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jié)束,記得最后一次陪著媽媽去田埂上種了黃豆,媽媽用鐵鍬在地上鏟出一個細(xì)長的口子,我會給她在口子里丟三粒黃豆進去。
這是我們小時候后經(jīng)常做的事,以前每次她叫我去種黃豆,我都不是很樂意,那樣彎著腰要種一整條的田埂,腰都直不起來。有時候媽媽一點土地都不能浪費,她總是把水田的四周都種黃豆,還有旱地上都種滿。出門的時候提著一袋子豆子,直到袋子里豆子一點點被埋進土里。
春末夏初,菜園里所有的青菜都開成金燦燦一片黃色菜花,這時候沒有什么蔬菜,媽媽就會拿出收獲的黃豆泡軟了,放上剁成小塊的咸鴨燉煮。有時候放咸鴨爪燉黃豆。等到黃豆酥爛的時候,鴨腳也軟軟的卻有嚼勁,鴨湯也是濃稠鮮美異常。
夏末秋初,菜地的菜又要換季了,這時青毛豆成了餐桌上的中流砥柱。很多食不下咽的日子,媽媽用鮮嫩的毛豆米放在鍋里略炒一下放上清水煮開,然后打上攪散的雞蛋液,等蛋液熟透附著在鮮嫩的毛豆上,金燦燦的土雞蛋和嫩綠的毛豆組成最富有詩意的顏色。我們最喜歡用毛豆湯泡飯吃。爸爸媽媽在田里勞動回來喝上這樣一碗鮮美的湯水不僅解渴而且慰藉肚子里的饞蟲。
這是故鄉(xiāng)的味道,一輩子藏在記憶里像是母親灶頭的一縷炊煙永遠(yuǎn)是溫?zé)岬?,濕潤的?p> 可是我就要走了,離開這個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
這一次我陪著媽媽種黃豆,我卻覺得田埂太短了,看著豆子像是沙漏里的沙子一樣慢慢少了,我知道我離開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粗锕÷叩筋^了,我們母女獨處的日子也慢慢遠(yuǎn)去了。
龍應(yīng)臺在《背影》里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一次次目送他們背影的離開。子女越長越大,和父母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yuǎn)了。我真的感受真切了,以前休校讀高中,最長也不過半月就能回家一趟,而如今怕不到一年也不能再見父母的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