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墨飛吐出這口黑血之后,那兩股匯于頭頂?shù)恼鏆獗阕兊闷胶推饋?,那幾欲令他昏厥積郁沉重之感,也轉(zhuǎn)化為一股自上而下的清涼爽快。
彷如大熱天被人淋了一頭涼水的沈墨飛立即清醒過來,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剛剛施展這套劍術(shù)所調(diào)動的氣血之力,實為胸腹之中的寒熱之息,且在這式劍招多次使出之后,兩股氣息竟莫名其妙的得到了融合,化成了一股難以言明的清郎之氣。
這是……
感覺體內(nèi)那股膠著對立的寒熱之氣莫名其妙的少了許多,沈墨飛不禁想起了自己“先天道體”的修行之法。
這“先天道體”的修行之法,乃是先修成純陽(或純陰)內(nèi)力,二品之后轉(zhuǎn)為真氣,將身體打造為對應的純陽之體后,再渡入對應的純陰(或純陽)之氣入體。
接著,第一步便是先將外渡之氣“養(yǎng)”于體內(nèi),歷七十二天后,第二步再封本體真氣,令外渡之氣澆灌經(jīng)脈,時日達天罡之數(shù)后,便開始第三步。
這最后一步,則是解封純陽真氣,令之與純陰之氣二息共聚,經(jīng)陰陽二息對立、對敵、互搏、交替、相融等幾個階段后,達到“陰陽共生”便可大成。
在這一整套修行之法中,沈墨飛的“養(yǎng)寒氣”、“封純陽真氣”的兩個階段早已渡過,現(xiàn)在也正處于“陰陽交匯”的最后一個階段中,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寒熱二氣在體內(nèi)互相沖撞、交融,可以說,現(xiàn)在正是他經(jīng)歷著時日最長,也最為痛苦的最后一個階段。
若是能捱過這個階段,那邊一切大功告成,不僅可令他更上一層樓,還能成就多年難得一見的“先天道體”。
若是不成,輕則功力盡是,回頭重修,可若是不成,恐怕就要爆體而亡。
對于此,他自然早有準備,也早早的適應了體內(nèi)的二氣翻涌。但現(xiàn)在,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僅僅只是練了一下石臺上的劍法,就莫名其妙的促進了體內(nèi)一小部分寒熱之氣提前交融“共生”。
“莫非這套劍法有古怪?”
好奇之下,他再一次施展石臺上的劍招。
這一次,他每一招都出得離奇的慢,以方便自己觀察體內(nèi)寒熱之氣的變化。
一連反復四次,他這才發(fā)現(xiàn),這套劍招不僅怪異、精妙,而且竟然能調(diào)動體內(nèi)的氣息,且將之分為純粹的陰陽二氣,并驅(qū)動它們分別于不同的脈絡運轉(zhuǎn)。其中,寒氣主經(jīng)手三陽經(jīng)和足三陽經(jīng),而原屬他的純陽之氣,則走的是手三陰經(jīng)與足三陰經(jīng)。
幾個大周天走完,兩股涇渭分明的氣息頓時變得不分彼此,判斷不出是寒是熱,是陰是陽。
竟就這么莫名其妙的交融到了一起?
再次練了一個時辰,前一次那種陰陽二氣灌沖頭頂?shù)母杏X再次出現(xiàn),沈墨飛又一次體驗到了那股酣暢淋漓之感。
“道門精粹,煉氣法門?”
陡然想起這最后的內(nèi)息沖頂?shù)母杏X,與那道門武學所追求的“三花聚頂”的表現(xiàn)相仿,沈墨飛不由得想到了一個人。
百余年前,道門曾出現(xiàn)過一部逆天功法,名曰“渡玄”。它不僅集了道家?guī)装倌陜?nèi)功修煉的技巧法門,而且成就了一位蓋世高手。傳聞這位高手在內(nèi)功大成之后,以一己之力,使著當時還不算聞名的武當劍術(shù),連挫當年的四夷頂尖高手。
而這位前輩的名字……
沈墨飛低頭看向石臺,問:“難道這洞府原主人‘張鶴行’……便是那位中興武當?shù)膹堈嫒???p> 對于這一點,他雖有猜測,可怎么也想不通,這位張真人能創(chuàng)出如此精妙的劍法,為何不傳給武當?shù)茏樱?p>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感受著頭頂玄關(guān)異樣,沈墨飛便略有些猶豫起來。
他之前修習的內(nèi)功之法偏于剛猛一道,本也是衍化自佛道內(nèi)功??墒乾F(xiàn)在,連了這套劍術(shù)之后,被引導出的內(nèi)力運行法門,走的卻又是道門修煉的路子。
他不知是不是該放棄原來的內(nèi)功心法,可又苦于“先天道體”煉成之后,門派內(nèi),包括衛(wèi)天磯也不可能有后續(xù)功法給他。
“嗨,算了,先將這套劍法學會了再說!”忽然又想到,這套劍術(shù)定然有對應的內(nèi)功秘法,自己想了也白想,不如借著它先將體內(nèi)的寒熱之氣化解了再說。
于是,他便又重新演練起了石臺上的劍招。
說來也奇,自從明白了這套劍招可能出自武當前輩張真人,而且應當是以道門武道修煉為基礎(chǔ)而創(chuàng)出的劍術(shù),他施展劍招之時,多是秉承著武當劍術(shù)“剛中帶柔、以柔克剛”的奧義,頓時令他獲益匪淺,就連之前招式變化之中的生澀感也沒了蹤影。
如此,一直練到天黑,他才將第一行的十三記招式熟練掌握。
雖仍有十二行未曾深究,但僅憑練習了一天的劍法,都已讓他獲益匪淺,一時間對這位創(chuàng)出這套劍法的張鶴行前輩嘆服不已。
誠然,在見識過師父衛(wèi)天磯的功夫之后,他的眼界早已變得分外開闊,尋常高手,便是武道一品的前輩們也難令他再生嘆服之情。
獨自臆想著以這套劍法對陣不同敵人后,沈墨飛這才感覺到這簡單的十三招劍招的高明之處。
“或許被世人冠為當世“四絕”之首的師父衛(wèi)天璣,在這位“已故”的武當前輩面前,恐怕也不是對手吧……”
當然,這種可笑的想法一出現(xiàn),他也不禁搖了搖頭。
且不說師父衛(wèi)天磯與這位張真人不是同時代之人,而且這位張真人恐怕早已坐化。更何況,學冠百家的衛(wèi)天磯,不僅武道修為深不可測,在智略上也碾軋當世之人,兩人若只于劍術(shù)論英雄,恐怕有些不公平。
拋開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他便將注意力放到了這套劍譜上:僅僅第一行就給他帶來了不少驚喜,若是將這一套劍譜,十三式,一百六十九招全部學全,豈非能讓我在劍道一途突飛猛進?
生出這個想法,他非但不那么驚喜,反而有些為難。
身為太極門弟子,他自然知道武道一途的高低,并非他們的畢生追求,“開萬世之太平”才是門中弟子的終極目標。而他若是太過沉迷于武道,或許會遭致師父衛(wèi)天磯不滿……
但他猶豫良久,又忽然明白,此生能否“開萬世之太平”他不知道,但眼下碰到了一部絕頂?shù)膭πg(shù),盡力將它掌握,才是他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