壯,比他更能打架。
吳剛很少打架,也從來不欺負別的孩子,他在這些孩子里面人緣是最好的,也是最仗義的,大家對他都很親近。
但是小軍卻是知道,吳剛不好惹,是個人狠話不多的人,所以他很少去招惹吳剛。
他還知道吳剛是跤王,是宣村孩子們公認的第一跤王。
“狗剩,你別進去了,哪一次你都膽小怕事,婆婆媽媽的。
你就在外面陪著楠楠玩吧!記住了,要把楠楠哄好了,不能讓她哭了。
你要是哄不好她,讓她哭了,你以后就不用跟著我混了,就自己去玩吧。”
小軍知道吳剛還是不放心妹妹,所以就安排狗剩陪著楠楠玩。
狗剩聽到小軍的話后,心里很是不情愿,但是卻不敢反駁。他知道自己要是離開了小軍這些人,就沒有伙伴了,那樣會很無聊的。
“知道了,軍少!我保證完成任務(wù)。
你們就放心進洞吧!我和楠楠本來就是好朋友,一定會玩的很開心的?!?p> 這里的孩子都叫小軍為軍少,這樣叫,就顯得他比別的孩子地位要高一些。做老大,當然要與眾不同,所以稱呼也要不一樣。
誰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這個“少”字就悄悄的在孩子間流行了起來。什么“吳大少”,“周大少”,“馬大少”……。
在姓或者名的后面加一個“少”字,就讓人聽著很有身份,很氣派。就這么個“少”字,還不是誰都可以隨便用的,你得是在圈子里混的不錯,還得有點威望的人,別人才能給你加個“少”字,要不然你還真當不起這個“少”字。
小軍就覺得這個“軍少”叫著很好聽,也對得起自己老大的身份,所以他就默認了這個叫法。如果別人不叫他“軍少”了,讓他聽見了,還會有點不高興。
但是吳剛喊他小名,他卻沒有不高興。因為在他心里面,吳剛的地位和他平等,甚至比他還要高些,所以吳剛喊他什么,他都不會生氣。
狗剩趕緊跑到吳剛面前,接過楠楠,又在自己的兜里掏出了一塊兒糖,遞給了楠楠。
“剛子哥,把楠楠交給給我吧!你放心進去探險吧,我會把楠楠哄的很好的?!?p> “楠楠,來,哥哥抱一個!
哥哥這里還有糖吃。
來,先給楠楠一塊兒吃?!?p> 楠楠本來就和這些孩子熟,所以對狗剩也不陌生。
“呀!橘子糖。
楠楠最愛吃糖了,謝謝狗剩哥!”
這個時候的糖果,可是個好東西,孩子們一年到頭,可是很少能吃得到的。
在農(nóng)村沒有幾個家庭會舍得天天給孩子買糖吃。只有過年過節(jié)了,家里才會買點糖,還得藏起來,等來客人了,才舍得拿出來吃。
2分錢一塊兒的橘子糖,在當時可以饞哭很多小朋友。
楠楠嘴里吃著糖,很高興的就和狗剩走了。他們來到一個小土堆旁,一起玩起了過家家。
楠楠對這群小哥哥都很熟悉,以前吳剛也總帶楠楠和大家一起玩。
所以她對這些人也不認生,而且狗剩也很有孩子緣,又有糖果開道,很快兩個人就玩到了一起。
“小軍,這樣不好吧?”
吳剛當然也看出了狗剩的情緒,他不想因為妹妹而不讓狗剩進洞。
“剛子哥,沒事兒,狗剩本來就膽小,去了也會害怕,不讓他進洞里,也是為了他好。”
吳剛也知道狗剩膽子小,也比較懦弱,便也沒再說什么。
他看了楠楠和狗剩一眼后,就低著頭走進了洞里。小軍緊跟在他的身后,一群人就鉆進了洞里。
這個洞是個土洞,有2米多高,2米寬,地上平坦,洞頂成拱形。
剛?cè)攵吹臅r候,還有陽光能反射洞內(nèi),所以還能看清道路,可是沒走多久,洞里已經(jīng)漆黑一片了。
“把“火把”拿過來,點著火,都間隔的遠一點,別燙了自己。”
吳剛停下腳步,讓大家點上了“火把”。
說是“火把”,其實就是用一根木棍,將巴掌寬的油氈纏在上面,然后再用塑料布纏在油氈的外面。這里是一把簡易的火把。
用的時候只要點著火,就會照亮眼前一片,而且也可以燃燒很長時間。當火快要滅了的時候,就趕緊再纏一條塑料布,這樣就不會滅了。這是孩子們自創(chuàng)的“火把”,很廉價,也很實用。
就是有點危險,容易燙人。因為塑料布一著火了,就會呼呼流油,帶著綠色火苗掉到地上,還冒著黑煙。一不小心就會燙傷了手,或者燙壞了衣服。
火光有點幽暗,但是剛好又能夠看清身邊的景物。
“大家注意了,如果在前進中,誰手里的“火把”突然滅了,就和我們大家說一聲。
那樣我們就不能再前進了,這說明洞里缺氧,到時候我們要馬上離開這里,返回洞外。
要不然大家會缺氧,窒息而死?!?p> 吳剛又提醒了大家一句?
“知道了,剛子哥!你就放心吧。”
吳剛就舉著“火把”繼續(xù)前行。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一個小廳里,在中間有一個手術(shù)臺。這個手術(shù)臺,是在挖洞的時候特意就留下來的,和土洞是一體的。
是一個2米長*80厘米寬*80厘米高的長方體的土塊兒,在上面還鋪有一些稻草。
這樣的手術(shù)臺一共有三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在離這里不遠的地方還有還有一個廳,廳里還有幾張土床,應(yīng)該是給傷員做完手術(shù)養(yǎng)傷用的。
越往里面走,洞里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吳剛他們手里的“火把”卻顯得有點無用了。
“好大的防空洞,這里應(yīng)該就是人們躲避轟炸的地方吧!”小軍圍著土洞走了一圈兒,說道。
“看來這里應(yīng)該是洞的盡頭了。我們就在這里找找把,看看有沒有什么意外收獲?!?p> 吳剛提醒了大家一句,就低著頭在地上尋找了起來。整個洞里很干燥,但是洞里空無一物。
吳剛在洞頂?shù)囊惶幇l(fā)現(xiàn)了一個小圓形洞口,他感覺應(yīng)該是氣眼。但是現(xiàn)在被堵死了,也沒太放在心上。
又過了一段時間,吳剛看著手里搖搖欲墜的火把,就知道洞里的氧氣快耗盡了,必須盡快離開這里。
“大家快撤,洞里的氧氣快要耗盡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p> 吳剛趕緊提醒大家。
這時候大家才反應(yīng)過來,趕緊向外沖去。
“慢一點跑,先把火把給續(xù)上,火要是滅了,黑燈瞎火的你往哪里跑?”
吳剛看著這些亂串的人影,就有些生氣,這樣失去理智的亂跑,是容易出事的。
在吳剛的約束下,大家才狼狽的跑出洞外。
來到外面,吳剛一清點人數(shù),一個人也不缺,他這才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