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嫻說

⑤⑥微

嫻說 慕雨嫻 1109 2021-05-28 19:55:54

  大人們總說,沒有踏入社會的孩子年輕識淺,沒見過世面,不知道世事復雜,人心險惡。

  他們總是站在自己是長輩的角度,認為自己知道的,懂得的遠比年輕一輩要多,他們總是把自己經(jīng)歷的那些過往當作說教的范本,在他們認為一無所知的孩子面前滔滔不絕的講一些重復過很多次的大道理。

  原本這也是一種關懷,無可厚非。

  可是他們中的有些人,雖然確實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卻仍然像是一個從未經(jīng)歷過世事的孩子。

  無論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認為周遭的一切都該為自己服務,只要自己方便,周圍的一切都需要為自己而改變。

  或許他們總覺得這世上的人都會和自己的親人一樣圍著自己轉(zhuǎn),都會滿足他所有的需求,遭到反對時,他們也真的會像個小孩子一樣,毫無顧忌的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從來不考慮會不會妨礙或是傷害到其他的人。

  有時候,他們還會把自己當作是一群人的代表,當他一個人的意見不足以改變那些他不滿意的東西時,他就會帶上那一個群體的標簽,來質(zhì)問旁人對他的無視。

  實習的這段時間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中很多確實只是還沒有見識過這社會的人情冷暖的孩子,還是被父母百般寵愛著的掌上明珠。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早已是社會中的一份子,言行舉止卻仍然十分幼稚,他們“理直氣壯”指責別人的樣子,常常會讓人覺得可笑。

  只不過,這世上有無理取鬧的人,也就會有明白事理的人,他們懂得體諒為他們服務的人的辛苦,也懂得尊重這些人為他們付出的勞動。

  我越發(fā)相信,人生在世,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哪怕是已經(jīng)有名望的人,在不認識自己的人眼中,也不過是陌生人而已,一切都不關他們的事。

  尤其記得彼時群里的一位在職考生,因為自己個人的訴求暫時沒有得到滿足而在幾百人的學習群里指責老師,暫且不論訴求是否合理,反饋是否及時,就他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本身,就不是一個社會人,或者說成年人該有的素質(zhì)。

  那時群里被他所代表的其他同學很多都站出來反駁,他們都說,作為一個已經(jīng)工作的人,應該懂得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道理,一個人走進社會應該主動去適應規(guī)則,而不是指望規(guī)則為你而改變。

  那人說,他們那些人就是不希望別人好,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少一些競爭對手。

  我到現(xiàn)在都很贊同其他同學當時回他的話,沒有誰希望誰好不或不好,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對別人而言你只是個陌生人,你過得好與不好和他們沒有半點兒關系,別以為全世界都以你為中心。

  對這個世界而言,我們每個人都只是一粒微小的塵埃,少了誰這個世界都不會停止運作。

  要明白自己對他人而言并沒有那么重要,看似寬廣的人脈說不定也只是虛有其表,在意的很多人,或許早已經(jīng)忘記了曾經(jīng)認識過自己這么一號人。

  真正偉大的人都會放低自己,我們普通人也應該要記得謙遜一些,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太過鋒芒似乎從來都不是好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