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報國家矢心酬壯志 拋頭顱滿腔灑熱血
荊軻同秦舞陽辭別姬丹等人,策馬疾馳,少時人影淹沒風聲之中,二人徑至河岸下游,荊軻蒼茫道:“河對岸全是秦軍兵馬,咱們得繞開些,避免與他們正面交鋒”。
秦舞陽道:“一切全聽荊大哥的”!
荊軻看秦舞陽甚是聽話,頗為受用,問道:“太子殿下為何偏偏派你和我一起上路”?
秦舞陽道:“我也不知道,太子爺讓我干嘛我就干嘛”!
荊軻道:“你倒是聽話,看來太子十分信任你”。
秦舞陽道:“不錯,太子爺一直對我很好”。
荊軻知秦舞陽有些武功,道:“聽說你之前殺過人”?
秦舞陽道:“不錯,但我殺之人確是該死之人”!
荊軻道:“哦”?
秦舞陽道:“那人是個惡霸,平日里經(jīng)常欺負鄉(xiāng)里百姓,有一天他惹惱了我,我忍無可忍,就拿刀捅死了他”。
荊軻道:“就這樣”?
秦舞陽道:“就這樣”。
荊軻道:“沒人找你麻煩”?
秦舞陽道:“肯定有了,事發(fā)之后官兵派人抓住我,要殺我,卻正巧被太子爺遇見,他見我尚且年幼,所殺之人確是該死,便命官兵放了我,知我父母早亡,孤苦無依,便帶我回宮中,之后我一直在太子爺身邊”。
荊軻道:“原來太子殿下對你有這般恩情”,又道:“今年你幾歲”?
秦舞陽道:“十四歲”。
荊軻聞語心中一顫,看他小小年齡本應天真無邪,快樂玩耍,如今卻要去同自己去刺殺秦王,自知此去兇險萬分,難以活命,于心不忍,憐道:“你可知咱們?nèi)ネ翁帯保?p> 秦舞陽道:“去秦國”!
荊軻道:“去秦國干嘛”!
秦舞陽道:“刺殺秦王”!
荊軻道:“你可知刺殺秦王是個危險的任務,咱們此去艱難重重,極有可能有去無回,喪命在那兒”。
秦舞陽道:“我知道”。
荊軻道:“那你還去”?
秦舞陽決然道:“大丈夫活于天地之間,當舍生取義,報效國家,如今燕國遭逢劫難,我身為燕國臣民,又蒙受太子爺恩惠,自當力所能及,萬死不辭”。
荊軻不料秦舞陽小小孩童竟有此番氣概,不免刮目相看,見秦舞陽不懼艱難,無畏生死,還能說什么好,嘆道:“說得好,那咱們走吧”。
且說二人順易水東岸一路南下,直至燕齊邊境,獲悉此處秦軍鎮(zhèn)守松懈,這才渡過河對面。為避免身份暴露,引來不必要麻煩,二人喬裝打扮一番,避開秦軍營地,夜行日歇,馬不停蹄,沿齊國邊境直入魏,經(jīng)洛陽、安邑入秦,一路耽擱,荒廢十日光景。雖時至冬日,氣溫有所下降,木匣中樊於期頭顱已散發(fā)淡淡尸臭,二人不敢拖延,又狂趕一日一夜路程,這日清晨,已然身在咸陽城外。
雖此時天下戰(zhàn)火連連,烽煙不息,二人一路走來,到處都是殘垣斷壁,滿目蒼夷景象,咸陽城卻絲毫不受影響,繁華依舊,風采不減,二人輕易入得城來,有種恍若隔世的錯覺,遍觀大街小巷,高樓矗立,販賣營生,不勝枚舉,家家戶戶紅紅火火,人們臉上盡皆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當真引人入勝,流連忘返。秦舞陽不由感嘆道:“要是活在這里該有多好啊”!
荊軻苛責道:“你說什么呢,別忘了你是燕國人,你要有能耐,把燕國建設強大起來,別國自然不敢欺負,百姓生活自然富足,燕地并不比這里差”!
秦舞陽辯道:“我是沒這個本事,只是感嘆一下而已”。
荊軻道:“那就別感嘆,別忘了咱們此行目的,動搖了心中意志”!
秦舞陽道:“那肯定不會”。
城中人潮擁擠,二人牽馬徐徐而行,秦舞陽道:“荊大哥,咱們什么時候去見秦王”?
荊軻道:“現(xiàn)在就去”!
秦舞陽道:“多日奔波,十分勞累,不如就此歇息一晚,養(yǎng)足精神,明日再去可好”?
荊軻道:“咱們路上耽擱太久了,不能再歇息了,恐怕夜長夢多,早日完成任務才是,你且克服一下”。
秦舞陽苦悶道:“唉,真的好疲憊”,又道:“咱們怎么才能見到秦王”?
荊軻道:“我自有辦法,按原計劃進行”。
秦舞陽道:“荊大哥,你說咱們真能殺得了秦王么”?
荊軻道:“事在人為,只有賭一把了”。
秦舞陽道:“要是咱們失敗了會怎么樣”?
荊軻道:“會死無葬身之地”,又道:“既來之則安之,不成功便成仁,你怕了”?
秦舞陽道:“不是,我是想著計劃周密一點,有個萬全之策,萬一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紕漏了,咱們最后豈不功虧一簣”!
荊軻道:“你別找借口了”!
秦舞陽道:“不是找借口”,頓頓道:“我是想著在秦國咱們又沒有熟悉的人,如若冒然前去王宮,見不到秦王事小,被當作奸細抓起來殺掉豈不冤枉”?
荊軻沉吟道:“你說的倒有一定道理”!
秦舞陽道:“當然了,我會胡說嗎”!
荊軻猶豫片刻道:“我想起一個人來,或許他能幫助我們”!
秦舞陽問道:“誰”!
荊軻道:“跟我來,見了你就知道了”,帶秦舞陽朝城西走去。
且說荊軻領秦舞陽前去求見之人名叫蒙嘉,在秦國官居要職,乃秦王身邊貼身侍衛(wèi)。荊軻早年周游列國,行走江湖之時,曾救過蒙嘉一命,蒙嘉銘記此恩,無以為報,后荊軻入燕,蒙嘉歸秦,二人便無交集,荊軻于燕國之時,偶然聽說昔日故友蒙嘉在秦國發(fā)跡,當上大官,不想今日終能派上用場,想那蒙嘉重情重義之人,自己對他有恩,今日前去求他,他必然幫助,經(jīng)秦舞陽提醒,荊軻才想起這檔子事來。
蒙嘉在秦國也算知名人物,荊軻于咸陽城中稍加打聽,便知蒙嘉府邸住所,引秦舞陽急去謁見。蒙嘉見故人突然到來,驚喜之余,熱情招待,詢問何故至此,荊軻也不繞彎子,盡表其情。蒙嘉念荊軻舊情,見荊軻所言對己亦非難事,滿口應承,即刻動身前往王宮傳話,于荊軻美言。
蒙嘉對秦王道:““燕王畏懼大王的威勢,不敢發(fā)兵和大王對抗,情愿讓國人做秦國的臣民,和各方諸侯同列,像秦國郡縣一樣進奉貢品,只求能夠奉守先王的宗廟。燕王非常害怕,不敢親自來向大王陳述,特地斬了樊於期,并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都封裝在匣子里,燕王又親自在朝廷送行,派來使者向大王稟告,請大王指示”。
秦王聞聽燕國派來使者求和,言下之意兵不血刃便可拿下燕國,自然十分喜悅,得知使者還送來樊於期人頭,更是心喜若狂。那樊於期當年兵敗逃亡,乃秦國恥辱,一直是秦王心頭病,兩件美事交加,秦王龍顏大悅,命蒙嘉回復使者,明日宮中召見。
蒙嘉得了圣意,火速趕回府中,轉(zhuǎn)告秦王旨意,荊軻秦舞陽二人聽了興奮不已。蒙嘉留二人府中過夜,促膝長談,互訴彼此多年來遭遇不提,次日五更方至,眾人早早起身,收拾一番,同往咸陽宮。
眾人到得咸陽宮外,天色微微亮,晨霧中看那王宮巍峨挺拔,雄偉高聳,一座座高樓重疊堆砌,沒入云霄之中;一排排宮殿又緊密相連,隱去霧色之內(nèi),屋瓦斑駁,樹木青翠,交相映襯,相得益彰,羅列整齊,錯落有致,遠遠望去,自有一股威嚴不可侵犯肅穆之氣。
蒙嘉道:“咸陽宮到了,咱們進去吧”。
秦舞陽直看得心曠神怡,悠然自得,沉浸暢想之中,未曾留意蒙嘉言語,被荊軻推了一把,荊軻道:“愣什么呢,快點走”!秦舞陽這才驚醒。
眾人慢步朝宮門走去,看左右兩排士兵站立紋絲不動,眼中盡是肅殺之意,秦舞陽見此陣勢,沒走兩步,小腿已然亂顫,幾欲摔倒,荊軻察覺有異,忙扶了秦舞陽一把,小聲道:“怕什么,鎮(zhèn)定點,別心虛,露出馬腳咱們就完了”。
秦舞陽這才勉強克制,一步一搖謹慎跟在荊軻身后,走至宮門處,早有守衛(wèi)士兵攔道:“干什么的”?
蒙嘉道:“我等受大王召見,前往宮中”。
且說昨日蒙嘉入宮拜見秦王,秦王雖然答應接待使者,事情畢竟倉促,旨意沒來得及傳達下面各處,守衛(wèi)士兵并不知情,只認得蒙嘉,問道:“我怎么不知道”!
蒙嘉道:“事發(fā)突然,可能你還沒收到信息”!
守衛(wèi)見蒙嘉說得信誓旦旦,不像有假,又看看荊軻二人,道:“這兩個人是誰”?
蒙嘉便要作答,荊軻開口道:“在下荊軻”,又指了指秦舞陽,道:“這是我的隨從,名叫秦舞陽”。
守衛(wèi)士兵心下一驚,荊軻赫赫大名怎能不知,語氣頓時客氣道:“原來是荊大俠,敢問眾位進宮干什么去”?
荊軻沉聲道:“在下攜樊於期人頭及燕國地圖,特來求見秦王陛下”。
樊於期數(shù)年來被秦王重金懸賞,世人無不知曉,這名士兵乍聽之下大驚失色,驚道:“樊於期死了,他人頭在哪兒”?
荊軻示意秦舞陽打開木匣,道:“這便是了,軍爺請看”!
守衛(wèi)順眼湊近去瞧,只覺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強忍著掃視兩眼,赫然正是樊於期頭顱,那頭顱斷裂處已然發(fā)黑,血跡凝固,既然看出真假,忙側(cè)過頭,在鼻子下?lián)]手散散味,皺眉道:“好臭呀”!
荊軻解釋道:“我等從燕國一路遠來,耽誤了些時日,倒讓軍爺受累了”!
蒙嘉一直候立一旁,見此守衛(wèi)甚是絮叨啰嗦,早已不耐煩,開口道:“我等有王命在身,你要誤了時辰,可承擔不起罪責”!
守衛(wèi)唯諾道:“是是是”。
蒙嘉道:“我們現(xiàn)在能進去了嗎”?
守衛(wèi)陪笑道:“當然可以,不過我得搜一下身,才能放你們過去”!
荊軻道:“這個自然,軍爺請便”!
守衛(wèi)笑嘻嘻道:“小人職責所在,不好意思了”,卸下荊軻秦舞陽腰間寶劍,又將二人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搜了個遍,只得些許銀兩,再無他物,又見荊軻手中木匣,自知裝著人頭,秦舞陽手捧一裹卷之物,問道:“這是什么”?
荊軻道:“一幅地圖”。
守衛(wèi)道:“可否打開看看”?
荊軻面有難色,道:“此乃機密信息,函封完整,是要獻給大王的,恐怕不方便”,見守衛(wèi)疑慮神情,示意秦舞陽將地圖稍稍展開一點,露出一角,道:“這下可以了嗎”?
守衛(wèi)瞥得那物件一角,確認地圖無疑,尋思區(qū)區(qū)一幅地圖,不看也罷,掃見蒙嘉冷冷眼神,思忖既然蒙大人帶隊,也出不了差錯,道:“可以了,只是耽誤了大家時間,實在過意不去,眾位這就請吧”!
荊軻道:“辛苦軍爺了”,眼珠一轉(zhuǎn),摸出身上銀兩,塞往守衛(wèi)手中,道:“請軍爺笑納”!
守衛(wèi)忙推辭道:“這怎么能行呢,萬萬不可”。
荊軻勸道:“軍爺當差不容易,這是應得的”。將銀兩硬塞至守衛(wèi)手中,守衛(wèi)不再推脫。
蒙嘉拂袖踏入宮門,荊軻秦舞陽緊隨其后,眾人入得宮來,蒙嘉陰沉道:“現(xiàn)在秦國的官員士兵越來越不像話了,做事磨磨蹭蹭,沒有一點效率,還驕橫無理,仗勢欺人”。
荊軻道:“也怨不得他們,生活所迫嘛”。
眾人一路閑話,看那宮殿林林總總,造得美輪美奐,宮道兩旁盡是奇花異草,珍稀樹木,令人心曠神怡,秦舞陽暗羨道:這里宮殿不知比燕國好多少倍!
荊軻二人隨蒙嘉七轉(zhuǎn)八轉(zhuǎn),東拐西拐,約莫半個時辰,仍未到達王宮,荊軻道:“公子,怎么還沒到呢,是不是走錯路了”?
蒙嘉道:“快了,前面就是了”。
秦舞陽道:“這王宮果然非比尋常,這一路走來,不知經(jīng)過多少宮殿了”!
蒙嘉笑道:“不瞞二位,這王宮構造乃是早前一位高人設計的,其按四時八方,九宮八卦排列,內(nèi)設三十六條主道,七十二處寶殿,占地九萬六千方,又引黃河之水護城,蜿蜒一條騰龍直上,王宮偌大,所以才走得久了些”。
荊軻暗道:這秦王虛設這么多宮殿,果然謹慎,若非蒙嘉引路,我怕是走不出去了。對蒙嘉道:“竟有此巧妙玄機”。
蒙嘉道:“那是,一來宮園裝顯美觀,二來迷惑歹人作祟”,一指前面,對二人道:“到了”。
此時天已大亮,空氣清新淡雅,慵懶太陽已然爬上東方,普照大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二人看時,面前一座宮殿矗立眼前,那宮殿金磚玉瓦壘砌而成,筑工大氣委婉,精巧別致,屋檐陡峭峻拔,螭吻霸氣內(nèi)斂,與其他建筑風格大不相同,自有一種非凡氣派,門匾三個玄鐵大字“勤武殿”,門兩旁數(shù)十衛(wèi)士持刀槍劍戟,橫眉冷對,個個威猛兇悍,蒙嘉對二人道:“稍等片刻,我去通報”。
荊軻道:“有勞公子了”。蒙嘉自入殿內(nèi)去了。
蒙嘉既去,秦舞陽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荊大哥,咱們現(xiàn)在怎么辦”?
荊軻看秦舞陽一眼道:“還能怎么辦,一個字,等”。
秦舞陽道:“你說秦王等下會不會殺了我們”!
荊軻道:“我也不知道,聽天由命吧”,看秦舞陽退縮之意,又道:“你很緊張嗎”?
秦舞陽道:“有一點,畢竟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大場面”。
荊軻道:“放輕松點,別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又道:“把木匣給我,你拿這個地圖”,說著接過木匣,將地圖交給秦舞陽。
二人已然聽到殿內(nèi)蒙嘉高聲道:“燕國使者荊軻、秦舞陽到”!
隨即一人沉聲道:“宣”。
蒙嘉道:“諾”。
荊軻二人在殿外聽得真切,荊軻已知到了最后關頭,成敗在此一舉,心中竟不由絲絲發(fā)慌。卻說荊軻自得立姓真氣灌輸,日后漸漸也亦發(fā)現(xiàn)功力精進,心喜之下,每日朝九晚五勤奮練功,不曾松懈,再加上自身精妙劍法,荊軻武功在當今武林也算數(shù)一數(shù)二了,是故太子姬丹派荊軻前來行刺秦王,荊軻并不膽怯,心中有九分把握刺殺成功,料想秦王宮中那些侍衛(wèi)菜鳥也絕非對手,若想全身而退亦非難事,至此一直保持輕松狀態(tài),但此刻卻不知怎地,突然心慌,荊軻自我安慰可能是環(huán)境太過壓抑,忙作法調(diào)整呼吸,盡量保持平靜,對秦舞陽小聲道:“沉住氣,馬上就要見秦王了,待會兒看我眼色行事”!秦舞陽用力點點頭,不知是害怕還是勇敢。
荊軻吩咐完畢,蒙嘉也亦出來,朗聲道:“大王宣你二人覲見,快進去吧”!
荊軻道:“是”,已見那殿門大開。
荊軻秦舞陽二人對視一眼,更不遲疑,緩步而入。
二人入得大殿,入眼來只覺光芒萬丈,星光熠熠,仿佛天國仙境一般,直刺得二人睜不開眼睛,稍稍適應一下,原來是裝潢之故,那墻壁屋梁盡皆金銀鋪砌而成,陽光透進來反照之下,頓時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再有四根擎天玉柱支撐整個大殿,兩邊文武百官,能臣良將恭敬候立,殿首龍椅寶座上穩(wěn)坐一人,旁邊宮女太監(jiān)貼心伺候,看那人圓額垂耳,虎口大眼,高聳鼻梁,身長八尺有余,當真相貌奇異之人,那人自有一種威嚴氣勢,讓人不敢久久逼視,自是秦王嬴政無疑了。
二人分神間,耳聽蒙嘉急切道:“快跪下”!
原來蒙嘉看二人呆癡神情,對秦王遲遲不行禮,實在不敬,忙出言提醒,荊軻同秦舞陽一經(jīng)指點,忙跪倒,齊道:“叩見大王”!
嬴政道:“你二人是從燕國來的嗎”?
荊軻道:“回大王,小人荊軻、秦舞陽正是從燕國而來”!
嬴政道:“來干什么來了”?
荊軻道:“我二人奉燕國太子姬丹之命,特來拜見大王,欲將樊於期人頭,燕國地圖一同獻于大王”。
嬴政道:“你們起來吧”。荊軻秦舞陽起身侯立。
嬴政徐徐道:“寡人久居深宮之中,也曾聽說過你的名號,寡人聽說你俠肝義膽,忠心不二,燕王能派你來出使我國,想必是出于真心”。
荊軻道:“正是,秦國強大,燕國弱小,貴國此刻大軍壓境,兩國一旦交戰(zhàn),必會死傷無數(shù),燕王體恤臣民百姓,不忍生靈涂炭,愿永遠臣服大王,特命臣等帶來人頭地圖,以示誠意”。
嬴政道:“樊於期人頭何在”?
荊軻道:“在這木匣之中”。
嬴政道:“呈上來”。
話音未落,便有太監(jiān)踱下殿來,走至荊軻身旁,荊軻將木匣交由太監(jiān)手中,太監(jiān)轉(zhuǎn)而回至殿上,打開木匣,呈于嬴政面前。
嬴政探頭去看,果見匣中陳放一顆人頭,正是樊於期,審視明了,但覺太過腥臭,微微皺眉,太監(jiān)忙托回匣子,順勢蓋上,嬴政道:“怎么如此惡臭”!
荊軻忙道:“啟稟大王,樊於期死去至今已有半月,尸首分離久了,不免有些發(fā)臭,不想沖撞了大王,還望大王恕罪”!
嬴政道:“無礙,這樊於期當年叛逃秦國,令我大秦蒙羞,多年來寡人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懷,今日終能得之首級,了卻寡人夙愿”。
荊軻拜道:“此乃大王洪運之福”。
嬴政悠悠道:“寡人曾下令,若誰能取得樊於期首級獻于寡人,寡人賞他黃金萬兩,封作萬戶侯,既然荊卿幫寡人完成心愿,寡人今日自當兌現(xiàn)承諾,封你作萬戶侯,為我大秦出力,你可愿意”?
荊軻忙道:“承蒙大王看顧,小人萬萬不能收受,小人身肩使命而來,只求大王仁慈開恩,撤去圍困燕國大軍,保燕國臣民不受屠戮殺害,小人便心滿意足,感激萬分了”。
嬴政道:“倘若燕王誠心歸順,寡人自然不會攻打燕國,這個荊卿大可放心,荊卿為燕國百姓請命,不貪圖榮華富貴,此等深明大義,寡人十分欽佩,只是寡人有言在先,荊卿若不受封賞,倒讓寡人食言了”。
荊軻道:“大王若以天下蒼生為念,放過燕國無數(shù)生靈,那便是無良功德,世人無不敬仰,與大王隆恩相比,區(qū)區(qū)萬兩金銀財寶,小人如若貪圖,豈不惹人恥笑”。
嬴政嘆道:“荊卿高風亮節(jié),寡人受教了”,又徐徐道:“荊卿想必知曉,這樊於期本名桓齮,寡人聽說他早年逃至燕國,曾訪名師學藝,想必武藝高強,荊卿怎能輕易殺死他,拿了他的人頭來見寡人”?
荊軻聞語心中一驚,暗道秦王只怕知曉自己與樊於期之間關系,難保不是出言試探,與其隱瞞下去,不如自己主動坦白,減消秦王疑慮,正色道:“不敢隱瞞大王,樊於期乃小人同門師弟,他于燕國之時,因他作惡多端,多傷人命,罪行難以饒恕,小人不得已將他除去,清理師門”。
嬴政驚道:“竟然如此”,又道:“荊卿大義滅親,正義凜然,當真可歌可泣”。
荊軻道:“大王謬贊了”。
嬴政高聲道:“來人,賜酒,寡人要與荊卿共飲一斛”。
一聲令下,即有奴郎盛來酒具,于荊軻秦舞陽各獻一樽,嬴政道:“寡人今日得逢壯士,十分高興,大家一同喝了此杯美酒,表示慶賀”。
荊軻道:“謝大王賜酒”,仰喉一飲而盡。
美酒入肚,只覺猛烈入火,燒的喉嚨辛辣,暗道好烈的酒,卻也尋思:這般久了,卻遲遲近不得秦王之身,如今大殿之上侍衛(wèi)武士虎視眈眈,這樣耽誤下去定有變數(shù),得想個辦法才是,開口道:“大王,小人還有一件寶貝要獻給大王”!
嬴政微醺道:“什么寶貝”!
荊軻道:“燕國的地圖”。
嬴政訕笑道:“那倒是個好寶貝,快拿上來”!
卻說秦舞陽自入殿以來,幾乎一言不發(fā),靜看眾人表演,那地圖本在秦舞陽手中,忽聞秦王之語,要把地圖送上去,自然而然捧高手中地圖,身子前傾,朝前邁出兩步,只得兩步,只聞一聲厲喝:“干什么”!
秦舞陽猛地被吆喝一聲,嚇得魂飛魄散,手中一抖,地圖險些掉落,兩腿直顫,臉色慘白,盡顯驚恐之色,怔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荊軻將一切看在眼里,亦是嚇得手心發(fā)汗,自知秦舞陽冒然上前,顯露對秦王不軌之意,這才惹得那侍衛(wèi)起疑,出言喝止,荊軻遍觀大殿之上眾人目光聚焦,甚不自然,又見秦王察覺異常,亦目視這邊,荊軻暗暗叫苦。荊軻經(jīng)過大風大浪之人,畢竟有些定力,稍稍猶豫,急中生智,笑道:“諸位莫怪,他本山野村夫,粗鄙之人,沒見過什么大世面,懾于大王威儀,出此洋相,倒讓大家笑話了,請大王諒解”。
嬴政聞語亦笑道:“此人不如荊卿膽魄見識呀”!群臣嘩然。
早有太監(jiān)旋即下來取走秦舞陽手中地圖,呈于嬴政。只見嬴政接過地圖,已然打開一隅,眼看事情敗露,大計毀于一刻,荊軻心急萬分,此等危急時刻如何容許半分差錯,眼珠一轉(zhuǎn),計上心來,朗聲道:“大王,小人所獻燕國督亢地圖設計頗為復雜,小人擔憂大王看不明白,可否容小人為大王講解說明”。
嬴政聞語停下手,看看荊軻,略一思索,盎然道:“也好,你且上前來替寡人講解”。
荊軻道:“諾”,穩(wěn)步走上前去,立于嬴政右側(cè)。
嬴政緩緩打開地圖,看地圖栩栩如生,荊軻旁白道:“這是秦國的咸陽,魏國的大梁,趙國的HD,這是渭河,這是涇河”,手指地圖道:“從這條路一直朝北走,便可直通燕國督亢,督亢物資豐盈,氣候宜人,民風淳樸,美女如云……”,嬴政直聽的連連點頭,口中道:“好哇,好哇”!
地圖緩慢展開,眼看鋪之將盡,荊軻斜眼看秦王沉浸喜悅之中,此時不待,更待何時,哪容思索,眼光一冷,殺機頓現(xiàn),左手一把扯住秦王袖領,右手伸入地圖之中,摸出匕首,直朝嬴政喉頸刺去。
且說嬴政聽荊軻講的眉飛色舞,吐沫星子飛濺,正沉浸在幸?;孟胫?,冷不丁被荊軻扯住衣領,疑怒交加,抬頭去看荊軻,只見荊軻已然從地圖中摸出匕首,直直朝自己刺過來,心下大駭,驚恐之極,危急關頭,哪容細想,脖子本能朝后一縮,僥幸避過匕首鋒芒。
荊軻一擊未中,又將臂力貫于手腕,握匕首朝嬴政橫劈過來,嬴政怎能坐以待斃,使出渾身之力掙脫荊軻右手,只聽“呲”一聲袖領被二人扯斷,嬴政身體往后一個趔趄,差些摔倒,地圖從手中滑落,忙穩(wěn)住身子,見荊軻兇狠朝自己撲來,扭頭便跑。嬴政養(yǎng)尊處優(yōu)之人,如何能與荊軻腳力相比,沒跑兩步,荊軻已然沖上來,嬴政回頭去瞧,直見荊軻已然暴起,手中匕首離己一寸之距,立時便要插進自己胸膛,嬴政嚇得臉色慘白,暗道我命休矣。
便在千鈞一發(fā)之際,突然一個物體撲面而來,那物體的掠過嬴政臉面,直直砸在荊軻肋下,這一撞不要緊,卻撞得荊軻微微發(fā)蒙,手中匕首稍稍停頓,嬴政卻暫得不死,便在這頃刻之間,嬴政求生意志激發(fā),往后稍趨,順勢在地上一個轱轆,又從荊軻刀下逃命,嬴政跌下殿階,回首去瞧,荊軻早已反應過來,瞬時又撲了過來,嬴政心中叫苦不已,踉蹌起身,倉皇閃至臨側(cè)殿柱旁邊,扶手繞柱而走。
且說荊軻于嬴政講解地圖之時,突然圖窮匕見,接著手持匕首去刺嬴政,殿下文武百官,侍衛(wèi)武士無不驚駭,哪料荊軻膽大包天,居然膽敢行刺秦王,皆是一臉懵逼,不知所措,待嬴政逃命,荊軻于后追殺,眼看匕首刺進嬴政胸膛,還是殿首一名太醫(yī)先反應過來,看嬴政頃刻斃命,不假思索,抄起手邊一個藥箱便擲了過去,正好砸中荊軻,給了嬴政喘息之機,嬴政得以再次活命。此刻殿上武士殺手這才反應過來,及至嬴政繞柱而走,荊軻隨即發(fā)狂追上來,亦繞柱去攆嬴政,數(shù)十武士一擁而上,排排圍住荊軻,嬴政得空潛身躲于眾人身后。
自荊軻本相顯露,至嬴政狼狽奔下殿來,也只一眨眼的工夫,只是事情發(fā)展的太快,令人匪夷所思。卻說嬴政躲于一眾武士身后,看眾將此時才來替自己擋劍,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氣,卻仍是驚魂未定,此時有人喊道:“荊軻你膽大包天,不自量力,居然敢行刺我王,此刻縱使你有三頭六臂,也插翅難逃,還不乖乖束手就擒”!
荊軻聞語冷笑連連,猖狂道:“少廢話,我就是來取秦王的狗頭的,不想死的快閃開”!說完也不等眾人表態(tài),大吼一聲,直朝眾人身后嬴政方向沖過來。
嬴政在后面看得真切,驚怒交加,看荊軻沖上來,不敢猶豫,下令眾武士道:“上,都給我上,給我活擒荊軻”!眾武士聞語一片喊叫,持刀仗劍,惡狠狠朝荊軻拼殺過去。
荊軻見眾武士齊刷刷沖了上來,嘴角輕蔑一笑,縱身加入戰(zhàn)團。雖眾武士皆是訓練有素,武藝高強之人,在荊軻面前,卻顯得小兒科,眾人哪是荊軻對手,但見荊軻順手奪去首先沖將上來武士手中一把長劍,接著一掌劈在這人胸口,這武士身子隨即飛起,直直彈出五丈之遠,后背重重砸在梁柱之上,掉在地上,口中鮮血汩汩直流,白眼一翻,腦袋一歪,自是沒氣兒了。荊軻一擊得手,唬得眾武士心驚肉跳,面面相覷,再看同伴死亡慘狀,駐足不敢上去,但聞身后君王怒喝命令,卻又不敢違背,進退兩難,稍稍猶豫,一咬牙,眾武士大喝一聲,又一同撲向荊軻。
荊軻見眾人又撲將上來,毫無怯意,抖抖手中長劍,運功手臂之上,使劍猛地胸前一劃,劍氣洶涌而出,刺向面前眾人,凡被劍氣拂身者,皆痛苦慘叫一聲,隨即倒下,頓時面前兩排武士接連倒地,有的頃刻斃命,有的痛苦呻吟,但見大殿之上血肉橫飛,哀嚎連連,一眾武士損傷一大半,剩下少許皆驚恐萬分,目視荊軻步步逼近,眾武士步步后退。
且說秦國歷朝歷代皆有規(guī)定,朝中大殿之上,為防歹人犯上作亂,刺殺君王,武士刀客人數(shù)不得超過五十,且皆挑選忠誠可靠之人。是故此時殿上大亂,除了三十多名武士兵器在手,剩下皆是文臣堂客,手無縛雞之力,一眾人見此血腥場面,早已嚇破了膽,避于墻角旮旯,生怕遭殃引禍。
卻說荊軻殺得興起,縱有殿外站崗守衛(wèi)聞訊沖入進來,也只是杯水車薪,荊軻連連舞劍,武士侍衛(wèi)比比倒地,看那護駕站立之人從十個,三個,到最后只剩下一個,看他雙腿發(fā)軟,臉上濺得血跡斑斑,眼神蒼茫無助,手中大刀滑落,膝蓋一軟,普通跪倒在地,想要開口求饒卻是嚇得說不出話來,荊軻無動于衷,心中早已麻木,只端起劍來,一劍刺入那人咽喉,隨即拔出,但見那人喉嚨鮮血噴射而出,直朝九天之外,忙用手去捂,卻是徒勞不用,在絕望中緩緩倒地……
武士被屠戮已盡,再無他人敢來格擋荊軻,嬴政看荊軻如此神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杵在那里一動不動,眼神中暗淡無光,充滿死氣。但見荊軻眼睛血紅,口中淡淡道:“嬴政,你的死期到了,拿命來”!說罷遁地而起,長劍疾朝嬴政刺來。
荊軻長劍在手,敢問此刻何人能夠抵擋?一代帝王就此死命。嬴政心如死灰,悠悠閉上了雙眼,等到死亡到來,嬴政此刻心中無比平靜……
但聽“鐺”一聲,嬴政只覺劍風撲面而來,卻又戛然而止,似乎并沒有長劍入喉那種痛楚,還道是一種錯覺,暗道天國如此祥和,緩緩睜開眼睛,卻是大吃一驚,只見面前荊軻冉冉而立,左胸前赫然插著一把長劍,那劍身沒入荊軻身體,從后背而出,汩汩鮮血順劍脊流出,轉(zhuǎn)而滴在地上。而荊軻手中長劍劍尖緊貼自己面門,只有一根頭發(fā)的距離,隱約傳來絲絲涼意,仔細一瞧,仗劍刺入荊軻身體之人,似曾相識,不是秦舞陽是誰!
嬴政驚喜交加,看荊軻亦是驚疑萬分,荊軻手中長劍滑落,“磅”一聲掉在地上,聽荊軻冶冶道:“為什么”!
秦舞陽道:“不為什么,荊大哥,你命該如此,認命吧”!
荊軻抽搐道:“你居然能擋住我的長劍”!
秦舞陽幽幽道:“我就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吧”,伸手往臉上一拂,揭下一塊薄膜,在手中晃晃,扭動一下脖子,淡淡道:“這下大哥明白了吧,可以安心的去了”!
荊軻審視面前這人,如何能夠相信自己的眼睛,露出驚恐不解的神情,張大嘴巴囈囈道:“你,是你”!
你道這人是誰,正是消失多日的立姓。且說當日燕太子姬丹與立姓合謀大計,既已引荊軻上鉤,姬丹對荊軻單槍匹馬前去秦國仍不放心,欲使立姓同去協(xié)助荊軻,無奈荊軻反感立姓,以立姓真面目陪同決計不行。萬般無奈之下,喚出忠誠勇士秦舞陽,密謀殺之,立姓使得喬裝之術,遂假扮成秦舞陽,以假亂真,欺瞞荊軻高漸離等人。
姬丹將秦舞陽往事俱告立姓,叮囑立姓千萬小心,不可露出破綻,立姓銘記于心,立姓恐變化之術時間久了失效,保險起見,又將人形面具罩在頭上,確保萬無一失。立姓與荊軻二人離開燕國,一路之上,皆以秦舞陽口吻與之交流,荊軻無心,終蒙混過關,安全抵達咸陽。將入咸陽宮,立姓卻又表現(xiàn)的膽怯懦弱,將荊軻迷惑,使荊軻再次放松警惕戒備,誤以為身邊之人一直便是秦舞陽。
且說立姓與荊軻離開燕國,一路之上,暗自思忖:如今我去行刺秦王,那太子姬丹雖許諾事成之后與我平分江山,只不過仰仗我的高強本領,恐怕并非出于真心,若是刺殺成功還好,一旦失敗我便死無葬身之地,再者我殺樊於期,高漸離等人必然恨我,燕國苦寒之地,我是回不去了,何必死心替姬丹賣命!有念于此,立姓已萌生退意,及至抵達咸陽,入咸陽宮見到秦王,入眼來盡皆繁華昌盛,比燕地強上百倍,又見那秦王嬴政儀表堂堂,人中龍鳳之相,心中已有主意。立姓畢竟與荊軻有些交情,若要站于秦王這邊,勢必與荊軻為敵,荊軻絕不允許,二人必然反臉,立姓進退兩難,于殿中一直靜觀其變,待到秦王便要喪命荊軻毒手,立姓已無退路,顧不得兄弟情誼,終狠了心,仗劍刺入荊軻胸膛。立姓早料荊軻驚訝反應,應道:“沒錯,是我,小弟也是迫不得已,你別怪我”!
荊軻哽咽道:“為什么這么做,我不甘心啊”!
立姓道:“世事無常,很多事誰也預料不到”!猛然拔出寶劍,荊軻傷及內(nèi)腑,張大嘴巴已說不出話來,緩緩倒下,眼神死死盯著立姓。
荊軻自是死不瞑目,或許他至死也沒明白這一切的緣由,為了生死大義甘愿奉獻自己寶貴的生命,此刻躺在冰冷的土地上,一代大俠就此殞命,可悲可嘆。正是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后人念此無不扼腕嘆息。
卻說嬴政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由生到死走了一遭,久久緩過神來,看看立姓,驚悚道:“你,你是誰,你為什么要救寡人”?
立姓仍掉手中長劍,淡淡道:“在下立姓,此刻歹人已死,大王安全了”!
嬴政瞧瞧地上荊軻,心中大惑,仿佛一切是在做夢一般,喃喃道:“你殺了他”!
立姓道:“是的”。
嬴政道:“為什么殺他”!
立姓道:“他不該刺殺大王”!
嬴政道:“你和他不是一伙兒的嗎”!
立姓頓頓道:“從現(xiàn)在起不是了”!
嬴政道:“為什么要救寡人”!
立姓道:“因為大王命不該絕”!
嬴政道:“哦”?
立姓道:“大王洪福齊天,本有貴人之相”。
嬴政道:“寡人不是很懂”!
立姓緩緩道:“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君而事,大王賢明之君,本應造化天下,荊軻鼠目寸光,螻蟻之輩,也敢逆天而為,他這是咎由自取,自取滅亡”。
嬴政道:“如此說來,你是良心發(fā)現(xiàn)了”。
立姓道:“小人只是順應時勢,不敢妄自菲薄”。
嬴政道:“你是說寡人有天子之命”!
立姓道:“正是,大王他日必為天下之君”。
嬴政道:“不管怎么說,你今日救了寡人,大功一件,想要什么賞賜,寡人全都滿足你”。
立姓道:“小人不敢奢求賞賜,能夠留在大王身邊,小人心滿意足了”。
嬴政道:“你當真不要”!
立姓道:“小人別無他求”。
嬴政豁然道:“好,那以后就仰仗愛卿替寡人分憂了”。
立姓道:“小人求之不得,感謝大王隆恩”。
嬴政朗聲道:“來人吶,將大殿上下清掃干凈,寡人要大擺宴席,犒賞這位勇敢的壯士”。
嬴政既已下令,便有奴仆雜役迅速過來清掃戰(zhàn)場,不一會兒,清掃完畢,宮殿上下嶄新如初,似乎一切都沒有發(fā)生一般。嬴政回座龍椅,群臣各歸其位,有奴隸捧一把匕首獻道:“大王,這便是荊軻所使兇器”。
嬴政聞語便要去接,立姓忙勸道:“大王小心,匕首上淬有劇毒,一旦沾染,頃刻斃命”。
嬴政嚇得忙縮回了手,道:“竟有如此可怕”?
立姓道:“正是,這把匕首乃鑄劍大師徐夫人親手所制,后被荊軻所得,命工匠施以劇毒,拿來行刺大王”。
嬴政聞語暗道好險,幸虧剛才格斗之時未曾被它傷害,側(cè)頭看看匕首光亮烏黑,仍心有余悸,道:“先拿下去吧”,待奴仆退開,又道:“荊軻尸首哪去了”!
有人道:“正拖在后面”。
嬴政恨恨道:“將他剁碎了喂狗”!
那人道:“諾”。
嬴政徐徐道:“寡人年幼時曾與燕太子姬丹一同玩耍,寡人知他派使者前來表示降服,本來十分高興,念他往日舊情本想網(wǎng)開一面,不派大軍踐踏燕國土地,沒想到他居然來刺殺寡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記下這筆賬,發(fā)誓定當十倍償還”。
群臣道:“燕國太子忘恩負義,不知廉恥,大王磊落坦蕩,有仇必報,定要好好教訓他,讓他知道大王的厲害”。
嬴政道:“哼,你們這些軟蛋就會搖唇鼓舌,剛才寡人險些被刺,你們都去哪了”!
群臣惶恐道:“讓大王受驚了,臣等該死,請大王恕罪”!
嬴政道:“爾等確實該死,剛才若非立姓壯士舍身相救,寡人此刻只怕已在九泉之下了”!
群臣道:“大王吉人天相,長命百歲”。
嬴政道:“好了,別吹捧了,寡人聽得心煩”,又道:“立姓壯士,你剛才使得什么法術,竟能變作別人模樣”!
立姓忙道:“回稟大王,小人使得喬裝之法,在于人形面具之功”,取出面具捧于手上,道:“大王請看,就是它”!
嬴政遠遠看得不真切,起身來,急切道:“快拿來給寡人瞧瞧”。
立姓道:“是”,快步走上前去,將面具呈于嬴政。
嬴政接過面具,拿在手中反復賞玩,左右審視,只見平淡無奇,普普通通,倒也不見得神奇之處,疑惑道:“它有什么功效”!
立姓道:“此乃百名三歲嬰兒臉皮制成,一旦戴在臉上,可隨心所欲變成任何人模樣,神奇無比”。
嬴政聽聞面具由人皮制成,嚇了一跳,又知它無比神奇,心中好奇,疑道:“果真這樣?寡人可不可以試一試”。
立姓道:“當然可以,大王請便”。只見嬴政將信將疑將面具罩在頭上,心念所至,果然變作他人樣子,下面群臣一看,盡皆嘩然,嚇得亂了方寸,亂作一團,原來嬴政變作了荊軻模樣,群臣乍見之下,沒反應過來,還以為荊軻死而復生,丑態(tài)百出。
嬴政在銅鏡中照照自己模樣,十分滿意,暗道這東西真是個神奇寶貝,依依不舍將面具摘下來,遞于立姓道:“寡人今日算是開眼界了,世界之大,果然無奇不有啊,寡人十分喜歡這寶貝”。
立姓揣得嬴政心思,推辭道:“既然大王喜歡,小人將它獻給大王”,并不接過面具。
嬴政心中一喜,卻道:“這怎么能行呢,這是壯士的東西,這怎么好意思呢”!
立姓道:“小人蒙大王召見,空手而來,本無禮物呈獻,正好有這么個小玩意惹大王鐘意,小人受寵若驚”。
嬴政笑道:“既然壯士有此美意,寡人就笑納了”,將伸出的手縮回。
立姓退回殿下,嬴政朗聲道:“立姓壯士今日救寡人之命,大功一件,寡人要好好賞賜他,諸位愛卿都有什么好的建議”!
群臣議論紛紛,有人道:“這位俠士棄暗投明,忠肝義膽,武藝高強,大王可封他作大將軍,帶兵打仗”!
有人道:“可賞他黃金萬兩”!
有人道:“可賜他侯爵之位”!
嬴政罷手道:“眾位愛卿所言有理,我大秦就缺乏這樣的棟梁之才,這位俠士武功高強,能力出眾,可陪伴寡人身邊,保護王宮安全”,頓頓道:“這位少年年少有為,今日精忠報國,寡人就封他提邢侍郎吧,賜華少府邸,列九卿之位,今后可刀劍不離身,隨意出入咸陽宮”,瞧視眾人一眼,對立姓道:“立姓愛卿,你可愿意”!
立姓跪道:“小人今日所為,只向大王表露赤誠之心,實在不敢貪求功勞。”
嬴政道:“寡人已經(jīng)明白了你的心意,這是你應得的,壯士就不要推辭了”。
立姓只得道:“多謝大王”。
群臣道:“大王圣明”。
嬴政道:“好,即刻傳令下去,安排工匠修葺府宅,讓侍郎早日入住”。
吏官道:“諾”。
嬴政道:“還有今日護駕的所有勇士,犧牲的好生安葬,通知其家里人,送一筆巨額撫恤金,受傷殘廢的也要請最好的大夫,醫(yī)治照料”。
戶官道:“臣領旨”。
突然一人道:“大王,還有一人今日立了大功,大王可否給他賞賜”!
嬴政看看說話之人,乃是蒙嘉,當時蒙嘉與荊軻搏斗中也受了輕傷,大腿根處被削掉一塊肉,此時顫巍巍發(fā)話,嬴政問道:“誰”?
蒙嘉道:“太醫(yī)夏無且,他于危急時刻將藥箱擲出,扭轉(zhuǎn)了整個局面,實在功不可沒”。
嬴政道:“寡人差點忘了,好吧,寡人賞夏無且黃金二百鎰,夜明珠一顆”。
夏無且道:“多謝大王”!
嬴政轉(zhuǎn)而道:“蒙嘉,你受傷了”?
蒙嘉道:“一點小傷,不礙事,不敢勞大王掛懷”!
嬴政道:“你想的倒美,寡人掛懷你?若非你心眼瞎黑,引狼入室,會有今日之事么,若非你兄長蒙驁為大秦立下赫赫戰(zhàn)功,寡人愛屋及烏,否則絕不輕饒了你”!
蒙嘉引荊軻等人入宮,不料荊軻包藏禍心,本已十分悔恨,自責不已,本想替夏無且說些好話,讓秦王釋懷,減輕自己罪責,哪知秦王惱火更甚,嚇得撲通跪倒,顫抖道:“小人該死,都是小人的錯,小人甘愿承擔罪責”,說罷抽出寶劍,直朝脖子抹去。
嬴政道:“慢,你想自殺,哪有這么容易,剛掃得地,干干凈凈,豈能被你的臟血玷污,想死回家死去”。
蒙嘉不敢造次,收回劍伏首垂淚膜拜。
嬴政道:“好了,大家都勞累一天了,今日就先這樣了,都回去休息吧”。
眾人道:“恭送大王,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