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那群孩子已當?shù)?/h2>

第四十六章 知了不知了

那群孩子已當?shù)?/a> 北極什么星 2002 2020-01-01 21:53:25

  下邊就是猜謎的時候了,其中有一題是“一行雁陣放眼低,兩株桃杏映籬斜”,我們思索了半天也答不上來,趙老師故弄玄虛,說這道題是最簡單的,甚至是不需要動腦。我們倒是認為,趙老師是變著法說我們笨哪!后來,趙老師點名樊小義回答,樊小義站起來,戰(zhàn)戰(zhàn)兢兢,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怎么思索都想不到答案。趙老師說:

  “樊小義啊樊小義,答案就是‘樊’字啊,你自己的姓怎么會不知道呢,別人不姓樊可以答不對,你自己的姓都猜不對嗎?哎呀,簡直······”

  趙老師緊抓這個問題不放,教育了樊小義整整十分鐘,后來又連帶樊書金也教育上了。

  下了晚自習之后,樊小義也感覺十分委屈,是自己的姓就得一定要答對嗎?趙老師讓他當眾出丑,還說這道謎語基本不需要動腦子,自己的臉往哪放啊!

  一周之后,樊小義“彈盡糧絕”,他的父親樊愛民送來了糧食。在食堂里,班主任趙老師恰巧也在買饅頭,樊小義立即向父親引薦。樊愛民也是第一次見到新班主任,立馬伸出皺巴巴的雙手握手問候,趙老師不緊不慢地伸出了右手。樊愛民還是沉浸在自己的兒子考了全年級第三名的自豪之中,他認為這個班主任肯定會夸獎一番,自己的連上多有光啊。

  趙老師說:“樊小義學習很努力,只是智商可能欠缺了一點?!?p>  樊愛民并不知道“智商”是個什么東西,但是站在一旁的樊小義是知道的,臉“刷的”一下變紅了,趙老師看到樊愛民并沒有聽懂,又補充了一句“可能不夠聰明”。樊愛民,一向以兒子為豪的樊愛民臉色一下就沉了下來。趙老師看到了樊愛民臉色的變化,立馬又說:

  “不過沒關(guān)系,其實,世界上有許多成功人士都不太聰明,只要是能夠刻苦學習還是能考上大學的,將來也能是成就的?!?p>  樊愛民似乎并不關(guān)心“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但是他聽到了班主任對兒子的評價,如此的評價,超出意料的評價,明顯與他想象的不符。只要是與想象的不一樣,樊愛民才懶得問子丑寅卯,甚至是他也不想去深究這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聰明!樊小義站在旁邊,臉依然通紅,心里暗想:自己考了全年級第三名,課本上的文言文讀一遍就能背誦,僅僅是因為一個涉及自己姓氏的謎語而落入到了“不聰明”的行列!趙老師的這番話刺激了樊小義不要緊,就像一根針深深扎在了樊愛民的心上。樊愛民臉色蒼白,禮貌地與趙老師告了別,蹬上自行車跑了。出了校門,樊愛民的自行車就變慢了,而且越來越慢,干脆在操場南邊的小橋上停了下來,將自行車扔在橋欄邊,抽起了煙。本以為樊小義考了全年級第三名會被老師夸獎,自己的臉上也有光,現(xiàn)在倒好,被班主任潑了一盆涼水,一盆臟的、臭臭的涼水。樊愛民坐在橋欄上,一支接著一支的抽煙,后來發(fā)現(xiàn)煙沒了,揉碎了煙盒,扔在地上,使勁地踩了踩,又扶起自行車,騎上去,又蹬著跑了。

  這周末,我們照例放假回到了家。樊愛民心態(tài)已經(jīng)很平和了,起碼看上去是很平和,從衣柜里取出一塊紅布包,打開,里面現(xiàn)出一只玉蟬。這玉蟬十分精致,微白中帶有暗黃,雕刻的連爪子和觸角都十分清晰,玉蟬頭上有一個小孔,用紅繩穿著。樊愛民說道:

  “蟬又叫知了,是委托張先生開了光的,戴上之后十分靈驗,可以讓人變心靈,以后學習啥都知了了?!?p>  樊小義對此半信半疑,既然父親有這種想法,或者說戴上之后能夠消除父親的心病,就戴上吧。樊愛民最后又補充說:

  “這玉蟬一忌諱水,而忌諱女人。以后洗臉刷牙千萬要取下來,更不要讓女人摸這玉蟬,否則就失靈了?!?p>  樊小義點頭答應,難得父親一片苦心。

  后來才得知,樊愛民蹬上自行車離開學校之后,就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奔向了張先生的家。張先生與樊愛民是莫逆之交,想當年也曾給樊愛民看過宅基地,結(jié)婚之后第一座土房子就是張半仙看的,還解決了樊愛民家與豆腐楊、木匠程、鞋匠張四家宅基地的糾紛,而樊愛民給張先生剃頭也從來沒有收過錢。歲月催人老,現(xiàn)在的張先生已經(jīng)垂垂老矣,胡子花白,精神頭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這多雨的季節(jié),風濕病一直折磨著他,看到朋友來了自然十分高興,樊愛民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而張先生也深知這位小輩朋友有一個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商品糧”,現(xiàn)在“商品糧”雖然沒落了,但是希望下一代出人頭地的心情從來沒有改變過,經(jīng)過思索之后,終于想到了破解之法。而后,忍著疼痛,找同行的朋友詢問玉蟬,竟然找到了,而且張先生也沒有收錢,就算是贈送老朋友了。樊愛民自然是欣喜不已,而張先生經(jīng)過兩日的奔波,那雙腿更是令他痛苦不堪。五個月之后,張先生去世了,出殯的當天,樊愛民前去吊唁,痛哭流涕,直言失去了一位好哥哥。當然,這是后話。

  自從樊小義戴上了玉蟬,在頸下晃來晃去,有沒有變聰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確實是好看了一點。很多同學都很好奇這是什么東西,關(guān)系不好的一般也都不會在意樊小義戴了一塊玉,但是我們這些小學時候的男同學卻是例外,允許摸一摸,玉蟬冰涼潤滑,手感很舒服。樊小義一直謹記著父親的教誨,不允許女生碰它,越是不讓碰,女生越是好奇。

  這天,郭翠麗走到樊小義跟前,詐說:“看你左邊是誰”,樊小義一扭臉,郭翠麗便抓住了那塊玉,說道:“原來真是知了啊”,樊小義這才反應過來,本能地推開了郭翠麗的手,不僅是“男女授受不親”,更在意他這塊玉蟬是否失靈,而后生氣地離開了。后來,郭翠麗也道了歉,但是樊小義也無所謂原諒還是不原諒,畢竟都是從小學一起走過來的同學,再說,即使女生不碰玉蟬,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否起作用。時間一長,這件事也被人忘記了,但是玉蟬卻一直伴隨著樊小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