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碧蘭河

碧蘭河

江湖兒女怨 著

  • 古代言情

    類型
  • 2019-12-26上架
  • 60522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1章 怪異的少年

碧蘭河 江湖兒女怨 2229 2019-12-25 21:45:35

  碧蘭河,繞行子道山下,由上游諸山瀑流匯聚而成。

  此河的河灘及子道山崖的巖隙間盛長蘭花,其葉如莎,中秋才發(fā)?;ㄉ醴枷?,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于四周。

  蘭花的顏色是罕見的碧色,更具質(zhì)樸文幽、淡雅高潔。賴此河為生的人們,因此稱此河是“碧蘭河”。

  陡峭之上,僅有一棵古茶樹,已逾百年,名為“碧蘭香茗”。傳言中此茗甘而不苦,潤而不澀,色淡而味醇。加之受碧蘭花香沁繞,自帶一股淡淡的蘭花香氣。

  若取山上甘泉水沖泡,未飲已覺香沁肺腑,飲之則甚為清冽。

  只可惜,此樹生于崖頂,巖壁陡險,無人敢攀而摘之,路過的人只能在崖下仰望香茗垂涎。

  時值中秋佳節(jié),正是螃蟹最肥美之時。碧蘭河的河蟹個頭不大,卻肉嫩籽多,一筐值十兩銀子。

  因此,每年這個季節(jié),山民們紛紛前來捕捉。運氣好的,能捉滿滿一筐,背到集市上,賣給富貴人家,則一家老小半年的生計有著落了。

  此時,碧蘭河里擠滿了捉螃蟹的人,有老人,有小孩,有壯丁,有女人,凡是家里可活動的,都出來了,攪動地碧蘭河水混濁起來。

  這一天,是一年里碧蘭河最熱鬧的一天。有因捉到螃蟹而欣喜歡笑者,有放聲唱山歌者。潺潺的流水聲,和著這些喧嘩聲,倒成了天然的音調(diào)。

  有兩個孩子摁住了同一只螃蟹,為歸誰而揪打倒在水里。也有被螃蟹狠狠夾住手指頭的,疼得“哎喲”大叫,怎么甩也甩不掉。

  有一位少年,坐在崖壁的青石上,抱著雙膝,悠閑自在地看著河里忙著搶拾螃蟹的人們。不知他是對這筆天生之財沒有興趣,還是不喜品嘗這美味,反正他并不著急去湊熱鬧。

  他的旁邊放著一個藤條小背筐,里面滿是藥草。他是從陡崖上采藥剛下來,坐在這里歇息的。這是城里“濟生堂”藥鋪所用的罕見藥材,用以配“濟生丸”。

  這“濟生丸”是“濟生堂”的鎮(zhèn)堂之寶、傳世之寶,系老祖宗獨創(chuàng)秘方制成,可治百病,無論跌打損傷、五勞七傷,還是上吐下瀉,只需一粒,即可愈瘥。

  因此,這“濟生丸”不止在碧蘭河被奉為圣藥,就算是江湖之人,亦聞名前來求藥。

  據(jù)江湖之人傳言,“濟生丸”可以解毒。一般的毒鏢、毒弩,甚至是毒劍,皆可以此丸解之。

  體力已完全恢復,此少年站了起來。站在巖石上的他,俊秀英挺,眼神澄定,似乎有一種睥睨眾生的感覺。

  這樣的眼神,不只是內(nèi)力深厚造成的,更兼才思,才可有如此從容不迫、萬理盡在掌握的氣度。

  他的頭頂有一片彌天蓋野的白云,勢若海潮,襯以峻嶺勁松,益增無限氣勢。他彎腰撿起藥筐,背于身后,徑直縱下青石。

  眼看他落下的身勢,倏地拔身而起,輕落在另一塊巨石上。繼而起勢如飛,須臾間,已經(jīng)杳然無蹤。倏起倏落間,再想追尋他的身影,已無可能了。

  此少年背著藥筐來到“濟生堂”前,這是一家老店,已歷七世。門軸、窗軸以及匾額等已然古舊,可是,卻難掩這座藥堂的恢宏氣勢。

  少年站在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副對聯(lián)。這對聯(lián)是雕花金字,十分醒目。

  上聯(lián)是:懸壺杏林徳常駐

  下聯(lián)是:濟世人間病遠行

  橫聯(lián)是:妙手琴心

  門口求醫(yī)問藥者,絡繹不絕。少年摘下藥筐,邁步走了進去,周掌柜的看到他進來,急忙從柜臺里迎了出來,滿臉的熱情:“喲,高公子,你來了”。

  “嗯”,少年淡淡地點頭,將藥筐遞給周掌柜。周掌柜接過來,略一驗看,便交給了伙計,轉身去柜臺上把早已準備好的一壇酒取了下來。

  周掌柜說:“公子,這是百年的窖藏老酒,是我們老爺特意叮囑送給您的”。說著,恭敬地雙手捧給少年。

  “多謝”,少年拱拳施禮后,接了過來。

  “應該的,公子您送的藥,生于崖頂石縫間,實在難得,可您每次都不肯收錢,只要一壇酒,我們老爺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少年一笑,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說:“只要你們制成濟生丸后,不要收百姓們太貴的藥費,讓貧窮人家有能力支付購買即可”。

  “是,公子放心,這最貴的一味藥,您免費送給了我們,制濟生丸的費用也就沒有多少了。我們無需再以昂貴的價錢,賣給百姓們了”。

  少年淡淡地點點頭,單手五指一扣,牢牢地抓住那壇口,提著轉身就離開了。

  對于這個動作,周掌柜已經(jīng)不奇怪了,每天皆如此。也不知道他那手指頭有多大的勁兒,這壇子酒至少有二十斤重,尋常人雙手搬著都有些費力,他卻像拎小雞崽一樣輕松。

  周掌柜說:“公子您慢走”,說著,來到門口,目送那少年,直到他的身形悠悠地消失不見。

  周掌柜對這位少年,充滿了好奇。他不知是哪里來的,亦不知他住在哪里,更不知他的父母是誰,只知他姓高。

  以他能于險崖上采摘到這種罕有藥材的本領,穿綢裹緞自不在話下,可是他偏偏不肯收銀子,一年四季都穿著他這件青布衣衫,洗得都發(fā)了白,甚至還在后背上的一處打了三層補丁。

  可就算這樣,他那英俊而清秀的臉上,有一種氣勢,周掌柜覺得那是一種叫人不敢輕視的氣勢。

  這氣勢,亦襯得他的青布衣衫并不寒酸,反而多了幾分淡泊的氣度。

  似乎,這是一種書生的氣度,他彬彬有禮,溫文爾雅。雖然每次來,話語不多,可是他們家老爺跟他談過簡短的幾次話后,說他腹內(nèi)有經(jīng)綸,非池中之物。

  最令周掌柜訝異的是,他家老爺說這位高公子精通歧黃之術,不僅對藥性熟悉,而且深諳名方加減之道。

  “真真是一個怪異的少年”,周掌柜想著,回轉過身來,搖頭疑惑著自問:“這樣一個經(jīng)天緯地之才,居然隱居于此,到底是為什么呢?”

  而且,看他走路輕健又穩(wěn)穩(wěn)的步伐,應該是有些功夫在身的。

  周掌柜雖然沒有練過武,但是,經(jīng)常有江湖人來找他家老爺求濟世丸解毒,那矯捷的身形,和這位高公子無異。

  因而,周掌柜敢斷定:這位高公子身懷武藝,而且,比那些江湖人高很多!不然的話,他怎么能于那絕壁之上,挖得這許多藥草而毫發(fā)未損呢!

  周掌柜總感覺,這位文武兼修的高公子身上,一定隱藏著什么秘密,可是,到底是什么,他又猜不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