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寂寞的一代

第三章 最初的記憶

寂寞的一代 我是小鬧 1205 2020-01-03 12:53:09

  如果用一句股市上的話來形容肖平的人生,那就是典型的高開低走。

  在肖平剛剛有記憶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特別美好。

  那時候還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家家戶戶的收入都大同小異,要是誰比誰多一級工資,也就是幾塊錢的事兒,可要是少幾個孩子,少了幾張吃食兒的嘴,少了幾個穿衣服的小鬼,那可就是省了一大筆開支。

  對于穿的,肖平印象倒是不深,可是對于吃的,肖平卻至今記憶猶新,那就是自從自己剛剛知道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他就覺得自己吃的比鄰居們的孩子都要好:

  鄰居家的同齡小伙伴們還在為了誰吃黃面饃誰吃黑面饃而爭得雞飛狗跳,而他已經(jīng)可以肆無忌憚的隨時吃著白饃,還抹上芝麻醬灑上白砂糖;鄰居家一個月也難得買一次雞蛋糕,就算買了爸媽也要用馬糞紙包緊,像防周扒皮一樣在家里東藏XZ,生怕一不留神被幾個小崽子發(fā)現(xiàn)瞬間死無全尸,而他則因為沒有人搶,所以幾乎每周都能吃的上這種在當時認知當中的人間絕味;再大一點上了小學,記憶中的美食就擴展了很多,像九分錢一兩糧票的芳草餅干,兩毛一分錢二兩糧票的賴氨酸面包,基本上想吃都能吃到嘴,甚至每半個月還能吃到一次糖水罐頭。

  肖平最愛吃的是山楂罐頭。老式罐頭的蓋子非常難開,沒有父母的幫忙幾乎難以做到,但是只要蓋子一打開,酸甜芳香的甜美滋味就撲面而來,讓肖平口水直流。每到這個時候,媽媽總會逗他,說這瓶罐頭的糖水一定會因為他的口水而怎么喝都喝不完。

  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已經(jīng)越來越好,能夠享用到的各種美食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貴,檔次越來越高,可是不知為什么,肖平覺得怎么也比不上曾經(jīng)的味道。

  有人說這是因為現(xiàn)在大家吃的多了嘴刁了,不像以前什么也沒見過,什么也沒吃過,所以才會吃什么都不香;也有人說是因為現(xiàn)在無論是種植還是養(yǎng)殖的東西,都施了化肥打了激素,本身味道就沒有以前好了。

  或許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肖平總覺得,除了這些原因之外一定還有別的,可到底是什么,他起初也說不上來。

  直到后來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他才意識到,差的那點味道其實就是大家心底的回憶,對那種看似簡樸貧窮其實開朗愉悅、因為沒有太多欲望因此格外容易滿足的生活的回憶。

  開始的時候,肖平覺得這種回憶像蜂蜜,粘稠、甜蜜,可后來他覺得,這種回憶像極了他小時候格外喜歡的一道甜食:拔絲紅薯,那一點點回憶就是那一根根拔出的糖絲,起初酥軟綿長,可瞬間就會變得如同尖銳的鋼針,刺的他生疼。

  不過也就是從這個時間段開始,肖平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獨生子女的身份雖然讓自己少了很多搶東西吃、搶衣服穿的麻煩,卻也有隨之而來的煩惱,那就是孤獨。

  只不過,那個年紀的他還不知道孤獨這個詞,只是直觀的感覺沒人陪自己玩兒。

  那時候,他們一家住在單位的家屬院里。在當時,那是廠礦企業(yè)當中最常見的平房家屬院,相當于現(xiàn)在說的棚戶區(qū)。肖平記得很清楚,兩道南北向的小胡同將這個家屬區(qū)分為前后兩排,胡同兩邊就是大家各自的小院。說是小院,其實這些院墻都是大家自己在不影響鄰居公共生活的前提下自己砌的,院子也有大有小,很多家都會根據(jù)自己院子的大小在院子里因地制宜的再搭建一間小屋,緩解住房壓力。

  而肖平一家就住在后排胡同的最頂頭。由于是把頭的一戶,所以他們家的院子相當大,他的爸爸也早早就在院子中間加蓋了一間方方正正的屋子,小肖平也早早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白天的時候,大人上班孩子上學,院子里總是顯得靜悄悄的,可一到傍晚,大人孩子都紛紛回了家,整個院子里立刻就顯得熱鬧了起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