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劉良
濟陽縣。
街頭上,布衣百姓忙忙碌碌。
幾名佩劍的公子哥,在悠閑地逛街。
“大人?”
身后的朱博,輕輕拍了一下李尋的肩膀。
轉(zhuǎn)過頭,是嚴香關(guān)心的目光。
“走吧?!?p> 樊夫人難產(chǎn)去世之后,李尋再次回到了劉秀出生的前三天。
李尋派人去劉府打聽情況,自己帶領(lǐng)著人馬,朝一處閣樓行去。
劉秀的叔父就在這閣樓里。
李尋前往博園宮之前,經(jīng)常在閣樓里跟劉良喝酒。
閣樓的左側(cè),是八字形的樓梯,右側(cè)是一處酒肆。
酒肆上面,懸掛著三個酒壺,下面是一個平臺。
平臺上露出兩個圓洞,里面藏著兩壺羊尊,后面放著一個大缸。
一名寬衣博袖的男子,正擼起袖子,端起大勺,探入大缸內(nèi)沽酒。
朱博隔著老遠,就聞到了酒香,拼命地吞口水。
這處酒肆,正是鴻殷閣在濟陽的一處產(chǎn)業(yè),歸朱博管理。
朱博喜好喝酒,搭建的酒肆有很多,還開了兩處酒市。
閣樓下面,是一群耍角抵戲的人,戲名為東海黃公,打斗表演不少。
眾人放緩了馬匹的腳步,看得入神。
李尋看了一眼閣樓的上層。
單檐兩層的閣樓,二層比一層空間略小。
“朱博,你找?guī)讉€在樓下守衛(wèi)?!?p> 朱博點頭,比了個手勢。
一隊人馬,約莫七八人,離開隊伍,轉(zhuǎn)入酒肆之中。
走上閣樓,嚴香推開閣樓的單扇門。
人群中,李尋一眼瞧見,一名獨自坐在小屋一角,二十來許的年輕人。
劉秀的叔父劉良。
現(xiàn)在的劉良,身份是一名孝廉,應(yīng)該還在老家舂陵,等候官員選拔才是。
劉秀即將出世,他來看望族人,也算說得過去,就是路途有些遙遠。
劉良是劉演,劉秀成長道路上的領(lǐng)頭人。
元始三年,劉欽病逝,劉良養(yǎng)育劉秀,帶著劉秀過府讀書。
地皇三年,劉良帶著劉演,劉秀兄弟,于舂陵起兵。
“哈哈,劉次伯,幸會幸會?!?p> 李尋上前打了個招呼,坐到劉良對面,微笑攀談,閣樓內(nèi)氣氛融洽。
劉良做事老道,主動行起酒令,勸起酒來。
“也不知道,劉次伯何事前來?”
李尋問道。
一番詢問,李尋才知道,早在去年歲末,劉欽赴任濟陽之后,劉良就過府幫忙了。
“有一名方士告知我,命中的貴人會出現(xiàn)在此處,讓我在此等候。現(xiàn)在看來,這位貴人,就是李尋閣下了。”
劉良笑容滿面,向李尋拱手道。
李尋正要詢問這名方士的姓名,一名身著短打的漢子,走進屋里,左右瞧了瞧,目光鎖定劉良。
“劉次伯,你何時還我息貸?”
有人大聲喊道。
李尋一看,居然是催債的人。
漢代放高利貸的人,也叫做子錢家。
西漢景帝時,長安子錢家無鹽氏,就趁著吳楚七國兵起,放債取息,成為關(guān)中巨富。
當然,長安最大的子錢家,非李尋莫屬。
劉良確實賒貸過酒水。
與其說是賒貸,不如說是人情世故。
他賒來的酒,到時候人家是要免除的,以此來博取一個好名聲。
這是互利的行為,當朝屢見不鮮。
怎么這個時候,有人催債來了?
劉良覺得有些尷尬,他不能讓李尋看低了自己
李尋的本事,別人或許還不知道,劉良卻十分清楚。
近些年,劉良的老家舂陵鄉(xiāng),鹽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舂陵鄉(xiāng),是劉演,劉秀起義時,召集子弟兵的地方。
商賈跑腿的廝役告知,舂陵鄉(xiāng)進來了銅梁金堂,火井龍湫幾大商行。
銅梁,礦物買賣。
金堂,碧馬犀象的流通。
火井龍湫,天然氣、鹽井的開發(fā)運輸。
商行帶來先進的交通工具,解決了交通不便的問題。
日用品手工業(yè),在舂陵鄉(xiāng)蓬勃發(fā)展起來。
久而久之,舂陵的生活條件,比鄰近諸縣好上許多倍,涌入了大量的人口。
銅梁金堂,火井龍湫,背后的掌權(quán)人,就是眼前這位笑容可掬的李老板。
想到這里,劉良和大漢頓時唇槍舌劍起來。
突然,漢子拔出刀來,用力一揮。
這一刀,卻不是劈在劉良身上。
砰的一聲,漢子似乎是擋掉了什么東西。
疾風(fēng)從劉良耳畔呼嘯而過。
劉良悚然一驚,側(cè)目而視。
房檐邊上,插著一把手戟!
“擋住了?”
門口說話的,是一名戴著頭巾的力士。
力士衣服貼身,能看到發(fā)達的胸大肌。
他投擲完手戟,用力揮舞了一下手里的鐵戟,臉上似笑非笑。
“你是誰,為何擋在劉良身前?”
力士問的,是那個催債的人。
催債的漢子呵呵一笑,說道:“我倒也不是來收債的?!?p> “董侍中說了,大司馬對劉欽宗族,一直心心念念,于是讓我過來看看。擋住了閣下的手戟,實在是失敬?!?p> “我并不摻和,你們自己打吧。”
說完,漢子將身后的劉良讓了出來,獨自趕往樓下走去。
力士既不攔阻,也不說話。
等到漢子離開,他目光一轉(zhuǎn),看向角落里,雙手交叉在胸前的朱博。
朱博緩緩拔出別在身上的卅煉刀。
一道寒芒,映射在墻上。
“劇勝?!?p> 朱博冷笑道,“我們老大在這里談話,你來摻和什么。莫非你是窮怕了,什么任務(wù)都敢接?”
“劇勝?”
李尋打量著眼前的力士,想到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劇孟。
景帝三年,吳楚六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cè)的名義,發(fā)動了叛亂。
大將軍周亞夫,到了河南洛陽,遇到劇孟,稱得之若一敵國。
三個月后,在劇孟的幫助下,周亞夫平定叛亂。
劇勝,正是劇孟的玄孫。
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刺客。
隨著劇勝的出現(xiàn),官道中殺出一批人來。
有人開始迎戰(zhàn),正是李尋之前吩咐,潛伏酒肆之中的人。
樓下賓客四散。
閣樓二層,敵我對峙。
劉良從蒲席上起身,想要轉(zhuǎn)身逃匿,眼前的單扇門,卻被人關(guān)上。
他趕緊轉(zhuǎn)身前往最后一扇門,也被人用力關(guān)上。
劉良表情變得狠厲,拿起角落里的棍棒,站到李尋身邊。
“你是來殺我的嗎?”
李尋聽到大街上的混亂,看到樓上被人封鎖,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劇勝不說話,揮舞著自己手中的鐵戟,眼神冰冷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