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城中有迎秋節(jié),聽說熱鬧的很,晚上,還會有摸秋啊、彩燈啊、各種小物件啊……”話未說完,桔梗砰的一聲,把門打開:“在哪里,快帶我去?!?p> 鄭飛嘴角微帶笑意:“不急,總得到晚上。公子說了,白日里,還是不要出去了。晚上,還是可以去逛逛的?!?p> “啊?!苯酃@了口氣,問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辰了?”
“你若現(xiàn)在起來,整理梳妝,再吃點東西,也好出門了。”
“啊,這么晚了。我這是睡了一天了嗎?”
葉知隨眾人一同上街去了,留下葉風。葉如不想出門,自然也留下了。師姐弟經(jīng)年不見,正好敘一敘舊,也是常理。只是王湛看上去,過于沉靜了些。雖說他往日里,也總是沉穩(wěn)的很。但,現(xiàn)在總歸有些不一樣。這沉靜越發(fā)明顯起來,直到,在熱鬧的大街上,鄭飛給桔梗拿了一串各色瓜果形狀的彩燈。那彩燈分外童趣,南瓜上還趴著一只蟈蟈,翠綠可愛。
王湛忽然覺得一陣刺心,轉(zhuǎn)過臉去,不再看了?!霸迫??!蓖跽康男睦?,浮現(xiàn)了一個名字。桔梗的笑意連連,仿佛與一個人的面容重合了。是誰也曾這樣對他笑著,在璀璨的燈光下。加上小小的孩童,也曾拉著他的衣袖,軟軟的喊著:“爹爹。”
思念如云般柔軟,此刻,籠住了王湛的心。他的妻子與孩子,遠在柳府,如今不在身邊??v是有滿腔的思念,也說不得,道不明。熱鬧的人群里,也總是沒有他的妻子與孩子。王湛也想要送一串彩燈或是別的什么新鮮好玩的物件,只是此刻無人笑臉相迎。待要買下,留待以后相送,卻又不知前路如何。
正在躊躇之時,只見桔梗拿了那串南瓜翠蟈蟈的彩燈,擠到面前來。因人太多的緣故,鄭飛還在一旁護著她,不要被人碰到。
“公子,這是給蕊小姐的,她最喜歡這樣的翠蟈蟈了。我會好好收著的?!苯酃n~上略有薄汗,笑瞇瞇的說著。“給少夫人的,是這個?!?p> 桔梗攤開手心,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蜻蜓,彩錦織就,停歇在蓮花上。這是一枚發(fā)簪,通體織錦,顏色搭配妥貼,頗為雅致。
鄭飛在后面跟隨著,聽到桔梗的話,隨即笑道:“可要好好收著,若是不見了,哭也是沒有用的??刹灰裆洗危灰娏藮|西,哭個沒完。最后,還要勞累姑姑,又新做了一個荷包?!?p> 桔梗不理他,只笑瞇瞇的望著王湛,等著他的點頭認可。王湛見此,只好開口說道:“的確是蕊兒喜歡的,這蜻蜓也好,云容若是戴上,一定合適?!?p> 桔梗聞聽此言,臉上笑開了一朵花。立即將兩樣東西小心包好,塞到鄭飛手里,揚眉道:“你不是說我收不好東西嗎?那就你收著,哼!”說罷,又從人群中擠出去了?!鞍??!编嶏w看看手里的東西,嘆口氣,也跟著一起擠出去了。
總是少年歌時,意氣飛揚。細數(shù)流年,嫣紅柳綠,明月當空,也只是憶住昔。
這一段姻緣,歷歷不覺,感情深厚,非是一般人家可比擬的。王湛當初托身趙家,朝中兵部侍郎趙士賢之幼子。也曾遠赴他鄉(xiāng),長到十歲方才隨趙士賢入京。皆因趙士賢剿匪有功,政績斐然,方才升任了兵部侍郎之職。入京后與翰林院士沈延之做了鄰居,同在朝為官,同進同出。時日久了,漸漸成為通家之好。
沈家有女,沈云容,年九歲。與王湛年紀相當,日漸相熟。又因同拜了老師,每日在一處讀書,兩人越發(fā)年少無猜,無所不談起來。沈延之也是有名的大儒之列,肯讓自家女兒另外拜師,也是心胸寬廣之人?!岸嘁娮R見識,總是有用的,需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边@是沈延之曾對女兒說過的話。
所拜之師,自然也是有名望之人。姚允道,少年成名,以學識廣博著稱,且為人虛懷若谷,授課風趣幽默。常令人在園中設宴,用以談古論今,雅聯(lián)詩文。說起來,也是個不在朝為官的文人與墨客。王湛與沈云容既年少相當,自然可談之事頗多。又往往思路一致,每每想到一處,這令兩人越發(fā)要好起來。
一日,冬雪交織,這兩人又往姚允道處而來。一到方知,姚允道忽然興致大發(fā),前往城外踏雪賞梅去了。留下話來,今日休課,都去賞梅吧,難得如此好雪。聽完侍從一字一句的復述,王湛與沈云容會心一笑。
出得門來,王湛便與沈云容商量,要不要也真的同去賞梅。沈云容只略一思索便答應了。因城外委實遠了些,若是追隨老師腳步而去,回來時便有不便。兩人便商議往城中的玄虛觀賞梅,那里素來也是賞梅的佳處。卻因少有人知,地處略偏,每年梅花開時,也只有幾戶常年供奉香火的人家,往來罷了。沈府與趙府便是在這里常年供奉香火的人家。因此,知道這里乃是賞梅佳處。
兩人一路冒雪而來,到了玄虛觀門前。沈云容下得馬車,王湛便從馬上跳將下來。自有下人去敲響了觀門,道明了來意。觀中人見是供奉香火的熟客,見了禮,道一聲:“香客自便。”也就退下了。
兩人漫步而行,雪越發(fā)大了些,更引來飛絮飄花,風吹玲瓏,越襯得亭臺水榭,精美華貴。皚皚白雪,覆瓦蓋頂,九曲橋上,也是欄桿遍布,皆以雪覆之了。此情此景,當是人生之樂事也。加之隱隱梅花暗香,兩人不由對視一眼,快步轉(zhuǎn)過九曲橋尾。大片梅花開處,便呈現(xiàn)在眼前。因連年修枝剪葉的緣故,這里的梅花格外鮮妍芬芳,特別在冬雪覆蓋之時,找尋紅梅,更成了有趣雅致的事兒。
此時的沈云容便指著一處紅梅,說道:“看,今天可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這第一枝?!闭f罷,便要斜身進到梅林中,試折下來。王湛忙攔下她,自己鉆進梅林,伸手折將下來。又返回來,遞到沈云容手里。“不如,多折幾枝,回去插瓶,府里的人都喜愛呢。等下,和觀主打個招呼就是?!鄙蛟迫莸?。“行,那就多折幾枝,我們兩府每年都捐不少香火錢呢。也夠再買上一片梅樹的了。”聽聞王湛此言,沈云容抿嘴笑了。
兩人便在梅林中漫步,指點各色新開的梅花,這一枝旁逸斜出,那一棵遒勁曲折,又有繁花點點,初綻蓓蕾的……邊走邊停,一派天真爛漫的好時光。下人遠遠跟著,并不上前隨侍。待折夠了梅花,沈云容取出帕子,以水浸濕了,包在梅花折枝處,方喚來婢女,將折下的梅花盡數(shù)交由婢女拿著。
兩人繼續(xù)在梅林里逛了一會,待身上皆染上了疏梅淡香,這才往梅林外行去。在觀中廊下,兩人抖盡了身上浮雪,又在客房中用了些熱茶、素點。方準備回家去了。
日子如此日復一日的過去了,隔年,趙、沈兩家便已相識兩年有余了。兩家大人,日漸親厚。又見王湛與沈云容感情要好,雖是年少無猜,不作他想。但也實在算得上是一門好姻緣,門當戶對,年紀相當,容貌匹配,更兼兩人思路一致,每每不謀而合,實屬難得。于是,兩家便訂了親,只待兩人再大些,便正式嫁娶起來。
那日,選了良辰吉日,趙家請了當時的太師柳清源向沈家提親,從此訂下了這樁姻緣。王湛與沈云容就此成了未婚夫妻。王湛此時,尚托以趙誠永之名。此后,兩家和睦的日子繼續(xù)著。直到三年后,沈延之卷入一樁河流決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