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百足之蟲
我把好消息告訴阿父,阿父高興不已,用晚飯時破天荒的貪杯,結果竟然醉了。
丁儀接手校事府之后,馬不停蹄的會同大理卿鐘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了桓階、徐奕、何夔。
丁儀執(zhí)掌了校事府之后,作威作福,飛揚跋扈,可謂權力滔天,百官為之恐懼。
曹魏的校事府最早設立于軍隊之中,其前身為“撫軍都尉”,主要是對軍隊進行控制。
后來職權逐漸擴張至官府之中,職責也隨之擴大為“廣耳目”、“主刺舉”。到處安插探子,監(jiān)察百官和百姓的言行舉止。
校事設立之初,原本只監(jiān)察百官。后來曹操認為,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取其一切耳。于是將監(jiān)控網(wǎng)覆蓋到了廣大民眾。其中,校事劉慈一人就“舉吏民奸罪以萬數(shù)”。
曹操任命校事府盧洪、趙達為撫軍都尉、左右校事官,執(zhí)掌校事府,主刺舉。
不同于大漢皇帝之前的繡衣使者,為了職權相配,曹操將左右校事官的官品定的極高“秩比兩千石”,位同御史中丞、司隸校尉。
校事官多由撫軍都尉這些高級軍官轉任,官品不可能比原來低。同時,天下大亂之時,御史的職權難以實行,曹操對這些御史也不信任,故而用校事一職來承擔具體的監(jiān)察職能。
這些校事官不僅是曹操的“秘密警察”,在朝堂上也有發(fā)言權。
曹丕得勢時,接管了校事府,依附他的勢力得以迅速壯大,可見校事府的威力巨大。
現(xiàn)在丁儀接手校事府,他馬上威逼利誘,指使左右校事官盧洪、趙達四處搜尋、羅織桓階、徐奕、何夔的罪名和罪證,而且進行慘無人道的刑訊逼供,坐實了他們的罪行。
最終把這三人的罪行辦成了鐵案,一大批追隨曹丕的親信被拖下了水,遭到了連坐,曹丕的勢力噤若寒蟬,遭到了重大打擊。
再加上曹丕私通銅雀臺的丑事東窗事發(fā),盛怒之下曹操要拿曹丕下獄,幸得其母親卞夫人、妻子甄宓日夜哭訴求情,曹操才下達了禁足的命令。
這時,一直牛逼哄哄的曹丕終于徹底慌得一批。
這一天,被囚禁在家中的曹丕,惶惶不可終日,于是遣心腹死士用裝載著廢竹簍的車,把“四友”之一的朝歌長吳質偷偷帶進府里商量謀劃。
不曾想被曹植身邊最得力的謀士楊修發(fā)現(xiàn)了,楊修此時任曹操的主簿。
他大喜過望,覺得這是徹底搞死曹丕的好機會,于是馬上興沖沖地跑到曹植府邸。
“子建,吾發(fā)現(xiàn)曹丕用裝載著廢竹簍的車,把所謂的四友朝歌長吳質,偷偷帶進曹府商量謀劃?!?p> “時不可失,失不再來,您現(xiàn)在就去向魏王告狀,這樣曹丕就徹底沒有機會了?!?p> 一進門,楊修顧不上喝水,就迫不及待的說了出來。
曹植一聽,高興壞了,不假思索說道:“好啊,太好了,本侯馬上去告訴父王,加重他的罪罰?!?p> 我當時恰好在府上,趕忙制止,“姐夫,曹丕雖然被禁足在家中,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忠于曹丕的勢力還是有著非常雄厚,他的耳目無處不在,切不可掉以輕心?!?p> “你現(xiàn)在跑去告密,一旦被曹丕、吳質知曉,就壞事了。吳質是個搞陰謀的好手,他肯定會有應對的辦法。這樣,不但不能拿曹丕怎么樣,反而會讓魏王誤會君侯您誣陷曹丕,得不償失?!?p> “德祖,你這么看?!?p> 曹植一聽,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于是問楊修。
我看著眼里,急在心里,這個曹植真不是當?shù)弁醯牧稀?p> 曹植天性聰慧,才思敏捷,文學才華無人能及,深得曹操喜愛。
但是,他的文人氣息也非常明顯,喜怒行于色,性格乖張,恃才傲物,確實不適合承繼魏王之位。
“阿瑜,如果你是吳質,將如何應對?”
楊修是個聰明人,也覺得我說得在理,但顯然不服氣,反問我。
我想了想,笑道:“如果我是吳質,會讓曹丕明天再次讓用裝了綢絹的竹簍放在車里進府,然后故意讓德祖看見,這樣你肯定又讓君侯向魏王告密?!?p> “見君侯重復告密,魏王肯定會派人查究。如此,當場查不出吳質在里面,君侯就有了誣告的行為?!?p> “而且會被忠于曹丕的勢力添油加醋,渲染成君侯想千方百計逼死兄長的事實?!?p> “這樣,那幫人就可以通過制造輿論,幫曹丕鳴冤,給魏王施加壓力?!?p> “如此一來,君侯就百口莫辯。如此,魏王這種雄猜之主一旦開始猜忌,加上賈詡、陳群、司馬懿等堅持嫡長嗣子制之流,在一旁煽陰風點鬼火,君侯豈不又處于危險之中!”
接著,我又嘆了一口氣,趁曹植更衣之機,把楊修拉到一邊,推心置腹跟他交流了一番。
畢竟我們兩家也是世交,只不過沒有跟司馬家那樣來往過密而已。
“德祖兄啊,我深知你才智過人,不輸于司馬懿,乃不世出的曠世奇才?!?p> “然汝素來恃才放曠,只顧放縱才情,不顧他人想法,如此會廣樹敵人?!?p> “尤其你身為魏王主薄,更要謙虛謹慎,管好自己的嘴巴,謹言慎行,切忌口無遮攔,到處逞強?!?p> “須知伴君如伴虎,魏王此人多疑喜猜忌好嗜殺。一旦他覺得你比他還聰明,同時察覺你在一心揣摩他的小心思,那就已經(jīng)嚴重觸犯他的底線。屆時,這個殺人魔王肯定要殺汝立威?!?p> “還有一點,汝父楊公為眾所周知的漢室忠臣,早已成為魏王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而最重的一點,汝是他的死對頭袁本初的外甥?!?p> “加上汝在曹丕、曹植奪嗣大戰(zhàn)中出盡風頭,出謀劃策,極盡至相攻訐傾軋之能事?!?p> “只怕魏王早已把你楊德祖列入處死斬殺黑名單,只是他還在尋找一個借口,一個讓眾人無從反駁、心服口服、堂而皇之的理由。”
我的一席話下來,不可一世、自視甚高的楊修,竟然被嚇得膽戰(zhàn)心驚,手足無措,汗水涔涔。
“修感謝阿瑜提點!”楊修心服口服,心悅誠服地向我揖手行禮。
“德祖,如今你我同在君侯陣營,休戚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然希望你能好好的,平平安安,我們一起輔佐君侯,共同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
我十分誠懇,說的全是肺腑之言,掏心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