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想攪動天下風云的雍闿叛亂隨著最后一顆人頭的落地而煙消云散,黃權再得知滇池已下后,就沒有再繼續(xù)進軍,而是返回了越嶲,張魯則是進駐了滇池,以益州郡太守的身份開始了傳教施政,而孟獲再殺了孟節(jié)后,為了全族的考慮,也投效了劉循。
劉循也去了一趟永昌,接見了兩個功臣呂凱和王伉,呂凱統(tǒng)帥71,政治76,能治軍理政,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王伉略微差點,但也有一郡副手之資,劉循在永昌逗留了幾日,得到兩人的支持聯名后,返回滇池,與張魯、爨習、董和、法正、孟達眾人聯名上奏分郡一事。
成都,雖已入冬,但卻沒有冬意,反倒是暖日的陽光照得人溫和,加上漢中與南中戰(zhàn)事喜訊的相繼傳來,城中的嫻靜更添幾分懶散,這不,在錦繡樓里,劉璋聽著底下大臣的爭吵,打起了哈欠,他吃著葡萄的兩邊嘴角呈一個倒懸的殘月,不用說,顯然是有開心的事發(fā)生。
不用說,爭吵的兩邊依然是東州士和本土家族,只是爭吵的人換了,王商在劉循出征南中不久就病逝了,但接過家族重擔的并不是王甫,他因為軍中的牽連,雖在王家的走動下,官位沒丟,但王商在死前也放棄了他,指定在新野的王士為家主,而王士剛來成都不久,言微職輕,只是個不能進言的文書,現在還代表不了本土家族的利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黃權又不在,為此,本土家族的聲勢明顯落于下風。
“魚腹侯送來上的都是些什么?給蠻人一郡太守之位?還要分郡,如此有違組訓的事,真做得出來?!卑橹窈喫さ氐穆曇?,典學從事徐靖聲音響起。
“這有什么,破而后立當革新,南中叛賊已除,但留下的爛攤子如何治理,平亂的侯爺最有發(fā)言權?!睅熡褟氖轮苋赫f完,從衣襟中拿出一卷竹簡,繼續(xù)說道:“這是討夷中郎將、主薄黃大人送上來的書信,他全然同意分郡事宜?!?p> 這次的殿議,畫風突變,以前都是東州士給劉循撐腰,現在則反過來,本土派的這伙人支持起了劉循,反倒是東州士反對劉循的意見。
官場沒有誰幫誰,只有利益的捆綁。劉循攻下了滇池,南中四郡益州本土家族最多能得一郡官位,而東州士打著力挺劉循出征的功勞,怎么也得兩郡官位,現在劉循的分郡政策可謂全然打破了他們的如意算盤,不反對才怪,而本土的官員不想東州士做大,更是極力促成分郡這事。
劉璋正得意自己的循兒能征善戰(zhàn),豈容他人抨擊,何況現在本土派勢微,以他玩平衡的手段,斷不會讓東州士得意太久,吼道:“我兒北伐漢中,一戰(zhàn)而下,這次又單兵突進,奇襲滇池,收服蠻人,何等大功績你們不說,反而為這些雞皮蒜毛的小事而爭吵,真是豈有此理。”
“牧守大人,分郡一事可不是小事呀!”王累實事求是,剛正不阿。
“吾說了,平叛拔亂是大事,先判功績。”
殿內銅爐里的炭火燒得很旺,但也讓人生出些許煩悶,本是論功行賞的開心事宜,但并沒人說話,弄得劉璋一陣尷尬,還是張松適時站了出來,說道:“先看黃中郎送來的功勞簿吧!”
張松念了越嶲之戰(zhàn)的戰(zhàn)事經過,經過黃權軍各級軍官簽字畫押的鐵證,誰也做不了假,念完后,張松閉口退到一邊。
劉循向站在前列的張任點點頭,張任出列,拿著劉璋給他的軍功名單,說道:“討夷中郎將黃權攻滅越嶲叛亂高定部,賞千金,綢緞百張,戰(zhàn)馬十匹,中郎將職位保留。”前面的賞賜都抵不過這個中郎將職位,相當于名副其實的軍權在手。
“薄曹從事吳懿作戰(zhàn)勇猛,先鋒敢戰(zhàn),晉升為牙門將軍?!?p> “書佐費觀獨領一軍,智取邛都城,切斷叛賊歸路,智勇雙全,晉升為裨將軍?!?p> “校尉張翼有御敵之功,也有臨陣脫逃之過,保留原職?!?p> 泠苞等將皆有封賞,但周英、王強并沒有得到校尉的職位,而是得到都尉的職位,雖沒有上殿參事的職權,但也有了自己的田地。
張任念完,并沒有越嶲郡太守的任命,讓在場眾人松了一口氣,皆點點頭表示無異議。
劉璋見狀,微瞇著眼睛,手沾捏著胡須,甚是滿意,示意張松繼續(xù)。
張松把另一封功勞簿攤開,明顯比黃權的那封要厚得多,“魚腹侯循獻計取漢中,以一軍……”從漢中之戰(zhàn)到移民入蜀,從牂牁之戰(zhàn)到連然之戰(zhàn),張松他貌丑但才氣傲然,這份功勞簿從他嘴里念出來,相對于黃權的那份更添上了幾分悠揚頓挫,就像戰(zhàn)場的一切活靈活現在眾人眼前一樣,他能深受劉璋的信任,也不是沒有道理。
念完后,張任出列,說道:“魚腹侯劉循破七渠帥、取漢中、移數十萬民眾入蜀、單兵破滇、滅賊首雍闿、收蠻夷之心、穩(wěn)益州后方數十年安定,當上啟天子,增多封地,為益州刺史。”
眾人雖有心理準備,但也倒吸一口冷氣,益州刺史之職在劉焉為州牧后就已廢除,現在劉循為益州刺史,益州繼承人的身份就算定下來了。
見沒人反對,張任繼續(xù)念道:“張魯不忍傷亡,率民眾歸降,歸降后南下攻牂牁滅朱褒叛軍,當為一郡太守?!?p> 這是早已議好的事,眾人也沒有反對,只是奇怪為何沒有確定何郡太守,難道分郡之事……東州士的心中升起了不安。
“五官掾功曹呂凱忠義兩全,堅守邊界,抵御叛賊,保永昌不失,當為一郡太守。”呂凱
呂凱雖是益州本土家族之人,但卻是土生土長的永昌郡人,與蜀郡這些“高干子弟”尿不到一壺,這個提議說出來,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但他的功勞卻是大,最后還是得了太守之位,王伉也晉升為了郡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