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公堂對峙
劉縱眼光陰冷的剜著蘇妙,恨不得將其扒骨抽筋,蘇妙感受到注視,一抬頭,正好與他的目光對視。
四目相對,水火不容。
蘇妙翻了個白眼,直接無視他,然后將眼光挪到卷宗上。
這公堂筆錄,她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沒用的慫蛋”
劉縱見蘇妙收回目光,以為他怕了自己,不敢再與他對視,得意的低聲咒罵了一句,聲音雖輕,卻恰好傳入劉元的耳朵。
“混賬東西,敢罵你老子!”
劉元以為兒子在罵自己認慫,不敢得罪董縣令,氣得反手就是一個大耳刮子。
他心里本來就窩火,因為這個案子,他那個蠢兒子鬧了三次,每次都鬧得滿城風雨,劉氏幾個族中長輩也頗有微詞。
雖然這董縣令地位不高,寒門出門,無家世背景,但好歹是山丘縣的父母官,有才干,又得羅大人賞識,日后前程不可估量,為了個鄉(xiāng)下女人,與其交惡,實在是不劃算。
但是事情已經(jīng)到這個地步,兒子鬧得沒有了回旋的余地,容不得他息事寧人,否則他劉家在當?shù)氐耐啪蜁笫苡绊憽?p> 陳言,今日必須得定罪結案。
劉縱這個混賬,竟給他惹些麻煩事,劉元心中火冒三丈。。
“爹…我不是罵您啊…”劉縱被打懵了,痛的眼淚直流,委屈的解釋道。
“嘻嘻。”蘇妙落完最后一筆,只覺得有趣,忍不住捂嘴笑了聲。
“你敢嘲笑本少爺?”劉縱平白被父親打了一巴掌,心里有氣正沒處撒,猛然聽到最恨人的笑聲,一下子壓不住火氣質問道。
“沒有,你聽錯了,我在認真的記錄案卷?!碧K妙一臉正色的回答。
“且把你寫的念一段,本少爺就信你?!?p> “再說了,公堂之上,我得知道你是否如實記載,本少爺作為旁聽,有權監(jiān)察你是否瀆職亂寫,畢竟你只是臨時代筆,陶師爺,你說對不對?”劉縱一連串的話,句句阻擋著蘇妙的拒絕,甚至把陶師爺都拉了出來。
陶真不想滋生事端,為了息事寧人,他點頭回應:“劉公子說的確實有理?!彪S后,他顫巍著拿起蘇妙的卷宗,瞇了瞇眼睛道:“那老夫就擇選幾句念念。
“呀!”蘇妙被奪了卷宗,又不好搶回,心道一聲阿彌陀佛,念就念吧,反正丟臉的不是她。
“慈父手中劍”
“孽子身上劈”
“要問為何劈?”
“蠢兒總坑爹”
陶師爺年紀大了,腦子有些混沌,直到念完后才慢慢回過味來。
“這…這這……?”他驚得都卷舌了,半天說不出一句順溜話。
此刻劉元的臉,黑得能滴出水來,整個人如同充氣的氣球,隨時有爆發(fā)的可能。
“哈哈哈……”圍觀百姓聽懂的也笑了出來,甚至連兩旁衙役都憋著笑,臉色通紅。
公堂一下子熱鬧了。
“啪”的一聲,董慈生沉著臉重拍了驚堂木。
“公堂之上,豈容喧嘩,誰若在犯,直接叉出去?!倍壬恐爸帲巳罕闳玑樎浒惆察o下來,最后他警告似的瞪了蘇妙一眼,隨后揚聲道:
“帶田大、田曹氏上堂?!眱扇耸翘锘勰锏母缟?。
“田大,你作為主家,可曾請了孫老七赴宴?”
“回…回大人,草民請了,但是,但是沒看到他來……”田大有些緊張,磕磕巴巴的回答道。
“你夫妻兩人都沒看到?”
“是的,大人,那會兒太忙了,都忙外面招呼客人還有灶上的吃食,真沒注意?!碧锊苁侠涞幕貞?。
董慈生繼續(xù)問了幾個問題,都沒有得到新的突破口,隨后他又傳了好幾個當日參加周家洗三宴的相關人員,大家的說辭不同,有說沒去的,也有推說沒看見的,總之,就是沒人證明當日孫老七在場。
蘇妙看取證如此艱難,不由得心聲感慨:
唉,可惜古代沒有手機照相機,不然挨個看他們當日發(fā)的朋友圈,肯定有拍到孫老七在場的。
想到這里,蘇妙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東西。
“大人,查田大家的禮薄名冊,人情往來都記錄在冊,如果孫老七送了禮,那當日定是到了宴席上的,那證明死前,孫老七是吃了其他東西,不能單單把他的死歸咎于陳記酒鋪上?!?p> 董慈生聽完,眼睛一亮,他還真沒想到禮?。?p> “田曹氏,把當日的禮薄拿出來?!?p> 田曹氏面色有幾分著急,隨后鎮(zhèn)定了下,堆著笑:
“大人,都是親戚,來祝賀下就好,哪里需要記什么禮,顯得生分不是?!?p> “原來你們田家辦好事不需要隨禮呀,不過,這倒是個好習慣,禮錢那些送來送去的也的確顯得生分。”
“董大人,小生建議,在縣里張貼告示,好好褒獎田氏家族這一做法,也讓其他村縣的宗族推行效仿,促進宗族團結友愛之情。”蘇妙目光澄亮,一臉贊許的看著田氏建議道。
“啥?不隨禮了?那可不行,這幾年我家都送出去不少哩?!币幻麐D人跳出反對。
“對,這可不行,我家虧大發(fā)了。”
“有來有往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豈容他田家左右?!?p> ……
圍觀的百姓群情激憤,大多對著田氏夫妻怒目而視,甚至連幾個來看熱鬧的田氏族人都被數(shù)落。
一名十歲左右的女孩被說得心里委屈,隨后朝田氏嚷道:
“堂嫂,咱田家哪里不隨禮了,小寶兒洗三,我娘可是送了銀鐲子的,你沒記,我兩只眼睛可看見的。”
“對,這田氏忒黑心,想昧了禮錢。”
“大人,草民作證,洗三那日,孫老七是提了兩刀肉過來的,沒有不隨禮的說法。”
“對,我也看見了,席間他還吃了不少東西?!?p> “我作證,我就坐孫老七旁邊。”
……
公堂一下子沸騰起來,人人爭相作證,就是為了抹掉這不隨禮的說法。
蘇妙笑了,她沒找到證據(jù),但是卻賭贏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