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藥王隨身空間

045魚生配山葵

藥王隨身空間 漁農蜀黍 2757 2020-02-17 22:34:31

  陳秋宏敏銳的感官感覺到有人在附近說話,神識掃了過去,一位中年女性,兩個中年男性,還有三個比較年輕的大學生模樣的小伙,一個當?shù)厝藥е麄儭?p>  聽他們的談話,是來這尋找蝙蝠和其他的野生動物,他們用到了內部的動物名稱,所以也沒聽得太明白。

  一看時間,從水潭進入地下徑流到出地下洞口,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個小時,此時已經是下午了,那支隊伍很顯然是要在這山里安營扎寨了,就是不知道他們尋找野生動物的目的是什么。

  有可能是探究野生動物的分類吧,陳秋宏猜想他們應該是某動物研究所,或者相關院校的老師學生。

  一般來說這種隊伍是不會傷害野生動物的,所以陳秋宏不再關注他們,進了空間穿了一身干凈衣服,今晚就不出這片大片了,在空間里修煉幾天,等明天天亮再出去。

  現(xiàn)在具體在哪他也不清楚,先在空間里整理一下照片視頻之類的吧!

  把那只特別好看的紅點齒蟾弄了出來,放在手里細細觀察著,這玩意兒也不知道是懶還是膽子大,也不見它有任何反抗的姿態(tài)。

  那些大蝌蚪有黑有白的,相同的是體型相對普通蝌蚪都非常的巨大,也不知道換個有光線溫度高點的地方會不會很快變態(tài)發(fā)育成成蟾,發(fā)育成成蟾后外表會有什么不同。

  索性將幾只蝌蚪放在一個露天池子里,有黑有白,怪不得叫陰陽魚呢!兩條黑白首尾相連可不就是一張?zhí)珮O圖么!

  剩下的丟進了地下水池,一路上收的一些透明生物陳秋宏認不出來,有一些魚類也看不出什么種類,不過樣子倒是挺好看的,不知道能不能當成觀賞魚養(yǎng)。

  最開始收的銀魚已經丟進淡水湖里,在空間已經將近兩天,其中有一些還在湖里產了卵,這真是滿足口腹之欲的珍饈美饌?。?p>  陳秋宏喜歡水產勝過其他陸生肉類,咦?空間不是移栽了山葵嗎?據(jù)說這玩意兒需要極好的環(huán)境才能品質優(yōu)良,而空間恰恰最不缺的就是好環(huán)境,靈泉水可以說是世間萬物的靈丹妙藥。

  剛想起山葵,陳秋宏的眼睛一亮口水就禁不住的流,何不嘗一下空間山葵的美味呢?

  移栽到空間里還沒來得及理會,這會兒已經活了過來,陳秋宏取來靈泉水澆了下去,山葵很快就長的靈氣逼人,將分株又移植到旁邊,繼續(xù)澆水讓其開花結果,收集一大波種子,然后在木屋前開墾了一塊空地,將種子種了下去,澆了一層薄薄的靈泉水霧,催生種子發(fā)芽后就讓其自由生長了。

  陳秋宏拔了一株,削去葉子,除去須根洗凈,一會兒食用的時候再研磨成泥,十五分鐘內要吃完,不然味道就會散失掉。

  輕車熟路的撈了幾個適合做刺身的貝類,生蠔撈了一個大的,魚的話抓了一條三斤多的羅非魚做魚生。

  魚生又稱生魚片,古稱魚膾、膾或鲙,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生魚片起源于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后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食物。

  生魚片制作簡單,食用可口,營養(yǎng)豐富。但同時也從兩個方面來權衡利弊:從營養(yǎng)學角度說,生魚片沒有經過傳統(tǒng)的炒、炸、蒸等烹飪方法,因此營養(yǎng)物質完全沒有流失,是一道極富營養(yǎng)的菜肴,但是從衛(wèi)生角度考慮,如果生魚片沒有經過很好地處理,會成為人們患傳染病的根源,但是這個在空間里完全不屬于陳秋宏考慮的問題,而且他現(xiàn)在的體質基本屬于百毒不侵。

  中國食魚生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歷經眾多朝代,數(shù)度興盛,形成了豐富的魚生飲食文化。

  魚生的做法還是比較講究的,首先是選魚。魚有許多種,最常見是四大家魚:青魚、鰱魚、草魚、鳙魚,還有花魚、羅非魚、大頭魚、鯽魚等等,實際上,凡是有鱗的魚都可以用來做魚生,但無鱗的魚就不宜做,如塘角魚、鯰魚等就不宜做,主要是因為這些無鱗魚都會有一些粘液,很難處理。一般來說,這些魚類可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

  首先是下品,稱之為下品主要是因為這些魚較便宜,肉薄,刺多,口感差。主要是鰱魚和大頭魚。

  其次是中品,中品的特點是肉較厚,味清甜,刺主要是大骨,口感較好,有鯉魚、草魚。

  上品是花魚、鯽魚、羅非魚,這類魚的特點是肉筋道,口感極好,味甜,而且做出來的魚生顏色好,讓人看了禁不住食欲大增,口水直流。

  有些人覺得羅非魚繁殖力強,而且吃的又雜,以為這種魚不好吃,但是其實這種魚肉營養(yǎng)豐富,養(yǎng)在優(yōu)良的水域里肉質非常的鮮甜可口。

  而養(yǎng)在空間淡水湖里,雖然陳秋宏沒有灌注大量的靈泉水,但是空間里靈氣濃郁,湖水都被凈化了,直接飲用都比外界最優(yōu)的山泉水要好喝得多,養(yǎng)出來的魚就更不用說了。

  將幾個貝類取出肉,除去雜質洗凈切片,這個很容易處理,將肉片放在盤子里,取來一些水,控制吸收了水里的熱量,然后得到了一些冰。

  將冰打碎后把貝肉放在上面保鮮,而且吃起來口感會更棒。

  接下來要處理魚生了,羅非魚是沒有小刺的,處理起來也不難。

  第一步肯定是放血,陳秋宏先用刀背在魚頭和身子結合處用力敲一下,把魚敲暈,馬上放血。放血的方法是剝掉魚鰓,然后將魚倒吊起來,一定要將血放干凈,不然做出來的魚肉是發(fā)紅的,而且腥氣極重。

  放好血后刮去魚鱗,用一條干毛巾吸干水分,將砧板洗凈擦干,將魚平放,沿魚脊背用刀切開一條縫,沿著魚骨走向順著魚骨切下,在魚尾和魚頭與魚身結合處割開,片到魚胸骨的三分之二,片下一條無刺的魚肉,用吸水紙吸干凈水分,將魚翻身,在另一邊也片下一條魚肉。

  撕去魚皮,用刀片去紅色的魚肉,只留下白肉,切成薄片,三斤的魚最后也只獲得幾兩魚生,看起來如白玉一般晶瑩剔透,誘人至極。

  同樣放在碎冰上進行冰鎮(zhèn),感覺還是不夠吃,抓了十條島國對蝦,這種蝦是哥哥漁場里養(yǎng)殖的,從他那里弄的種苗,味道極其鮮美,特別是剛撈出來,白灼至七八成熟最為鮮甜可口,陳秋宏第一次吃還以為加了糖。

  除去蝦頭蝦線,只留下白白的蝦肉,有些透明,整齊的擺在碎冰上。

  多數(shù)地方的做法是將切好的魚肉片放入盛有蒜蓉醋的碗中先浸泡片刻后撈起,再放入倒有純凈的花生油的碗里,然后各自夾一定份量到各自的碗里與各人所需要的配料如花生米、姜絲、魚腥草、香茅草、蔥白、胡椒等混合起來吃。

  然后再飲上一小口米酒以壓腥,另一說法是去菌。

  不過陳秋宏想用山葵搭配試一下,絕對別有風味。

  拿出了研磨盤,陳秋宏也不像島國那么多說法,直接拿起來就從山葵根底部開始研磨,剛開始研磨,一股清新的氣味傳出,不像外面賣的芥末那般嗆人。

  夾了一塊貝肉,一頭蘸點山葵泥,另一頭蘸一點醬油,然后送去口中。

  轟!

  陳秋宏被這股鮮美炸的七葷八素,貝肉的甜美,山葵刺激鼻竇但是不像普通芥末那般嗆人,帶著清新的草香氣。。。。。。

  實在太美味了!

  蝦肉也嘗了一下,比白灼還要鮮甜,比之還要柔韌有嚼勁一些,口感非常的令人回味無窮。

  陳秋宏將目光看向了那盤雪白的羅非魚魚生,他雖然沒學過刀法,但是經過靈泉水的滋養(yǎng)和修煉,他對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控制的很好,所以切出來的魚生薄如蟬翼。

  一般魚生的配料,五光十色,美輪美奐。姜、蔥、蒜、木瓜絲、蘿卜絲、檸檬絲等等。

  不過這次陳秋宏吃的比較簡單,醬油和山葵根。

  入口爽脆彈牙,沒有一絲腥味兒,魚肉的鮮美,醬油的咸香,特別配上山葵根泥,清新草香,一股勁又頂著鼻竇,非常的刺激。

  飄飄欲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