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軍事

歸藏赤血傳

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

歸藏赤血傳 道吾山人 12744 2019-11-28 22:23:49

  桐柏山外,大帳之內(nèi),中間放著炭火,暖意融融。杜云夫婦、胡不二、夏侯泓等人坐在下首,桓熙獨(dú)自坐在上首,案上擺著酒水。

  桓熙舉杯敬酒:“諸位,消滅鬼府功勞不小,今日正要賞賜。來,我等先共飲此杯!”原來是論功行賞。

  眾人一起舉杯,飲酒。

  桓熙放下酒杯,又對旁邊的侍從說:“將金珠拿上來?!?p>  侍從躬身稱是,出帳去,旋即領(lǐng)著親兵將金珠端進(jìn)來,放在杜云等人的案上。

  夏侯泓看了一眼黃金、珍珠,朝桓熙拱手說:“少將軍,在下不求賞賜,只要那童冥子的首級,帶回燕國,祭拜家父。”雖說沒有親耳聽聞童冥子招認(rèn),但確實看見他與杜云搏斗時拿著刀。最要緊的是,他信得過杜云。

  桓熙捋須說:“不忙,那首級待我父帥過目之后,自有計較。博文只管將金珠收下,來日隨我一同回江陵,家父必有重用。”

  杜云聽了,心想:“看來桓征西有招攬之意?!?p>  夏侯泓一愣,說道:“這,在下無意留在貴國?!?p>  桓熙說:“哦?你可是漢人,而燕國終歸是蠻夷之邦?!?p>  夏侯泓說:“這有何相干?”

  桓熙說:“燕國大敗冉魏,進(jìn)兵河內(nèi),有圖霸中原之心,只恐將來你我在沙場相遇?!?p>  夏侯泓說:“竟有此事?少將軍大可放心,在下常懷修學(xué)之心,并無典兵之志。”

  桓熙搖頭笑道:“博文,你此話言不由衷?!?p>  夏侯泓說:“少將軍信不過我?”

  桓熙說:“令尊當(dāng)年若非被童冥子所殺,想必今日已與家父同朝為官。而博文不論修文抑或典兵,皆為我大晉效力。反之,若博文歸燕國,我只憂慮有一日會重蹈覆轍?!彼f的倒也不錯,哪天夏侯泓為燕國上陣,與晉軍為敵,或許會往事重演。

  夏侯泓冷著臉說:“少將軍不提家父也罷,只因當(dāng)年中夏殘荒,才致有此憾。倘今日大晉乃天命所歸,燕國又豈敢造次?在下不過是一介草莽,但求茍安于亂世,少將軍何必多作他想?”

  桓熙眼盯著他,打個哈哈,說道:“恕我方才失言,博文不必在意。等到了江陵,我自會勸父帥將童冥子的首級交還給你?!?p>  杜云看桓熙的眼神,似乎不同以往。

  夏侯泓拱了拱手說:“豈敢?那便有勞少將軍?!?p>  酒局罷了,夏侯泓獨(dú)自回帳,帳中猶掛著叔父的雕弓。他走過去,伸手摸了摸。忽然聽見帳外有“啾啾”聲,他回頭問:“誰?”一個紙團(tuán)扔進(jìn)來。他快步出帳,四下一望,除了一隊巡邏的士兵,別無他人。

  夏侯泓回帳中撿起地上的紙,展開來,上面寫著:“莫去江陵,恐遭不測?!弊舟E丑陋,分辨不出是何人所書。他湊近一聞,帶著些許脂粉氣,忙揉作一團(tuán):“難道是她?”當(dāng)下收拾細(xì)軟,只趁天黑。

  冰雪消融,建康,皇宮之中,皇帝與幾位大臣端坐于殿內(nèi)。

  皇帝對近侍說:“宣燕國使者進(jìn)殿?!?p>  近侍隨即前去宣旨。

  不一會兒,領(lǐng)了燕國使者來見。有朝臣認(rèn)得,乃是慕容譫,身后還跟著三人,各捧禮物。

  慕容譫朝皇帝作揖道:“燕國使臣慕容譫參見陛下?!?p>  燕國去歲擊敗魏軍,誅殺石閔,占據(jù)河北。其國君已稱帝,遷都薊城。

  皇帝見他揖而不跪,沉聲說道:“免禮!不知貴使因何而來?”

  慕容譫直起身子,說道:“石閔倒行逆施,為國人所棄,今大燕擊破頑虜,掃清河北。兵事方歇,君上念兩國有秦晉之好,特遣譫前來,獻(xiàn)以歲禮。”

  皇帝早得知消息,燕國已攻陷鄴城,兵勢正盛。對慕容譫說:“貴使不遠(yuǎn)千里來儀,朕心甚慰?!?p>  慕容譫命隨從呈上禮物,第一件禮物是野王山河圖,自是北國風(fēng)光,黃河奔涌于峽谷間,氣勢磅礴。第二件禮物是一雙玉璧,以漆匣盛放,白如羊脂,巧奪天工。第三件禮物是般若經(jīng),隸字森然,想必出自名家手筆。比之以前送貂裘,更顯文華。

  皇帝看過禮物,命人收了,對慕容譫說:“貴國已據(jù)燕趙,往后是否別有所圖?”

  慕容譫說:“別無他圖,只愿兩國以河為界,互不相侵?!?p>  皇帝聽來燕國是與大晉分庭抗禮,語氣更重,說道:“貴使可知,不論河北,九州之地皆屬晉土?”

  慕容譫掃視堂中,沒見到諸葛琴,面帶微笑,朝皇帝拱手說:“石趙虎踞中原之時,也不曾聽聞貴國有如此慷慨言辭,何也?為圖自保爾。即便趙國已亡,陛下尤奉那汝陰王石琨為座上賓,無非想借其名聲,招降納叛。以此壯志,也可復(fù)九州否?”他是說南朝在石趙強(qiáng)盛時,屁都不敢放,而今石趙都亡國了,卻還想憑著招降納叛來收復(fù)舊土,著實可笑。

  皇帝的冕旒微微顫抖,說道:“你敢無禮!”

  慕容譫躬身說:“譫多有失言,望陛下恕罪?!?p>  到底是使者,又不能斬了他,只能以言語相敵。

  太傅杜悊說道:“石琨來投,天子不以其平庸,安于京師,乃示四方以仁德。中原降者如云,無非臣服大晉之聲威?!币馑际鞘贿^是平庸之輩,那些投降的人并非看重他的名聲,而是大晉聲威。

  慕容譫說:“石趙侵凌晉土,貴國終能以仁德赦其宗室,而燕國只克魏土,卻遭貴國忌恨,竟如此不平?!比介h滅趙,建立魏國,所以稱作魏土。

  太傅說:“我軍不日將北復(fù)洛陽,貴國據(jù)河內(nèi),好比臥榻之虎?!?p>  慕容譫說:“非也,我不據(jù)河內(nèi),必被苻健所據(jù)。倘貴國攻打洛陽,我軍正好相助。”苻健此前已在長安太極殿即皇帝位,國號秦。

  太傅說:“我國早有良謀,使荊州軍北上,可輕取洛陽,何須貴國相助?”

  慕容譫一聽荊州便知是桓溫,說道:“貴國有良將精兵,誰人敢擋?”又朝皇帝作揖:“還望陛下不忘兩國交情。”

  皇帝朗聲說:“貴國君上若知天命,就該好自為之?!?p>  慕容譫不作多言,告辭而去。

  皇帝等他走了,說道:“燕國狼子野心,窺測大寶,朕安能容忍?應(yīng)趁早北伐才是!”

  中書令王洽說:“陛下,淮南恰有書信稟奏。言苻健奸詐多疑,以張遇謀反殺之。殷中軍遣說客入洛陽,密會苻健的大臣,利誘其刺殺主上。今有流言傳出,說苻健遇刺身死,中軍以為正是北伐之機(jī)?!痹瓉硪蠛瓶闯鰩煵焕?,便想離間行刺。

  謝安說:“陛下,未知消息真假,不可貿(mào)然用兵?!?p>  王洽又說:“征西大將軍奏報,關(guān)中孔特起兵池陽,劉珍、夏侯顯起于鄠,喬景起于雍,胡陽赤起于司竹,呼延毒起于霸城,有數(shù)萬人馬。皆遣使求援,請大將軍討伐苻健。梁州刺史稟奏隴右杜洪請王師北伐,解生民倒懸之苦?!?p>  皇帝稍作思量,問太傅說:“舅父以為該使誰人出兵?”

  太傅說:“稟陛下,自去歲兵敗許昌,淮南軍心未穩(wěn)。臣以為傳言未可盡信,可使姚景國攻打許昌,以作試探。而荊州軍能征善戰(zhàn),該乘此亂速命桓征西統(tǒng)兵北伐,攻略關(guān)中?!?p>  謝安奏道:“臣附議?!?p>  皇帝看了看其他人。

  御史中丞王彪之稟奏道:“陛下,既然關(guān)中大亂,不妨令其自相殘殺。若姚景國果然攻取許昌,還該由殷中軍領(lǐng)兵北伐,先克復(fù)舊都為妙,以免被燕國所趁?!庇分胸┩舛讲看淌?,內(nèi)領(lǐng)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糾察百僚。此人與王洽同為瑯琊王氏,向來耿直敢言。

  皇帝說:“中丞所言有理,莫讓燕國染指?!?p>  太傅說:“陛下,桓征西勇略過人,定能攻取長安,那時洛陽將不戰(zhàn)而降?!?p>  王彪之說:“誠如太傅所言,不知洛陽是降于我國,還是燕國?”桓溫若是取下長安,洛陽北有燕軍,東、南兩面皆空虛,可謂岌岌可危。

  太傅說:“這……大晉國勢昌盛,自然是歸降于我。”

  眾人聽了,也難免忐忑,如今燕國兵強(qiáng)馬壯,實力未敢小覷。

  王彪之說:“桓征西久歷疆場,功蓋天下,論名望國中無出其右。且其幕府英才麇集,謀略既深,驍武者眾。我只憂心……以玄冥劍之利,既可傷人,又可傷己,需慎用才是。陛下若要攻略關(guān)中,無須勞動大將軍。司馬梁州手握五萬精兵,可命其出于秦川,連結(jié)各路義軍,共擊苻健?!绷褐荽淌窞樗抉R勛,秦川泛指秦嶺以北的平原。

  他雖未點(diǎn)破,但在眾人聽來,無非擔(dān)憂桓溫勢大,難以制衡。

  太傅說:“中丞何必妄加揣度,舍近謀遠(yuǎn)?桓征西本就都督荊、雍、梁諸軍事,自會籌謀用兵。”

  王彪之說道:“前者,大將軍表奏,請以其弟桓云為豫州刺史。臣以為不可,一旦大將軍取了關(guān)中,荊、豫、雍三州之地豈不盡落其手?”

  皇帝聽了,不覺脊背發(fā)涼。

  太傅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丞言過了!桓征西表奏之事,尚書臺早已駁回。且不說胡虜未破,即便桓征西終于平定關(guān)中,不妨遷其為雍州刺史。如今譙王身在江夏,又掌管荊州水師,可取而代之。”

  王彪之說:“我并無構(gòu)陷之意,旨在糾察,還望太傅莫怪?!?p>  這時,一內(nèi)官匆匆入殿來,跪倒在御床之側(cè),小聲稟報天子。

  天子聽了,不禁側(cè)臉問道:“當(dāng)真?”

  內(nèi)官伏拜于地:“千真萬確。”

  天子命其退下,對眾臣說:“譙王薨,朕痛失股肱,國又少一棟梁?!甭曇舴置鲙е?。

  太傅與王彪之一聽,面面相覷,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王洽拱手說:“望陛下節(jié)哀,不知該以何人接掌荊州水師?”

  天子反問:“中書令以為何人可掌水師?”

  王洽說:“這……恕臣并無人選?!?p>  天子目光略過王洽,看向謝安。

  謝安忙低頭垂目。

  天子未聽諸葛甝言語,問道:“尚書令以為可用何人?”

  諸葛甝拱手說:“回陛下,臣以為該起用庾氏。”

  天子問道:“庾家還有誰人?”

  諸葛甝說:“庾稚恭尚有一子名爰之,頗有乃父之風(fēng),今在豫章,并非官身。”

  天子說:“哦,那便任其為江夏相、樓船將軍,執(zhí)掌荊州水師?!?p>  諸葛甝說:“依臣只見,若以他執(zhí)掌水師,就該移鎮(zhèn)柴桑。此地險固,乃揚(yáng)州咽喉?!辈裆閷り柨ぶ?,戰(zhàn)國時因其險,吳、楚在此分疆,有吳頭楚尾之稱。

  太傅看了諸葛甝一眼,說道:“如此一來,桓征西該作何想?陛下,斷不可使君臣離心?!?p>  天子問:“舅父是怕桓溫由此心生反意?”

  太傅心中發(fā)涼,說道:“桓征西有志北伐,拳拳之心不可棄啊?!?p>  諸葛甝說:“將水師移往江州,正為試探大將軍。若果然無心,想必不會因此上表?!?p>  王彪之說:“不如暫以庾爰之為江夏相,往后再移師江州。”

  天子說:“就依愛卿之言?!?p>  諸葛甝說:“臣以為不妥……”

  天子說:“誒,朕還需倚仗桓征西坐鎮(zhèn)荊襄。如今中原未克,群兇肆逆,諸位愛卿當(dāng)戮力同心才是?!庇謱ν跚⒌溃骸爸袝睢!?p>  王洽躬身說:“臣在。”

  天子說:“詔命并州刺史姚襄擇日出兵,攻取許昌。命梁州刺史司馬勛出于秦川,連結(jié)關(guān)中義軍,共討苻健?!?p>  王洽領(lǐng)命。

  城南,燕雀湖,風(fēng)吹柳枝長,水面泛起鱗光。一葉扁舟上,傳來絲竹聲,彈琴之人為諸葛甝,吹笛者乃杜悊。

  兩人坐在草席上,皆著布衣,諸葛甝服黑,杜悊服白。一曲陽春白雪奏罷,杜悊說道:“大貓,你這琴藝可不及當(dāng)年啦?!?p>  諸葛甝摸了摸瑤琴,說道:“不見當(dāng)年春山,又怎能及當(dāng)年曲調(diào)?!?p>  風(fēng)拂惹霜的鬢發(fā),杜悊微笑著說:“我今日辭官,卻如釋重負(fù)?!?p>  諸葛甝說:“牛鼻子此時歸隱差矣,何不等收復(fù)洛陽之后再乞骸骨?”

  杜悊說:“圣上不聽我言,將石琨賜死,恐失信義于天下。”心想:“言不聽,計不從,留有何用?”

  諸葛甝說:“賜死石琨,確實不妥。圣上宏圖大略,有囊括九州之心,奈何卻容不下一庸奴。若依我之見,可將石琨首級送去洛陽,授與苻健?!?p>  杜悊好奇,問道:“這有何用???”

  諸葛甝說:“姚景國雄武冠世,驍將尹赤、伏子成并作爪牙,族眾六萬戶,非殷淵源所能駕馭,久之必生異心。如今得知故主身死,豈不結(jié)怨而狼顧?當(dāng)初,苻健諸兄長皆死于石虎之手,我以石氏首級相授,其定然不會拒絕。”

  不用多說,杜悊已心知肚明,說道:“如此一來,姚景國即便攻取許昌,也不會與苻健暗通取款?!?p>  諸葛甝說:“這還嫌不足,他若取了許昌,朝廷當(dāng)以厚賞,再命其攻打河南。驅(qū)虎吞狼,殷淵源只需坐收漁利即可?!焙幽嫌泻幽峡ぁ铌柨?,屬司州(司隸校尉部),與河內(nèi)郡隔黃河相望。

  杜悊嘆氣說:“哎,何不用桓征西?”

  諸葛甝說:“牛鼻子又何必明知故問?”

  杜悊說:“圣上忌憚其功高而不能用,可惜。”

  諸葛甝說:“又豈止圣上忌憚?若以我之意,就該將水師移往江州,以免后患?!?p>  杜悊說:“你疑心桓元子會謀反不成?”

  諸葛甝說:“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桓元子略不世出,威名素著。朝廷若不用他為將,就該設(shè)法削其兵權(quán)。置水師于江夏,豈非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杜悊說:“不用他為將,也該選賢任能。殷深淵疏于兵略卻授以帥印,司馬梁州剛愎自用,卻命其連結(jié)義軍,此好比緣木求魚。大貓呀,大貓,你怎不勸諫陛下?”

  諸葛甝說:“知人善任,在乎君明臣賢,我豈敢言賢?再者若如牛鼻子這般拂逆圣裁,我今日也該辭官歸隱了。然而眼下國事維艱,難以脫身?!?p>  杜悊說:“你居尚書臺,確實受累,怪你不得?!?p>  諸葛甝說:“牛鼻子且留在京師,待王師克復(fù)舊都,我便辭官,與你共赴山野?!?p>  杜悊笑道:“好!來,你我再奏一曲?!?p>  諸葛甝撫琴起調(diào),乃是高山流水。

  江陵,征西大將軍府,幕僚畢集。

  桓熙拱手說:“父帥,朝廷命司馬梁州北伐關(guān)中,又以庾爰之為領(lǐng)荊州水師,分明視我如無物?!?p>  孫盛說:“庾爰之并無才略,大將軍該上奏圣聽,以府中良將取而代之?!彼鵀殁滓韼は轮J議參軍,自然知道庾爰之是否真有才略。他既如此說,旁人更難反駁。

  桓溫不假顏色,說道:“圣上自有決斷,無需多慮?!庇挚戳丝匆槐娔涣?,說道:“嘉賓、文度,你二人如何看?”嘉賓是郗超的小字,文度是王坦之的字,出身太原王氏。此二人皆青年才俊,聞名遐邇。因懷壯志,才投入桓溫幕府做了參軍。

  郗超拱手說:“司馬梁州善以輕兵襲遠(yuǎn),攻打空虛之地尚可,與苻健對陣,則譬若以肉投餒虎。關(guān)中義軍本就心下躊躇,一旦得知王師敗績,必作鳥獸散?!?p>  桓溫捋須不語。

  郗超接著說:“至于庾爰之,其雖領(lǐng)水師,卻仍在江夏。大將軍可傳一道將令,命其督造戰(zhàn)船,而后只需一把火,便可以失職為名斬之。”

  桓溫聽了不禁發(fā)笑,說道:“我并無殺他之心?!?p>  王坦之拱手說:“大將軍受朝廷忌憚,還能泰然自若,真英雄也?!?p>  桓溫說:“誒,阿諛之詞我可不聽。”

  王坦之說:“司馬梁州謀勇兼?zhèn)?,素有遠(yuǎn)志。因朝廷不用大將軍,他才被授以重任,當(dāng)此之時,更該謹(jǐn)慎。以我之見,司馬梁州為免行險,定會緣孔明當(dāng)年北伐故道,兵出斜谷,進(jìn)占五丈原。憑此進(jìn)可攻,退可守。借重隴右杜洪的騎兵,如能在五丈原與苻健一戰(zhàn),則大有勝算。只是……”五丈原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杜洪敗于苻健,逃至隴右,割據(jù)一方。

  王坦之稍作猶豫,接著說:“只是司馬梁州為人暴戾寡恩,杜洪未必聽其號令。大將軍不如上奏朝廷,請以杜洪為西羌校尉、雍州司馬,轄關(guān)中各地義軍,與司馬梁州共擊苻健?!?p>  桓溫說:“雍州司馬?杜洪手中有數(shù)萬騎兵,我看不如以其為雍州刺史?!?p>  王坦之說:“任刺史自然更好,不過司馬梁州只怕心中不服。”

  郗超笑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文度兄雖有此心,奈何司馬梁州氣量偏狹,我料他不能成事?!?p>  桓溫說:“文度也是一番好意,桓某便依言上奏朝廷?!?p>  王坦之拱手說:“大將軍恢弘士氣,真英雄也?!?p>  還來?桓溫擺了擺手說:“誒,文度不必逢迎。我素知你耿直,且說那庾爰之,該如何處置?”

  王坦之說:“表奏其為南郡太守、征西護(hù)軍,出入幕府。朝廷若忌憚,定會將其遷往別處,若不以為意,則大將軍更不必在意?!?p>  桓溫哈哈大笑,然后說道:“文度言之有理?!币姥苑A奏。

  建康,大內(nèi),皇帝的案頭擺著一摞奏疏。他手中還拿著一份,看過之后,笑道:“好,姚景國真乃猛將,一戰(zhàn)而克許昌。這也有賴愛卿之謀,遣使入洛陽,說苻健不出救兵。”

  下首坐著一人,正是諸葛甝。他朝皇帝拱手說:“陛下,恕臣直言。苻健不出兵,是因畏懼燕軍與我南北夾擊?!痹瓉恚彩箶y石琨的首級往洛陽,說苻健讓出河南之地。言明晉軍將大舉北伐,并借燕軍五萬南下。借燕軍之說雖是虛言,但苻健不知燕國與晉國是否交好,自然會緊守洛陽一隅,而非分兵出擊。收下那石琨的首級,顏面上也過得去。

  皇帝說:“既取許昌,該使淮南兵馬北上了。”

  諸葛甝說:“陛下,工以利器為助,今我軍雖有姚景國之勇,卻尚欠淵謀遠(yuǎn)略之士。臣得知郗超、王坦之二子在桓征西帳下,何不委以官職,使其輔佐殷中軍?一來收釜底抽薪之效,二來朝廷也添可用之才?!?p>  皇帝說:“郗超、王坦之?此二人朕亦有所耳聞,可惜未曾得見?!庇謴陌干夏闷鹨痪睃S帛,對諸葛甝說:“朕知道殷深淵疏于將略,所以才讓王中書擬就詔命,尚書令不妨過目?!?p>  旁邊的內(nèi)官將詔命傳給諸葛甝。

  諸葛甝一看,脊背發(fā)熱,原來詔命上以諸葛邪為南豫州刺史、西中郎將,杜云為廬江太守、威遠(yuǎn)將軍。又命兩人隨殷浩北伐,效命軍前。

  廬江郡歸屬南豫州,西接江州刺史部的武昌郡,南為尋陽郡,東與揚(yáng)州丹陽郡隔江相望。

  諸葛甝交還詔命,拱手說:“陛下,臣素知犬子為人,非剛直諫諍之輩,一旦權(quán)略相左,恐不能使殷中軍改弦更張?!?p>  皇帝說:“權(quán)略是否得宜,還需臨機(jī)應(yīng)變。今用令郎于軍前,是由殷深淵表奏,可見其擇善而從。”

  諸葛甝聽正是殷浩表奏,自然無話可說,也不便再為杜云托詞。只道:“但愿如此,陛下,那么郗超與王坦之……”

  皇帝說:“愛卿不提起,朕倒忘了?!比〕鰤涸谧钕逻叺淖嗍?,又說:“桓征西稟奏以隴右杜洪為西羌校尉、雍州刺史,以庾爰之為南郡太守、征西護(hù)軍。朕不知其是何用意,所以懸而未決?!?p>  諸葛甝心忖:“桓元子能有此容人之量?”拱手說:“陛下,臣以為不妥,那杜洪本為羌人,尚無寸功,便委以封疆,必結(jié)怨司馬梁州。至于庾爰之本該移師柴桑,以作江左屏藩,而今怎能反使其護(hù)軍荊州,授人以柄?”這個“人”自然指的是桓溫,“柄”則是水師。

  皇帝聽得明白,說道:“那朕即刻賞賜桓征西絲帛三千匹,好言慰勉,其所奏之事暫且按下?!?p>  諸葛甝說:“請陛下連同桓沖、郗超、王坦之等人一并賞賜。”

  皇帝點(diǎn)了點(diǎn)頭,笑道:“就依卿所言。”

  朝廷詔命傳至臨沅,郡衙之內(nèi),諸葛邪坐于堂上。下首胡不二、張氏兄弟、劉猛皆在,不會兒,杜云自堂外走來,手中還牽著一個童子。

  待他進(jìn)來,諸葛邪懶洋洋的打著手勢:“安之,請隨意坐?!彼坪鯖]了朝氣。

  杜云看案上還擺著糕點(diǎn),攜童子坐下。那童子虎頭虎腦,眼睛盯著糕點(diǎn)。杜云從盤中拿了一塊給他,見他小手抓著,往嘴里送,稍覺心安。

  張一笑看著童子,對眾人說:“我說他眉眼最似安之?!?p>  張三嘆說:“非也,此子眉清目秀,哪像安之粗眉大眼?!?p>  張一笑說:“他還小,怎見得以后不是濃眉?”

  胡不二說:“一笑說的不錯,你兩兄弟看起來也不相似,敢言不是同胞?”

  劉猛“嘿嘿”發(fā)笑,說道:“我看他們二人未必就是同胞?!?p>  張三嘆搖頭嘆氣:“哎,愚不可及,我二人一者像父,一者像母,自然有所不同?!?p>  張一笑也說:“先不論旁人。倒是安之,眼下有朝廷詔命,到底是接還是不接?”他們并不在詔書中,是走是留尚且兩說。

  杜云當(dāng)他們的戲謔之言如耳邊風(fēng),卻對張一笑問道:“什么詔命?”

  張一笑起身,從諸葛邪案頭拿過詔命,送到杜云眼前。

  杜云接過來一看,真是宿悵未了,又添新愁,事情還需半月前講起。

  那日,望梅居來了幾個人。是阿蘭攜著一童子,還有兩個蠻人隨從。

  遇見田泯澆園,阿蘭打聽:“這位長老,可認(rèn)識杜云?”

  田泯看他們模樣,問道:“你們是誰,因何打聽杜云?”

  阿蘭眼睛放光:“這么說你認(rèn)識杜云?”

  田泯說:“不錯?!?p>  阿蘭蹙眉說:“不瞞長老,他是我郎君,卻不辭而別?!?p>  田泯瞠目結(jié)舌:“?。俊?p>  阿蘭接著說:“聽聞他已娶了武溪王的外孫女,因此才前來相認(rèn)?!痹瓉恚淞晷U與巴蠻互有姻親,杜云的事不脛而走,終于傳到阿蘭的耳中。

  男人多個妻妾本非要事,但念及皇甫魚的脾性,田泯瞞也不是,不瞞也不是。恰逢杜云夫婦從宅院出來,皇甫魚還用手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已有了數(shù)月的身孕。

  阿蘭瞧見杜云,舍了田泯,走上前去,喊道:“杜郎!”

  杜云看是阿蘭,魂都出了竅,止住腳步,瞠目問道:“阿蘭,你,你怎么來了?”

  皇甫魚瞪著阿蘭,問杜云說:“她是何人?”

  杜云說:“說來話長,當(dāng)年我戍守南浦,因缺糧去到他們村寨……”

  阿蘭打量皇甫魚一番,不等杜云說完,拉著童子的手言道:“杜郎,看,這是昶兒?!庇謴澭鼘ν诱f:“昶兒,快叫阿父?!?p>  杜云把話噎住了,打量童子:“這,這……”

  皇甫魚“哼”一聲,說道:“夫君,她到底是何人?”

  杜云慌張道:“她是阿蘭,南浦的……”

  皇甫魚鄙視道:“山野村婦而已,怎敢來此攪擾!”再看那童子,越看越氣。

  阿蘭聽她出言不遜,瞪眼說:“你仗著武溪王,便要奪我夫君不成!”

  皇甫魚不怒反笑:“你夫君?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知道武溪與南浦結(jié)有姻親,卻不愿提及外翁,免得說仗勢欺人。

  阿蘭不覺理虧,說道:“杜郎早與我有夫妻之實,天地可鑒。”

  杜云忙擺手說:“阿蘭切莫亂說,我?guī)讜r與你有夫妻之實?”

  阿蘭說:“你忘了當(dāng)初攜蜀錦作禮騰龍洞,與我同衾共枕?”

  杜云腦中“嗡”的一聲響,當(dāng)初那一夜只因酒醉,哪知虛實?如今要承認(rèn)卻也為難,一時呆若木雞。

  “嗆”,忽聽拔劍聲響,唯見一道白光,皇甫魚手中長劍已刺入阿蘭胸口。杜云張口結(jié)舌,來不及阻止。

  阿蘭連哼都沒有哼一聲,便命歸九泉。余下的那名蠻人還想拔刀,刀尚未出鞘,頃刻就死于皇甫魚劍下。

  “鐺”,杜云已拔出破月刀,架住皇甫魚的劍,責(zé)問:“夫人,你怎能輕易殺人啦?”

  皇甫魚說:“他們欺上門來,難道不該死么?倒是你,既然與這村婦早有前緣,又何必娶我?”

  杜云耳邊傳來童子的哭泣聲,心中更覺苦楚,對皇甫魚說:“阿蘭是與我有舊,但事情尚未明了。即便剛才她言語冒犯,也罪不至死啊,夫人以此行兇未免不仁。”莫說阿蘭是故人,就算是個陌路人也不該如此草菅人命。

  皇甫魚眼中帶著哀色:“你說我不仁,豈對我有義?”

  杜云不過就事論事:“夫人此言何解?不論如何,也不該殺人!”

  皇甫魚氣上心頭,呵斥一聲,劍如疾風(fēng)。

  杜云哪如她快,且念她有孕在身,不敢使出全力。接了數(shù)招,衣衫被挑破一個口子,卻沒觸及皮肉。“鐺”,方接住她的劍,便見她身形一晃,刺向童子。

  杜云驚呼:“不要!”

  “篤”,皇甫魚一劍刺在木勺上。

  原來,田泯拿了個澆園的長桿糞勺,擋住皇甫魚的劍,勺底被刺了個窟窿。

  皇甫魚聞到一股臭味,看著他說:“你何故出手?”

  田泯說:“童子無辜,杜夫人手下留情?!?p>  杜云忙擋在童子跟前。

  皇甫魚抽出劍來,說道:“我夫妻間的事,與你何干?”揮劍朝杜云再刺,“篤”,糞勺上又多了個窟窿。

  田泯對杜云說:“安之,還不快將這小童救走?”

  杜云說道:“多謝前輩,夫人莫怪!”一手提起童子,拔腿便跑。

  院旁斑竹上拴著一頭驢,杜云結(jié)下韁繩,摟著童子翻身上驢,一溜煙的去了。

  本也沒有去處,所以才避到郡衙。還好諸葛邪不嫌他麻煩,安排了住處,又著劉猛帶幾個衙役前往望梅居,聲言要捉拿人犯,當(dāng)然是空手而歸。

  皇甫家雖是郡望,卻也不敢枉顧王法。皇甫魚也只一時嫉憤,過后便讓田泯來城里勸說杜云。惟愿他棄了那童子,回去好生度日,阿蘭的事無須再提。

  杜云卻兩難,阿蘭死得冤枉,還有這孩童或許真是自己的骨肉,怎能說棄就棄?而反過來,皇甫魚終究是發(fā)妻,且懷有身孕,豈能恩斷義絕?心下躊躇,所以拖延到現(xiàn)在。

  懾于皇甫家的江湖名望,即便自己不動手,怕也有人投其所好。為免遭意外,杜云與孩童寸步不離,就連入這公堂也是一樣。

  諸葛邪摸了摸胡須,對杜云說:“安之,今時不同以往,若不奉詔,恐罪犯欺君。令兄遙之就在合肥,不如先將孩兒交由他養(yǎng)。往后,待北伐歸來再說?!比糁皇墙o個官職,辭而不受也罷,但軍令如山,逾時不至,將依律治罪。除非逃去方外,而王法有所不及。

  杜云心想:“可惜我與杜家本無瓜葛?!彼嵌偶易铀?,征夫并不知曉,他說道:“那我夫人?”

  諸葛邪說:“尊夫人有父母、兄嫂在,自當(dāng)無虞。先守著口風(fēng),待準(zhǔn)備妥當(dāng),我再命人將詔命送去皇甫家,就說你已奉詔行事,如何?”

  杜云點(diǎn)了點(diǎn)頭,心想:“暫且離開此地也好。”

  諸葛邪將家眷扶上馬車,他回頭往門楣上看了一眼,滿是不舍,嘆道:“哎,可惜這安樂之所?!?p>  城南碼頭,諸葛邪與鐘節(jié)站在船上,對岸邊的胡不二說:“不二,待黃昏再將詔命送去皇甫家?!?p>  胡不二拱手稱是。

  幾艘大船揚(yáng)帆東去,打著周家的旗號。船雖然是周家借的,不過駕船的人卻不是周家人,而是鐘節(jié)的手下。

  船艙中,擺著茶案,杜云問眾人:“只留不二在此地?”他將昶兒交給同船的諸葛夫人照顧,這才有暇與人飲茶。

  張一笑說:“人各有志,他已無意征戰(zhàn)沙場。且我等此去禍福難料,倘時運(yùn)不濟(jì),還有投奔之處,也算好事?!?p>  張三嘆說:“嘿,少了個與我爭功之人也不錯?!庇謱χT葛邪說:“郡守,呃不,刺史,既然要興師北伐,不如就委我以司馬之職,在下定不負(fù)所托?!闭绽碚f諸葛邪還沒上任南豫州,稱其郡守并無過錯。

  諸葛邪笑道:“可也?!?p>  張一笑聽了,對諸葛邪說:“那卑職……”

  諸葛邪說:“不急,到了合肥再說。”又看著鐘節(jié)說:“守義,此去合肥,可任你為將兵都尉,統(tǒng)那八百水兵?!?p>  鐘節(jié)放下茶杯,拱手說:“回刺史,我等久居洞庭,農(nóng)時勞作,閑時捕魚,怡然自得,不愿遠(yuǎn)涉他鄉(xiāng)?!?p>  諸葛邪捏須笑道:“哈哈,看來倒是我之過,竟讓爾等得享清閑。”

  鐘節(jié)說:“刺史大德,鐘某沒齒難忘?!?p>  諸葛邪說:“罷了,來,喝茶?!?p>  另一艘船上,甲板平闊,劉猛與鼓桴相對而坐。中間草席上扣著兩個竹簸箕,劉猛對鼓桴說:“鼓桴,哪個下面有肉?”原來是在射覆。

  鼓桴瞧了劉猛一眼,又盯著簸箕,伸出一根手指頭,點(diǎn)了點(diǎn)左邊的簸箕。

  劉猛捋須而笑,將左邊的簸箕揭開,卻是幾顆板栗。

  鼓桴張著嘴,不禁瞧了瞧右邊的簸箕。

  劉猛捻起板栗,對鼓桴說:“來,給你?!?p>  鼓桴伸出手板,接過板栗,一把倒進(jìn)嘴里,連皮嚼下,“咔嗤”作響,竟也不吐出來。

  守在桅桿下的幾個水手好奇的觀望,心想這護(hù)法金剛也不那么可怖,反而有些傻,不禁好笑。

  待他吃完,劉猛說:“你且閉上眼睛?!?p>  鼓桴閉上眼睛,側(cè)耳傾聽。

  劉猛從背后拖出竹筐,掏了一樣?xùn)|西,扣在簸箕下。擺弄一番,對鼓桴說:“鼓桴,睜眼。說說,肉在哪個下面?”

  鼓桴這回指著右邊的簸箕。

  劉猛將右邊的簸箕揭開,卻是一個燒餅。

  鼓桴瞪大眼睛,忍不住伸手將左邊的簸箕揭開,下邊果然有一塊肉干。

  劉猛搶過簸箕,扣在肉上,拿起燒餅給鼓桴:“來,吃吧。”

  鼓桴接過燒餅,三下五除二吃個干凈。不用劉猛說,又閉上眼睛。

  水手正看著傻笑,旁邊走來一個頭領(lǐng),呵斥道:“嘿,看哪?還不快去掌帆。”水手們這才觀瞧風(fēng)向,趕緊轉(zhuǎn)動船帆。

  穿洞庭,過巴陵,船入大江。

  這日,到了夏口,江面上出現(xiàn)幾艘斗艦,看那旗號,寫著“庾”字。諸葛邪命人將周家的旗降下來,升一面“諸葛”大旗。

  一艘斗艦迎上來,上邊的軍候?qū)φ驹诖^的諸葛邪等人說道:“哪位是諸葛郡守?”

  諸葛邪抱拳說:“在下便是諸葛邪!”

  軍候躬身說:“諸葛郡守,我家將軍有請,往夏口一聚?!?p>  諸葛邪說:“知道了,有勞軍候前邊引路?!?p>  軍候拱了拱手,下令調(diào)轉(zhuǎn)船頭,當(dāng)先引路。

  來到一處水寨,碼頭上旌旗招展,一將著披風(fēng),帶著數(shù)名親兵等候。

  諸葛邪的船停住,放下跳板。見將領(lǐng)帶著親兵登船來,諸葛邪上前相迎,施禮道:“征夫見過內(nèi)兄?!痹瓉?,此將正是庾爰之。

  庾爰之哈哈大笑,說道:“看過邸抄,我便命人每日往江上迎候?!背⒃t命被邸抄各郡,庾爰之既為江夏相,自然知道諸葛邪將途徑此處,前去赴任。

  諸葛邪說:“何勞內(nèi)兄迎接,我自該上府中拜會?!?p>  庾爰之看了看諸葛邪身后眾人,見杜云也在里邊,便朝他拱手說:“安之別來無恙。”

  杜云看他面善,還禮說:“庾兄,在下有禮了?!苯南辔煌な?,何況杜云還未上任,自稱“在下”倒也合禮。

  庾爰之對諸葛邪說:“舍妹可在?”

  諸葛邪說:“夫人正在船上,有請。”說著打出手勢,請庾爰之去往船艙,留其隨從在艙外。

  杜云看庾爰之隨從之中有一人甚是面熟,手中拿一桿兩頭槍,原來是羅騰。此人算不得江湖好手,也并未隨杜云夫婦前往桐柏山,不想仍在庾爰之身邊謀職。杜云上前寒暄:“這位不是羅兄么?”

  羅騰臉上的尷尬轉(zhuǎn)眼即逝,拱手笑道:“羅某見過君侯?!?p>  杜云說:“不料此處能遇見故人。”

  羅騰附和說:“是,是,真是有幸?!?p>  杜云問:“怎不見霍兄?”

  羅騰說:“我也久未見他,倒是前幾日在城中遇見七指鼠?!?p>  杜云說:“哦,他傷好了?”

  羅騰問:“他幾時受過傷?”

  杜云心想:“七指鼠定是瞞著于桐柏山被俘之事?!绷羲诸伱?,岔開話題,談?wù)撈鸾牡娘L(fēng)土人物。

  當(dāng)日,在寨中擺下宴席,為諸葛邪等人餞行。

  堂外早有其他部將相候,個個行禮如儀。待見到鐘節(jié),一將挺身攔住,呵斥道:“水鬼鐘,你也敢來?”

  鐘節(jié)一看,不是別人,正是陳汜。兩人在水上多次照面,可算是老對頭。正因如此,他才跟著下船,想一睹這荊州水師的威儀。眼下被陳汜呵斥,竟有些腿軟,他拱手問道:“陳將軍意欲何為?”

  陳汜側(cè)頭瞧了諸葛邪一眼,對鐘節(jié)說:“此乃我水師蒼龍?zhí)?,豈容你這江湖鼠輩入內(nèi)?”

  鐘節(jié)一聽,不覺捏起拳頭。

  庾爰之上前相勸:“誒,陳都尉不必動怒,他早已歸降官府,既往不咎?!?p>  陳汜對庾爰之抱拳說:“將軍,此人奸詐無比,不可不防。若容他入堂,怎對得住昔日喪命水泊的袍澤?”

  其余水師將領(lǐng)聽了,都議論紛紛,言語中頗為不滿。

  庾爰之方上任不久,正當(dāng)收攏人心,只得回頭對諸葛邪說:“妹婿莫要見怪,這水鬼鐘還是回船為好?!?p>  鐘節(jié)受眾將所指,臉色難看,一言不發(fā)。

  諸葛邪打個哈哈:“不料小小的水鬼鐘竟令荊州水師為之震動,好大的聲威啊,哈哈!”

  眾將一聽,聲音反而小了,都看向諸葛邪,眼中帶著不滿。

  諸葛邪對鐘節(jié)說:“守義,你且回船?!?p>  鐘節(jié)拱手告辭,轉(zhuǎn)身離去。

  諸葛邪指著鐘節(jié)的背影,對眾人說:“來,來,你們既如此恨他,何不朝他后背射箭?!?p>  水師人多勢眾,此刻從背后放箭,太也無恥,非男兒所為。

  諸葛邪瞧他們面面相覷,又說:“我本以為,大丈夫該仗三尺劍,于水面爭鋒。算無遺策,勝敗有數(shù),不想諸位圖逞口舌。本官以鐘節(jié)鎮(zhèn)伏洞庭,使?jié)h壽百姓免除賊患,得享魚米之豐。諸位皆是領(lǐng)兵之人,當(dāng)知能以智取,不以力敵,此乃為將之道!”

  眾將一聽有理,無復(fù)多言。在堂中相聚甚歡,個個喝得酩酊大醉。

  次日,杜云醒來,身處陋室之中,捂著頭,尚能想起昨日酒宴上庾爰之所言。

  庾爰之曾上前敬酒,已是滿臉酡紅,對諸葛邪說:“若非當(dāng)年妹婿巧計,我怎能娶到阿柔為妻?來,我敬你一杯。”

  與諸葛邪喝過,又給杜云敬酒:“若非有安之,我豈能脫身?幸哉,幸哉!來,你我滿飲此杯?!?p>  諸葛邪趕緊打住,說道:“內(nèi)兄,過往之事不必再提?!?p>  杜云不知諸葛邪從中用計,如今想來倒有一絲后悔,不免多喝了幾杯。他心想:“昨日酒宴上不便多問,今日須找清風(fēng)問個明白?!?p>  本是和衣而睡,他起身來,推開房門,是個院落,矮墻圈成,里邊長滿雜草,中間一口水井,井垣旁放著木桶。原來這里是旱寨的營舍,也沒有多大講究。杜云捋起袖子,走到井邊,打水洗臉。卻驚動一只耗子,竄至矮墻底下,從破洞鉆了出去。

  剛洗完臉,聽身后“吱呀”一聲。杜云回頭看,有戶房門打開,劉猛穿戴整齊,走了出來。

  杜云轉(zhuǎn)身問道:“叔雄,可知征夫在哪?”

  劉猛走近說道:“怕是睡在庾將軍宅中,我眼下便去找他?!?p>  杜云說:“稍待,我與你同去?!闭f著,三腳并作兩腳,從房中取了刀,與劉猛同去。邊走邊問:“張氏兄弟呢?”

  劉猛說:“怕還沒醒……”

  來到中軍轅門,被守衛(wèi)擋住。杜云說明來意,無奈不知營中口令不得入內(nèi)。

  屋內(nèi),庾爰之喝了一口醒酒湯,聽諸葛邪說:“內(nèi)兄,依我之見荊州不可久留,還需未雨綢繆。”

  庾爰之說:“未雨綢繆?我甫一上任,哪能脫身?”心想:“即便想走,哪有官位啊?”

  諸葛邪說:“不妨上奏朝廷,就說志在疆場,愿往殷淵源帳下聽用?!?p>  庾爰之喝干醒酒湯,搖了搖頭:“莫說我不知,朝廷之所以任我為江夏相,執(zhí)掌荊州水師,不過是為了制衡桓溫?!币馑际请x開荊州水師,他一文不值。

  諸葛邪說:“不錯,然而以內(nèi)兄之威望、權(quán)略,可及桓征西否?”

  庾爰之大有自知之明,擺手說:“固不如也,莫說權(quán)略,他只需派一支兵馬自南郡來,我唯有避走江湖。”

  諸葛邪說:“既然如此,就使細(xì)作去南郡刺探。但有風(fēng)吹草動,即刻拔寨避走江州。”

  庾爰之捋須說:“只是無朝廷詔命,豈敢任意調(diào)動水師?”

  諸葛邪笑了笑,走過去,附耳說:“使人奏報御史中丞,就說桓征西有不臣之心,借此請一道密旨傍身?!?p>  庾爰之聽罷,點(diǎn)了點(diǎn)頭。

  這時親兵進(jìn)屋來,行禮道:“稟將軍,轅門外有杜云、劉猛求見諸葛郡守?!?p>  庾爰之看了諸葛邪一眼,對親兵說:“讓他們進(jìn)來。”

  諸葛邪說:“不必了。內(nèi)兄,恕我王命在身,還需趕路,這便告辭?!?p>  庾爰之起身作別:“妹婿一路順風(fēng),來日再會!”將諸葛邪送出轅門。

  諸葛邪又朝庾爰之拱了拱手,與杜云、劉猛一同離去。

  杜云邊走邊問:“征夫又給令內(nèi)兄出了什么計策?”

  諸葛邪詫異的看著他,問道:“你如何得知?”

  杜云說:“當(dāng)年你用計,使其與殷氏結(jié)為連理,由此想當(dāng)然耳?!?p>  諸葛邪眉毛一挑,已猜到其心思,說道:“姻緣乃天定,豈人謀可成?若非如此,當(dāng)年仁兒又怎會被令內(nèi)兄搶了去?”

  杜云啞口無言,他內(nèi)兄自然是皇甫彪。以諸葛邪的才智,尚且不能為自己求得姻緣,何況為他人謀?這其中或許是當(dāng)局者迷,又或者只是因緣巧合罷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