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居家機器人項目進行得實在太順利了!
馬悅云將投資款的使用說明書——或者說計劃書——交到林狄雅手上一周后,若星便同意按照計劃將資金一筆一筆地打給馬悅云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
收到這個消息,馬悅云又要請林狄雅吃飯,向她當面表示感謝。林狄雅覺得總是讓她請客是變相地接受賄賂,找個借口婉拒了。即使隔著重重電子元器件和相當遠的距離,林狄雅也能聽出馬悅云的失望。她寬慰馬悅云說等以后不忙了,她請她吃飯。
項目步入正軌,林狄雅便也不再像前那段時間那樣絞盡腦汁考慮各種復雜而實際的人際關系問題了,她逐漸把精力放到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上,系統(tǒng)地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
有了與馬悅云、姚錢飛打交道的經(jīng)歷,她發(fā)覺所謂的管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管理,與人的溝通交流。當然這里面的學問大極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明白的,而她也只是窺的冰山一角,算不上真的懂管理。
也正是因此,她才刻意地學習管理,卻也沒落下“純粹”技術和知識的學習。
這期間還發(fā)生了一件讓林狄雅倍感意外的事情,有必要提一下。在某個周一的部門例會上,宋艷茹破天荒地表揚了林狄雅,而且是狠狠地表揚了她,所用的詞匯甚至有恭維之嫌。
雖說林狄雅確實值得表揚,但宋艷茹的語氣和所使用的的字眼再次將林狄雅推到輿論的中心,成為獨一無二的耀眼明星。
不少人分析說等到試用期一過,林狄雅就會升職,有可能取代王媛成為組長,還有可能為她再設置一個新的小組。除了這兩種看上去合情合理的猜測,還有一種更大膽的臆想——林狄雅會離開投資管理,成為董事會的一員。
漸漸地,前兩種保守的說法消失了,第三種占了上風,成了主旋律。那端時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巴不得時間快點兒過去。
等到大家發(fā)現(xiàn)時間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期待而變快或者變慢的時候,他們的熱情或者興趣慢慢地消散了,最后沒有人再提林狄雅升任董事會的事情了。投資管理部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似的。
大部分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參與到這件事中來,唯獨一個人惴惴不安,那個人就是王媛。美麗,聰明,能力出眾令她十分清高和高傲,也令她十分強勢。但那些流言蜚語卻在她的心頭罩上一層陰影,令她惶恐不安,擔心林狄雅將要取代她成為組長。
為了掩飾沮喪和不安,王媛見到林狄雅時又用冷漠將自己包裹武裝起來,高昂著頭像一只驕傲冷艷的孔雀。林狄雅小心翼翼地和她打招呼,換來的卻是發(fā)自鼻腔的冷意。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卻對她的這位“輔導員”懷著始終如一的尊重。
看不下去的林蔓菁好幾次暗示林狄雅以她如今的聲望,何必對王媛低三下四,應該給她點兒顏色瞧瞧。每次她這么說的時候,林狄雅要么岔開話題,要么裝作沒聽見。她知道林蔓菁在為自己打抱不平,自不能責備她。
當所有人都不再議論林狄雅升職的事情,王媛突然意識到她正在做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后果可能很嚴重。按照目前的態(tài)勢,即便林狄雅短時間內(nèi)不能成為一名董事,不久的將來也必定會成為董事。我給她臉色看,萬一她記仇的話,我在若星的日子不長了。再退一步,即使她找不到理由或者借口開除我,想必也會讓其他人代替我。
想到這里,王媛的眼前浮現(xiàn)出林蔓菁屁顛屁顛跟在林狄雅身邊的身影。這個兩面派,忘了當初我是如何照顧她的了。
一個人咬牙切齒了一會兒,王媛感到一陣無力,好像全身的力氣被那股憤怒和不平抽走了似的。怔怔地做了五分鐘,她長長地嘆了口氣,點開即時通訊軟件,給林狄雅發(fā)了條消息——中午方便嗎,一起去食堂吃飯?
沉浸在書籍中林狄雅沒有注意到屏幕右下角不停閃動的圖標,直到十分鐘之后她喝水的時候才看見。她急忙給王媛回了個“好”字。
然而簡短的訊息,遲到的回復,王媛認為這是林狄雅給她的下馬威。她怒火中燒,兩眼冒著火焰,直直地盯著那個字,恨不得把它撕得粉碎。最后她放棄了讓她短暫失去理智的念頭,在鍵盤上敲下如下幾個字——到吃飯的時間,我去找你(微笑地表情符號)。
自那以后,王媛隔三差五地約林狄雅一起去食堂吃飯,而且不再旁敲側擊地打聽她的背景和關系。一是因為旁邊坐著一個林蔓菁,二是總那么問的話,她擔心引起林狄雅的懷疑。直到現(xiàn)在,整個投資管理部還沒有人知道林狄雅的“來路”,多半是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吧。這么想著,王媛識趣地不再打聽,有意和林狄雅維持著看似友好親密的關系。
唉,人終歸不能戰(zhàn)勝現(xiàn)實。
一切都朝著對林狄雅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就連顧曉明也不再“騷擾”她,仿佛他突然銷聲匿跡了似的。
林狄雅工作得很輕松,生活得很愜意。她不缺錢,有時間,最重要的她是一個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與人商量,不用對人匯報。她就像一條遨游在深海中的鰻魚,無拘無束,瀟灑自在。
咪咪留給她的遺憾一點點消散,最后僅剩下這兩個字,單純的兩個字了。偶爾她會在早上遇到咪咪的母親,后者仰著頭,翻著白眼,嘴里念念有詞,對她視而不見。至于咪咪,說起來十分奇怪,林狄雅一次都沒有在小區(qū)中碰見過!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沒那么奇怪。咪咪是一名網(wǎng)紅主播,作息時間不同于一般人。她常常睡得晚,起得晚。林狄雅下班回來,她在家中精心打扮,準備開播。林狄雅上班,她在床上,睡意正濃。到了周末,林狄雅也會睡個懶覺。睡醒之后,或者在家看看電子書,或者去市圖書館坐半天,更不可能與咪咪有交集了。
林狄雅沒有遇到過咪咪,卻至少有兩三次聽到過她的聲音。第一次是一個周六地下午,那天她沒有出去,蜷在沙發(fā)上一邊聽著輕音樂,一邊閱讀電子書,很是愜意。突然樓道中響起爽朗而肆無忌憚的笑聲,一絲熟悉的感覺讓她立刻停止閱讀,側耳細聽。
笑聲越來越近,還夾雜著一個男人模糊的聲音,這個聲音也讓林狄雅感到熟悉。又聽了三秒,她聽出大笑地人正是咪咪,而那個男人則是顧曉明。
林狄雅蹭的一下從沙發(fā)上坐起來,抬手理了理頭發(fā),變得緊張起來——她以為咪咪來找她了。然而夸張的笑聲在她的門口達到頂峰,持續(xù)了四五秒鐘,接著消失了,但林狄雅期待的敲門聲卻沒有響起。
她的身體失落地塌下來,呆呆地坐了一會兒,再拿起手機卻沒有了繼續(xù)看書的心思。她茫然地看著身前地虛空,視線漸漸模糊起來。
后兩次和第一次差不多,都發(fā)生在周末的下午。熟悉的笑聲驟然響起,在她的門前逗留幾秒鐘,馬上安靜下來。每次都搞得林狄雅緊張兮兮的,每次她都失落地結束滿心的期待,發(fā)呆惆悵好一會兒。
后來她明白了咪咪和顧曉明有意那么做,卻不能在她的心中掀起絲毫波瀾,她好像再沒聽到過那熟悉的笑聲。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友誼在惡作劇似的笑聲中徹底煙消云散,無影無蹤了。
有時林狄雅會想起畢業(yè)前的那段時光,想起她和咪咪一起寫畢業(yè)論的日子,想起她們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嘻嘻哈哈的畫面。然而時間無法回溯,一再緬懷只能徒增傷感罷了。
林狄雅咀嚼了一番友情留給她的苦澀,就像任何食物嚼得時間久了都沒有味道一樣,慢慢地,她感覺不到咪咪留給她的遺憾和失落,生活再次恢復了平靜。
那些日子,林狄雅的生命仿佛靜寂森林中的一潭幽水,不見一絲一毫的波瀾,仿佛進入佛家所追求的空寂狀態(tài)。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她的生活怎么如此寧靜?
這太不尋常了。
有悖常理的事情背后必定存在著不尋常的原因,在時間這雙巨手的推動下,早晚一定會暴露出真實的面目。
林狄雅沒有意識到她已然處在某個暴風雨之中,她的同事,合作伙伴更不可能知道。在她們的眼中,林狄雅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和畏懼的人。她們想的是配合她的工作,不要與她的想法相左,跟她出好關系,盡量給她留下好的印象,說不定有一天……
嘿嘿——
越是平靜,越是猛烈。當暴風雨露出它那猙獰的面目,鋒利的爪牙時,所有的人都將被嚇得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暴風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