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敕封文鴦為并州都督,假節(jié),留守雁門,防備部族叛亂。昭命齊王司馬攸班師回朝。
司馬攸給劉淵寫了一封信:劉淵吾弟,汝雄才大略,天姿之表,將來必成一番大業(yè)。希在吾有生之年,匈奴不再與大晉為敵。望自珍重!兄拜上!
司馬攸知道,劉淵將來必然是司馬天下的大患。如果天下一統(tǒng),海內(nèi)清明,他是皇帝的話,一定會趁劉淵羽翼未豐,徹底消滅他。因為,他明白劉淵是恩仇必報的人,只要皇帝對不起他一次,他遲早還會興復仇之師。如果將來他不在了,這大晉找不到一人可以抵擋他。可惜,東吳未滅,天下尚未一統(tǒng),而皇帝,又偏偏不是他。
司馬攸剛剛回京,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舅舅羊祜病重!
晉武帝下詔,由齊王司馬攸趕往襄陽,暫代羊祜之職。
司馬攸來到荊州都督府,此時的羊祜已經(jīng)奄奄一息。
“舅舅,孤來遲了!”司馬攸哭拜道。
“齊王!”羊祜掙扎著起身,“容老臣不能施禮了?!?p> “舅舅,您感覺怎樣了?”司馬攸關切道。
“老臣已經(jīng)油盡燈枯,無回天之力了。數(shù)十年的征戰(zhàn),老臣身上多處舊患,病痛折磨我好些年了。唯一牽掛的是,這天下尚未一統(tǒng)。老臣半生的心血,就是要消滅東吳,統(tǒng)一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無奈碰上陸抗這樣強勁的對手。老臣多次上疏,請求皇上傾全國之兵,一舉滅吳,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到時就不用像現(xiàn)在這樣,連年征戰(zhàn),徒耗錢糧??墒腔噬喜皇钦f西北鮮卑叛亂,就是北疆匈奴入侵,無力南征。好不容易邊患已平,陸抗已逝,東吳再無能人,舅舅我這身子骨卻不爭氣啊!唉……”羊祜感嘆道。
“舅舅,您不用擔心。這統(tǒng)一天下的大志,孤時刻銘記于心,不敢怠慢。如若我大晉全力滅吳,舅舅可有能人推薦,能擔此重任?”司馬攸問道。
羊祜突然眼睛一亮,激動地說道:“尚書杜預有統(tǒng)帥之才,運籌帷幄,眼光深遠,智謀超群,其才勝過滅蜀的鄧艾?!?p> 司馬攸不解道:“舅舅為何推薦此人?杜預一向是做文職,修訂律歷,治理水患,雖然有些政績,但是并不突出。如何放心把幾十萬大軍交給他統(tǒng)帥?況且孤聽說,杜預連騎馬、射箭都不會,身體羸弱,怎能擔此重任?”
羊祜解釋道:“齊王是不了解他呀。東吳老將丁奉曾經(jīng)率3萬大軍繞道奔襲新野縣,欲誘使我襄陽守軍出城救援,然后乘機拿下襄陽,再殲滅我援軍,趁機一舉奪取整個荊州。如果不救援,就在我軍北部打下一個釘子,三面合圍我襄陽城。在這危難之際,杜預竟然以2000人,打退了丁奉3萬大軍數(shù)十次進攻,并且重挫吳軍,激戰(zhàn)中以投石機擊中丁奉的中軍。丁奉敗退后重傷逝世。丁奉是東吳最驍勇的戰(zhàn)將,一生未逢敗績,曾經(jīng)在東興之戰(zhàn),雪中奮短兵,大敗魏軍,名聞天下。如今卻在極端優(yōu)勢下被杜預打敗,可見杜預此人,雖然名不見經(jīng)傳,卻有大才!”
“孤一直以為,那場新野防御戰(zhàn),是舅舅的杰作呢!”司馬攸回道。
“唉!杜預才能勝我十倍,如果起用他,荊州唾手可得。”羊祜嘆道。
“好!孤馬上上書皇上,起用杜預。舅舅放心吧。”司馬攸安慰道。
大晉又一力挽狂瀾的風云人物,名臣杜預,在歷史中登場,即將奏響東吳的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