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秦帝國之太古神族

第二十一章 道家思想

大秦帝國之太古神族 懸夜王亮 2970 2024-08-13 22:07:46

  咸陽宮。

  “啟稟大王,鄒公子在殿外求見!”

  第二天一早,當(dāng)嬴政剛下朝后就聽到宮人的稟報。

  “快請!”

  嬴政一聽是鄒汶覲見頓時大喜,立刻讓宮人將鄒汶請上正殿。

  不一會,鄒汶就被宮人帶到了秦王所在的正殿中。

  鄒汶見到秦王后立即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后說道:“啟稟大王,在下身負(fù)要事,不便久留,今日特來向大王辭行!”

  秦王聽聞,臉上滿是驚訝與不舍,連忙起身走到鄒汶身前說道:“法師,你這是要走了嗎?為何會如此突然?”

  “稟大王,在下有要事需往苗疆一行。待在下辦完事后,自會回咸陽助大王一臂之力!”

  嬴政問道:“不知法師有何等要事?是否需要寡人出手相助?”

  鄒汶回答道:“大王可還記得當(dāng)初的涇陽異象?”

  嬴政點點頭,道:“難道是與此件寶物有關(guān)?”

  鄒汶點點頭道:“不錯,當(dāng)初涇陽異象,也引來了一幫江湖人的覬覦。在尋寶過程中,在下與其中一幫人交過手,雖然最終沒被他們得逞,但后來才知道,他們之所以來秦國尋寶,是因為苗疆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干旱,需要一水屬性法寶作為祭品才能解除。在下略懂求雨之術(shù),故答應(yīng)他們將寶物呈給大王后,就去苗疆幫他們求雨?!?p>  秦王了然,但心中仍有著挽留之意。不過嬴政也知道,此時無法強(qiáng)行留下他,與其強(qiáng)人所難,不如順?biāo)浦圩鰝€人情,也好將鄒汶牢牢綁在自己身邊。

  想到這里嬴政道:“法師高義,寡人了然!不知法師可否需要官方相助?寡人可讓巴郡郡守協(xié)助你處理苗疆之事!”

  鄒汶心中微微一動,對著嬴政深深一拜道:“如此,那就謝過大王了!”

  嬴政喚來一個宮人吩咐道:“稍后讓呂丞相來見寡人。”

  “諾!”

  待宮人退下后,秦王扶起鄒汶說道:“不知法師何時動身?苗疆路途遙遠(yuǎn),寡人也好安排沿途官員,妥善招待?!?p>  鄒汶回答道:“多謝大王美意,在下并非走沿途官道。雖說苗疆千里迢迢,但在下自有辦法來去自如!”

  嬴政深深地看了鄒汶一眼,道:“也罷,既然法師已安排妥當(dāng),那寡人也不便強(qiáng)留。但希望法師記住,這王宮的大門,永遠(yuǎn)為你敞開!”

  “謝大王!”

  “法師不必客氣,對了,法師大概什么時候可以回來?”

  “快則十日,慢則一月。”

  嬴政點點頭,這個時間段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對了法師,寡人尚有一事不明。上次法師說過以王道教化來統(tǒng)御萬民,讓寡人息兵戈,輕徭役。敢問法師,倘若沒有軍隊的鎮(zhèn)壓,那此地不就亂套了嗎?如果不讓百姓們參與徭役,那我大秦的錢糧又該如何收?。繘]有軍隊,沒有錢糧,那寡人這個秦王還會被天下人放在眼里嗎?”

  鄒汶搖搖頭,道:“大王誤會了!在下并不是讓大王放棄武力統(tǒng)治。須知人心險惡,總會有居心叵測之人行犯上作亂之事。武力即威懾,會讓他們不敢胡來。但天下百姓并不都是些作奸犯科之輩,他們也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倘若一味用武力鎮(zhèn)壓,百姓們就會人人自危,進(jìn)而被有心人利用,組織起來對抗官兵,這樣反而不利于秦國的統(tǒng)治。至于徭役,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秦國修筑河渠,此乃秦國之百年大計,利國利民,故徭役不可缺!但不能因為修渠而耽誤百姓耕作務(wù)農(nóng)。如何平衡秦國和百姓的利益,則需大賢能者謹(jǐn)慎把握此間利弊!在下不善治國,故無法給出準(zhǔn)確的建議,望大王恕罪!”

  聽完鄒汶的解釋,嬴政終于明白了道家思想治國的含義。于是說道:“法師的意思是不可用高強(qiáng)高壓的方式來統(tǒng)治百姓,要在國家和百姓之間謀求平衡。只有他們在安居樂業(yè)的情況下才會有動力為國家服務(wù)?而這種服務(wù),會讓百姓們過的更好?”

  鄒汶點點頭道:“正是!”

  嬴政疑惑的問道:“法師此言讓寡人更加困惑了。想我大秦在獻(xiàn)公、孝公時代還一窮二白,我大秦百姓之赤貧冠絕六國。在當(dāng)時那么困難的情況下,我大秦向百姓征役,也沒有受到百姓的反抗,為何一統(tǒng)天下后反而不可?還請法師名言。”

  “那是因為秦國外部環(huán)境的惡劣!”鄒汶沉聲說道。

  “外部環(huán)境?”

  鄒汶點點頭,道:“大王稍安勿躁,待在下為您細(xì)細(xì)分說!獻(xiàn)公、孝公時代,雖然秦國積貧積弱多年,百姓們生存困難,朝不保夕。但東有魏國步步緊逼,西有義渠虎視眈眈,一不留神就會亡國滅種。在此等壓力下,百姓們自然團(tuán)結(jié),能夠上下一心,御強(qiáng)敵于國門之外!相較于徭役帶來的苦難,百姓們更關(guān)心的是能不能活下去。可一旦天下一統(tǒng),沒有了外患威脅,那么階級矛盾就會出現(xiàn)。在無法轉(zhuǎn)移矛盾的情況下,就只能在內(nèi)部愈演愈烈,不斷地內(nèi)耗。這時候再給百姓過重的徭役,就相當(dāng)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會徹底點燃他們的怒火。如果百姓連生存都無法保證,天下是不會服從大王統(tǒng)治的!此乃動搖國本之大事,望大王明察!”

  鄒汶話音剛落,只聽得一個清澈的聲音朗朗說道:“彩!法師之言高瞻遠(yuǎn)矚,洞察秋毫,目光所及遠(yuǎn)超常人之視野,實在令人欽佩至極呀!”

  鄒汶回頭一看,只見咸陽宮的朝殿上,一位身穿官服,頭戴峨冠的年輕大臣緩緩走來。他身姿挺拔,面龐透著一股英氣與聰慧,雙眸明亮而深邃,仿佛藏著無盡的謀略與智慧!

  只見他恭敬地向嬴政行禮道:“微臣李斯,拜見大王!”

  “少府大人,你也認(rèn)同法師的觀念嗎?”

  來者正是李斯。

  只見他緩緩站了起來,望向嬴政道:“稟大王,臣雖然并非秦國百姓,但對于百姓的訴求亦是感同身受!魏國之前何其強(qiáng)大,曾打的秦國毫無招架之力,甚至連函谷關(guān)都丟了。但魏惠王不修私德,好大喜功,在國弊民疲的情況依然攻擊韓趙兩國,導(dǎo)致了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的大敗。與其說龐涓敗給了孫臏,不如說魏惠王失掉了天下民心!以至于后來的齊,楚,秦三國攻魏時才那么順利,士民官兵望風(fēng)而降,毫無抵抗。魏國從此一蹶不振,正是民心向背所致,故我大秦絕不可重蹈魏國之覆轍,失天下之民心也!”

  “這位是?”鄒汶問道。

  李斯對鄒汶行了一禮,道:“在下少府李斯,久仰法師之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鄒汶回禮道:“原來是少府李大人,失敬失敬!”

  李斯微微一笑,道:“鄒公子不必客氣,說起來在下和鄒公子也不算外人。當(dāng)年在稷下學(xué)宮,在下曾有幸拜會過鄒夫子,對夫子的學(xué)問,李某是無比欽佩啊!”

  聽李斯提起父親,鄒汶也不禁認(rèn)真起來,抱拳說道:“原來如此,敢問李大人師承何處?”

  “家?guī)熫髑洌鴵?dān)任過稷下學(xué)宮祭酒一職,與令尊乃是至交好友,不知公子可知?”

  “原來是荀子的高徒,久仰久仰!”

  李斯抱拳回禮道:“不敢!對了鄒公子,在下聽聞公子曾向大王獻(xiàn)策,若他日一統(tǒng)六國,當(dāng)推行王道以教化萬民,可保大秦萬世之基業(yè),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

  “如此,那就與在下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哦?少府大人也有此意?”

  李斯點點頭,說道:“實不相瞞,家?guī)熢?jīng)問過我,倘若有朝一日天下歸一,那該以何家學(xué)說來治理天下?竊以為,法家當(dāng)仁不讓!”

  鄒汶眉頭一挑,并未說話。

  李斯又道:“鄒公子不要誤會,在下所說的法并不是指當(dāng)今的秦法,而是一統(tǒng)天下后重新修訂的新法?!?p>  “新法?新從何來?”

  “以道家思想為主,輔以儒、墨、法三家之精要而制定的符合當(dāng)?shù)仫L(fēng)俗民情、生產(chǎn)規(guī)律、經(jīng)濟(jì)結(jié)構(gòu)的全新秦法!”

  “道家為主?”

  鄒汶眼睛一亮,立刻問道:“不知李大人可有預(yù)案?新法該如何推行?”

  李斯道:“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對于新納入的土地,還是保持原六國的統(tǒng)治框架,但可以刪除一些弊政和飽受詬病的刑律,以減輕百姓的逆反之心。待時機(jī)成熟后興文教,啟蒙學(xué),讓百姓們習(xí)我秦國文字,懂我秦國律法。通過秦律的公平公正來保障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這樣自然就會得到百姓的擁戴。最后再因地制宜,逐步完善秦法中的不足之處,自然天下大定,國泰民安!”

  “善!此乃穩(wěn)中求進(jìn)之道。”鄒汶大喜。

  李斯笑了笑,道:“鄒公子過獎了!倘若真有那么一天,還希望鄒公子能夠代表道家傳經(jīng)布道,以宣揚(yáng)我大秦之王道教化!”

  鄒汶一聽,立馬正色道:“理當(dāng)如是,義不容辭!”

  嬴政見兩人聊的如此投契,不由得胸懷大暢,笑道:“哈哈,有二位相助,何愁我大秦不興?倘若我大秦真能一統(tǒng)天下,到時候還希望法師能看在天下萬民的份上,為我大秦貢獻(xiàn)一絲綿薄之力啊!”

  “大王言重了,若為天下萬民計,在下定當(dāng)不畏艱辛,萬死不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