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老夫也要當劍仙

第065章 意外收獲

老夫也要當劍仙 蕭小山 2582 2020-02-14 12:38:22

  “真是個奇妙的世界?!?p>  直到此刻,張彥才算是真正感悟‘道’之一字的奇妙,心里更是感慨萬分。

  道生萬物,萬物皆可開啟靈智,參悟道法。只不過在各自的道途上,起點不大相同,過程不太一樣……

  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殊途同歸!

  獸族修道,盡管限制重重,一樣可以問鼎巔峰!

  或許,這才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意。

  世人總說天地不仁,修道需要逆天,但在天地規(guī)則看來,萬物皆可平等相待,就算有所不公,也是世間諸般因果牽絆所致,才衍生出了種種的不公。

  可若是從天道規(guī)則的宏觀角度來看,最終仍是殊途同歸。所謂的不公,那也不過是從一人一族各自的角度去看,才會產(chǎn)生種種怨懟。

  獸族或許修道艱難,他們卻可活過漫長歲月,這又印證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正確性。

  然而,可能許多獸族會覺得,天地對他們實在不公,因為他們不比人族,證道總是千難萬難……

  隨著感悟不斷加深,張彥越發(fā)覺得,老子簡直偉大的不行。

  一部《道德經(jīng)》,區(qū)區(qū)五千言,竟將大道詮釋到了這般深刻且無孔不入的地步,果真無愧于‘萬經(jīng)之王’的評價!

  若說神秘女子所得到的那一篇仙經(jīng),可稱為煉體總綱的話,那么道德經(jīng),無疑也當?shù)闷鸫蟮揽偩V的評價。

  或許,它看起來不像仙經(jīng)那樣神秘,也無法衍生出具體的修道法門,但其對于大道的理解和闡述,絕對也是其他仙經(jīng)所無法相比的。

  對于低階修者而言,大道的感悟可能不太重要,但對高階的強者來說,感悟大道,才是他們苦苦追尋的最終奧秘。

  因為,他們求的是長生!

  想至此,張彥忽然福至心靈,神情一震。

  游鴻光見他呆呆站立半晌,不言不語,徒然間又像是有所感悟一般,隱隱已是察覺出了什么,自是不敢出言打斷,悄然退到一邊,為其護法。

  此刻,張彥已然原地坐下,進入渾然忘我的修行狀態(tài)。

  識海中,一道道符文法則流轉(zhuǎn)不息,他正在參悟《混元玄天功》。

  沒錯,就在方才,他突然發(fā)現(xiàn),這門真君術(shù)法之所以給他一種莫名熟悉之感,根源就在《道德經(jīng)》上!

  兩者之間,隱隱有些關(guān)聯(lián)。

  盡管入道之前,張彥從未認真拜讀過道德經(jīng),但是里面不少經(jīng)典名句,世人早已耳熟能詳,尤其是讀書人。

  難怪在此之前,他總覺得自己早就見過那門功法,看來全是道德經(jīng)的緣故。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門功法奧義之中,出現(xiàn)了不少熟悉的詞句,比如其中一道奧義法則,赫然是——道非名,無恒始。物欲有,名恒無。觀其恒欲,同出妙門!

  相信任何一人,只要聽過道德經(jīng)的開篇一句,都能發(fā)現(xiàn)這句奧義出自何處。

  正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仔細一對照,你會發(fā)現(xiàn),這句心法奧義,儼然是從這一道德經(jīng)首句里衍化而來。它并非一道心法口訣,卻是參悟心法之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

  唯有透過這句奧義,才能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和參悟心法口訣,進而修煉這門術(shù)法。因為這句奧義,本就是創(chuàng)下功法之人所留!

  很快,張彥又發(fā)現(xiàn)了一句奧義,同樣源自一句道德經(jīng)文的衍化。

  天以萬物為仁,地以百姓為仁。天猶虛守,地聞數(shù)窮……

  這一句,同樣源于道德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隨著參悟的不斷加深,他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奧義,都和道德經(jīng)同出一源,若說不是由此經(jīng)文衍生,打死他都不信!

  一番參悟完畢,張彥立即喚醒神秘女子,將自己這一發(fā)現(xiàn)告知了她。

  女子聽完,同樣感到震撼,她從未想過,這一門毫不起眼的真君術(shù)法,竟和那本道德經(jīng)有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

  當即,立刻囑咐張彥,讓他再去一趟宗門外圍的洞府,取回那卷經(jīng)書。

  張彥心里暗感疑惑,難道在這個世界里,道德經(jīng)并不像他所想的那般廣泛流傳?

  若不然,青陽宗這樣一個古老大派,也沒道理不收藏這部經(jīng)文才對。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倘若道德經(jīng)真的得以廣泛傳播,也不至于至今都無人發(fā)現(xiàn)混元玄天功的秘密了。

  可若真的沒有傳播出去,那么當初創(chuàng)下這門術(shù)法的人,又是從何得知這些功法奧義,大道至理的呢?

  還有一點就是,這門術(shù)法之所以邪門,主要就在于其后半部分不可修煉。

  既然它的本源便是道德經(jīng),那么,這是否也就意味著,可以通過對道德經(jīng)的參悟,將其完善?

  腦海里思緒紛亂,一時也是難以理清,索性不再多想。

  畢竟對他而言,縱使知道兩者間的關(guān)系,也不可能借此完善那部功法。

  以他的天賦,最多只能對照二者間的相似處,得出它們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結(jié)論。最終,想要完善混元玄天功,還得需要神秘女子這樣強大的存在,才有可能辦到。

  拿到經(jīng)文以后,神秘女子立馬進入?yún)⑽驙顟B(tài),再不理會張彥那一腦門的疑問。

  張彥心知,這門功法可能來歷不太簡單,否則的話,女子也不可能會表現(xiàn)得如此火急火燎。

  可見,她當年應該也是看走了眼,沒將此一術(shù)法放在心上,這才隨手扔給了江青陽。

  方才出去時,張彥并未打發(fā)游鴻光離開,所以此刻他仍候在屋中,獨自一人正在打坐修煉。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他才從入定中醒來,開口詢問:“師兄方才匆匆離去,不知所為何事?”

  張彥并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反是問道:“游師弟,你可曾聽過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游鴻光輕輕蹙眉,沉思片刻,搖搖頭道:“那是什么功法,我怎么聞所未聞?”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此語你又是否聽過?”

  “這是自然?!?p>  游鴻光輕笑一聲,委實想不明白,大師兄為何會問這種莫名其妙的問題。

  頓了頓,他緩緩補充道:“此語早有流傳,但也不算什么術(shù)法奧義,充其量,也不過是句簡單的大道精義罷了?!?p>  “那么,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呢?”

  “自然也是聽過的……”

  倆人一問一答,盡管對于張彥那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游鴻光不得甚解,但他仍是一一作答。

  很快,張彥得出結(jié)論,道德經(jīng)里邊的不少內(nèi)容,游鴻光都是知道的。只不過,他不知其來歷,似乎只是經(jīng)過口口相傳,才從上古時期流傳至今。

  而且,根據(jù)對方所說,那一句句的大道精義,并非同出一書,似是根本就沒被人系統(tǒng)的整理出來過。

  換而言之,完整的道德經(jīng),這個世界壓根沒人見過。反倒是那里面的部分內(nèi)容,修者耳熟能詳……

  這樣,也就難怪無人知曉混元玄天功的秘密了。

  畢竟,作為青陽宗所獨有的一門真君術(shù)法,盡管修習過它的人不少,但也絕對達不到泛濫的程度。

  而在這些人里,壓根也沒人會留意到,或者應該說是沒人會覺得,一門心法奧義,蘊含幾句大道精義,又有何不妥。

  畢竟,此類奧義多如牛毛,哪怕有人覺得熟悉,也不可能會認為,它還暗藏著什么別的玄機。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經(jīng)文詞句,并非出自同一書籍,所以也就沒人能猜到,這部功法,其實是由一部大道綱領衍化而來。

  那么,神秘女子所藏的道德經(jīng),究竟出于何處呢?

  莫非是那傳說中的第八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