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艱難在宋時

第41章騎軍千里大奔襲

艱難在宋時 迎風(fēng)隨飄舞 2420 2020-10-31 08:00:00

  汝州城,被圍十五日,趙芝無法堅持,在部下聒噪下,怕人頭落地,果斷的開城投降。

  嚴(yán)忠濟(jì)將俘虜壓回北方,率部跟隨周柘彥攻取唐鄧二州,繼續(xù)向南行軍,抵達(dá)漢水北岸,包圍樊城。

  “這就是樊城,南邊那個城池就是襄陽……當(dāng)年關(guān)云長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就在這附近。”

  張柔感慨萬千捋著長須,周柘彥打斷張柔的感慨:“往事過眼云煙,吾等現(xiàn)今該去想怎么渡過漢水。吾找過當(dāng)?shù)貪O夫問詢過,漢水水量很大,不能泗渡,又沒到冬天,渡河必須要用到船。但漢水上的船筏不是在樊城里,就是在漢水南岸,也許要攻破樊城了?!?p>  漢江,又稱漢水,漢江河,為長江的支流,現(xiàn)代水文認(rèn)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均在秦嶺南麓陜西寧強縣境內(nèi),流經(jīng)沔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漢江是長江的支流,在歷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并列,合稱“江淮河漢”。

  漢江流經(jīng)陜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河長1577千米,流域面積1959年前為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為上游,河谷狹窄,長約925km;丹江口至鐘祥為中游,河谷較寬,沙灘多,長約270km;鐘祥至漢口為下游,長約382km,流經(jīng)江漢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縮小。

  張柔聽周柘彥要打樊城,認(rèn)真說道:“攻打樊城不失為一招妙棋,原先樊城是城小而堅,蒙人不善攻城故能推延旬日,宋庭主經(jīng)營襄陽,史嵩之、孟拱多次加強襄陽防務(wù),北面樊城就像前哨,防務(wù)不如往昔。今宋軍慘敗,吾等一鼓作氣,樊城可下!”

  “只是……宋軍該不會在樊城放上太多船筏,即便得到船筏定然不夠十萬大軍用的,要想渡河還是造木筏吧。”

  水流湍急向東流淌,周柘彥沉思半響,問道:“張老將軍,當(dāng)時蒙韃子口溫不花攻打荊襄時,上萬人馬是怎么過的江???”

  張柔一臉恥笑的說道:“當(dāng)時哇~~全子才棄軍,宋軍大敗,渡河船只都被繳獲了,還有襄陽、樊城守軍一逃一降,口溫不花坐著宋軍的船,暢通無阻到襄陽,近乎沒有遇到抵抗。”

  周柘彥納罕,這種好事兒怎么就不落我頭上。

  因為機動性的考慮,萬斤死沉死沉國崩炮沒有帶著,可即使這樣,周柘彥兩萬兩千步騎兵,周通、嚴(yán)忠濟(jì)、張世杰等三大營步軍二三萬人,崔靈蘭、沈蕓千騎,石抹那哥四千騎,張柔四五萬披甲不披甲的兵卒,好賴十萬百戰(zhàn)精銳,樊城不過千八百守軍,攻破還不是玩一樣!半個時辰后齊軍清理尸體,周柘彥諸將入城,商談渡漢水辦法。

  “能從漢水上流泗渡,繞到棗陽、隨州么?”沈蕓提議道。

  沒有具體的堪輿圖用來參照,只好由張柔解答了。

  “可以是可以,但路上要過洪山,次要經(jīng)過漢陽軍,沿江從大別山南麓繞,口溫不花用了不到十天就到了淮西的黃州。”張柔說道。

  周蕊徽在黃河北岸黎陽隔幾千里地遙控指揮大戰(zhàn)略,總得計劃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控制關(guān)隘,圍殲洛陽賈似道荊湖軍;第二步,攻取襄陽,打開門戶,同時掃蕩中原宋軍;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騎兵部隊千里奔襲迂回到趙葵淮軍背后,全殲淮軍,徹底占領(lǐng)兩淮地區(qū)。

  目的不是爭奪張柔控制的中原三京十七州這樣膚淺,要中原干什么?四戰(zhàn)之地,關(guān)隘險要不控制在手,取之有何意義?周蕊徽要的,是襄陽和兩淮,有句話說的好呀,若將江南政權(quán)比做一個大宅,秦嶺淮河為院墻,襄陽為院門,長江為房屋墻壁,江陵、漢陽軍、廬州、揚州為門窗,鄂州、江州、采石、京口為門栓,三吳為大堂。

  宋庭沒有院墻,沒有院門,再沒有門窗,是一種什么景象?

  參看東吳孫十萬,西不克江夏,東不克廣陵,中間合肥送人頭,向跟曹魏爭霸中原還沒機會。

  宋庭本就偏安一隅,混到東吳這種程度,憑借宋軍的〔強兵名將〕,展板上的魚肉罷了!

  周柘彥開口道:“大王讓俺們主力包圍襄陽,遣輕騎沿江而下突擊淮軍背后,呼應(yīng)楊節(jié)度殲滅趙葵。大王算無遺策,眼前的困難該由俺們解決,那么沈?qū)④?、崔將軍、石抹將軍,三位將軍率本部馬軍出發(fā)吧?!?p>  兩女一男抱拳離開。

  三人走后,周柘彥沉聲道:“襄陽某家一定要攻克,大伙兒誰有辦法,暢所欲言?!?p>  張世杰道:“都元帥,俺看沒有船筏,沒有水軍,是無法攻克襄陽的,樊城雖與襄陽隔河相望,但士卒兒郎不能飛過去吧?!?p>  “如果只是打到襄陽城的話,最好從國中調(diào)來國崩砲,國崩砲能打九百步遠(yuǎn),這段距離石頭能砸到城墻?!倍〈缶S出聲道,“但就和張將軍所慮一樣,石頭能用國崩砲打到對岸,人不能用國崩砲打到對岸吧,況且賈似道曾知江州,任江南西路安撫大使,沿江制治副使,調(diào)教有數(shù)支水軍?!?p>  “水軍…………”周柘彥搖頭:“黃河水軍要協(xié)助元景守河中,某不能動。海上水軍牛邦喜、沈彤二位將軍,現(xiàn)駐海州,即使開來襄陽,也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有這時間還不如打造船只?!?p>  下午,士卒來報河面上出現(xiàn)船隊,周柘彥帶人查看,是宋軍水師,在漢水上暢行無忌。

  周柘彥果斷放棄攻打襄陽念頭,留兵加固樊城城防,分兵攻取光化軍、棗陽軍等處。在棗陽軍,周柘彥繳獲了三十萬石糧食,數(shù)額巨大到讓周柘彥吃驚,詳加了解后知曉三十萬石是孟拱留下來的屯田糧。

  孟珙父孟宗政知棗陽,招唐、鄧、蔡三州壯士二萬余人,稱忠順軍,后孟珙為統(tǒng)帥,在棗陽軍修水利,創(chuàng)平堰,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灌溉萬頃農(nóng)田,邊地得以豐儲。

  余階赴川蜀時,還從孟拱手上拿走十萬石屯田糧,可見孟拱時期的荊湖宋軍,不但能打,糧食更夠!

  孟拱無愧是宋庭擎天一柱!

  …………

  襄陽城里,賈似道指尖劃過堪輿的某處,領(lǐng)教了騎兵千里奔襲閃電戰(zhàn)攻擊,他似乎開了竅。

  “白日里吳河見到齊逆馬軍往東去了。”李庭芝道。

  “漢陽軍!”賈似道篤定道,“俺懷疑是去淮西,調(diào)兵趕到漢陽軍堵住。”

  “調(diào)誰?”李庭芝反問。

  “跳蕩軍。”

  李庭芝面色微變。

  江州兵馬里,唯有跳蕩軍是精銳中的精銳,駐留襄陽諸軍里,精銳的就剩寧武軍與跳蕩軍,單看名字就知道,水戰(zhàn)里跳蕩…………

  “確定?調(diào)走跳蕩軍,江州軍馬就是弱勢了,師憲剛一場慘敗,不怕任義等軍將嘩變?”

  賈似道心頭一跳,改了主意。

  “那調(diào)一軍,去上游谷城駐防?!?p>  “谷城哇……”李庭芝點點頭,“確實,均州是否也派一軍?”

  “均州是大山環(huán)繞,罷了,為防萬一派兩營軍伍去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