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多起床。
洗臉。
喝熱水,吃一塊餅干。
聽歌去圖書館。
打水。
拿豆奶。
喝豆奶,上電梯。
手套不見了,以為在柜子附近。
填紙質版表,再找老表記錄修改。
聯(lián)系尤天來同學,謝謝她的分享。
中午去吃飯,飯前沒找到手套。同時拿上材料準備復印。
吃豆腐皮,大肉丸子,還有肉絲土豆泥,一碗湯。
真不錯。
掃個7毛8分的紅包,來根肉腸。不錯。
回宿舍,取證書。
去復印。
去打印成績單,遇陳欣瀾,識而無語。
回圖書館。
整理好電子版終稿。
小憩三幾分鐘。
預定行動計劃,收拾出發(fā)。
問阿姨,手套無暫時無果。
去上實驗課。
披白大褂,簽名。
因為有事要辦,就沒跑,拿進書包坐在第最后一排。
和劉洋考一考,時間差不多了。
下課去教務處和團委,分別有熱心的老師們幫助,太感謝她們了,嗯,我很順利的辦完了事情。
進二號遠,叔直接幫我開門。
去圖書館學習,阿姨告訴我確實沒有,謝謝阿姨。
劃中藥的重點。之間看冬奧會的相關事宜,并下載了BJ2022。
繼續(xù)學習。
送水去。
這點兒背的。送一樓的水還能直接壞了。
上五樓發(fā)現(xiàn)502,正好把水拿到三樓,一會兒不用來了。
沒想到還結冰了,和七公寓的姐一起清理一番。
去獸醫(yī)樓送水,見杜老師。
今天門衛(wèi)都是好叔叔值班。
繼續(xù)送水,六公寓上五樓又上了兩趟。
總結一番得失與經驗教訓。
沒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沒有最累,只有更累。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所以把握平衡的關鍵要素在于要有一顆堅強而樂觀的心,主動地去應對。
很多事情我們經歷過,還沒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時候是因為我們過于看重了事情的表象,而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也有一些事情是因為我們經歷的太少,而還沒有總結其規(guī)律,或者思考的方式有所偏差,而當因人指點或者遇到相應的書籍理論,我們會如同醍醐灌頂一般,這就是由經驗到理論的升華。
今日感悟:每一個看似偶然事件的發(fā)生都孕育于無數(shù)的必然,但也正因為這無數(shù)的必然導致了此類事件的不可預知性,只能知而后覺。正如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沒有先例的第一次。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禍福相依,持平常心。
條條大路通羅馬。
送完水手機沒電關機了。
去清真餐廳吃飯。
沒雞柳了,吃魚丸等烤盤,來個雞排,只帶兩杯豆奶,路上已喝了一杯,加米飯時又加了些肉菜湯,不錯。
香而飽,滿足。
和正飛微聊。
去圖書館。
見楊老師已回。
完成總結任務,之間有累困。
下課同業(yè)慧和楊老師走,差點忘記拿手機。
去科講回消息。
背。
決定不能在科講通宵。
回,路上背。
操場背。
回來看看,到12.30打開手機,付桶款。
寫日記,一不小心收到消息,然后聊了半天,就到一點了……吳曉宇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值得敬佩。
不過我表現(xiàn)的話說的,好像還是多了點。
吾日三省吾身
丟手套很迷。
桶也是。
效率還是不錯的。
做事情一定要有所謂的計劃
按步驟
按要求
按實際
按時間
有取舍.一步一步地來
要學會求助于別人,同時要樂于助人
能易則不求難
專注于一件事,不能為了兼顧亂七八糟的小事,而顧尾不顧頭,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修改那個圖片模式的方法叫做把嵌入模式換成周邊填充模式
所以說,一定要善于思考并總結。
學習中獸醫(yī)有效時間其實并不是太多。有一定的惋惜。
晚上打開手機還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浪費太多太多太多時間了。
今天晚上必須補回來。
收獲
但說早上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時間。
完成了請教同學的事情。
午餐及晚餐不錯。
下午見其簽名,見字如面。
感覺有條理了。
晚上見那個紅書包女孩兒和之前考研的和我同向的女孩兒。
感謝今天所有的好人,以及我完成的一個申請。
展望
中獸醫(yī)必滿績點。
這次關機,考試之前,不開了。
開了也不聯(lián)網。日記在便簽寫,然后立馬上傳。期間用勿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