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陽城君父子及公豹之后,王后申姬終于松了口氣。
“法侯,陽城君、公豹已經(jīng)伏法,接下來我們要去哪里?”王后換回了申姬的衣服,又變回了申姬。申姬以為韓非接下來要繼續(xù)微服私訪,替百姓出頭呢。
“抓捕陽城君父子和公豹,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我們就要以陽城君為典型開始變法。”韓非緊皺眉頭,“軹城雖趕走了陽城君,可是軹城的百姓如何快速回復正常生活,外逃的百姓如何恢復對國家的信任重新回到軹城,荒蕪的土地如何恢復耕種,凋敝的街市如何恢復商旅,這些都是要盡快解決的,這些問題也就是變法的重點。由此及廣,韓國有多少個像陽城君一樣的封君,多不勝數(shù),有的實行仁德百姓稍微好過一點,而有的封君和陽城君一樣橫征暴斂??糠饩娜实伦尠傩者^上好日子,這個少之又少,因此品行仁德是靠不住的,唯有用法治釜底抽薪,方能使百姓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百姓幸福安定,國家才能安穩(wěn),面對強秦才有抵抗的底氣!”
“法侯所言極是,變法刻不容緩!”申姬對韓非的話表示贊同。
“王后,這次出行,你應該也看到了,秦國一統(tǒng)天下勢在必行!秦國已經(jīng)一改當年白起攻楚攻趙那種燒人祖墳、坑殺降卒的滅絕人性之舉,而開始籠絡當?shù)刂裥?。攻城掠地容易,降伏人心難,虎狼之秦國都已經(jīng)認識到民心之所向了,而山東六國似乎還在沉睡之中!秦與六國之戰(zhàn)已經(jīng)變成了爭民之戰(zhàn),而非攻伐之戰(zhàn)了!”韓非看著有點懵懂的申姬。
“那我們該當如何?”由于申姬所了解到國家的更迭都是貴族的更迭,她還沒有經(jīng)歷過陳勝吳廣這些農(nóng)民起義所造成的國家的更替。底層農(nóng)民之民心所蘊含的力量有多大,申姬還沒有過深刻的體會,但是她知道韓非所說的這些一定有道理。
“如果山東六國還想堅持生存下去,不被秦國所滅,唯一的方法就是與秦爭民。你也看到陽城的百姓已經(jīng)一邊倒的臣服于秦國了,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沒有錯,錯的是我韓國沒有給他們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韓非嘆息地跟申姬解釋,“對于戰(zhàn)國七雄來說,每一個國家都曾經(jīng)的輝煌過、強大過。但是為什么只有秦國可以一枝獨秀、保持長青,從商鞅變法至今近百年不衰,而其他的山東六國只是起起伏伏慢慢地衰退?”韓非看著申姬。
“申姬不知,還請法侯解答!”一直信奉先祖申不害變法的申姬,其實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只是百思不得其解,面對當年勁韓的衰落,申姬一直想找到破解之法。
“原因就是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從本質(zhì)上區(qū)別于山東六國。這個核心的本質(zhì)就是財富的分配。六國的財富主要分配在貴族的手中,土地、商賈貿(mào)易等等這些決定錢財?shù)拿}全部掌握在貴族君侯手中,甚至還有軍隊,很多封君都有自己的軍隊,相比之下,國庫就顯得非常的空虛,百姓更是無利可圖只能淪為奴隸。所以戰(zhàn)爭一起,六國打仗只能靠這些貴族的支持,如果貴族多一點仁德與忠義那國家就強盛,如果貴族都像陽城君那樣,那國家就會腐朽衰落。人性之貪婪早已說明,像陽城君那樣橫征暴斂專為私利的人遠遠多于那些出自真心的愛國忠義之人。從秦趙的長平大戰(zhàn)和邯鄲保衛(wèi)戰(zhàn),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平原君和那些貴族早一點的散盡家財去保國,說不定長平就守的住了,人性自私的一面使那些貴族不可能去這么做。再看看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財富主要歸國家和百姓手中,大力的削弱貴族,使貴族只有名卻沒有實利,土地、重要的商賈貿(mào)易都掌握在國家的手中,因此國庫充盈,耕戰(zhàn)之賞賜又使底層的百姓有富貴發(fā)達的機會,因此百姓種地賣力氣、打仗有沖勁,國家國庫充盈后盾堅實。所以長平對峙,趙國是被拖死的!趙國為什么要換廉頗的防守之戰(zhàn)略而要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冒險開戰(zhàn)?因為趙國沒糧了撐不住了。所以勝負之數(shù)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國家的政策和制度的較量。從這個方面來看,秦和六國勝負之數(shù)已定?!?p> “聽法侯如此之說,申姬茅塞頓開!”申姬頻頻點頭,帶有崇拜的眼神看著韓非,可是又深深地悔恨,悔恨自己一直把秦國當虎狼之國看待,沒有去好好地探究秦國的變法,沒有去虛心學習秦國之法?!澳鞘欠裎翼n國應當效法秦國進行變法?”
“理當如此,大體方向應當如秦,只是韓非認為與利于民應當過與秦,罰罪之刑應當弱于秦!如今先從軹城開始,秦在陽城只收三成賦稅,韓非以為軹城只收兩成,要讓百姓盡快地看到利益,被陽城君趕走的百姓盡快回到軹城。其次韓非認為秦國嚴酷的肉刑和連坐之法最好廢除,陽城君父子犯罪,沒必要將他的妻兒老小全部殺掉,重刑應當重罰,但是死刑足以,肉刑太過殘忍,也使受刑之人不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韓非認真地說。
“誰說法家沒仁愛,法侯之法天下大愛!”申姬由衷地敬佩。
“申姬,為了快速的恢復軹城百姓的生活,重新點燃軹城百姓對國家的信任,這是我臨時擬定好的軹城變法之綱要,請您過目!”韓非拿出了幾卷竹簡遞給了申姬。
申姬接過竹簡認真地閱讀起來,“首先,收回陽城君的封地,將軹城直接變?yōu)閲业目たh,不再歸任何封君,郡縣中所有官職全部由國家任命,直接歸國家管理,國家根據(jù)功勞和能力任命官員,由于事情倉促,暫時先由張軍在軍中指派有過軍功并且可靠之人擔任縣令,他日再由國家按功選拔;第二,土地重新分配,陽城君雖然被趕走了,但是還有很多土地歸軹城的貴族所有,現(xiàn)將所有的土地都收歸國家所有,將土地按原本軹城農(nóng)民人口數(shù)量分給農(nóng)民耕種。地主被剝奪土地之后可享有和農(nóng)民一樣土地耕種權(quán)利,所有人不分貴賤;第三,鼓勵耕種,為了與秦國爭民,將土地分給老百姓耕種,老百姓留有八成的收成,兩成作為官府的賦稅,遇到天災免收賦稅。同時對于耕種能力強者,按莊稼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分級,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封爵和賞賜,而且能者多勞,對于能力強的、積極主動的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多分給土地。同時利用重刑嚴防官民勾結(jié)腐敗壞法的事情發(fā)生;第四,促進商貿(mào),由于受公子疾的摧殘和迫害,軹城的商業(yè)幾乎凋敝癱瘓,將公子疾霸占的商鋪全部歸還給原來的主人,并降低或減免他們的賦稅,鼓勵他們重新開業(yè)。也同時用重刑制止他們投機倒把,惡意囤積,欺行霸市,對于官商勾結(jié)破壞公平競爭的處于極刑!同時也鼓勵外國商人進入軹城進行物品交換,降低他們的賦稅,但是要嚴格把控外國商人的身份和目的,防止其以經(jīng)商為掩飾,探取國家機密,行間諜之行為;第五,禁止私斗,禁止所有富豪和貴族私養(yǎng)門客,家中的家丁和護衛(wèi)不許超過五人,一切紛爭都要交由官府處理,嚴禁私下動刑;第六,軍隊的管理,軍隊要絕對服從王上的命令,在此國家貧困危難時刻,軍隊要按時操練,嚴格操練,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的狀態(tài)。同時也從軍隊中抽出一部分人輪流開墾荒地,戰(zhàn)時為兵,閑時務農(nóng),從而加快墾草的速度,解決軍隊糧餉的問題!其次在軍隊中要嚴格樹立獎懲制度,對于奮勇殺敵忠君愛國者要給予優(yōu)厚的賞賜,對于貪生怕死,滋生腐敗破壞軍紀者要重刑處罰。軍中的將領(lǐng)要根據(jù)軍功和能力選拔,嚴禁任人唯親。”
申姬非常認真的看完了,眉頭緊皺地向韓非說:“可是韓國的土地大部分是由封君管理,封君再分給士大夫們,稅收也是由他們收受,然后再報于國家?,F(xiàn)在要強行收回貴族的土地,這些可能都是他們自家祖祖輩輩的土地,這樣會不會引起他們的不滿?”申姬疑惑地看著韓非。
“你也看到了。陽城君就是封君,結(jié)果如何?還有‘自家祖祖輩輩的土地’這些言論就是無稽之談,所有的土地都是國家的,所有的資產(chǎn)都應該是國家的,只有歸國家所有才能保障底層老百姓的利益。資產(chǎn)的私有就是剝削和壓迫的開始,資產(chǎn)的私有促使了資產(chǎn)的掠奪,從而導致戰(zhàn)爭的爆發(fā),資產(chǎn)的私有導致了貧富的差距,貧富的差距導致了民心不穩(wěn),民心不穩(wěn)就導致了國家的衰落。周武王分封諸侯導致天下大亂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秦國商鞅變法反其道而行之,收貴族的錢和權(quán)歸國家所有,這就是秦國強大的根本所在!”韓非嚴肅地看著申姬。
“申姬好像明白了!”申姬沉默地點點頭。
“如果您覺得沒有問題,那我就將這個臨時的變法之綱要上報給丞相和王上了!”韓非目光堅定。
“申姬全聽法侯裁決!”申姬信任地看著韓非。
“好,彭甲,將這兩封竹簡星夜送到丞相那,請丞相定奪。一封是陽城君父子和公豹的罪行,一封是安撫軹城的變法之策,你務必妥善保管好!”韓非轉(zhuǎn)身向彭甲吩咐著。
“是,大哥!”彭甲應聲允諾。然后向新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