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大概一周,老媽才忙完鄉(xiāng)下的事回來這邊,回來的時候我和男朋友一起去接的,然后第二天又去了我媽家里吃了個飯。
后來一段時間,我的心情一直不是特別好,天天悶悶不樂的,回想起以前,唉聲嘆氣。
男朋友有一天回來早,就騎電動車帶著我出去了,來到了一條專門賣寵物的街道,說是帶我逛一逛,放松放松。
連著進(jìn)了幾家店,看了看小貓小狗的,心情有些緩和,直到又進(jìn)了一家店,男朋友看到了一只,灰色毛和白色毛相間的小貓。
拿出來看了看,摸了摸一問價格,我就打消了心思,可是男朋友見我喜歡,和那人搞了搞價格,最后花了1400買了一只小貓。
等那只貓抱回家里的時候,我還有點心疼,1400元啊,夠我半個月工資了,不過和小貓玩了會我也釋懷了,我想要是弟弟看到了,也會喜歡的不得了吧。
在小的時候,男孩子的心思總是很活絡(luò),弟弟一到趕集的時候,總會買幾只小雞,小鴨子,或者是小兔子回家里玩,等玩的失去了興趣,就通通送去姥姥家里了。
這樣小寵物的結(jié)局,都是被姥姥養(yǎng)肥養(yǎng)大,最后進(jìn)了我們肚子。
姥姥那時候養(yǎng)動物,是一把好手,無論是什么,都能好好長大。所以院子里長期是什么都有的,貓啊,狗啊,鵝呀,山羊啊,牛啊,雞啊,十分熱鬧。
小的時候總喜歡幫著姥姥收雞蛋,那些母雞都是散養(yǎng)在院子里的,每只雞喜歡下蛋的地方,都不一樣。
不過,無論多難找的地方,姥姥都知道,每次母雞“咯咯咯”的一叫,姥姥就大喊:“瑞兒,快給姥姥去牛圈里面取雞蛋嘍!”
我和弟弟一個比一個竄的快,搶著去收雞蛋,有時候還會因為這個事打起來,最后姥姥就會給我兩,一人一個煎雞蛋,吃完以后美的不要不要的。
還記得那時候鄉(xiāng)下有一片沙棘林,是屬于沒有開發(fā)過的地方,每到冬天,二舅就會在里面放些,“套子”,偶爾會帶一兩只野兔回來。
每當(dāng)這時,姥姥總會喊我們過去吃飯,鄉(xiāng)下的孩子也不懂的血腥,害怕啥的,舅舅處理兔子,開膛破肚的時候,我和弟弟還在一旁看的起勁。
等吃到了香噴噴的肉,每個人臉上都堆滿了笑容,一家和樂。
姥姥有什么好的總想著我們一家,但是那時候我倒是不記得爸爸在不在吃兔子的行列。
反正,等我記事的時候,他總是嫌姥姥家地掃的不干凈,炕不干凈,碗也洗的不干凈,很少去那邊。
而如今他再娶的那個女的,也不愛收拾家,每次我回去看他的時候,家里用彌漫著一股子破敗勁,不知道他這會兒還會不會嫌棄。
如今,那片沙棘林幾年前被政府征用推平了,好像我的曾經(jīng)一般,一去不復(fù)返,那些歡聲笑語的畫面,似乎慢慢在我腦海中封存,那個喊我去取雞蛋的聲音,也再也不會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