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了二人一番,唐漢才讓郭靖取出兩頭小雕。
郭靖聞言,松了口氣,走到洞穴,探手到洞穴之中,將兩頭小雕捉了出來,將小雕交給華箏,華箏解下腰帶,把兩頭小雕的一只腳縛住,喜滋滋的捧著,道:“等會我就去拿肉來喂小雕兒?!?p> 唐漢將二人帶離懸崖頂,回到了地面,他也沒有傳授華箏高深的內(nèi)功心法或者更精妙的劍法,便飄然離去。
唐漢一路向西,到了藏地。藏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qū)占了藏地的85.1%,在后世一直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整個雪區(qū),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就有5座,其中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更是世界第一高峰。
在現(xiàn)代社會的時候,唐漢一直有一個夢想,便是去西藏旅游,可惜一直都未曾實現(xiàn)。這次倒是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
一片冰天雪地之中,唐漢在藏地飛奔著。還沒有見到珠穆朗瑪峰,此地就已經(jīng)大雪飄飛了,在地上,也是積累了厚厚的一層積雪。
如果唐漢不使用輕身功夫的話,一腳邁出,半個身子都得被積雪埋沒。
進入藏地已經(jīng)有一個月,這一個月也讓唐漢見識了藏地的風俗人情和錦繡江山。
白日,湛藍如洗的天空,燦爛的陽光灑遍,純凈的空氣,碧綠的草原上經(jīng)常可以看到大片的羊群,遠遠看去好似潔白的云朵一樣漂浮在上面。
當真是世間難得的美景。
唐漢曾經(jīng)懶懶的躺在草原上,只是看著天空、白云,聽著耳畔的微風,一下就是大半天。也曾經(jīng)看著明凈的湖泊,湖水清澈如碧,悠遠寧靜,好似遠離了人間的煩惱。更曾呼吸著稀薄而純凈的空氣,看著藏族老阿媽做針線,聽她口中呢喃,講過去的年華與現(xiàn)在的時光。時光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卻長久地在她靈氣不減的眼睛里閃著不滅的光。
聽過年輕姑娘清脆的歌喉,見過放牧的小伙面上健康的緋紅,遠方是亙古長存的雪山,天空有蒼鷹在展翅翱翔。
不知不覺中,唐漢抵達了西藏的核心——拉薩,到達了布達拉宮!自從當年西藏雄鷹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起了吐蕃王朝,這里便是西藏的中心,那布達拉宮更是權(quán)利中心。
雖說吐蕃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如今也不如當初的興盛,但是依舊是青藏高原的霸主。唐漢作為漢人,抵達了這里,不免去瞻仰了一下文成公主,不管怎么說,這個女人將漢人文化帶到了青藏高原,為漢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漢到達了一座寺廟,這座寺廟是密宗的大廟,青藏高原崇尚禮佛,和中原的佛門不同,青藏高原的佛教當真是派系眾多,而又以活佛最為崇高,班禪、達賴則是兩大活佛系統(tǒng)。
唐漢之所以來這座寺廟,便是想起了密宗的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龍象般諾功。
《龍象般諾功》共分為十三層,其外功掌力強悍兇勁,每一層龍象般若功就有一龍一象之力。練到十層后具有十龍十象的巨力,每一招都重有千斤之力,威力無比。
原軌跡中,金輪法王是個不世的武學奇才,潛修苦學,進境奇速,將龍象般若功練至第十層。出家后法名慈恩的‘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死于金輪法王手下。其更是在絕情谷中使用此功與周伯通的‘空明拳’比拼內(nèi)力,之后又在丈外與一燈大師的‘一陽指’遙擊,可見此功威力極大。
要知道那金輪法王也不過是練成了十成,若是將‘龍象般諾功’練到最高層第十三層,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當然唐漢也記得清楚,原軌跡中就提到,這‘龍象般諾功’需要循環(huán)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歲高齡,最終必臻至第十三層境界擁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只是人壽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終了之前練到第七層、第八層,便非得躁進不可,這一來,往往陷入了欲速不達的大危境。
不過別人練不成,唐漢卻是可以練成。
有著‘時空珠’,他可以穿梭時空,自然有著足夠的時間將‘龍象般諾功’練到第十三層。
若是能弄到‘龍象般諾功’,內(nèi)可練《先天功》,外可練《龍象般諾功》,內(nèi)外兼修,道佛雙修,豈不是武學能夠更上一層樓?
至于說什么道佛有別,唐漢屬于道門,不應(yīng)修煉佛門武功,唐漢就只是呵呵一笑。全真教的創(chuàng)派祖師王重陽可是提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全真教的藏經(jīng)閣,可是收藏了不少佛經(jīng)。
唐漢潛入寺廟,接著夜色遮掩,仿佛猶如入了無人之境,不多時就到了寺廟的大殿,見大殿有燭光,唐漢便到了大殿屋頂,透過天窗,就見一個老和尚正和一個約莫三十歲的和尚坐在蒲團上,聽那老和尚道:“金輪,你乃是我密宗這一代天賦最為出眾的,如今已將《龍象班諾功》練到第七層,以后說不定能將此功練到第十層。老和尚和寺中長老商談一番,絕對今后由你擔任本寺主持!”
那三十歲的和尚道:“多謝主持栽培,金輪定不負諸位大師所望!”
唐漢聞言,心中了然,這個和尚竟然就是后來的金輪法王,由不得唐漢多打量了幾眼。
這《龍象般諾功》雖然號稱密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但是并不神秘,功法前六層流傳得很廣,唐漢手中就有前六層的功法,只是六層以后的功法都是掌握在密宗手中。唐漢精研過此功,練到第六層,便相當于江湖二流頂尖高手了。
想必練到第七層,就踏入了江湖一流境界,這個金輪估計也就三十歲就已經(jīng)踏入江湖一流境界,可見其武學天賦確實不凡。
就聽老主持道:“這《龍象般諾功》切記要循環(huán)漸進,不可心急。百年前我們寺中曾經(jīng)有位高僧,將《龍象般諾功》練到了第九層,繼續(xù)勇猛精進,待練到第十層時,心魔驟起,無法自制,終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終絕脈而死。你當吸取教訓,不可重蹈覆轍?!?p> 金輪連道自己定然不會。
老主持又將密宗的一些密事告知金輪,讓唐漢暗暗心驚,這密宗雖然也是佛門大教,但是卻依舊免不了一些陰暗事,密宗高層在幾年前竟然參與了吐蕃王位更迭,如今遭到王室和其他吐蕃佛門的打壓,處境愈發(fā)了艱難。
那金輪竟是提議,要不然密宗前往大漠草原傳教,支持成吉思汗,說不定密宗就可以得到成吉思汗的青睞,被立為國教也說不定。
唐漢聞言,不由暗暗點頭,這金輪不但武學天賦出眾,便是這眼光也頗為出眾,竟是已然察覺到蒙古的潛力,也難怪后來蒙古滅了吐蕃,金輪法王卻成了蒙古國師,位高權(quán)重,地位顯赫。
直到深夜,二人才離了大殿。
唐漢潛入大殿中,他親眼看到老主持將一個盒子放入一個暗格,他搜尋了一下,就找到了暗格的機關(guān),啟動機關(guān)打開暗格,將盒子取出,打開盒子,就見到里面的一本經(jīng)書——龍象般諾功!
唐漢借助殿中的燭光,暗暗將《龍象般諾功》記了下來,他在藏地數(shù)個月,已經(jīng)學會了藏語,要記下功法著實是容易,不過一刻鐘,唐漢就將《龍象般諾功》給背了下來。
物歸原位后,唐漢就悄悄地出了大殿,隱入黑夜中,悄然離開寺廟。
找了一處荒地,唐漢便研究起《龍象般諾功》,這功法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成。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往后越難進展。
而且唐漢發(fā)現(xiàn),這經(jīng)書上第五層、第六層所記竟是與他在外面所得有些出入,讓唐漢不由暗自感慨密宗的狡猾,誤導他人,別人縱是在外面得了前六層功法,哪怕天賦出眾,只要不拜入密宗,一輩子也就止步在第四層。
唐漢潛修,龍象般諾功突飛猛進,不過僅僅一個月時間,他就將《龍象般諾功》練到了第十層,哪怕不運使《先天功》內(nèi)力,依靠著身體的強悍,唐漢一掌之力都有上千斤,簡直是駭人聽聞,心中了然,難怪原軌跡中,練成第十層龍象般諾功的金輪法王在英雄大會時有底氣宣稱要挑戰(zhàn)洪七公,并和郭靖大戰(zhàn),不分勝負。
這龍象般諾功當真是剛猛非常,比之丐幫的鎮(zhèn)派絕學‘降龍十八掌’也是絲毫不差。
唐漢心中喜悅?cè)f分,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震動了山峰,竟是引起雪崩,也不知道山底下有沒有人,倒霉被雪給埋藏。
一種福至心靈的感覺油然而生,唐漢冥冥之中感覺仿佛‘咔嚓’一聲,好像有什么枷鎖被打破了,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油然而生,讓唐漢不由微閉上眼睛,盤膝坐在地上,細細體悟著自己身上正在發(fā)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